- 焦虑突围:如何利用焦虑过好这一生
- 思小妞
- 17字
- 2020-08-29 09:16:38
第一章 存在焦虑,学会和自己好好相处
学会和自己好好相处
半夜收到Z发来的微信:“都说大上海繁华、有趣,我怎么觉得待在这里格外孤独呢?”
Z是我在美国认识的小伙伴,硕士毕业后和老公Yen回国在上海发展。Z是北方人,老公Yen是台湾人,两个人在上海算得上是举目无亲、形单影只,除了工作,没有其他集体活动可以参加。周一到周五,两个人上班各忙各的,晚上聚到一起吃饭、睡觉、追剧、打游戏;周末,俩人几乎是48小时待在一起;碰到节假日如果不加班,就来个短途游。上班以后,继续各自忙碌,重复之前的生活。
Z说:“真怀念之前在美国做学生的日子,一吆喝就有一大帮朋友、同学出来玩,烧烤、逛街、泡吧,就连纯聊天都可以聊得很热闹。现在想要多找一个人吃火锅都很难办到,我和Yen确实过上了二人世界。”
我想了想,回给Z一句话:“也许,长大就是逐渐学会一个人玩的过程吧。”
的确如此,Z的话让我想到了自己刚毕业时在不同城市瞎闯、工作的日子:在深圳独自找工作,深夜两点下班独自回家;外派到上海,独自逛热闹的城隍庙,拜托陌生人帮我拍照留念,在偌大的南翔小笼包店的10人桌子上一个人默默吃完一屉小笼包;到厦门出差半年,自己一个人逛了3次鼓浪屿,周末一个人在家无聊到背英语单词。那时的时光,无论景致多美,都带着孤独的味道。
学生时代的生活则完全是天壤之别。即使我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不喜欢参加老乡会、学生组织、班级烧烤,但永远也不会“沦落”到一个人独处。无论是上课、吃饭、泡图书馆、旅游,都有男朋友或一二好友相伴左右。
青春年华,容不下一个人落寞的背影。
被外派到上海工作后,我才渐渐接受了“人得学会和自己好好独处”这个事实。
“人得学会和自己好好相处”不仅指单身时关照好自己,而是即便有爱人相伴、好友相拥、周遭不缺“人气”,也要学会一个人去独自承担一生中的大部分事情,比如解决困难、忍受悲伤、欣赏美好、品尝快乐,甚至什么都不做,只是安静地让自己发呆、无聊。
人类虽然被设置成群居物种,但骨子里终是孤独的。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很忙,忙着工作、赚钱、升迁、买房、投资。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没有闲暇分给他人。
网上不是经常流传“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愿意给你花钱的人未必是真心爱你,但愿意花时间陪你的人一定是真的爱你”这类话吗,可见“陪伴”在这个时代有多稀缺。只是,一方面,现在的生活节奏和压力确实让人自顾不暇,我们很难有精力去“搭理”旁人,即使是亲人;另一方面,“忙”又是这个时代的标配,人人都需要用忙去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学着吞咽寂寞、自己玩耍成为了必备技能。
离开校园后,如果毫无目的地拉一票朋友出来闲逛,到户外或咖啡馆坐一天,人人都会心疼和慌张吧,大好时光,何必这么浪费呢?还不如多考几个证书,拜访一下客户,加班赶项目进度更实在。谁让这是一个大家都争先恐后要打破自身固有阶级、拼命延长自己“上升期”的时代呢?
除了以忙为荣,你还会发现,再聊得来的朋友,聚过两次以上基本就无话可谈了,只能用各自玩手机的方式来填充沉默,同时内心默默期待,时间为什么就不能过得再快一些,好让这尴尬早点结束呢?
老乡会、同学会、旅友会之类的集体活动我是从来不参加的,因为我知道这样的活动对填充内心的孤独毫无助益,不过是虚假繁荣后迎接一次又一次更强大的孤独罢了。
我妈妈有段时间非常热衷于参加各类群体聚会,小学同学、中学同学、插队时的战友、第一份工作的同事、退休前的姐妹群……总之,那段时间她辗转于不同关系的群体聚会,忙得不亦乐乎。
突然有一天,她消停下来再也不玩了,就连同学打电话约她再聚,她也是想尽各种借口能推则推。我问老妈怎么不聚了?她说:“没意思透了!”
她的心得体验是,即便是30年不见的老同学,聚过两次后就实在没必要再见了。第一次聚会的主要节目是“忆往昔”;第二次聚会的主要节目是“比今朝”。两次聚会之后,彼此的前世已经感叹完、今生也门儿清,如果还约后续,就只能车轱辘话来回说了。
哪位同学离了婚,谁得了抑郁症,谁的孙子都会打酱油了,谁的儿子特出息……这类信息总会在聚会时被来回说,也许是大家年龄都不小了,记忆力不比从前。但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人的生活的确没有丰富多彩到可以分享不重样儿、有质量的内容,所以殊途同归,一切聚会只能是回忆和攀比。
用我妈妈的话来说就是——还不如自己跑会儿步锻炼身体有意义呢。
日子本来就是各过各的,老混在一起的群居生活,那是原始人过的。
况且,走出校园、工作、恋爱、结婚、生子,生活的轨迹被进化成一个个越来越小的圈子。从乌泱泱一大帮人到爱人、子女相伴,再到只有爱人相伴,最后剩自己一人度过余生,你会发现,我们的一生就是热闹过后,最终回归冷清、独自与寂寞结伴的过程。
曾经记得某位女作家说过:“大家都找到另一半了。好不容易有点时间,必须二人世界睡遍天涯海角;过几年之后开始推着婴儿车出行,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可以跟朋友们漫无目的地随便在陌生街头游走。”
所以,当Z和我感叹为什么在如此繁华的大上海,有爱人陪伴依旧感到孤独时,我只能劝她或享受或忍受,而不是像很多自助(self-help)书籍里写的那样去扩展自己的圈子,寻找志趣相投的伙伴玩耍,因为无论多牢靠的“人脉”“圈子”,都终将渐渐消失,独留我们在各种关系里。
如果选择接受这个现实,是否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孤独变得不那么难熬,慢慢从忍受过渡到享受?
网上有句话说得很对,如果已经感觉到了孤独,就没有办法“享受”了。独处,是可以“享受”的。所以,首先我们要接受“一个人也可以很好地独处”这个理念,即使你的周围有爱人和子女陪伴,也并不意味着你不需要独处。
作家刘瑜曾在文章《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里说过:
“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有时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绝望。真正的绝望,跟痛苦、跟悲伤、跟惨痛都没有什么关系,真正的绝望让人心平气和。你意识到你不能依靠别人,任何人,得到快乐、充实、救赎。那么,你面对自己,把这种意识贯彻到一言一行当中。它还不是气馁,不是得过且过,不是‘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这样的歌词,它只是‘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总之,这些年来我学会的,就是适应它。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听来有些无奈、残忍,但的确只有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摆平孤独。所以,找到一些能自己做的事情,认真去完成它们,然后享受结果,孤独自然就不被称为“孤独”。
比如,认真地为自己涂上新买的指甲油,静静地听一首歌,不将就地为自己做顿晚餐,安静地翻几页书,好好计划一下自己期待已久的旅行,不慌张地发呆,心安理得地赖床……
无论做什么,关键是专注!只有“专注”这件事可以真正避免让自己感到孤独。用心去做手头的每一件事,趋近完美,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享受独处。
“专注”其实是件很性感的事,它是一种“天地也许无我,我却不在乎”的能力。
下一次,当你感到孤独、希望有人相伴时,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我做每件事都要等别人来陪?等别人陪我逛街、陪我看电影、陪我吃饭、陪我旅行?我是否一直在等别人发现我,“占用”我?我自己做这些事有什么问题吗?如果能够做得很好,成就感是否会取代孤独感?
然后,埋头去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