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你敢不敢只因爱情而嫁给一个人

面包和尊严你自己挣,喜欢的东西自己能买,你才能与最好的爱情相遇。

美人会迟暮,青春会流逝,可爱情永远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请等待那个对你生命有特殊意义的人

爱错并不可悲,从未爱过才可悲,对于女人来说,这比夺走她的青春还要让她不能接受。

昨天,我接到了S的电话,她说有个问题想问我,约我出来见个面。

我见到她时,她手里正摇着喝了一半的咖啡,桌子上是另一杯,喝完还未收拾,旁边放着一些零散的糕点。显然,这里有人刚刚离开。

“又相亲了?”我很自然地问了这个问题,因为她常常如此。

她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抬起头,望着我说:“你觉得我是不是要求太高了,所以,我到现在还单着?”

我也沉默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在我眼中,S一直是一个人生顺利到让人艳羡的姑娘,具有先天优势。她长得高且美,还透露着一丝洋气。她不光人聪明,运气也很好,从重点初中一路考到重点大学,在班里永远是毫无争议的前三名,毕业那年顺利考进了体制内,躲过了拥挤的“工作潮”。在人群中,她永远是昂着头走路的那个,而我,常常要用一种仰望的姿态看她。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S的眼神中流露出妥协,而且浑身弥漫着不自信。与她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她在不断地否定自己,内心充满了对过去的自责和愧疚。她说,她只是想找一个条件匹配且看着还算顺眼的人,为什么就那么难呢?

我依然只能沉默。

是的,她今年三十二岁了,六年以来她一直在相亲。长路漫漫,人海茫茫,我也期望她能早日找到归宿。可那时我还是咬了咬牙说:“都到了这年纪,不如再等等,毕竟婚姻是一辈子的事。”

我觉得我说这话的时候,特别像一个白发苍苍的长者。可我是真心的,说的都是肺腑之言。

从古到今,无论历史和文化如何变迁,婚恋观念如何转变,相亲这个模式始终没有被废弃。区别仅在于,以前的相亲目的明确,就是为了结婚,且自然而然;现在的相亲虽然也是为了结婚,但人们却从不把结婚挂在嘴上,总是明里暗里地用了许多别的词语来替代,比如“先接触接触,先了解了解”。

年龄问题在中国人的心里始终是道不可跨越的坎。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越来越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目标也变得越来越明确,但很遗憾,你的筹码却日益渐少了,这就是社会进步到这个程度,仍然存在相亲这件事的原因。年龄压垮了太多人。

二十五岁那年,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魔鬼式的“相亲”。

相亲的人大多都是被逼无奈。你是逼不得已去相亲,父母也是逼不得已让你去相亲。

许多人从大学毕业那天起,就开始陷入一种困境——寻找未来的另一半。你会发现,从初中到大学父母再三叮嘱的“不要在学校里谈恋爱”的话,在你离开校园的那一刻,突然失效了。他们恨不得你立刻就有了另一半,最好还是门当户对的,而且是他们中意的,然后你们赶紧结婚生子,好让他们走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这种阶段式、目标式的生活节律,是他们一代代继承过来的,并希望在你身上延续下去。

相亲,彼此早已知根知底,就算碰到个不靠谱的介绍者,你和对方的条件也不会相差太多。然而问题来了,你想要找一个顺眼的,这个好像格外难。

我每次相亲都很失败,我都忘了自己曾去过多少个地方,见了多少个人,相了多少次亲,但我唯一能记得的是,那段时间母亲每隔一天就会向我说起一个陌生男人的名字,之后介绍他的身高、工作、家庭,以及他父母的工作。

每次相亲失败,母亲都会问我,对方哪里不好。我只有一个理由:“没眼缘。”她生气地说:“眼缘是什么?差不多就行了。”我说:“就是感觉那不是能和我过一辈子的人。”母亲叹气:“你到底想怎样,‘剩’到三十岁吗?那时就轮到人家挑你了。”

这才是她的真心话吧,怕我成为剩女,所以着急。

父母着急是因为他们对婚姻生活有着自己的认识。他们普遍是通过相亲结识彼此,进而走向婚姻,然后再安安稳稳地过渡到他们接下来的生活中,从此日子再无波澜。所以,他们并不能理解我们所说的眼缘。

我只是希望将来躺在枕边的那个人,能够让我在半睡半醒中窝在他的臂膀下,看着他的面容,然后会心一笑,而不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这与外貌无关,只与那一眼的感觉有关。

每次说到这个话题,我都会想起一句话:“人一辈子也无法心心相印,他们孤独得只剩下肉体和金钱的交换了。所以,请等待那个对你生命有特殊意义的人。”

这句话出自三毛,我特别喜欢。

我身边离婚的人很多,一半都是因为相亲时过于着急,结婚时又过于草率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得找到一个能凑合着过日子的人,匆匆忙忙订婚摆喜宴,进而步入婚姻的殿堂。直到后来,他们才渐渐地发现,当时是被年龄压垮了,被周围人的言论压垮了,一时冲动才结的婚,待清醒过来,不是闹着离婚,就是纠结着要不要离婚。

我听过一句最心酸的话是:离了婚再找就成了二婚,不结婚熬到这个年纪好歹还是黄花大闺女,放在婚姻市场里也比二婚的趾高气扬。

是,爱错并不可悲,从未爱过才可悲,对于女人来说,这比夺走她的青春还要让她不能接受。

剩女并不是什么可悲的词。因为她首先是一个女人,而关乎年龄的事,有些人在乎,有些人未必。

美人会迟暮,青春会流逝,可爱情永远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过了那么多年,走了那么多路,遇上那么多人。一个人也好,两个人也罢,至少生活是需要舒心和快乐的,爱人是可以相依相偎的。我从不劝慰周围那些在别人眼中俨然已是“剩斗士”的姑娘去随意找一个人过一生。

每个年纪都自有它的安排,你不必为了早日交差而饥不择食般地去相亲。因为,是你的,他随时会到;不是你的,就算在你身边,迟早也会离开。

所以,他来也好,不来也罢,你只需站在那里,打扮好自己,珍藏好内心,保存好笑容,守候好温暖,在日升日落间好好吃饭、好好工作、好好睡觉,然后呢,等着!重逢,最好;不来,就当是命中注定。

“杀了”心里的那个前任

我用一辈子赌,你怎么舍得让我输!我用一辈子和你在一起,你为何舍不得“杀了”心里的那个前任!

男女之爱,要么在一起,要么分得彻底。

一旦分开,记得掩埋、树碑、做冢,然后永不挖开;如果实在想念,可以上一炷香,叩拜一下,如此即可。

最近,不断有人在后台给我发讯息,凡是关于婚姻的,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我在婚姻里,时常会想起我的前任,我不知道自己在这平淡又无味的婚姻中还能够坚持多久,我想去找他(她)。

我很想对他们说“生活要向前看”“要珍惜眼前人”之类的心灵鸡汤。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一两个前任,包括那些号称人生中只谈了一次恋爱就结婚的男男女女们,谁不在年轻的时候有过几次刻骨铭心的爱恋,不过是有人公之于众,有人暗藏心底罢了。

很多时候舍不得和不甘心很相似,让人难以分辨。等你变得比他(她)更优秀,你就会明白,你的不甘心是因为丢失了一个潜力股,还是真的舍不得那个人。但如果你已经结婚,我只想告诉你:“杀了”心里的那个前任。

我的好友H是2014年年初结婚的。马年赶上结婚的高峰期,酒店的名额紧张到极点,那种你争我抢的场面绝对可以用“血雨腥风”来形容。

不知道该说很巧还是很不巧,她那位久未联系的前男友刚好和她在同一天举行婚礼,而举办婚礼的酒店也刚好和她订的是同一家。

那天,他们面对面地站在酒店门口迎亲,她穿着白色的婚纱,他穿着西装,可挽着对方手臂的那个人已然不是自己。

这个桥段好像经常出现在电影里:曾经相爱的两个人又见面了,只是这一次彼此却成为对方幸福的见证者。接下来电影剧情会到达高潮,比如,两个人在洗手间相拥而泣,有的甚至会带上对方逃婚。但在现实中,没有任何浪漫和悲情的成分。除了初见时的惊诧,后面什么也没发生,他们在各自的婚礼上敬自己的酒,成自己的亲,双方并无任何瓜葛。

我问H:“过了那么多年,再见会尴尬吗?”

H说:“尴尬是还爱着对方时才会有的感觉,不爱了,尴尬又从何说起呢?”

很多年前,有一个网友在网上寻找自己久未联系的初恋情人,他在论坛里信誓旦旦地写道:只是想和她保持联系而已,并没有图谋不轨。

有一个人这样回复他:如果你是单身,我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你找她;如果你结婚了,我也会尽我的绵薄之力帮你老婆打你。

我不认为男女之间没有纯洁的友谊,就像我从不认为曾经相爱的两个人分手非得反目成仇不可,但我唾弃那些表面对婚姻忠贞不渝,内心却恨不得螃蟹豆腐一把抓的男男女女。

两个人同床异梦,比一点情面也不留地分手要残忍一百倍。后者不过是一枪毙命,痛苦只是一刹那的事,从此了断情根,转身再去追寻;前者就像温水煮青蛙,彼此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耗尽感情,直到筋疲力尽,完全决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忠诚的伴侣比所谓的金钱、能力、浪漫重要百倍。

一个人心猿意马,对你念念不忘,就算你们复合,你也会随时感到不安。你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他怎样对待别人,日后就有可能怎样对你。你从前任又变成了现任,而他的那个前任从此便成了你俩关系中最危险的人物。

有一天,朋友问我要我前男友的电话。我的前男友后来成为生意人,并且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我的朋友想和他谈谈生意。我说:“没有。”他以为我在说谎,好说歹说,一直纠缠。

“我为什么要有他的电话?”我突然反问他。

“因为你是他前女友啊!”

“……”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听起来还挺理直气壮,但根本经不起推敲。

我很无奈地说:“你也说了,我是他前女友,但我现在是别人的老婆啊。”

二十几岁的年纪,看到电影、电视剧里的男女主人公回忆起前任时总是哭到泪流满面,自己在屏幕前也随之体验着肝肠寸断的感觉。他们的现任在大多数观众的眼里,几乎被看成是永远绕不开的绊脚石。剧情千回百转,主人公与前任经历过各种分分合合之后,最终如愿以偿地走在一起,于是,总算有了一种众望所归的圆满。

可你回到现实世界中再看,就会觉得,在婚姻里,那些为前任哭、为前任笑的事,简直是太不值。毕竟,现任才是你的伴侣,用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说:我用一辈子赌,你怎么舍得让我输!我用一辈子和你在一起,你为何舍不得“杀了”心里的那个前任!

“杀了”心里的那个前任吧!因为现在比从前更重要,眼前的一切才是最好的安排!

感情的般配才是真正的门当户对

说到底,婚姻活的是一种心态,活的是一种情感,活的也是一种自我选择。

我有一位表叔,二十多年前娶了一位城市姑娘。这在我的老家,是一件特别罕见的事。那些年,农村人拼命地往城里钻,碰到这样一个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执意要往农村走的姑娘,也是让人跌破了眼镜。

而且,这偏偏出现在我们家。庆幸的是,那位姑娘的家人并没有说什么,还带了一大堆的嫁妆送她到农村,他们一边帮着忙活亲事,一边还得应付着一堆人的不解:好好一个姑娘怎么嫁到了乡下?真是下嫁了!

奶奶说,其实他们当时也觉得过意不去,所以,对这个媳妇是又惋惜又疼爱。

我们每次去农村探亲,母亲都会和她聊上几句,话题总逃不开从前那些令人不解的事。因为说了太多次,这些话好像也成了一种客套。她的回答总是那句:“嫁人就是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哪有什么下嫁一说。”

在对这件事的看法上,我和父亲的观点一致。还好,表叔叔后来成了老板,也不枉费她当年的一意孤行。

我曾经以为爱情就应该像他们这样,不管不顾地在一起,即便最后成了一对贫贱夫妻,也可以活得很自在。可是,这么多年来,我却发现,事实并不如此。许多人认为,比起所谓的“我喜不喜欢”,门当户对更重要一些。

可我总觉得,他们自认为的门当户对,不过是自己的臆想和感觉罢了。

我有一个体制内的朋友,大学毕业三年后考进的机关。她相貌平平,身材略胖,家境中下。大家给她介绍过很多男士,有体制内的,也有体制外的,最后都是她见过一次面就没有下文了。两年来,仅有的一个让她愿意继续交往的男孩还是体制外的。对方虽然相貌平平,但家境不错,唯一比她略逊的就是他在体制外工作。

在我看来,这个男孩的综合条件远比那些“凤凰男”强多了。她犹犹豫豫地和男孩交往了一段时间,她的父母万般嫌弃:我家闺女可是体制内的,他考不上编制,怎么配得上我家闺女?她自己也说,总想找个机关里的编制男,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门当户对,真是个可笑的观念。言下之意,她若嫁给他,便是“下嫁”了。但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看,这个男孩的综合条件远在女孩之上,又何来下嫁一说?

如今,相亲总是会有“配物质”一说,却没有“配性格”“配感觉”一说。即使双方不是通过相亲,而是通过自由恋爱认识的,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首先看的也是对方的房、车和家境。人们普遍认为,感情对于婚姻来说,就是一件奢侈品,物质才是保障。

在婚姻中,只有物质上“门当户对”,关系上才能互相平等。物质上不对等的,条件优渥的一方便占据了主动权,可以处处示威。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婆媳矛盾,婆婆与丈母娘的矛盾,女婿与丈母娘的矛盾等等,问题层出不穷。

拿电视剧《离婚律师》里曹乾坤和汤美玉这一对儿来说。抛开曹乾坤出轨的事不谈,光看平时汤家父母和曹家父母在一起时的情景,就能看出“门当户对”在父辈人的眼中有多重要。曹家父母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每次非要做到给汤家人点头哈腰的程度才觉得合适。当年他们俩结婚的时候,汤家父母趾高气扬地面对曹乾坤,称女儿是下嫁给了他。这话谁听着都不会舒服吧。如果不是曹乾坤很爱汤美玉,汤家父母说出这句话时,他肯定扭头就走了。身为男人,可以被人打骂,但不能被人侮辱。

有人说,你运气真好,嫁了个门当户对的。所以你总是说,看感觉,看感觉。

我说,我和他没有父母之命,也没有媒妁之言,如果按照当下的标准,也未必是真正意义上的门当户对。我们只是因为相爱才在一起的。在这一点上,我感谢开明的父母。

我丈夫是个农村人,没有显赫的背景,当初和我还是异地恋。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家的人都挺好。我父母的观念是,感情上的门当户对,比物质上的门当户对更加重要。所以,我有了心仪的人,他们只是稍稍把关,并没有做出多大的阻挠。

爱情这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笃定。门当户对未必就会幸福,下嫁未必就会不幸福。当然,如果自己总认为自己是“下嫁”的一方,那一定不会幸福。说到底,婚姻活的是一种心态,活的是一种情感,活的也是一种自我选择。

恋爱,也是如此。你怎么样,世界就怎么样,你怎么对待爱情,爱情就怎么对待你。

他能许你未来吗?

在感情的事上,所谓的“考虑考虑”不过是把你当作备胎。

最近,有个姑娘给我写信:姐姐,我还是个大学生,喜欢上了一个大我十多岁的有家室的男人。他说他爱我。我觉得我们彼此都离不开了。可我也知道啊,他是不会为我离婚的,因为他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我该怎么办?

看到这些,我猛地砸了砸鼠标,如果她是我妹妹,我可能都要暴跳如雷了。

但我还是平静地告诉她:如果我是你,我会选择离开,毫不犹豫,现在,立刻,马上。留在原地,只能看着他把烧饼画成比萨饼,然后吹嘘着问“好看吗”,让你一个人在那里咽口水。那你还不如去烧饼店买上一个看着虽然不好吃,却能起到饱腹作用的烧饼。

一分钟后,她回了我两个字:懂了。

于女人而言,抽离在感情之外时,总是心思洞明,头头是道;可一旦置身其中,她们真正的智商永远也得不到体现,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她们只会仓皇失措。就像一个遇到考试就突然头脑空白的孩子,从考场出来之后,又能将不记得的知识通盘记起。

三年前,我的朋友S离婚了。她是硕士研究生,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丈夫工作也不错。两个人是在一次会议上相识的,进而坠入爱河。他们的感情一直不错,婚姻看起来也很美满,可离婚的事情却突如其来。她只能对父母这样解释:婚后发现性格不合,所以各奔东西,彼此安好。

“性格不合”真是个离婚中专业背黑锅的词语,好像只要说“性格不合”这个万能的词语,就可以把离婚变得轻而易举,不容置疑。

就这样,她带着自己三岁的女儿离开了丈夫,在外面租了个小房子。

事实上,她与丈夫离婚并不仅仅是因为彼此性格不合,真正的原因是她爱上了一个有家室的男人。这个男人长得周正,个子又高,虽然已有四十多岁,却依然保持着年龄难以掩盖的俊朗。他事业有成,甚至可以在某一领域呼风唤雨,是个典型的成功人士。

她离婚后,那个男人信誓旦旦地说:“放心,我以后会娶你的。”

信誓旦旦真是一朝一夕的事,事情的结果并没有像男人承诺的那样。这些年过去,她成了单亲妈妈,而他依旧在原来的家庭里扮演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的角色。

我不止一次看到那个男人牵着自己孩子的手,陪妻子吃饭、逛街,每次我都佯装不见,绕道而行。可每当我想起S一个人蜗居在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小屋里,做饭、带孩子、满身都是油烟味的时候,心里都会不自觉地泛起一阵悲凉。

我问她:“他常常来看你吗?有没有说起结婚这事?”

她说:“常常,还买一些东西过来。结婚就随缘吧,我无所谓……”

说到这儿,她话音开始停顿了。其实,我看得出来,她还是想要婚姻的。

说完,她猛喝了一口可乐,顺带着把快溢出来的眼泪也都咽了回去。

我身边与S姑娘情况一样的人不在少数。

你会不会有这样的体会,女人的一生其实是从她真正爱上一个男人时开始的。在这个分水岭,你带着女孩的外表、女孩的内心、女孩对爱情的憧憬,欢呼雀跃着奔向那个人。可是,从此以后便有一个巨大的命题摆在你眼前:

你不能再像飞蛾扑火般执着,不知西东地大冒险。

你要披上铠甲,用女人的心思去审视你爱的男人。

二十四岁那年,我经历了一段让我永远难忘的感情。对,我本来想用“灾难”二字,可是,如今的我已然可以心平气和地说出那段往事。这正说明,它真的不算什么。

那一年,我遇到一个男孩儿,并对他心动了,没有原因,但义无反顾。如果没有那段经历,我大概也不会明白,原来在感情的事上,所谓的“考虑考虑”不过是把你当作备胎。而你这只备胎想得偿所愿,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永远阻断他遇见“正胎”的机会。可人的一生这么长,早晚有一天他会遇到真正喜欢的人,到那时你又如何阻挡得了?

那时,朋友热心地帮我传达了我对他的好感,他并没有拒绝,当然,也没有明确表示和我确立关系。因为年龄还小,向异性表达好感还是一件令我面红耳赤的事,所以也没有再追问下去。我们的关系看起来已经超越了普通朋友,比如他常常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与我互动,每次我发出的状态,第一个回复的人都是他。我们常常一起出去玩,包括七夕节。他还带我参加了一个情侣派对,我们上台表演,人前人后,像极了男女朋友。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我们在一起吧”。

我以为,两个人就这样慢慢发展着,总有一天他会表白,如果不出意外,最后也有可能结婚。每次在我犹豫不决时,他就对我说:“我喜欢你,可我也想再相处试试,再考虑考虑。”

三个月后,狗血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另一个备胎找上门来,指着我的鼻子骂“第三者”,哭天抢地,恨不得把我钉在墙上。

我当时也想哭,可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她也不过是个可怜的备胎而已。如果不是她来找我,我根本不知道,原来我们都被当成了备胎。

如今回过头来再看这件事,那段感情不过是我自作多情而已。

如果一个人足够爱你,他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考虑,他会直白地想和你组建一个家庭,形成一个生活体系,除此之外,别无他想。

人这一生会遇到许多人、许多段感情、许多次情不自禁,“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当“人不风流枉少年”的时代已然离我们远去后,我们总该懂得,没有婚姻的爱,哪怕对方再死心塌地,也只能看成是没有岸的河。你游到筋疲力尽后,只能沉入水底死去。

我想,你也是不甘心这么死的,很少有人能够强大到会为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情而奋不顾身。所以,你要学会为自己的感情设防,尽早远离那些“画爱充饥”的男人。那种爱情只是没有结果的幻境。

没有前任可回头

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因为你活在了回忆里,回忆里的她是你爱的她,是因放在回忆里束之高阁,所以万分欣赏,可一旦从橱窗里的摆设变为实用品,你才知道,磨合原来是一段非常痛苦的过程,并且未必就比现在的用着顺手。

上大学时,我与男朋友(现在的先生)是异地恋,我们天南地北相隔数千公里。

我不止一次说我要去长春旅游,其实也是为了去他的学校看他。但我就是这样,所有的爱都不直白,所有的理由都是为了掩盖真实目的。

他给我写了两封信。一封是表白,一封是告别。表白直抒胸臆,我也欣然接受,而告别的那一封却让我彻夜未眠。他说:“我们不知道未来在何处,如果有可能,我会在毕业后来找你。”

那时我心里想着:去他的鬼话。告别都可以,爱却那么难。嗯,或许只是给彼此一个台阶下,让彼此都不那么难堪。

回忆到这儿,每个人都很期待他毕业后来杭州我们的那一次见面,对不对?

或许痛哭流涕,或许情不自禁,或许彻夜难眠……就好像《港囧》里的徐来,为了看初恋情人杨伊的展览,历尽九九八十一难,为的就是来到她身边。

你爱她,是不是她的容颜在你的脑海里颠来倒去,她的笑容好像久久不会散去?是不是突然发现,丢失已久的荷尔蒙并未全部消退,在身体中潜伏许多年,终究还是盘旋不走?

可我清楚地记得,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只有一句“好久不见”,然后就陷入全程尴尬。我们去看了电影,然后吃了饭。席间,谁也没说太多话。

是,在那一刻,我发现,那么多年,只是过去的自己还爱着过去的他,而现在的自己早已有了更新的选择。他早就无异于一个陌生人,只不过回忆牵了线,我们又重新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

经常有人问我同一个问题,觉得和现在的另一半过不下去了,想念自己的前任该怎么办。当然,这些人往往和前任并没有彻底断绝来往。

老实说,如果再见面时我不是单身,那么我先生一定追不到我。如果你非得问我当时的感觉,我只能告诉你,当时的自己并没有比过去的自己爱他。

为什么接受呢?因为单身,因为爱着过去的他。

我并没有说每一个前任你都非得拉黑,老死不相往来。但我始终认为,不到万不得已,真的没有必要再联系对方了。

往现实里说,与其有心与前任保持一种暧昧,不如好好经营眼前这段婚姻,要知道与情人在一起未必有好结果,但在婚姻这场考试里,你努力多少,都实实在在体现在每一次的分数之中;往文艺里说,其实见面了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因为你活在了回忆里。回忆里的她是你爱的她,是因放在回忆里束之高阁,所以万分欣赏,可一旦从橱窗里的摆设变为实用品,你才知道,磨合原来是一段非常痛苦的过程,并且未必就比现在的用着顺手。

正如杨伊遇见徐来的时候,说:“你不是真的想来亲我,你只是为了完成那个未完成的吻。”

是,相见不如怀念。当一切过去,尘归尘,土归土,回忆归为现实,一切飘浮在空中的尘埃终将落地。

我曾看到有人在《泰囧》的评论里说,这是中年版的《致青春》,也是大叔版的《匆匆那年》,在这些从青春写到中年的剧本里,都有一个“那些年爱过的人”,仿佛错过就是一生的痛。可是《港囧》最后急转的一笔却告诉我们:错过是痛,再见却已结疤重生。

看完这部电影,我和我的先生说:“再次见面的时候,感觉自己特别像电影里的徐来。喜欢了那么多年,梦了那么多年,见到时却是我不想再亲你了。而我,只是一个没有结婚的徐来,所以我们才有机会重新开始;如果我的情况和徐来一样,我应该也会走,会回到另一个人的身边。”

回到问题里,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有多少人能够在再见时回到当初遇见时的怦然心动?我想,更多的只是默默无语,再也找不到过去的感觉了。

你路过千万个人,所有的远方都只能证明你是那个赶路人;而只有那个随时为你敞开的家门,才能让你感觉到,你是世间的唯一。

现实与回忆是不能靠得太近的,就好比生活需要放大镜,也需要万花筒。放大身边的爱,再去回忆过去,都是需要,也都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