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老 年 病 科

第一节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

一、概述
稳定型心绞痛指心绞痛发作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典型的稳定型心绞痛是指临床表现为胸部、下颌部、肩背部或上臂的不适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因劳累和情绪激动而诱发,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而老年人因为痛觉迟钝,因劳累和情绪激动而导致的心绞痛的发作部位和疼痛性质不典型,部分患者可无胸痛,而是左臂或右臂疼痛,伴手指麻木,或为肩部或肩胛间疼痛,或腹部疼痛等消化道症状,有时仅表现为呼吸困难、软弱无力或疲惫而无胸痛。又因老年人常合并肺气肿及其他脏器的疾病,心绞痛可由其他疾病诱发,或易为其他疾病所掩盖或混淆,从而造成诊断困难,必须仔细鉴别诊断。
二、诊断
(一)常见临床表现
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绞痛,主要是在体力活动时病变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代偿性增加以满足心肌的需求而产生心肌缺血。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都是突然发作,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胸痛发作有明确的诱因,发作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相对固定,疼痛经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老年人因为痛觉迟钝、劳动或情绪激动导致心绞痛发作部位和疼痛性质不典型。部分患者可无胸痛,而是左臂或右臂痛,伴手指麻木,或为肩部或肩胛间疼痛,或上腹部疼痛等消化道症状,有时仅表现为呼吸困难、软弱无力或疲惫而无胸痛。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 甘油三酯升高或正常,或有脂质代谢异常。白细胞及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心肌酶及肌钙蛋白,肌球蛋白正常。
2.心电图(ECG)
心电图检查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见的检查方法,常用的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和负荷心电图三种。
3.超声心电图
(1)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运动试验。
(2)药物负荷:
老年患者或无运动能力不能完成额定运动量者,或运动所致呼吸加速影响图像质量时可行药物负荷。常用药物有双嘧达莫、多巴酚丁胺及腺苷,其中以多巴酚丁胺的敏感性较高,优于双嘧达莫,但三种药物负荷的特异性相仿,临床应用多巴酚丁胺者较双嘧达莫为多。
(3)心肌对比超声显像(MCE):
又称超声心肌造影。
4.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ECT)
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方法有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和负荷试验两种,后者分为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
5.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心室造影。
三、治疗
(一)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目标
1.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2.减少冠心病死亡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二)一般治疗
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性质,以便正确对待。避免过度劳累,生活有规律,保证充分休息。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可以少量饮酒。根据病情安排适当的体力活动,并积极控制可诱发心绞痛的其他疾病,如有肺病感染、胆囊疾病、溃疡病、颈椎病等。
(三)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心绞痛药物包括调脂药物、抗血小板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应用。在选择抗心绞痛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伴随疾病情况,加以个体化,以取得满意疗效。
1.硝酸酯类
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而降低心脏的前负荷,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降低后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减少;通过一氧化氮(NO)诱导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作用,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侧支循环和心内膜下血流而增加心肌灌注,故可有效控制心绞痛;NO除了血管扩张作用外,还可刺激鸟苷环化酶,对血小板产生抑制作用。
2.β受体阻滞药
通过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弱心肌收缩力而使心肌耗氧量下降;其次是心率减慢、延长心脏舒张时间,有利于血流灌注。
3.钙离子拮抗药
常用制剂包括以地尔硫 、维拉帕米和硝苯地平为代表的3类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降低心脏的负荷;扩张冠状动脉及侧支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地尔硫 、维拉帕米可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
抗心肌缺血疗效个体差异较大,对伴心功能不全(除外严重心力衰竭)或高血压的SA患者抗心肌缺血作用较为肯定,但对未伴心功能不全或血压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约30%患者治疗中心绞痛症状反而加重,首剂低血压效应引起冠状动脉灌注压下降可能是其主要原因,此外亦可能由于药物引起冠状动脉“窃流”现象而加重心肌缺血。
5.抗血小板药物
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血液黏滞度,减少稳定型心绞痛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阿司匹林:100mg,1次/天;噻氯匹定(抵克力得),250mg,1次/天。
6.调脂治疗。
(四)介入治疗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冠心病治疗史上的里程碑,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技术,是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适应证比以往扩大。老年人PTCA重要适应证为:
1.药物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属加拿大分级Ⅲ~Ⅳ级的严重心绞痛者。
2.严重狭窄>90%,高危性冠状动脉病变(如弥漫性不规则病变、有自发破裂和,或溃疡病变、高度偏心病变、含血栓或严重钙化或成角病变、冠状动脉口病变等)而左心室功能相对良好者。
3.药物疗效不佳的严重心绞痛并存肺、肾等脏器疾病及功能受损而不宜行CABG者,并存肿瘤的心绞痛患者可行姑息性PTCA手术。
(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能有效的缓解或解除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是一种公认有效的血运重建手术。
四、规范化沟通
1.疾病概述 稳定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使用硝酸酯制剂后疼痛消失,疼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至数月内无明显变化。稳定型心绞痛预后较好,大多数能生存很多年,但有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险,有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者及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预后差。
2.明确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其他辅助检查明确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向患者进行心绞痛宣教。
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冠心病再发的重要措施,日常生活中就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限制高脂食物的摄入,尤其是肥胖者更应控制热量,多食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3.治疗 目前国际国内治疗已达共识,老年患者多种基础疾病,控制目标应个体化,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个体化,根据患者综合情况选择单纯药物治疗或血管重建治疗,血管重建治疗亦有血管再狭窄的可能。根据患者是否医保内及经济情况选择医保目录内药物。
4.患者实施的方案 控制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斑块的不稳定和血栓形成。给予生化、血常规、心肌酶及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CT、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术为有创性检查,需要进行碘过敏试验。阿司匹林:胃肠道出血或对阿司匹林过敏;氯吡格雷:胃肠道出血;β受体拮抗剂:可以出现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钙通道阻滞剂:开始治疗时有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强,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头晕、便秘、下肢水肿等,尤其使用短效制剂时;硝酸酯类:头痛、面色潮红、心率反射性加快和低血压。
5.转归 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冠心病死亡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6.出院时给患者或家属出具出院记录,并向患者、家属详细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注意随访,包括复查的时间,复查时需携带的化验、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等病例资料等。
7.出院后注意事项 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酒,避免情绪激动糖尿病者控制饮食,注意监测血糖,适当体力活动,但以不致发生疼痛症状为度。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血脂、肝肾功能及血糖,一旦出现心绞痛发作频繁及疼痛程度改变时及时到医院就医。
五、护理与康复
1.病情观察
定期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血糖、血脂及心电图,观察是否达到理想水平,警惕其异常诱发心绞痛的发生。
2.饮食护理
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饮食。
3.休息和体位
适当运动,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卧床休息。
4.用药护理
(1)对老年人要给予详细的用药指导,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勿擅自突然停药。
(2)服用他汀类调脂药注意复查肝功能,转氨酶增高咨询医生是否停药。
(3)使用B受体阻断剂应注意监测血压和心率,心率低于55次/分,及时告知医生。
(4)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可产生面部潮红,踝部水肿等。
5.健康指导
(1)向患者解释心绞痛严重后果,使患者按时合理用药。由于老年身体各器官实质细胞减少,功能衰竭,对药物的吸收转运分布代谢排泄及药物敏感性等和中青年有所不同,加之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因此护理人员应仔细询问患者服药史,反复交代清楚服药时间及禁忌证。
(2)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冠心病再发的重要措施,日常生活中应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限制高脂食物的摄入,尤其是肥胖者更应控制热量,多食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3)适当活动:经常运动可降低血脂,减少肥胖,改善心功能,并增加生活乐趣,尤其老年人抵抗力低下,抗病能力也日趋降低,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4)改正不良习惯:心情舒畅,避免劳累,少饮酒,禁吸烟(吸烟可增加血中一氧化碳水平,加快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限制了对心脏的供氧),避免饮过量酒及咖啡、可乐等饮料,以免增加心率,诱发心绞痛发作。
(5)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使患者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能够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还应做好患者家属的疏导工作,使患者和家属间建立一种新的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环境。
6.家庭护理
(1)复查时间:
遵医嘱按时复查。
(2)饮食指导:
饮食有节,肥胖者控制体重,减少动物脂肪和胆固醇丰富食物的摄入量。戒烟、限酒,不饮浓茶、咖啡。
(3)生活起居:
保持充足的睡眠,忌通宵过度;保持大便通畅;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
(4)运动指导:
适当运动,可选择步行、太极拳、养生气功等,运动以不感疲劳、心悸、气短为度。
(5)疾病知识指导:
去除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消除紧张、焦虑、恐惧情绪,避免各种诱发因素,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
(6)用药指导:
严格遵医嘱用药,随身 携带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及硝酸甘油、消心痛等药物,以备胸痹发作时服用。
(7)随诊:
如出现新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休息及口含药物无效时,应及时携带原有病历资料门诊就诊。

(张利宣 刘哲)

第二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概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性影像学(CT、MRI)检查无责任病灶。凡临床症状持续超过1小时且神经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病灶者不宜称为TIA。
二、诊断
(一)临床特点
1.年龄、性别
TIA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2.TIA的临床特征
(1)发病突然。
(2)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
(3)持续时间短暂,一般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
(4)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5)多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3.TIA的症状
是多种多样的,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分布。
颈内动脉系统的TIA:多表现为单眼(同侧)或大脑半球症状。视觉症状表现为一过性黑蒙、雾视、视野中有黑点、或有时眼前有阴影摇晃光线减少。大脑半球症状多为一侧面部或肢体的无力或麻木,可以出现言语困难(失语)和认知及行为功能的改变。
椎-基底动脉系统的TIA:通常表现为眩晕、头晕、构音障碍、跌倒发作、共济失调、异常的眼球运动、复视、交叉性运动或感觉障碍、偏盲或双侧视力丧失。注意临床孤立的眩晕、头晕、或恶心很少是由TIA引起。椎-基底动脉缺血的患者可能有短暂的眩晕发作,但需同时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较少出现晕厥、头痛、尿便失禁、嗜睡、记忆缺失或癫痫等症状。
(二)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或排除可能需要特殊治疗的TIA的病因,并寻找可改善的危险因素以及判断预后。
1.头颅CT和MRI
头颅CT有助于排除与TIA类似表现的颅内病变。头颅MRI的阳性率更高,但是临床并不主张常规应用MRI进行筛查。
2.超声检查
(1)颈动脉超声检查:
应作为TIA患者的一个基本检查手段,常可显示动脉硬化斑块。但其对轻、中度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较低,也无法辨别严重的狭窄和完全颈动脉阻塞。
(2)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是发现颅内大血管狭窄的有力手段。能发现严重的颅内血管狭窄、判断侧支循环情况、进行栓子监测、在血管造影前评估脑血液循环的状况。
(3)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与传统的经胸骨心脏超声相比,提高了心房、心房壁、房间隔和升主动脉的可视性,可发现房间隔的异常(房间隔的动脉瘤、未闭的卵圆孔、房间隔缺损)、心房附壁血栓、二尖瓣赘生物以及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源性栓子来源。
3.脑血管造影
(1)选择性动脉导管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是评估颅内外动脉血管病变最准确的诊断手段(金标准)。但脑血管造影价格较昂贵,且有一定的风险,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5%~1.0%。
(2)CTA(计算机成像血管造影)和MRA(磁共振显像血管造影):
是无创性血管成像新技术,但是不如DSA提供的血管情况详尽,且可导致对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过度。
4.其他检查
对小于50岁的人群或未发现明确原因的TIA患者、或是少见部位出现静脉血栓、有家族性血栓史的TIA患者应做血栓前状态的特殊检查。如发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等常规检查异常,须进一步检查其他的血凝指标。
临床上没有TIA的常规、标准化评估顺序和固定的辅助诊断检查项目,常需因人而异,如一位老年有高血压的男性患者,有多次的单眼黑蒙发作,应尽快检查颈动脉;而若是个年轻女性患者,有自发性流产史、静脉血栓史,多灶性的TIA就应该检查抗磷脂抗体等。
三、治疗
TIA是卒中的高危因素,需对其进行积极治疗,整个治疗应尽可能个体化。
(一)控制危险因素
1.高血压
(1)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应启动降压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对于血压<140/90mmHg的患者,其降压获益并不明确(Ⅱ级推荐,B级证据)。
(2)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如果没有绝对禁忌,发病数天后应重新启动降压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3)由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99%)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推荐收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舒张压降至90mmHg以下(Ⅱ级推荐,B级证据)。由于低血流动力学原因导致的脑卒中或TIA患者,应权衡降压速度与幅度对患者耐受性及血流动力学影响(Ⅳ级推荐,D级证据)。
(4)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及降压目标值应个体化,应全面考虑药物、脑卒中的特点和患者3方面因素(Ⅱ级推荐,B级证据)。
2.脂代谢异常
(1)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推荐高强度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以减少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Ⅰ级推荐,A级证据)。有证据表明当LDL-C下降≥50%或LDL-C≤1.8mmol/L(70mg/dL)时,二级预防更有效(Ⅱ级推荐,B级证据)。
(2)对于LDL-C≥2.6mmol/L(100mg/dl)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推荐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Ⅰ级推荐,A级证据);对于LDL-C<2.6mmol/L(100mg/dl)的缺血性脑卒中/TIA患者,目前尚缺乏证据,推荐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Ⅱ级推荐,C级证据)。
(3)由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99%)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推荐高强度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以减少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推荐目标值为LDL-C≤1.8mmol/L(70mg/dl)(Ⅰ级推荐,B级证据)。颅外大动脉狭窄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推荐高强度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以减少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Ⅰ级推荐,B级证据)。
(4)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总体上是安全的。有脑出血病史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应权衡风险和获益合理使用(Ⅱ级推荐,B级证据)。
(5)他汀类药物治疗期间,如果监测指标持续异常并排除其他影响因素,或出现指标异常相应的临床表现,应及时减药或停药观察(参考:肝酶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肌酶超过5倍正常值上限,应停药观察);老年患者或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初始剂量不宜过大(Ⅱ级推荐,B级证据)。
3.血糖异常
(1)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患病高,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复发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提高对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血糖管理的重视(Ⅱ级推荐,B级证据)。
(2)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发病后均应接受空腹血糖、HbA1c监测,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急性期后应常规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筛查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Ⅱ级推荐,B级证据)。
(3)对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能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或TIA事件,推荐HbA1c治疗目标<7%(Ⅰ级推荐,B级证据)。
(4)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在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还应对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全面管理(Ⅱ级推荐,B级证据)。
4.吸烟
(1)建议有吸烟史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戒烟(Ⅰ级推荐,A级证据)。
(2)建议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避免被动吸烟,远离吸烟场所(Ⅱ级推荐,B级证据)。
(3)可能有效的戒烟手段包括劝告、尼古丁替代产品或口服戒烟药物(Ⅱ级推荐,B级证据)。
5.呼吸睡眠暂停
(1)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对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Ⅱ级推荐,B级证据)。
(2)使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可以改善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可考虑对这些患者进行CPAP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对近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TIA且血同型半胱氨酸轻度至中度增高的患者,补充叶酸、维生素B6以及维生素B12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尚无足够证据支持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能够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Ⅱ级推荐,B级证据)。
(二)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已证实对有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行抗血小板治疗能有效预防中风。对TIA尤其是反复发生TIA的患者应首先考虑选用抗血小板药物。
(1)阿司匹林(ASA):
环氧化酶抑制剂。国内CAST试验曾提出150mg/d的治疗剂量能有效减少卒中再发。
(2)双嘧达莫(DPA):
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抑制剂,DPA缓释剂联合应用小剂量ASA可加强其药理作用。目前,欧洲急性脑卒中治疗指南已将ASA和DPA缓释剂的复合制剂作为首先推荐应用的药物。
(3)噻氯匹啶:
抗血小板作用与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不同,不影响环氧化酶,而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严重并发症,应引起注意。
(4)氯吡格雷:
与“噻氯匹定”同属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剂,但不良反应较前者为少,常用剂量为75mg/d。
(5)其他:
目前已有一些静脉注射的抗血小板药物,如奥扎格雷等,也可考虑选用,但目前尚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建议:①大多数TIA患者首选阿司匹林治疗,推荐剂量为50~300mg/d;②也可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25mg)加双嘧达莫缓释剂(200mg)的复合制剂(片剂或胶囊),2次/天;③有条件者、高危人群或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选用氯吡格雷,75mg/d;④如果使用噻氯匹定,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检测血常规;⑤频繁发作TIA时,可选用静脉滴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2.抗凝药物
抗凝治疗TIA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虽然目前尚无有力的临床试验证据来支持抗凝治疗作为TIA的常规治疗,但临床上对房颤、频繁发作TIA或椎-基底动脉TIA患者可考虑选用抗凝治疗。
建议:①抗凝治疗不作为常规治疗;②对于伴发房颤和冠心病的TIA患者,推荐使用抗凝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除外);③TIA患者经抗血小板治疗,症状仍频繁发作,可考虑选用抗凝治疗。
3.降纤药物
TIA患者有时存在血液成分的改变,如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增高,或频繁发作患者可考虑选用巴曲酶或降纤酶治疗。
4.其他药物
中医中药,如丹参、川芎、红花、水蛙等单方或复方制剂,以及血管扩张药(如脉栓通或烟酸占替诺静脉滴注、罂粟碱口服)、扩容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
5.脑保护治疗
对频繁发作的TIA,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有缺血或脑梗死病灶者,可给予钙拮抗剂(如尼莫地平、西比灵、奥力保克)脑保护治疗。
四、规范化沟通
1.疾病概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性影像学(CT、MRI)检查无责任病灶。TIA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预后较好。
2.患者诊断 主要依靠病史,中老年人突然出现局灶性脑损害症状,符合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及其分支缺血后的表现,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24小时内恢复完全,应高度怀疑TIA的诊断,头部CT和MRI可以正常,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可以诊断TIA。
3.目前该病的诊治方法 控制高血压、脂代谢异常、血糖异常、吸烟、呼吸睡眠暂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降纤药物、钙拮抗剂、中医中药等;手术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阻止血小板活化、黏附和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减少TIA复发;抗凝治疗使动脉管壁栓子脱落处的溃疡面在抗凝的基础上得到修复,防止微血栓的再形成,有出血倾向、溃疡病、严重高血压及肝肾疾病的患者禁忌抗凝;钙拮抗剂能阻止细胞内钙超载,防止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当颅外颈内动脉狭窄超过70%,可以进行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多数治疗有效,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对TIA的治疗,属于临床新进展。
4.患者实施的方案 疾病的诊断:中老年人突然出现局灶性脑损害症状,符合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及其分支缺血后的表现,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24小时内恢复完全,应高度怀疑TIA的诊断。拟实施的检查:头颅CT和MRI,颈动脉超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等超声检查,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价格较昂贵,且有一定的风险,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5%~1.0%;化验:血常规、血凝、血脂、血糖等指标。治疗措施:控制高血压、脂代谢异常、血糖异常、吸烟、呼吸睡眠暂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降纤药物、钙拮抗剂、中医中药等,手术治疗。药物副作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对消化道有刺激性,严重时可致消化道出血,可配合抑酸、保护胃黏膜治疗,噻氯匹啶副作用主要为粒细胞减少;抗凝治疗:可用肝素、华法林或低分子肝素,治疗期间应监测凝血状态。预后:未经治疗的TIA患者,约1/3发展成脑梗死,1/3可反复发作,另1/3能自行缓解。
5.转归 患者在正规治疗后多数可停止或减少TIA发作;未经治疗的TIA患者,约1/3发展成脑梗死,1/3可反复发作,另1/3能自行缓解。
6.出院时给患者或家属出具出院记录,并向患者、家属详细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注意随访,包括复查的时间,复查时需携带的化验、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等病历资料等。
7.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患者应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避免精神刺激、睡眠不足,控制体重,适度运动。
五、护理和康复
1.病情观察
TIA可反复发作,发作间期可无症状。应密切观察患者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发作时症状变化。
2.饮食护理
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便秘、腹泻等。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给予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等相应的饮食方案。
3.休息和体位
TIA患者发病急促、症状短暂。发作期间应取平卧位,头取自然位置,避免左右转动及过伸过屈,直到症状消失为止。
4.用药护理
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抗凝药物有增加出血的危险,应注意观察有无鼻黏膜出血、牙龈出血、肢体淤青的出血倾向。
5.心理护理
TIA发病急促,患者多心理紧张、恐惧,应细心向患者解释病情,给予鼓励和安慰,护理人员及陪护家属应稳定情绪、沉着冷静、和蔼可亲、语言亲切。稳定患者情绪,避免其情绪过度波动,增强患者信心以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6.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让患者了解TIA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2)指导患者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避免精神刺激、睡眠不足,控制体重,适度运动。
(3)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家庭护理
(1)复查时间:
遵医嘱按时复查。
(2)饮食指导:
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给予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等相应的饮食方案。
(3)休息指导: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动静适宜。
(4)运动指导:
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踩脚踏车,注意运动量和运动方式,选择合适个体的活动,做到劳逸结合。
(5)疾病知识指导:
戒烟戒酒,防止感冒。
(6)用药指导:
按时服药。
(7)随诊:
如出现新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及时携带原有病历资料门诊就诊。

(张利宣 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