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相、星座、塔罗牌,为什么你会相信它们?

朋友圈里收到这样一条微信:“快来团购解锁2018年运势”。点开页面,你便能醒目地看到:原价38元,4人成团,团购价18元/人。瞧,以前街边看手相的算命小摊,现在也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开启团购模式了!

在朋友圈,你可能也会时不时看到譬如“看星座知命理”“看星座找对象”“看完你就更懂某某星座的女人/男人了”等吸引人的标题,还伴随着各种肯定性评论:“妈呀,这个太可以了,句句都是读心术啊!”

就连我自己外出讲座的时候,也不止一次地遇到学员问我:王老师,你是哪个星座的?你相信星座吗?心理学有没有研究星座的分支啊?

东方的面相、手相、生辰八字,西方的星座、水晶球、塔罗牌,尽管算命的具体方式和结果解读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但似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都以某种形式表达对神秘莫测“命运”的好奇和探索。

为什么大家如此热衷,而且多数人还会“深信不疑”呢?其实,这里面隐含着多项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且听我慢慢道来。

原因一: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是一位很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他曾经为自己的成功总结了一个公式:节目中永远有一个点对每个人都适用。换言之,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不同的人“上当受骗”。

“巴纳姆效应”由此得名。它指的是,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能够“十分准确”地揭示自己的特点。

请看下面这一段关于人格的描述,看你能不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评倾向;你有很多可以成为优势的能力尚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虑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的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估计很多人看完这段材料,第一感觉就会认为——这描述的就是我自己啊!

其实,这段材料是心理学家在实验中展示给被试者的,目的是让他们判断这种人格描述是否适合自己。结果显示,对于上述笼统的、几乎适合于任何人的话,很多被试都认为自己正是材料中所描述的那样,材料中描述的性格简直太匹配自己了。

关于这种自我认知的效应,心理学家曾经还做过一个实验,研究者给一群被试做过人格测评量表后,给被试出示了两份结果(一份是被试自己的,另一份则是很多人回答的平均结果),让被试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大多数参加实验的人都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以上两个实验都有力地证明了,人们更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使这种描述是空洞的,但他们仍然会认为这种描述准确地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而手相、星座、塔罗牌等算命方式所预测的内容,通常没有准确的指向,而是一种方向性的预测,恰恰符合这样的特点。这也就难怪很多人会对算命深信不疑了。

原因二:正例谬误效应

“正例谬误效应”是指人们由于只关注与自己期望相符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不符的信息所产生的知觉错误。换言之,就是人们在认知加工时,存在主观选择性,倾向于记下符合自己期望的,而选择性忽略掉不合自己心意的信息,因此就会产生这些信息“描述准确”的错觉。

我们知道人格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哲学上把人看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所以,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在不同情景下会表现出极大差异,比如,你可能有时候很挑剔,有时候又很随和,这都是真实的你。可是,当你看到星座算命结果“你是一个很挑剔的人!”时,你的大脑就开启了“疯狂搜索模式”。我是一个挑剔的人吗?是啊,我从来不吃香菜,每次去理发店对新发型总是不满意,我从来不去路边小店吃饭,一件衣服绝对不会连续穿两天,每天都要用抹布擦洗灶台,对工作的细节非常在乎……各种挑剔的场景开始源源不断地被“搜索”出来,陆续浮现在脑海里。与此同时,你忽略掉的是各种不够精细的生活事件,比如你不出门就不洗澡,挑选袜子的时候从不考虑颜色,吃东西生冷不忌,办公桌上一片狼藉等等。

由于正例谬误效应的影响,大脑能够帮你找出一大堆支持“你是一个很挑剔的人”的事例,同时不自觉地忽略掉不符的信息。于是,你深深地震惊了,“原来我竟然是一个如此挑剔的人,以前竟然没有发现!”进而开始感慨:“这测试也太准了,果然是一个了解自己的好工具!”进而开始相信算命:“能把我的现状分析的这么准,一定也能精准地预测我的未来。”

给你推荐一个小妙招,证明“正例谬误效应”的存在。你可以选择一个其他星座的描述和预测,你会惊讶地发现,其他星座的预测也能与你的情况相符合,因为当你看到某种文字描述时候,你的脑海中也会自动搜索证明它的事例。

原因三:自我暗示的影响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如果受到自我暗示的影响,就会不自觉地按照暗示去做,最后验证“真的好准”。比如,今天你去查看“星座运势”,看到算命大师提醒你“要与人保持距离”。那么,在今天工作中,你可能就会不自觉地按照这个提示去做,一旦出现了一个受益事例(比如因为“与人保持距离”,顺利躲过了一场办公室政治风波),你会立刻认为“大师说得真准!”

而受到上面介绍过的正例谬误效应影响,即使你因为“与人保持距离”而被别人误解,你也会把这件事解读为对方的问题,而不是因为自己“与人保持距离”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种在生活中“被验证”的预测越多,我们对星座和命理就会越相信,下一次得到新的预测结果,又会从生活中寻求事例去验证这一假设,从而不断强化你对星座说的信赖感。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选择了三组对星座了解程度不一的被试,第一组是某占星学校的学生,第二组是不知道星座为何物的1000个孩子,第三组被试是对星座了解程度不一的成年人。

测试结果显示,第一组被试的星座和个人性格有非常强的联系,第二组被试的性格和星座没有关系,第三组的成年人越了解星座,他的问卷显示的性格就越靠近占星术的预测。

这意味着什么呢?星座不能预测我们的性格,但是有可能使相信星座的人的性格朝着预测的方向变化。这其实就是自我暗示的力量。

如何对待星座命理?

星座命理学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能帮助我们快速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比如两人因为同样的星座而倍感亲近;它也可以在你遭遇受挫的时候,帮助你将行为合理化,带来一些心理安慰。

但是,如果星座命理学说已让你痴迷到迷信程度,你可能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啼笑皆非的行为。比如,你是处女座的单身女性,因为星座预测“处女座女生与金牛座男生的匹配度为100%”,所以就算身边有个射手座的男生很不错,对你也很有好感,可你就是置之不理,“因为星座上说射手座男性花心”,于是你执着地等待某个未知“金牛男”出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星座命理学说仅仅是消磨时间的有趣方式。但是,如果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我们的人格特点就会不自觉地在预期下发展某星座的一些特质,进入自我预期—自我验证—自我设限的死循环。

我们写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倒”星座命理学说的“信徒”,而是帮助读者朋友去分析,为什么你会越来越相信星座命理,这其中隐藏着哪些生活现象和心理学规律,同时提醒你不要被星座命理的预言限制了自我发展和自我改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