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文化消费整体情况

(一)文化消费总体水平稳步提升

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根本因素,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呈现出正相关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水平持续提升。而伴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文化消费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近5年间,我国文化消费总体水平持续上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种类逐渐丰富,消费渠道迅速拓展,消费环境整体改善,居民进行文化消费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其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086元,增长8.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4%(见图3-1)。国家统计局.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EB/OL].(2018-01-18)[2018-01-18]. http://www.stats. gov.cn/tjsj/zxfb/201801/t20180118_1574931.html.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6)中国文化消费指数结合国家相关统计数据及市场调研数据,通过对覆盖全国31个省市,涉及城乡、性别、年龄、学历等各类人群的文化消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及计算得出。结果显示,我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持续增长,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5年的81.5,平均增长率为3.4%(见图3-2)。一级指标中,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能力指数、文化消费满意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文化消费环境指数上升速度最快,年平均增长率为8.8%。中国经济网.2016中国文化产业指数在京发布综合指数北京位列第一[EB/OL](. 2016-10-31)[2018-01-08]. http://www.ce.cn/culture/gd/201610/31/t20161031_17349618.shtml.

图3-1 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的占比

图3-2 2013—2016年中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

(二)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较强的关联性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是影响文化消费的关键因素。文化生产为文化消费提供产品和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文化消费营造更加积极的环境;而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消费的趋势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加到30254亿元,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多个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5%,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5752亿元、增长30.3%;文化艺术服务业营业收入312亿元、增长22.8%;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营业收入1242亿元、增长19.3%。梁达.文化消费升势强劲文化产业发展迅速[N].上海证券报,2017-06-22.网络直播、移动电竞、内容付费、文化+VR/AR、文化+康养等,既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亮点,也是文化消费领域的热点。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消费持续升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供需结构性失衡。现阶段居民的消费需求,尤其是精神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中产阶级的崛起,更是对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中,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十分明显,供给与需求无法有效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引导和创造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的重要途径。

(三)文化消费受居民收入和文化惠民双重影响

我国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直接相关,同时也受到政府行为和政策导向的重要影响。一方面,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其文化消费能力的主要支持性因素。首先,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越高,消费能力也就越强。其次,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层次也会相应提升,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享受型、发展型、精神性消费增加。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在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产生社会、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在居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收入满足了基本物质需要之后,开始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增加文化消费领域的支出。世界主要国家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标准后,都出现了消费升级的趋势,消费产品和服务向中高端升级,消费内容由基础性消费向娱乐性消费转移。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3980元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7-02-28)[2018-01-08].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2/t20170228_1467424.html.(约合8400美元),为消费升级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文化惠民也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文化消费。惠民文化活动不仅是对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还有助于培育文化消费习惯,营造文化消费氛围,使文化消费成为一种经济活动的“新常态”。各地政府通过发放文化消费卡、推出演出活动惠民专场,举办公益性的展览、讲座及“惠民文化消费季”“文化消费节”等多种手段和形式,引导居民树立文化消费意识,提高消费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文化消费(见图3-3、图3-4)。

图3-3 2011—2016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实际增长率

图3-4 人均年度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速与GDP增速

(四)文化消费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尽管我国文化消费的总体水平持续上升,但我国的文化消费总量仍然偏低。在人均GDP同等水平下,我国文化消费规模仅为发达国家的1/3左右。邱玥.文化消费如何补齐短板[N].光明日报,2015-06-11.根据文化部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我国文化消费的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而实际消费仅为1万亿元,还存在超过3万亿元的消费缺口,大量消费市场潜力尚未释放。近两年来,文化消费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受政府补贴、惠民文化活动等消费刺激手段的影响,市场在文化消费中的主导作用仍不显著,文化市场还远未成熟。此外,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文化消费结构单一且层次偏低。除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之外,居民的文化消费仍主要集中在书籍、影视、健身、旅游等传统领域,休闲娱乐型的初级文化消费仍是主流,艺术欣赏、高端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不足。因此,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无论在市场规模、供给质量还是消费结构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新兴业态的发展、网络和数字文化消费的增长将成为文化消费发展的重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