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本章提要

本章是概述部分,重点就旅游系统、旅游规划与开发及其相关基础概念、旅游规划的分类与程序等进行阐述。同时,结合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趋向,对相关学科知识体系等加以说明与解读。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系统的概念与意义;认识旅游规划的本质。

2.理解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以及旅游规划的功能、分类、程序。

3.初步认识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知识体系及其与就业、深造的关系。

框架结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中国古代的一句名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究竟是谁说的?有人说是出自宋代刘彝的《画旨》,有人说是出自明末画家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也有人说出自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说》。这句话通俗而简洁地道出了“读书”与“行路”的关系,也可以引申为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甚至引申为“知”与“行”的关系。

(摘自:王兴斌.行万里路更读万卷书.中国青年报,2014年12月26日,第11版)

开篇案例

焦作现象:“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的成功转型

众所周知,河南省焦作市曾以煤炭产业发达著称。近年来,该市以云台山景区为支撑,实现了旅游产品多样化,旅游服务趋于人性化,旅游设施建设逐步标准化,旅游商品、纪念品日趋本地化,旅游管理走向规范化,旅游办公实现自动化。焦作旅游正由注重客流量型向注重经济效益型转变,由低档次的粗放服务向高标准的优质服务转变,由政府主导下的行政管理型向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转变。这一模式被学界和业界称为“焦作现象”。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位于省会郑州西北70km,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京珠、连霍两条高速纵横毗邻,郑焦晋、长济两条高速直达景区,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景区总面积190km2,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的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春赏山花、夏看绿水、秋观红叶、冬览冰挂。景区内有单级落差314m的亚洲第一高瀑——云台天瀑;有被誉为华夏第一奇峡的红石峡;有华夏第一秀水之称的瀑潭峡;有唐代诗人王维写下千古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峰;有融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为一体,被赞为“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的云台山天池——峰林峡;有生态旅游最佳去处的“竹林七贤”隐居地——百家岩等,诸多的精品景点。

云台山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一顶世界级桂冠——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自然遗产七个国家级称号于一身的景区。2006年2月,被世界旅游组织评估中心授予了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此外,还先后荣获了中国旅游知名品牌、首批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

2007年,云台山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作为全国唯一的景区代表在人民大会堂作了典型发言。中央民族大学在云台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旅游博士实习基地。云台山还与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在人民大会堂签订了姐妹公园协议,成为继黄山与美国约塞美蒂国家公园之后,中国第二家通过官方建立的中外姐妹公园,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国际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就“解说与可持续发展”展开了深入研讨,并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从而促进了景区间的国际交流。云台山被中国旅游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优秀旅游景区称号;被河南省工商局、河南省商标协会认定为2007年“河南省著名商标”,这是旅游业服务商标首次进入河南省著名商标行列;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优秀单位;被中国风景名胜区网络评选组委会、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联合评为最具潜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央视4套《走遍中国》栏目精心拍摄的《云台山传奇》以及《探索发现》栏目组拍摄的五集记录专题片《竹林七贤》向世人解读了云台山景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隐士文化。随着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现在河南云台山已经成为中国众多“云台山”的代名词。

实践证明,“旅游规划先行,基础设施过硬”是其成功的关键。1994年当地政府编制了《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年底,地方政府投资80万元聘请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教授在原《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又投资160万元,聘请北京中科景苑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教授为景区编制了《云台山旅游深度开发规划》和《百家岩景区旅游发展详细规划》。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对景区进行了高标准的硬件建设。所有进出景区的道路全面硬化、绿化、美化;所有人行观光步道全部以贴近生态、游客舒适安全为标准进行了环线铺设;景区内所有厕所按照“设计标准化、造型美观化、设施宾馆化、品位高雅化、管理长效化”的五化标准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所有休息设施的外观、颜色、造型全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集声光像、地质标本于一体的高标准地质博物馆,为游客学习地质科普知识、了解地球演变历史提供了理想的场所;修建了水上太极拳表演舞台,由20名太极拳专业选手,每天整点免费为游客表演太极拳技,将源于焦作、扬名世界的太极文化融入自然山水之中;对景区“电力、通信、广电”等线路全部进行了挖沟地埋,达到了空中看不到电线、地上看不到线杆的效果;针对自驾车的增多,投资1亿多元建设了占地35万m2、5000个车位的大型生态停车场,购置了130辆尾气排放达到欧Ⅲ标准的豪华观光巴士,建立了便捷高效的内部交通网络,彻底解决了旅游高峰期的交通拥堵问题。

为进一步整合山水旅游资源,扩大景区容量,2006年,地方政府又投资近亿元重点打造云台天池——峰林峡,修建峰林峡景区旅游道路、生态停车场和售验票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组建区间车队和观光船队,开发水上游乐和空中杂技等表演项目。可以说,云台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牌、一店,栽什么草、种什么树、立什么牌,都严格按照规划、结合具体实际实施,按照自然和谐的标准进行建设,从而使景区达到处处是精品、点点有特色的视觉效果。

近年来,云台山景区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景区工作方针,围绕“建精品景区、创全国文明、闯国际市场、树世界品牌”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大文明开发、文明经营、文明服务、文明管理力度,使景区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景区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连年快速增长,2007年接待游客254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2个亿,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30万元和6000万元,分别是2001年的12.7倍和50.5倍。2009年“十一”期间,云台山景区门票收入就逾2500万元。随着景区知名度的提高,特别是远程客源市场的启动,景区主要客源市场已经扩展到半径1500km区域,游客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最后,我们重新回到旅游规划的话题。中国旅游业正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股强大的生产力。旅游规划编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旅游规划编制需求高峰的到来,将对编制旅游规划、发挥旅游规划效能,提出新的要求和更高标准。2010年“中国旅游产业节旅游规划生产力论坛”在天津召开,论坛正式引入了“旅游规划生产力”概念。规划是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超越,是市场经济的理性化、逐利化的要求,也是市场之中有计划的具体体现。规划就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规划水平的高低和编制执行情况是区域经济水平甚至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旅游规划直接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效益的高低。焦作云台山景区的成功开发就是例证。

问题

1.综合上述案例,谈谈你对旅游规划作用的认识。

2.你认为“焦作现象”的实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