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国工业发展概况

一、工业构成

关于工业的构成,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将我国工业做了三个层次的划分,如表2-1-1所示。

表2-1-1说明我国工业行业共分为41个大类,其中制造业占30类,可见我国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体,工业行业细分如图2-1-1所示。

表2-1-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对工业的分类

图2-1-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工业包含门类示意图

二、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从行业构成来看,工业所涉行业既有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技术装备的高端重工业,也包含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的基础性行业,同时还包含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的行业。更为关键的是,工业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GDP是744127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4786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3.3%,可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

(二)工业是增加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竞争力的比较主要反映在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上,我国以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为基础参与世界产业分工与合作,无论是从进出口贸易规模来看,还是从科技水平来看,工业囊括行业门类众多,科技含量和创新潜力巨大,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

(三)工业是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主力军

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整体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而工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例如船舶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石化产业等,因此工业在推动提升国民经济实力的同时,必然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扮演着冲锋陷阵的主力军角色。

(四)工业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动力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工业化的跃升期、城镇化的加速期。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我国在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利用对城镇化发展的承载优势,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为我国城镇人口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主要渠道,推进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数量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到2015年已增长到22693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在全国所有就业人口中的占比也从2005年的23.2%上升到2015年的29.3%,作为第二产业中的主要行业,工业在解决城镇人口就业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

(五)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战场

我国工业主要以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部门为主,这些行业长期以来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资源环境成本较高,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目前我国消耗了全球46%的钢铁、16%的能源、52%的水泥,但仅创造了全球8%左右的GDP。此外,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约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近80%,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我国工业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因此工业必然是未来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

三、典型工业行业概况

根据产业链关系,可将工业分为原材料工业(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装备工业(机械、汽车、民用船舶)、消费品工业(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家电)、通信业、电子信息、软件业,其产业链关系所图2-1-2所示。

图2-1-2 工业典型行业产业链关系图

工业行业种类繁多,但同一类型的工业行业,如原材料工业包括的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它们具有较为相似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特征。其中,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需求十分明显,因此下面从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中分别选取代表行业进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