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交流参数的测定(三表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测量元件的交流等效参数。

(2)学习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1)三相调压器1台。

(2)交流电压表1块。

(3)交流电流表1块。

(4)低功率因数功率表1块。

(5)被测电感线圈1个。

三、实验原理与说明

(1)交流电路中,元件的阻抗值或无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阻抗值,可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分别测出元件(或网络)两端的电压U、流过的电流I和它所消耗的有功功率P之后再通过计算得出,其关系为:

阻抗的模:

功率因数:

等效电阻:

等效电抗:X=|Z|sinφ

这种测量方法简称为三表法,它是测交流阻抗的基本方法。

(2)从三表法测得的U、I、P的数值还不能判别被测阻抗属于容性还是感性,一般可以用下列方法加以确定。

①在被测元件两端并接一个适当容量的电容器,若电流表读数增大,则被测元件为容性;若电流表的读数减小,则为感性。

②利用示波器观察被测元件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电流超前于电压为容性,电流滞后于电压为感性。

③电路中接入功率因数表,从表上直接读出被测阻抗元件的cosφ值,读数超前为容性,读数滞后为感性。

(3)上述交流参数的计算公式中忽略了仪表的内阻,若考虑到仪表内阻,测量中显然存在方法误差,必要时需加以校正。对图1-7-1(a)所示的电路,校正后的参数为:

式中:R、X为校正前根据测量计算得出的电阻值和电抗值;RI、XI为电流表线圈及功率表电流线圈的总电阻值和总电抗值。

对于图1-7-1(b)所示的电路,校正后的参数为:

X′≈X

式中:P为功率表测得的功率;Pu为电压表与功率表电压线圈所消耗功率;P′为校正后的功率值;Ru为电压表内阻;Rwu为功率表电压线圈内阻。

图1-7-1 三表法测交流阻抗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图1-7-2接线。

(2)合电源开关,调压器输出电压从零开始调到给定值,读U、I、P测量值,记录于表1-7-1中。

图1-7-2 实验接线图

表1-7-1 实验测量数据及计算值

(3)调压器活动触点不变,断开电源开关,功率表电压线圈改为后接,接好后合上电源开关,再读U、I、P测量值,记于表1-7-1中,将读数与步骤2进行比较。

(4)调压器活动触点位置不变,断开电源开关,将电流表改为外接形式,如图1-7-1(b)所示电路。改好后,合上电源开关,再读U、I、P的测量值,记录于表1-7-1中,并与步骤(2)和步骤(3)的读数进行比较。

五、注意事项

所有电路的改接,都必须在断开电源开关后进行。实验完毕后,调压器要调回零位。在实验过程中,人手和身体不得接触带电部分。

六、思考题

(1)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什么情况下选用图1-7-1(a)所示的测量电路,什么情况下选用1-7-1(b)所示的电路?

(2)如果用功率因数表替换三表法中使用的功率表,是否也能测出元件的等效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