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周礼》对中国古代政治家有着哪些借鉴作用?

《周礼》是儒家经典,相传是周公所著,其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西汉的景帝、武帝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一批古书,其中一部名为《周官》。原书当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冬官篇已亡,汉儒取性质与之相似的《考工记》补其缺。王莽时,因刘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并更名为《周礼》。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注,使得《周礼》一跃而居《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figure_0092_0059
淁簋 西周
簋和鼎一样,都是周代重要的礼器。周代的礼制非常严格和烦琐,对于簋的使用就有详细规定,天子用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周代的礼制备受儒家推崇,也成为后世各朝各代廷设定国家礼仪的范本。

《周礼》一书,体大思精,学术与治术无所不包,因而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后儒叹为“非圣贤不能作”。所谓“学术”,是说该书从来就是今古文之争的焦点。苏辙、万斯同都曾对其提出质疑,著名经师何休还贬之为“六国阴谋之书”;康有为则指斥它出于王莽篡汉时刘歆的伪造。相反,褒之者如刘歆、郑玄等则誉之为“周公之典”。

所谓“治术”,是说《周礼》作为一部治国纲领,成为历代政治家取法的楷模。《周礼》的许多礼制,影响百代。如从隋代开始实行的“省六部制”中的“部”就是仿照《周礼》的“官”置的。历朝修订典制,如唐《开元六典》、宋《开宝通礼》、明《大明集礼》等,也都是以《周礼》为蓝本,斟酌损益而成。又如《周礼》记载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格局,成为历代帝王建都的楷模。

《周礼》一书含有丰富的治国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历史上每逢重大变革之际,多有把《周礼》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效法其精神执行改革,如西汉的王莽改制、北朝的宇文周革典、北宋的王安石变法等,无不以《周礼》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