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洛阳伽蓝记》有哪些史学、文学价值?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又称《伽蓝记》,为北魏人杨炫之所撰,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与郦道元《水经注》一起,历来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
洛阳城自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迁都于此,直到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迁都邺城止,一直是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尤其是孝文帝推行改革后,洛阳城达到空前的繁荣。其间因为天子后妃崇佛,王公士庶竞相舍宅施僧。上起太和(477—499年)末年,下至永熙(532—534年),四十年间,修建寺宇达到一千三百余所。这些浮图建筑的壮丽,装饰的华美和贵家的豪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寺院见证了北魏京城洛阳的兴废,不少大伽蓝(如胡太后建造的永宁寺)还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舞台。
《洛阳伽蓝记》作于北魏灭亡,东西魏分裂(534年)后,杨炫之借佛寺盛衰,反映国家兴亡,其中既寄托了故国哀思,又寓含着治乱训鉴。至于缀拾旧闻掌故,详述京城地理,正《魏书》之曲笔,补史志之阙失,在历史地理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文秾丽秀逸,烦而不厌”,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也是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