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孟子为什么被尊为“亚圣”?

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他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鉴于他对儒学的巨大贡献,后世奉其为“亚圣”。因此历史上总把孟子和孔子相提并论,提及儒家,必说“孔孟”。

孟子自幼便在母亲的教育下,用功读书,学成以后便以孔子的继承者自称,广招弟子,并且到各国游学,宣扬他的“仁政”、“王道”等主张。他先后到过齐、宋、鲁、滕、梁等国,拜见过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虽然受到了尊敬与礼遇,可是因其思想保守,和当时的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并没有得到重用,唯有滕文公曾经试图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最后也未能成功。

到了晚年,孟子回乡讲学,与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著书,写成了《孟子》七篇。它的篇目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以及尽心。由于每篇的分量都很多,故而又分为上、下两篇,因此,全书共分十四卷。孟子的言论和事迹大多保存在这七篇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