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有困难的人,为什么不愿出手相救

某日午夜,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妇女在结束酒吧工作回家的路上遭到歹徒袭击。当时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叫喊声,附近居民都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喊叫时,附近的居民又亮起了灯,凶手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楼上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听到呼救声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当时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思考。

为什么人们会如此冷漠,见死不救呢?心理学家将这种有众多旁观者在场却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现象,也叫旁观者现象。他们认为,恰恰是因为旁观者在场,削弱了人们的助人行为。在某个需要帮助的情境,如果单个个体在场,他会有很强的责任感,会积极做出助人行为,而旁观者越多,助人行为越少。这是因为我们都希望能少分担一点责任,心里想着即使自己不出手相助,也应该会有人会伸出援手,从而导致责任的分散——如果只有1个旁观者,他助人的责任是100%;2个旁观者在场,每个人就承担50%的责任;如果有10个旁观者,每个人就只承担10%的责任。每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而个体却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不要采取行动,就很容易等待别人提供帮助或互相推托。

◇影响助人行为的外部因素◇

心理学家们发现,一些外部因素诸如天气,社区大小,被助人的特点、性别等都能影响助人行为。

figure_0073_0028

微风拂面的晚上,司机愿意让人搭顺风车;风雨交加的晚上,他们赶着回家而无暇顾及他人。

figure_0073_0029

小城镇的人生活节奏慢,热心肠,比起匆匆忙忙的都市人,更愿意表现自己的爱心。

而那些看起来弱小、善良、有吸引力的人,更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尤其是漂亮的女性。

由此可见,人们不愿意出手相助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道德的沦丧、人性的冷漠,因为影响我们助人行为的因素很多。

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的实验证明了旁观者现象的存在。他们让72名不明真相的参与者分别以一对一和四对一的方式与一个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并利用对讲机讲话,在通话过程中,假扮的癫痫症患者会忽然大喊救命。这时观察参与者会作何反应。他们事先知道自己是一对一还是四对一的形式。事后统计结果显示:一对一通话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病人发病;而四对一通话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和成人的这种心理相反,儿童的助人行为却因为有其他人在场而增加了。心理学家斯陶布发现,儿童单独在场时,只有31.8%会出现助人行为,而两人在场时,上升至61.8%。这可能是因为其他人的在场减少了儿童的恐惧感,从而做出助人行为。

除了责任分散这个重要因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影响了人们的助人行为。比如说,榜样的作用。旁观者在场除了能使人们感到责任分散、犹豫不决外,也能起榜样的作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此时一个人突然发病,如果有一个人及时出手相助,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其他路人肯定也会停下脚步,给予帮助。另外,情境的模糊性也会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个体不确定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需要自己提供帮助的时候,往往会退缩。如一项实验中,一个油漆工人站在梯子上,他的正上方是一幅巨大的广告牌,被试者能透过窗户看到这名工人。不久之后,被试者听到重物落下的巨大声响,跑出来一看,发现是广告牌掉落了,只有29%的被试跑过去帮助他。但是在另一情景中,油漆工呼唤大家去帮助他,这时有81%的被试者会出手相助。可见,减少情境的模糊性,能增加助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