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选择大于努力,少走弯路才是最快的捷径

学会选择,懂得取舍

所谓取舍,其实就是一种选择,在得到与放弃之间作出自己的抉择。我们每个人想要的东西都很多,可真正属于自己的又能有多少,或许不过是沧海一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通过鱼和熊掌的不可兼得,引申到生命与义之间的选择,得出的结论是,舍生取义。

虽然生活中很少有人会遇到在生命与正义之间作出选择的机会,但选择无处不在。面对生命,有时也需要抉择,在躯体的完整与生命的延续间,需要取舍;同样,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会面临许多选择。比如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要面临选择学校专业。在毕业的时候要选择继续深造还是马上就业。在生活中,我们要选择恋人和朋友。到了人生的暮年,我们同样要面临各种选择,是独享晚年还是与儿女们共同度过等的问题。每当面对取与舍时,很多年轻人都会在有意无意地作着选择,因为取意味着得,舍意味着失,于是在取舍之间,我们自然而然地趋向于前者。然而,生活这门艺术并非如此简单,生活并不像一加一等于二那么一目了然,生活当中的取舍艺术,也并不是取与得、舍与失的一一对应关系。生活当中的有关取与舍的艺术,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实践。

当面对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选择时,年轻人应学会放弃,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失去的,会有回报,不要悲观地感慨“不可兼得”地失去,要乐观地看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成功者往往有着很强烈的紧迫感,他们一旦认识到所面临的事情有价值,就会全身心地去奋斗,巧妙策划,不怕挫折,直至达到目的。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明智的艺术即取舍的艺术。”在很多时候,都要做到适度的取舍。如若不能很好地面对生活中各种纷繁复杂的事物,不能对这些事物进行适度的取舍,那么我们在生活中的表现就不能算得上是明智的。那些不懂取舍之道的人也不能算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者。

在人生道路上,当面对种种取与舍的选择时,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地加以选择。只有合理适当地进行取舍,我们才能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尽享人生道路上的种种乐趣。

面对机会,我们常有许多不同的选择方式。有的人会默默地接受;有的人抱持怀疑的态度,站在一旁观望;有的人则顽强得如同骡子一样,固执地不肯接受任何新的改变。而不同的选择,当然导致截然迥异的结果。许多成功的契机,起初未必能让每个人都看得到其深藏的潜力,而起初抉择的正确与否,往往便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所以,有时候,如果我们可以放弃一些固执、限制甚至是利益,我们反而可以得到更多。所以,在我们面对很多选择的时候,不要固执地去选择其中的一个,换一种角度,试着去放弃一些,效果会更好。

确立核心优势,再去忘我拼搏

选择无处不在,比如选衣服、选朋友、选伴侣、选工作、选时机、选环境……人人在选择,人人也在被选择。选择是为了“两害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选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时候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个人如果有时间坐下来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对当初选择的后悔。有人说:“人生的悲剧说穿了就是选择的悲剧,随便选择将失去更好的选择。”我们姑且不论前半句话是否是事实,但就成功而言,后半句话则值得重视。

一位女孩在某名牌大学读书期间,一时冲动想当作家,她不顾家人的劝阻,执意退学回到家乡写小说。几年过去了,她写的小说没发表过一篇,最终在痛苦中精神分裂了,她烧掉了手稿离开了这个世界。

其实,人生最重要的,不在于目标怎样宏远,或者如何踌躇满志,而是善用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并且有最佳的发挥。有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事远不如做自己能做到,且最擅长的事得到的多。

有一位年轻人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能成为一位体面的医生,这位年轻人自己也对医生这个职业很感兴趣。可是他读到高中便被计算机迷住了,心思都放在了电脑上。他的父母耐心地规劝他,希望他能用功念书,以后好风光地立足社会。可是,他却说:“有朝一日我会成为医生的。”

不久,他果然不负众望,考入了一所医科大学。他虽然对做医生也很感兴趣,但无论如何努力,医学成绩总是平平,丝毫也不能引起老师的注意。反而是在电脑方面,他越做越顺手。

在第一学期,他从零售商处买来了降价处理的个人电脑,在宿舍里改装升级后卖给同学。他组装的电脑性能优良,而且价格便宜。不久,他的电脑不但在学校里走俏,而且连附近的法律事务所和许多小企业也纷纷来购买。

后来,经过认真考虑,第一个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他把退学的计划提了出来。父母坚决不同意,只允许他利用假期推销,并且承诺,如果一个夏季销售不好,那么,必须放弃。可是,他的电脑生意就在这个夏季突飞猛进,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完成了19万元的销售额。他的父母只得同意他退学。

这以后,他组建了自己的公司,并且公司很快就发展了起来。那年他才24岁。

他的成功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一点:选择你真正能做得好的职业,更容易获得辉煌成就。

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索尔格纳夫认为,在发挥自己的最佳才能时,不要把“想做的”和“能做的”以及“能做得最好的”混淆在一起,而这却常常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

成功者心中都有一把丈量自己的尺子,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比尔·盖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微软公司创立时,只有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两个人,他们最大的长处是编程技术和法律经验。他俩以此成功地奠定了自己在这个产业上的坚实基础。在以后的20多年里,他们一直不改初衷,“顽固”地在软件领域耕耘,任凭信息产业和经济环境风云变幻,从来没有考虑过涉足其他行业。结果他们有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索尔格纳夫说:“每一个人不要做他想做的,或者应该做的,而要做他可能做得最好的。拿不到元帅杖,就拿枪;没有枪,就拿铁铲。如果拿铁铲拿出的名堂比拿元帅杖要强千百倍,那么,拿铁铲又何妨?”能做得最好的就是最擅长的,不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是愚蠢的,就相当于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竞争,结果必然失败。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如果能够看清自己的长处,对其进行重点经营,则必定会给你的人生增值;相反,如果你分不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或者误将不足当成长处去经营,则必定会使你的人生贬值。

努力的前提,是要选择正确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说:“倘若没有理智,感情就会把我们弄得精疲力竭,为了制止感情的荒唐,所以才有智慧。”学会放弃,是一种自我调整,是人生目标的再次确立。学会放弃不是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也不是一种圆滑的处世哲学。有的东西在你想要得到又得不到时,一味地追求只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痛苦和焦虑。这时,学会放弃是一种解脱。

两个朋友一同去参观动物园,由于动物园非常大,他们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将所有动物都参观到。他们便约定:不走回头路,每到一处路口,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前进。第一个路口出现在眼前时,路标上写着一侧通往狮子园,另一侧通往老虎山。他们琢磨了一下,选择了狮子园,因为狮子是“草原之王”。又到一处路口,分别通向熊猫馆和孔雀馆,他们选择了熊猫馆,熊猫是国宝嘛……

他们一边走,一边选择,每选择一次,就放弃一次,遗憾一次。只有迅速作出选择,才能减少遗憾,得到更多的收获。

人生莫不如此。左右为难的情形会时常出现:比如面对两份同具诱惑力的工作,两个同具诱惑力的追求者。为了得到其中一个,你必须放弃另外一个。

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学会放弃,是要他们放弃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和难以实现的目标,而不是放弃为之奋斗的过程和努力;是放弃那种毫无意义的拼争和没有价值的索取,而不是丧失奋斗的动力和生命的活力;是放弃那种金钱地位的搏杀和奢侈生活的追求,而不是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也许放弃是痛苦的,甚至是无奈的选择。但是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首那段往事时,我们会为当时正确的选择感到自豪,感到无愧于人生。

放弃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一定不能忘记这一点。当你准备放弃的时候,要想清楚是自己为了放弃而放弃,还是为了更好地得到而放弃。当我们真正学会放弃时,会发现那才是一种心理意义上的超越,是一种真正的战胜自我的强者姿态。

没有机会,就努力创造机会

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靠自己创造的。人们常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让自己站在前排,主动一点,机会来了要抓住,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得多。

战国末期,秦国急攻赵国,赵王情急之中,请平原君去楚国,说服楚国合纵抗秦。平原君准备挑选门客中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20人陪同前往。

他有3000多门客,要挑选20个本来应该不算困难。可是这些人,文是文的,武是武的,要文武全才真不易找。平原君挑来选去,挑了19个人。他叹道:“我费了几十年的功夫,养了3000多人,如今连20个人都挑不出来,真是太令人失望了。”那些平日就知道吃饭的门客,听了非常羞愧。

这时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起来,向平原君自荐说:“我听说你将要到楚国去订合纵之约,打算在门客中挑选20人陪同前往。现在还少一人,不知道我毛遂能不能充个数?”平原君问:“先生到我门下有几年了?”毛遂说:“3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人生活在世上,好比锥子装在口袋里,它的尖端马上就会显露出来。先生来到我门下3年,左右的人没有称颂你的,我也从未听到过称颂你的话,这说明先生你并没有什么长处。先生既然没有才能,还是留下来吧。”毛遂说:“请你将我装在口袋里。如果我毛遂早点被装在口袋里,那么锥柄都会露出来,而不仅仅是它的尖端露出来而已。”平原君最终同意了毛遂同行。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说服楚王的还是毛遂,其他19人只是陪衬罢了。

平原君订立了合纵盟约,返回到赵国,说:“我不敢再品评士人了。我品评的士人多说有上千,少说也有几百,自以为没有埋没天下的贤能之人,这次却将毛先生漏掉了。毛先生一到楚国,便使得赵国的地位比九鼎大钟还重要。毛先生的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众的军队。我再也不敢品评士人了。”于是待毛遂为上宾。

如果毛遂不向平原君自荐,也许一生只能做一个默默无闻的门客,一身的才学都将毫无用武之地。正是他的大胆争取,为自己创造了机会,才得以辅佐平原君出使其他国家,做出了名留青史的事业。

南宋时的虞允文本来是一个文官,是个从没带过兵打过仗的书生。但他临危受命,义不容辞,居然指挥宋军挫败强大的金军,取得采石矶大捷。

1161年,海陵王调集了40万兵马,兵分4路,大举南侵,妄图一举消灭南宋。10月,海陵王已率领大军进抵长江北岸的和州(今安徽和县)。这时,宋将王权已经被罢官,新将领还没有到任,叶义问也逃到了建康(今江苏南京)。没有统帅的将士们零零散散地坐在路旁,士气十分低沉。

中书舍人虞允文正好到采石矶犒军,看到将士们垂头丧气,马鞍、盔甲扔在一边,就着急地问:“现在大敌当前,你们还坐在这儿等什么?”

将士们抬头一看,见他斯斯文文,是个文官,就爱理不理地说:“将官们都溜之大吉,不知去向,我们还打什么仗?”

虞允文虽是个文官,但骨头还是很硬的,属朝中坚定的抗战派。他召集众人说:“我是奉朝廷之命到这里来慰劳大家的。你们只要为国杀敌,我一定上报朝廷,论功行赏。我虽然是一介书生,也要拿着马鞭跟随在你们的身后,看诸位杀敌立功!”

将士们见他慷慨激昂,顿时振作起来,他们纷纷表态说:“我们也吃够了金兵的苦,谁愿意当亡国奴呢?现在有您出来做主,我们一定拼命杀敌,为国立功!”

这时候,虞允文手下的幕僚却在一旁向他使眼色,悄悄地对他说:“别人把局势弄得一团糟,你何苦做替罪羊,来指挥这场战争呢?”虞允文听了,气愤地说:“不要说了!国家已经危急到了这种地步,我怎能坐视不管呢?”

虞允文立即视察了江边的形势,对防务作了周密的部署。他下令步兵、骑兵都整好队伍,排开阵势;又把兵船分为五队,两队停泊在东西两侧岸边,另外两队隐蔽在港汊里做后备,最精锐的一支驻在长江中流,内设奇兵,准备冲撞敌舰。

这边刚部署完毕,北岸的金兵就擂响战鼓,呐喊着冲了过来。转眼间,70多艘战船已经冲到了南岸。宋兵为了避开金兵凌厉的势头,稍稍后退了一些。虞允文见此情形,便亲切地拍着统制将领时俊的后背,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久闻将军胆识过人,远近闻名。今天怎么像小儿女一样站在船后,这样只怕你一世的威名都要扫地了。”

时俊受到主将的激励,热血沸腾,立即跳上船头,手拿双刀,与金人拼命厮杀起来。士兵们一看主帅和将领都如此英勇,也争先恐后地上前与金兵搏斗。

最终,这场采石矶大战以宋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海陵王也在退兵途中被杀。

虞允文一介书生却立了赫赫战功,正是因为危难时刻,他勇担重任,才会激发自己如此大的潜能。所以说,做人不要消极等待机会,要让自己站在前排,时刻处于起跑的状态。

实力是抓住机遇的手

勇猛的老鹰,通常都把它尖利的爪牙露在外面;精明的生意人,首先用漂亮的包装吸引顾客注意,以便待价而沽。威廉·温特尔说:“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类喜欢表现自己就像孔雀喜欢炫耀自己美丽的羽毛一样正常。

然而,有时人们过于注重谦虚的品质,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把“含而不露”看作一种美德,自己的优点、成绩和才能,自己不能说,要由别人来发现,相信是金子总有发光的那一天。总而言之一句话,不敢表现自己,要被动等待伯乐来发现。

如今是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需要的是干脆利落、敢断敢行;时间那么宝贵,人们忍受不了那种吞吞吐吐、羞羞答答的“谦逊”,不要听那种婆婆妈妈、“弯弯绕”式的“自谦之辞”。你行,就来干;不行,就让开。故作姿态的“谦虚”,是最招人烦的。

在现实社会中,精明的企业家招聘员工、聪明的领导者挑选下属,并不是看你是否言辞周到、谦恭有礼;而是首先看你有多少真才实学,你有什么长处,有哪些才能,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小赵是一名打字员,初就新职时,由于技术不够纯熟,经常出错,常受到上司的批评。但他很想将工作做好,就利用休息时间练习打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的打字水平提高得很快,客户很满意,订单也多了不少。这时小赵采取了很积极的方法,他没有静静地等待上司来发现,而是自己制作了一个工作单,上面有每天的打字量、出错率、客户满意度。

然后,他把这份工作单呈给了上司,并解释说:“我以前打字出错率很高,幸亏您的批评,我才有了进步。想来,我该多谢您!”

上司看了小赵的工作单后很高兴,还让公司的其他员工向小赵学习,每个人都要填写工作单,以便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

为了不埋没自己,就要像小赵那样做,帮助上司发现自己的成绩,而且要有事实作为依据。

许多人总是掌握不好表现自己的度,把一腔热忱演绎得像是刻意做作。热忱绝不等于刻意表现。在需要关心的时候关心他人,在应当拼搏时洒上一把汗,真诚自然,谁都会赞许。但是,刻意的自我表现就会使热忱变得虚伪,自然变得做作,最终的效果还不如不表现。

善于自我表现的人常常既“表现”了自己,又未露声色。他们与同事进行交谈时多用“我们”而很少用“我”,因为后者给人以距离感,而前者则使人觉得较亲切。要知道“我们”代表着“也有你一份”,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参与感”,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意见相异的人划为同一立场,并按照自己的意图影响他人。

真正的展示教养与才华的自我表现绝对无可厚非,而刻意地自我表现则是愚蠢的。

伸手越多,机会越多

在这个世界上,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在任何一家企业或其他组织,20%的人控制80%的资源。能够成功跨过这条“二八线”的人,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点——积极主动。他们不是“坐店经营”,等别人“上门采购”;而是主动上门推销,寻找施展才能的机会。

当你刚走进火车的车箱,见到满车箱都是人时,你不要着急,不要认为这次旅行就不会有座位了,只要你耐心地从车头走到车尾,你就很可能会找到座位。

人生中的机会也同找座位一样,你伸手去抓它,不一定每次都能抓住。但是,你伸手的次数越多,逮住它的可能性越大。

一位日本学生,初到法国留学时,还不会说法语。刚住进留学生公寓楼的那一天,他因有事去了管理员室,屋里却没人。这时,电话响了,他习惯性地抓起电话接听,忘了自己不会说法语。

幸好对方说的是英语,他完全能听懂。那是一位美国外交官,说自己将离开法国去日本赴任,希望找一个日本人教授日语,问他能不能帮忙。原来外交官将他当成了宿舍管理员,他马上答应下来。通过这位外交官,他走进了法国的上流社会,结识了许多有价值的朋友,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这位日本留学生也许不止一次接这种看似不相干的电话,但一次机会就足以补偿他积极主动的好习惯。

一个缺乏积极主动性的人,总是对不相干的事不闻不问,对不相干的人爱理不理。但是,按照辩证的观点,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世上没有不相干的事。一只蝴蝶振动一下翅膀,可能引发千里之外的一场暴雨。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许多你难以预知、难以察觉的事在影响着你,如果你以“不相干”的态度漠视它们,机会就跟你不相干了。

当机会擦身而过时,大多数人只是叹一声气,看着它远离自己而去,却没有想到,如果紧追一步,也许能抓住这快要失去的好运气呢!

没有什么比自己埋没自己更可悲的了,当你抱怨自己不能被伯乐所发现,关在屋子里生闷气总不会有任何好处。积极地寻求出路,适时地表现自己才是你应该做的。

有人虽学富五车,却没有胆量去推销自己,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是金子迟早会发光的。这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罢了!金子被埋没在泥土中,也许度过一万年黯淡的时光后,还能够被人发现而大放光芒;人生匆匆,比不了金子长久,但生命却比金子昂贵;因此你同金子比不起,你没有时间等待别人来挖掘你,只有自己努力从“泥土”中跳出来,表现自我,才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

为你的才能找到合适的买主

鲁国有一户姓施的人,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好学,二儿子好战。好学的儿子用自己的学问到齐侯那里去游说,齐侯就接纳了他,让他做公子们的老师。好战的儿子到了楚国,用自己所学的东西去向楚王游说,楚王很高兴,让他做了管理军事的官吏。两个儿子得来的俸禄使他一家人衣食富足,爵位使他父母荣华。

施家有一位邻居,姓孟,也有两个儿子,所学的东西也与施家两个儿子一样,一个好学问,一个好作战。但是他们家却很贫困。在向施家请教方法后便也决定照着做。

孟家大儿来到了秦国,用自己所学的儒学向秦王游说。秦王听了却说:“当今各国用武力相互争斗,所努力追求的不过是足食足兵而已。如果用仁义治理我的国家,这不是自取灭亡吗?你用自己的那套理论来蒙蔽我,胆子可真不小啊!来人!”于是命令手下人将他治罪。

二儿子用他所学的去向卫侯游说,宣传好战思想。卫侯说:“我们国家十分弱小,夹在各个大国之中。面对大国我唯唯诺诺,面对小国我极力安抚,这样才求得今日的平安。如果用战争去对待各个国家,这不是飞蛾扑火吗?如果让你安然离开,你就会到别国去游说,别国如果采纳了你的主意,就会来攻打我,我们的祸害就来了。”于是命令手下人砍断他的脚,把他送回国去。

孟氏一家人求福得祸,痛哭不已,于是来到施家,责备施家骗了自己。施家的人说:“一个人,行为合于时宜就会得福,违背时宜就会招祸。你们家所学的和我们家一模一样,结果却相反,这是违反时宜的缘故,并不是你的行为荒谬呀!天下的道理没有永久不变的,以前所用的,现在或许要丢弃;现在抛弃的,将来或许要用它。这种用与不用,没有永恒的是非。巧钻空子,投合时宜,如果一成不变,即便像孔丘那样博学,像吕尚那样善于计谋,也要落得个穷困潦倒的下场。”

同样一种理论、一种方法,在甲地行得通,在乙地却行不通,这是不奇怪的。因为甲乙两地情况不同。齐国强盛,无人敢欺,它急需的是国内治理,是内在实力,因而仁义道德的治国之术正合齐侯的口味。楚国志在拓展疆土,臣服列国,称雄天下,欲与秦一争高低,军力的扩张正是楚王梦寐以求的。

施氏二子怀揣学识才能,各自选准了对象,选准了空间,投其所好,因而,都有好结果。孟氏二子就不够聪明了,到一心想要以武力统一天下的秦国兜售仁义道德,让其放下武器讲仁义,岂不是自讨苦吃,自寻没趣?同样,到在夹缝中苟且偷安、勉强得以安身的卫国推销强兵之策,把卫国推向水火,当然也得不到欢迎。

孟氏的两个儿子不是没有才能,而是没有分析形势,结果拜错了庙门。他们的失败在于没有为自己的才能找到合适的买主。

该出手时绝不犹豫

《致富时代》杂志上,曾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自称“只要能赚钱的生意都做”的年轻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人说市民缺乏便宜的塑料袋装垃圾。他立即就进行了市场调查,通过认真预测,认为有利可图,马上着手行动,很快把价廉物美的塑料袋推向市场。结果,靠那条别人看来一文不值的“垃圾袋”的信息,两星期内,这位小伙子就赚了4万块。

相反,一位智商一流、执有大学学历的翩翩才子决心“下海”做生意。

有朋友建议他炒股票,他豪情冲天,但去办股东卡时,他又犹豫道:“炒股有风险啊,等等看。”

又有朋友建议他到夜校兼职讲课,他很有兴趣,但快到上课了,他又犹豫了:“讲一堂课,才20块钱,没有什么意思。”

他很有天分,却一直在犹豫中度过。两三年了,一直没有“下”过海,碌碌无为。

一天,这位“犹豫先生”到乡间探亲,路过一片苹果园,望见满眼都是长势茁壮的苹果树。禁不住感叹道:“上帝赐予了一块多么肥沃的土地啊!”种树人一听,对他说:“那你就来看看上帝怎样在这里耕耘吧。”

有些人不是没有成功立业的机遇,只因不善于抓住机遇,所以最终错失机遇。他们做人好像永远不能自主,非要有人在旁边扶持不可,即使遇到一点小事,也得东奔西走地去和亲友邻人商量,同时脑子里更是胡思乱想,弄得自己一刻不宁。于是愈商量,愈拿不定主意;愈东猜西想,愈是糊涂,就愈弄得毫无结果,不知所终。

没有判断力的人,往往使一件事情无法开场,即使开了场,也无法进行。他们的一生,大半都消耗在没有主见的怀疑之中,即使给这种人成功的机遇,他们也很难达到成功的目的。

一个成功者,应该具有当机立断、把握机遇的能力。他们只要自己把事情搞清楚,计划周密,就不再怀疑,立刻勇敢果断地行事。

因此,任何事情只要一到他们手里,往往能够大获成功。

在行动前,很多人提心吊胆,犹豫不决。在这种情况下,首先你要问自己:“我害怕什么?为什么我总是这样犹豫不决,抓不住机会?”

在成功之路上奔跑的人,如果能在机遇来临之前就能识别它,在它消逝之前就果断采取行动抓住它,这样,幸运之神就来到你的面前了。

当机立断,将它抓获,以免转瞬即逝,或是日久生变。看来,握住机遇,眼力和勇气是不可缺少的。

机遇是一位神奇的、充满灵性的,但性格怪僻的天使。它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但绝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只有经过反复尝试,多方出击,才能寻觅到它。

一个人碰到一个神仙,这个神仙告诉他说,有大事要发生在他身上了,他会有机会得到很多的财富,在社会上获得卓越的地位,并且娶到一个漂亮的妻子。

这个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这个奇异的承诺,可是什么事也没发生。这个人穷困地度过了他的一生,最后孤独地老死了。当他去了西天,他又看见了那个神仙,他对神仙说:“你说过要给我财富、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漂亮的妻子,我等了一辈子,却什么也没有。”

神仙回答他:“我没说过那种话。我只承诺过要给你机会得到财富、一个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和一个漂亮的妻子,可是你让这些从你身边溜走了。”

这个人迷惑了,他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神仙回答道:“你记得你曾经有一次想到一个好点子,可是你没有行动,因为你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这个人点点头。

神仙继续说:“因为你没有行动,这个点子几年以后就给了另外一个人,那个人一点也不害怕地去做了,你可能记得那个人,他就是后来变成全国最有钱的那个人。”

“还有,你应该还记得,有一次发生了大地震,城里大半的房子都毁了,好几千人被困在倒塌的房子里,你有机会去帮忙拯救那些存活的人,可是你怕小偷会趁你不在家的时候,到你家里去偷东西,你以此作为借口,故意忽视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而只是守着自己的房子。”

这个人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神仙说:“那是你去拯救别人的好机会,而那个机会可以使你在城里得到尊崇和荣耀啊!”

“还有,”神仙继续说,“你记不记得有一个头发乌黑的漂亮女子,你曾经非常强烈地被她吸引,你从来不曾这么喜欢过一个女人,之后也没有再碰到过像她这么好的女人。可是你想她不可能会喜欢你,更不可能会答应跟你结婚,你因为害怕被拒绝,就让她从你身旁溜走了。”这个人又点点头,可是这次他流下了眼泪。

神仙说:“我的朋友啊,就是她!她本来该是你的妻子,你们会有好几个可爱的小孩,而且跟她在一起,你的人生将会有许许多多的快乐。”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每一次机会都会轻轻地敲你的门。不要等待机会为你开门,因为门栓在你自己这一面。机会也不会跑过来说“你好”,它只是告诉你“站起来,向前走”。知难而退,优柔寡断,缺乏一往无前的勇气,这便是人生最大的难题。

要善于发现机会。很多的机会好像蒙尘的珍珠,让人无法一眼看清它华丽珍贵的本质。踏实的人并不是一味等待的人。要学会为机会拭去障眼的灰尘。

要善于把握机会。没有一种机会可以让你看到未来的成败,人生的妙处也在于此。不通过拼搏得到的成功就像一开始就知道真正凶手的悬案电影般索然无味。选择一个机会,不可否认有失败的可能。将机会和自己的能力对比,合适的紧紧抓住,不合适的放弃。用明智的态度对待机会,也使用明智的态度对待人生。

不要为自己找借口了,诸如别人成功是因为抓住了机遇,而我没有机遇,等等。

这些都是你维持现状的理由,其实根本原因是你根本没有什么目标,没有勇气,你是胆小鬼,你根本不敢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你只知道成功不会属于你。

如果一生只求平稳,从不放开自己去追逐更高的目标,从不展翅高飞,那么人生便失去了意义。

成功的将军总是拒绝人们画出的分界线,他们向传统的一切提出挑战。他们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打破旧的模式,时常让自己的信心得到升华。巴顿曾对自己的下属说:“去做一件事,先经过估测再去冒险,那同莽撞蛮干是两码事。”

这是一条生活准则,从你停止把握机会的那一刻起,你就开始死亡了。如果在商业活动中你总是毫无变化地做相同的事,那你就会破产。如果我们的行为同我们的祖先一样,那么进化就会停滞不前。世界会与你擦肩而过——它只为那些不断超越现状的人打开通向生活的大门。

人对于改变,多多少少会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和不安,即使是面临代表进步的改变也会这样,这就是害怕冒风险造成的。

但丁在《神曲》中描述自己在其导师——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历了惨烈的九层地狱后来到炼狱,一个魂灵呼喊他,他便转过身去观望。这时导师维吉尔这样告诉他:“为什么你的精神分散?为什么你的脚步放慢?人家的窃窃私语与你何干?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要像一座卓立的塔,绝不因暴风雨而倾斜。”

克服犹豫不决的方法是,先“排演”一场比你要面对的更复杂的战斗。如果手上有棘手活而自己又犹豫不决,不妨挑件更难的事先做。生活挑战你的事情,你定可以用来挑战自己。这样,你就可以自己开辟一条成功之路。成功的真谛是:对自己越苛刻,生活对你越宽容;对自己越宽容,生活对你越苛刻。

只要你认准了路,确立好人生的目标,就永不回头,“该出手时就出手”,向着目标,心无旁骛地前进,相信你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