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蘩

于以采蘩[52],于沼于沚[53]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54]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55]

被之僮僮[56],夙夜在公[57]

被之祁祁[58],薄言还归。

【注释】

[52]于以:往哪儿。蘩(fán):白蒿。[53]沚(zhǐ):水中小洲。[54]事:指祭祀。[55]宫:大房子。[56]被(bì):假发。僮僮(tóng):发饰盛貌。[57]夙:早。公:公庙。[58]祁祁(qí):发饰疏散的样子。

【赏析】

在哪里采摘白蒿呢?那边的水池和沙洲,采摘白蒿有什么用呢?主公的宫里面祭祖用的。

在哪里采摘白蒿呢?那边溪涧的水中,采摘白蒿有什么用呢?给公侯祭宗庙用的。

她们梳妆整齐,早早去为参加祭礼做准备。晚上发髻已散乱,匆匆忙忙地回到家里忙其他事情。

《采蘩》直白又干脆的表达,活泼可爱的话语,比那些宫怨诗要豁达得多。看到这里,一群漂亮又勤劳的宫女就站在了面前。

蘩,即生活中常见的白蒿,是一种水草,古人认为它可以辟邪,并用来祭祀表达哀思。采摘花草这种劳动在女子看来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劳作中,身体置于大自然之中,与美景的融合能使身心得到全部的放松,放声歌唱的事情常在,翩翩起舞的事情不断。这样说来,大自然给予远古先民的不仅仅是清清的溪流与绿色的原野,也不仅仅是竹篮中的收获,更多的是接近泥土与河水带来的心灵放松,那种深入每个毛孔的喜悦感。

祭祀的庄重与劳动的轻快在这里得到对比,在简单的采摘中得到收获,得出人生的意义——女子所作出的贡献与力量,尽管微不足道,但也至关重要。采了满满一篮的白蒿,爱惜地摆放整齐,然后,宫女坐下来,细细梳妆,追求一种自己认为的美好。这既是一个女子对美的自然追溯,更是对参加祭祖活动的重视。

远古的祭祀,实际上是一种教化,因为祭祀的对象包括祖先、天地、神灵等。祭祀于无声中教育大家敬畏并膜拜祖先、天地、神灵等,从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形成安居乐业、尊重国君、孝顺父母的优良传统,使社会太平无事。

其实《诗经》中大多数篇章都有教化的意义,《诗经》的妙处也许就在于此。“《诗》可以兴”,《诗经》移风易俗的教化作用,看来并非夸张。

祭礼应该是冗长而烦琐,参加的人早早就到位,更不要说为此准备食物、礼仪、祭祀品的宫女们了。她们更早一步去忙碌,祭祀的过程中,她们也始终在忙碌,穿梭在所有需要的地方,留下美丽的背影。尽管身体劳累,但在祭祀的庄重场合下她们在脸上写满内心的安宁。这些单纯的宫女不去追求宠爱,不去追逐繁华,不去追捕利益,只是简单的生活,等到祭祀终于结束的时候,她们又忙着收拾场地,忙着卸掉梳妆,忙着准备随之而来的其他事情……有颗敬畏的心,她们安心愉快地采蘩,无所怨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