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 圣铎
- 1699字
- 2024-11-28 17:02:57
第四章 道德心:小赢靠智,大赢靠德
土地不如德行,财物不如仁义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王阳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儒家文化中传统的道德理想。儒家思想将“修身”放在人生事业的第一位,而“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见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人品修养有多么重要。尤其是对于立志创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而言,无论是奋斗的过程还是成功之后,良好的道德修养都是不可或缺的。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尤其注重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将之与天理相统一。他认为,“良知”作为人内心的是非准则,具有知善去恶的能力,人们能够凭借它去辨明是非善恶。也就是说,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会影响他的言语、行为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
段干木是战国时晋国人,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居于魏。他小时候家里贫穷,社会地位低下,因而他的志向难以实现。他游学西河,师事孔子弟子卜商(子夏),成为很有学问的人。他住在魏国的城邑段木,所以人们称他为段干木。他很有才能,但不愿做官。魏国国君魏文侯曾经登门去拜访他,想授给他官爵。他却避而不见,越墙逃走了。从此,魏文侯更加敬重他。每当乘车路过他家门时,就下车扶着车前的横木走过去,以表示对段干木的尊敬。
他的车夫感到纳闷:“段干木不过一介草民,您经过他的草房表示敬意,不是太过分吗?”魏文侯答道:“段干木是一位贤者,他在权势面前不改变自己的节操,有君子之道。他虽隐居于贫穷的里巷,而名声却远扬千里之外,我经过他的住所怎敢不对他表示敬意呢?他因有德行而取得荣誉,我因占领土地而取得荣誉;他有仁义,我有财物。土地不如德行,财物不如仁义。这正是我应该学习、尊敬的人啊!”
后来,魏文侯见到了段干木,诚恳地邀请他任国相,段干木谢绝了。他与段干木倾心交谈,两人成为莫逆之交。没过多久,秦国想兴兵攻打魏国,司马唐雎向秦国国君进谏道:“段干木是贤人,魏国礼遇他,天下没有不知道的。像这样的国家,恐怕不是能用军队征服的吧!”秦国国君觉得有道理,于是按兵不动。
在上古先秦歌谣中,有一首歌谣,其中写道:“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段干木终身不仕,然而他又不是真正与世隔绝的山林隐逸之流,而是隐于市井穷巷、隐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中。进而“厌世乱而甘恬退”,不屑与那些乘战乱而俯首奔走于豪门的游士和食客为伍,使倾覆之谋,“浊乱天下”。
与此相反,那些见利忘义者,必遭人唾弃。历史上不乏道德败坏之人登上高位、不可一世的例子。在金钱与权力面前,人们会质疑,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有何用?然而,真实的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印证,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再位高权重、大富大贵之人,也会不得善终、惨淡收场。
秦朝宰相赵高,为官期间横征暴敛,滥杀无辜,却官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汉末董卓个性粗暴,奸诈无比,却自封相国,专断朝政,凶暴淫乱,无法无天;唐朝的李林甫,为人奸诈阴险,手段卑鄙,世称“口有蜜,腹有剑”,受贿无度,生活奢华,却官至宰相;南宋的奸相秦桧,其人残忍阴险,陷害忠良,却能为相十九年。然而,赵高后来为子婴所杀;董卓为王允等人所杀;李林甫的腐败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留下千古骂名;秦桧死后被筑“跪相”,永世不得翻身。官居高位固然令人称羡,但他们的下场,向世人清楚地昭示了罔顾道德、埋没良心而得来的荣华富贵,是以令人唾弃、遗臭万年为代价的。
在追逐成功的人生道路上,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地位有两层涵义,一是外在的权位高低,一是在众人心目中的位置。有远见之人看重“赢得身前身后名”,鼠目寸光之人只见眼前的风光而听不到背后的骂名。上述道德败坏之人,无不因其外在的权位而一时风光,却背负着世人的唾骂而不自知。王阳明忠君爱国,体恤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流芳百世;而与王阳明同时代的刘瑾,狡诈得权,肆意贪污,因而遗臭万年,其身后评价差之千里。
由此可知,立志成功之人,无论最后处于何种地位,都不能忘德行这个“本”。只有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并以此为准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在有限的能力范围之内创造出无限的人生价值,才能以良好的口碑传世,成为人生道路上真正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