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北京”

北京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城市和古都之一,但是历史上所称的北京并不是一个地方。

最早的“北京”是太原。唐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后晋、后汉三代,都是以它的发祥地太原府为北京。今天的太原在古时候被称作“晋阳”,从其开始建立到隋唐时期,曾长期为太原郡、太原府治,以至被兼称“太原”。唐代唐玄宗时期被改称北京。有史为证,《小学绀珠》中有这样的句子:“唐四京:京兆(今西安)为中京,河南(今洛阳)为东京,太原为北京,凤翔为西京。”

河北省大名县曾叫“北京”。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的交界处。大名的历史非常悠久,曾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宋代庆历二年(1042年),宋仁宗赵祯为了抗拒辽国,把从前真宗赵恒亲征时驻跸(bì)过的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建为北京。

金朝时有两个地方称为北京,都在今天的内蒙古。一个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原为辽上京,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改名北京,金熙宗完颜亶常在此地避暑。另一个在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西北的大明镇,原为辽中京,金初仍沿用“中京大定府”旧称。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年),改名北京。海陵王完颜亮本是金熙宗的宰相,他杀掉完颜亶,自己即位,后模仿辽国的“五京”制度,宣布燕京新都为“中都大兴府”。另外立四个陪都,其中一个陪都就是大定府,完颜亮将大定府改称“北京”。

明朝洪武年间,当时的开封府曾被称作“北京”。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都南京,将开封府定为北京,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洪武十一年(1378年)又撤销了开封府的“北京”称号。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建立北京城,就是今天的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并迁都于此。至此,“北京”这一称谓才算正式属于今天的北京。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将北京改为北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将北平重新改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