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历代文选
- 黄朴民 白效咏 白杨
- 2043字
- 2022-09-02 02:03:55
徐干(一篇)
修本第三注131
徐干(170—217),三国时期著名政论家、思想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本文出自他的《中论》。《中论》是徐干撰写的一部政论性著作,其写作意图为“阐发义理,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因此书中所表现出的对于社会、人生的道义感和责任感具有儒家思想。《修本》为《中论》第三篇,在文中作者采用举例、引证、喻证等多种手法,论述了处世以正身为本、修德必自积小善始的道理,强调“君子之于己也,无事而不惧焉”。这对于今日人们的修养,仍有足资借鉴的积极意义。
民心莫不有理道,至乎用之则异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用乎己者,谓之务本;用乎人者,谓之近末。君子之治也,先务其本,故德建而怨寡;小人之理也,先近其末,故功废而雠注132多。孔子之制《春秋》也,详内而略外,急己而宽人,故于鲁也,小恶必书,于众国也,大恶始笔。
夫见人而不自见者谓之蒙,闻人而不自闻者谓之聩,虑人而不自虑者谓之瞀。故明莫大乎自见,聪莫大乎自闻,睿莫大乎自虑。此三者,举之甚轻,行之甚迩,而人莫之知也。故知者举甚轻之事,以任天下之重;行甚迩之路,以穷天下之远。故德弥高而基弥固,胜弥众而爱弥广。《易》曰:“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其斯之谓欤!
君子之于己也,无事而不惧焉。我之有善,惧人之未吾好也;我之有不善,惧人之必吾恶也。见人之善,惧我之不能修也;见人之不善,惧我之必若彼也。故其向道,止则隅坐,行则骖乘,上悬乎冠緌,下系乎带佩,昼也与之游,夜也与之息,此《盘铭》之谓日新。《易》曰:“日新之谓盛德。”孔子曰:“弟子勉之,汝毋自舍,人犹舍汝,况自舍乎?人违汝,其远矣!” 故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不寝道注133焉,不宿义注134矣。言而不行,斯寑道矣;行而不时,斯宿义矣。夫行异乎言,言之错也,无周于智;言异乎行,行之错也,有伤于仁。是故君子之务以行前言也。
人之过,在于哀死,而不在于不爱生,悔往而不慎来,喜语乎已然,好争乎遂事;堕于今日,而懈于后旬,如斯以及于老。故野人之事,不胜其悔;君子之悔,不胜其事。孔子谓子张曰:“师,吾欲闻彼,将以改此也。闻彼而不以改此,虽闻何益?”故《书》举穆公之誓注135,善变也;《春秋》书卫北宫括伐秦,善摄也。
夫珠之含砾,瑾之挟瑕,斯其性与?良工为之以纯其性,若夫素注136然。故观二物之既纯,而知仁德之可粹也。优者取多焉,劣者取少焉,在人而已,孰禁我哉!乘扁舟而济者,其身也安;粹大道而动者,其业也美。故《诗》曰:“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先民有言,明出乎幽,著生乎微。故宋井之霜,以基升正之寒;黄芦之萌,以兆大中之暑。事亦如之。故君子修德,始乎笄丱注137,终乎鲐背注138,创乎夷原注139,成乎乔岳注140。《易》曰:“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积小致大之谓也。
小人朝为而夕求其成,坐施而立望其反,行一日之善而求终身之誉。誉不至,则曰:善无益矣!遂疑圣人之言,背先王之教,存其旧术,顺其常好,是以身辱名贱,而不免为人役也。孔子曰:“小人何以寿为,一日之不能善矣,久恶,恶之甚也。”
盖人有大惑而不能自知者,舍有而思无也,舍易而求难也。身之与家,我之有也,治之兴国,我所无也。治之诚难,而愿之也。虽曰:“吾有术,吾有术!”谁信之欤?故怀疾者人不使为医,行秽者人不使画法注141,以无验也。子思曰:“能胜其心,于胜人乎何有?不能胜其心,如胜人何?”故一尺之锦,足以见其巧;一仞之身,足以见其治。是以君子慎其寡也。
道之于人,其简且易耳,其修之也,非若采金攻玉之涉历艰难也,非若求盈司利之竞逐嚣烦也。不要而遘,不征而盛,四时嘿而成。不言而信,德配乎天地,功侔乎四时,名参乎日月,此虞、舜、大禹之所以由匹夫登帝位,解布衣、被文采者也。故古语曰:“至德之贵,何往不遂;至德之荣,何往不成。”后之君子,虽不及行,亦将至之云耳。
琴瑟鸣,不为无听而失其调;仁义行,不为无人而减其道。故弦绝而宫商亡,身死而仁义废。曾子曰:“士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夫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君子自强其所重以取福,小人日安其所轻以取祸。
或曰:“斯道岂信哉?” 曰:何为其不信也。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其时也。夫施吉报凶谓之命,施凶报吉谓之幸,守其所志而已矣。《易》曰:“君子以致命遂志。”然行善而不获福犹多,为恶而不得祸犹少,总夫二者,岂可舍多而从少也?曾子曰:“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故《诗》曰:“习习谷风,惟山崔巍,何木不死,何草不萎。”言盛阳布德之月,草木犹有枯落而与时谬者,况人事之应报乎!故以岁之有凶穰而荒其稼穑者,非良农也;以利之有盈缩而弃其资货者,非良贾也;以行之有祸福而改其善道者,非良士也。《诗》云:“颙颙卬卬,如珪如璋,令闻令望,恺悌君子,四方为纲。”举珪璋以喻其德,贵不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