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走向[1]
——在第二届“北大论坛”上的致辞

(2002年11月26日)

今天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次论坛。首先感谢论坛主办方北京大学的盛情邀请。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论坛开幕表示衷心的祝贺!

人类文明就像浩瀚的江流,从古到今,充满生机,奔流不息。我们每一个人,在如此浩瀚的长河中,虽然微不足道,却是其中的一分子,是文明的继承者,也是发扬者和创造者。所以,我们关注自己文明的走向,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关心并不代表我们就真正了解自己的文明。创造丰富多彩文化的聪明的人类,有时会被自己创造的眼花缭乱的物质外在所蒙蔽,过分关注小的、细节的东西,而忽视一些大的、根本的东西,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此次论坛主题为“走向未来的人类文明——多学科的考察”,推动大家去思考这样一些大的、根本的东西,意义深远。

拥有悠久而光辉灿烂的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曾经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令世人瞩目。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明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自觉地将中华文明放到世界文明长河中去加以考察,多角度地关注和考察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是中国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下面,我就人类文明发展和走向的研究简单谈三点个人的粗陋之见:

第一,研究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走向,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与和谐性,注意文化的融合与特色。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由于其地域、历史、传统的不同,创造了具有不同特点的文明,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语言、哲学、文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科学等。如东方人的筷子和“筷子文化”、西方人的刀叉和“刀叉文化”,很有意思。无论是东方的文明还是西方的文明,不仅都在历史上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彼此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一种文化能经千百年流传至今,自然有它的合理性在里面,所以,我们在心里不能先有劣等文化和优等文化之偏见。比如“9·11”,在痛恨恐怖分子采取极端手段伤害无辜的同时,我们也认为美国政府应该对自己推行的对外价值判断和政策进行反思。美国的文明中当然有其先进的成分,但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还没有一种文明可以说是完美无缺、不需要从其他文明中吸收营养的。真正强大的文明应当是有包容力的文明,有海纳百川气度的文明。我们在学术上总是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类文明也一样,要做百花园,要百花争妍、百花齐放,在不同中追求共同,在特色中追求和谐。最近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时,特别提到了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我想是有深刻含义在其中的。《国语》上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文明之间彼此尊重,允许对方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同时加强交流,加深理解,取长补短,才能真正做到和谐相处,不断创新,共同繁荣,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境界。我很欣赏费孝通先生概括的四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种文化理念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同。1998年11月14日,联合国第53届大会决定将2001年确定为“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年”,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对话”推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尊重,增进了解与和平。应该公正地看待不同的文明,整个社会环境应该如此,我们的研究态度更应如此。

第二,研究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走向,应当有问题眼光,要以问题研究为中心。人类总是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前进的。马克思曾指出,对一个时代来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这一论断非常精辟,非常深刻!我们所讲的“问题”主要不是指一般的、抽象的问题,而是指与时代紧密联系的,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就是说我们不仅要重视一般理论的研究,更要关注现实,特别是要关注和研究时代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

文明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文明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正如恩格斯所说,“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3]。研究现时代的文明及其发展,必须立足于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抓住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与文明发展相关的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不管哪一个民族的文明,不管哪一种类型的文明,不管是儒家文明还是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都有与时代和社会实践相关联的问题。不抓住问题,也就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抓住文明发展中的问题或矛盾,也就不能把握文明的本质规律,从而不能通过研究和解决问题来寻求文明发展的出路。只有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人类文明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的问题,才能使我们深刻地了解各种文明的本质特点、发展规律,进而才能使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化解文明之间及文明内部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保证文明的健康发展。

随着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文明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应该关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关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文明或文化之间的关系,关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关注宗教与民族的问题,关注生态危机、贫富分化、文化霸权主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对于消除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化解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矛盾,都是必不可少的。

从国内来看,必须研究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特别是注意研究如何塑造民族精神、解决诚信危机、加强道德建设,以及如何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文化成果等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有助于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更新和发扬光大。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特别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因此,具有问题眼光和问题意识,研究和解决人类文明进程中突出的问题,无论是对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还是对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研究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走向,应该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我们的学科就开始细分,如果说几个世纪以前还有达·芬奇那样的“通才”的话,现在大概没有人敢说自己是“通才”了。学科的精深当然有它的好处,不断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并服务于人类。但是,人类行为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各种意义上的破坏,要求我们在微观上创造精神、物质文明的同时,在宏观上也要思考人类文明的走向并促进其健康发展。正如20世纪初学科的发展趋势为越来越细,如今,学科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它是防止因为学科越来越细而导致的弊病的重要保证。但导致这种交叉融合趋势的根本原因是现在科学研究的对象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文明内涵的丰富性和文明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它的研究必须是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研究。要求我们通过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用多维视角去观察和思考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

文明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内的具体学科的研究,需要进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范畴内的具体学科的研究,更要将这些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交叉型研究。这样一种综合性交叉型研究,可以认为是当今创新的必由之路。而没有创新,就没有文明的进步。其中,存在处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的问题,也有处理一类科学中具体分支学科之间关系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而且必须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不同学科紧密合作,以服务于揭示真理这同一目标。《周易》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表明,古人已认识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天文与人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不可缺少、并行不悖的。1917年蔡元培先生在执掌北京大学时即已可贵地提出治学者不可“侷守一门”,并将此直接体现在北大课程的设计上:他取消了原北大文、理、法三科的界限而设系,重视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并驾齐驱,所以北大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北大为蔡先生骄傲,整个中国教育界也为他骄傲啊!大家知道,美国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英国学者斯诺、汤因比等也曾对文化的融合作出过精深的阐述。他们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处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仍然很有借鉴意义。

我们论坛主题的副标题是“多学科的考察”,正好体现了文明研究的多学科、跨学科的特点。我们期望在这次论坛上,在座的哲学家、经济学家、语言文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政治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文明进行研究,并发表自己的高见。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注释

[1]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走向本文被纪宝成著《发展与繁荣人文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收录。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0卷,289~29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6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