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如何面对代际遗忘中的情景再现

第一章 一个镍币的两面:共产主义幽灵·他又回来了

第一节 《资本论》的“传说”和“故事”

传说,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德国、英国、美国乃至整个西方都流传着一个“幽默段子”。说的是具有哲学禀赋的德国人给拜谒马克思(墓)的中国人讲了一个“幽默段子”,说:“我们德国人也像中国人一样很尊重马克思,但是,我们留下了‘资本’,你们却拿走了《资本论》,于是,这就造成了我们之间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差距……”据说,正是听了这个具有哲理的“幽默段子”,中国人猛地一下子就开悟了,于是就开始琢磨如何借助市场、引进资本,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了。

时光荏苒,转眼30年过去了,2008年发达国家发生了债务危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信誉危机。在诸种危机中,那个“幽默段子”在欧洲被演绎成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例如,德国财长(时任),无论多忙也要阅读《资本论》。为什么?为的是寻求解决金融危机的成因。于是,一不留神,他竟成了马克思的“粉丝”。截至2008年11月,《资本论》在德国的销售量达到2007年的3倍并成为圣诞节的最佳礼物。再如,在英国,《资本论》的销量相比2007年也是成倍增加。对此,英国媒体说:“如果马克思还在世的话,《资本论》的巨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

在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和震源中心美国,关于《资本论》的故事更有不同于欧洲的特色。首先,带有马克思主义“标识”的概念“社会主义”成为美国人2008年话语使用频率中位居第三的“经典用语”。其次,有媒体称,具有实用主义传统的美国人,已完成了从“新自由主义”向“国家社会主义”的转型或转轨,因为他们没有任何信仰上和价值观上的障碍,比如2008年10月14日美国财长汉克·保尔森在回答如何解释银行救援方案与美国自由市场传统严重冲突时,只不过“耸耸肩膀”,然后诚挚地说,这的确是“令人不快”的事情。

从2008年开始至今又一个“八年”过去了。拥有雄厚资本的德国,如今成为国际社会中G2.5中的0.5。(注:“G2.5”是国际社会对美国、中国、德国三个国家的简称。)作为20世纪超级老大的美国,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遇到接连不断的危机。例如2015年4月27日马里兰州的最大城市巴尔的摩爆发骚乱,该州州长宣布该州进入紧急状态,并调集国民警卫队遏制不断扩大的骚乱,巴尔的摩市长史蒂芬妮·布莱克也宣布该市实施宵禁一周(注:参见《美国巴尔的摩暴乱失控华人商店成攻击对象》,http://news.youth.cn/gj/201504/t20150429_6604804.htm。),而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市场汇率输出数据显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2011年的经济总量达到美国的87%,仅仅由此就可以成为G2.5中的一个G(国家),况且在2014年中国还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