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
- 瑞优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编写
- 9308字
- 2020-08-30 01:29:35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单选题)
1.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前提
(1)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因此作为教师,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教师要保持领先性,自身必须首先成为终身学习者,这也是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前提。
(2)加强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学习与探索。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经指出,教育应该心理学化。教师要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需加强两个领域的学习:一是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这是为人师者的基本素质;二是自己所在专业领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与钻研。
(3)根据个性化发展需求,完善教学活动的各个具体环节。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是为了改进和发展教学实践活动。
【知识点拓展】浅谈终身学习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承担着优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使命。教师每天都面对新的教育理念的挑战,每时都面对新知识的困扰,每刻都面对新的教学方法的冲击。广大教师确感自己理念的滞后、知识的匮乏、方法的陈旧,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学习。这是教师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教师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教师始终要有一种提高自身学习的紧迫感,面对教学改革千变万化的危机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最早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其真正概念化和体系化的代表人物是保罗·朗格朗。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
【例题】每次让夏老师参加继续教育,他都说我都是专家了,还参加什么培训,让年轻的同事去吧。这说明夏老师( )。
A.团结协作同事 B.懂得谦让
C.乐于分享 D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
【答案】D
【解析】夏老师不愿意参加培训,说明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
2.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行动研究指的是教育教学的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合作,边行动边研究。该研究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次经过资料收集、合作探讨、自我反省、多方总结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主题明确、思路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同伴互助的方式为:同事之间通过开展沙龙、磨课的方式进行研讨,可以实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例题】某校经常组织同一学科教师互相观摩教学,课后针对教学过程展开研讨,提出完
善教学的建议。这种做法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 )。
A.进修培训 B.同伴互助 C.师德结对 D.自我研修
【答案】B
【解析】同一学科教师互相观摩是同伴互助,故选B。
4.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5.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作为一个新教师,如果能够有专家指引,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专业引领是实现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条件。
6.反思教学经验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也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评价、反馈、控制、调节的过程。
【2015年下半年真题】
青年教师小刚每次课后都认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把失败之处记录下来,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这体现了小刚老师注重( )。
A.教学反馈 B.教学反思 C.教学创新 D.情境创设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小刚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学反思。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单选题)
1.关注生存阶段
一般新教师会处于这一阶段,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地控制学生,因为教师都想成为良好的课堂管理者。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岗位的时候,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传统教学评价也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预见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知识点拓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阶段曾经作为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二)的简答题出现过,因此,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中学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部分内容有重叠的部分。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了解)
1.具备职业道德——立身之本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教师对职业行为的自觉追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道德基础。因此,要求教师职业道德应以敬业精神为基础,以协调师生关系为主要内容,乐于奉献、坚持公正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要求教师应当“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拓展专业知识——精钻业务
专业知识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它关系到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学到什么以及如何学的问题。教师一般都负担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知识领域的教学工作。掌握这一学科或专业领域较全面和坚实的知识,是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
但是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教师的“一碗水”“一桶水”水平显然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如英语教师首先必须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当代科学与人文的基本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基础,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帮助保持教学的时代性,为评价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视界。其次,教师在教育理论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素养,掌握学生及其具备的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知晓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能诊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和特殊学习的需要。这些知识的储备,有利于教师正确、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还应具有与教师的职业生活相关的课程、教材与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它可以直接应用于课堂生活,为具体的教育情景提供有效的策略指导。
3.提升专业能力——夯实基础
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育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和本领。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
4.建构专业人格——内外兼修
教师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的整体表现,具体包含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师的情感、气质和兴趣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
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和学生心智和情感交流的过程,高尚的人格赋予教师言行、情态等活动和形象一种高贵的品质,教师正是以这种高贵的品质来熏陶学生。
理想的教师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和蔼可亲、真诚质朴、公平正直、富有耐心、善解人意、兴趣广泛、开朗乐观、意志力强、诙谐幽默、宽容大度等。
5.形成专业思想——境界提升
专业思想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教育工作的本质、目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和信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
6.发展专业自我——魅力凸显
发展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和教学风格的总和。
二、教师观的主要内容(黑色字体部分重要,易考材料分析题)
(一)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1.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第一,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
第二,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其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教师不能仅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教师要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和“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在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与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一般是相互分离的。这种教育研究与教学分离的现象存在严重的弊端。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赞赏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赞赏,杜绝对学生进行歧视、挖苦与讽刺。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教师对学生要做到帮助与引导
在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应当做到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对待学生要有耐心、有爱心。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做到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应当时常反思自己,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比如利用业余时间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经常查阅最新资料,参加各类研讨会。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应当做到对待同事像春天般的温暖,乐于共享,共同进步,改变以往那种各自为战的局面。毕竟,育人这项事业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
【材料分析题·2016年上半年真题】
大学毕业后,曲老师到一所农村中学当历史老师,至今已有八年了。在此期间,有的同事调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去了,有的则步入了职业倦怠期,有几所条件更好的城区学校想引进他,但他总是拒绝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明白农村孩子也需要良好的教育,这里的孩子离不开我。”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曲老师经常翻阅各种报纸杂志,以及时了解历史学科的新信息,他还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为了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曲老师不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了一些教学问题。
曲老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教师仅靠大学时代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他坚持每天至少进行一个小时的阅读,多年来从未间断过,他的阅读范围很广,除了研读历史领域的经典著作之外,他还广泛学习法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曲老师的行为。【解析】曲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是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的。(总)
首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论点)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材料中,曲老师通过阅读各种报纸杂志,了解历史学科信息,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学习科研方法,解决教学问题。(论据)
其次,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在对待自我上应不断反思。(论点)
材料中,曲老师自知大学时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也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论据)
最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要合作。(论点)材料中,曲老师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体现了合作的教育理念。(论据)
因此,曲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看待教师职业,树立了正确的教师观,是应该肯定的。(总)
【拓展阅读】《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赏析——成为优秀老师的真谛
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昂克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佩皮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马修遗留下的这本日记,皮埃尔慢慢品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了一所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名为“池塘底教养院”,有一个外号叫“池塘之底”,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顽皮的儿童。到任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些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马修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莫昂克,皮埃尔拥有天使般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调皮的性格,循循善诱的克莱门特把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同时他也与皮埃尔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感情,但却是一厢情愿。最后克莱门特因为失火事件被校长解雇了,临走前他带走了皮埃尔。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电影,引人深思。
【模块一 总结概览】
本模块需要把握好三个方向:素质教育的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师职业角色和行为转变的教师观。
高频考点包括:素质教育的特点与内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的职业角色、劳动特点。
从考试的情况来看,每年单选题的1~4题为模块一的题目,较为简单。材料分析题中,考查学生观的次数居多,其次是职业理念(三观分别作答),建议考生结合本教材,将学生观、教育观、教师观的材料分析题的答案当作模板背下来,考试时替换材料中的论据及教师名称即可。
【实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学化学老师欧阳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将课外知识引入教材中,增加了自己的理解与创新。这体现了他具备( )意识。
A.课程开发 B.与时俱进 C.管理 D.示范
2.李老师是刚刚入职的新教师,特别在乎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如何与领导和同学处好人际关系上。该老师处于教师专业发展中关注( )阶段。
A.情境 B.教学 C.生存 D.学生
3.王老师经常思考自己的教学得失,并且将其写在日记里,这是教学专业发展的( )途径。
A.同伴互助 B.专业引领 C.自我反思 D.微格教学
4.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蒋老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
A.诲人不倦 B.教学相长 C.循循善诱 D.因材施教
5.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
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 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
6.进入初三年级后,班主任石老师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于补数学,中考时该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石老师的做法( )。
A.正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B.正确,是提高班级声誉的有力措施
C.错误,不利于学生公平竞争
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7.尉迟老师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至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则不太上心。该老师的做法( )。
A.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B.有助于教学任务完成
C.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D.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8.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政治相结合
C.教育与文化相结合 D.教育与宗教相结合
9.历史课上,教师讲到“楚汉战争”中的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项羽真是个大傻瓜”。此时教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批评学生扰乱秩序 B.视而不见,继续上课
C.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D.要求学生不乱说话
10.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 )。
A.全民族的根本素质 B.主体意识和操作能力
C.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D.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
1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主体教育思想 B.强调学生自主发展
C.鼓励学生自学成才 D.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12.康老师经常在班上开展“成语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营造运用语文知识的情境。康老师的做法有利于( )。
A.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B.发展学生的互补性
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13.期末考试要到了,数学老师要求音、体、美的任课老师把课时让给他上数学课,这些老师欣然同意。他们的做法( )。
A.合理。体现了教师双方的意愿 B.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C.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D.不合理。违背了团结协作的要求
14.小华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老师知道后,说道:“就你还想当科学家,别做梦了。”这违背了学生观的( )。
A.学生的发展性 B.学生的独特性
C.学生的独立性 D.学生学习的权利
15.某中学要求教师重视教学科研。卢老师抱怨道:“搞研究有什么用,上课又用不着。”卢老师的说法( )。
A.正确。教师须服从学校的一切安排
B.不正确。研究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C.正确。中学教师搞研究没用
D.正确。研究对应试帮助不大
16.小小喜欢唱歌跳舞,孙老师对她说:“成天蹦蹦跳跳的,没有学生样,学生得老老实实学习才行!”孙老师的说法忽视了( )。
A.学生的心理发展 B.学生的全面发展
C.学生的主动发展 D.学生的主体发展
17.沈老师收集废旧轮胎、破篮球、废纸箱、塑料绳等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将之改造成各种合适的教具、学具。这表明沈老师具有( )。
A.教学资源开发能力 B.课程组织实施能力
C.教学程序设计能力 D.教育科学知识
18.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养成与能力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 )。
A.全面性 B.阶段性 C.独立性 D.片面性
19.老师在专心致志地讲课时,发现有学生开小差。老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立即停止,让学生站着听课 B.大发雷霆,要求学生公开检讨
C.停止上课,对学生反复劝说 D.轻拍学生,提醒学生集中精力
20.吴老师在调整座位时让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优先挑选喜欢的座位。吴老师的做法( )。
A.有利于激励学生 B.便于班级管理
C.有失教育公平 D.有利于学生上进
二、材料分析题
21.在教育日志中,张老师这样写道:我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很调皮,有多动症,上课总是坐不住,从来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还严重影响上课的秩序,除了我以外,其他老师都讨厌他。可就是这样的学生,却肯听我的话,也能上好语文课,成绩良好。尤其难得的是他写得一手好字。其他老师都说:“也只有你们张老师能管得好你!”其实他们错了,我并没有管他,我只是把我对其他学生的爱一样公平地也给了他。他的父母也一直很感谢我。而我并没有做什么啊,我只是将我的爱公平地分给了这个孩子。
问题: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22.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小浩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小浩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是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小浩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卫家园,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小浩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一下陈老师的行为。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依据题干,欧阳老师所扮演的是课程开发者角色,故选A。
2.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阶段,本题中的李老师把注意力放在人际关系的维护上,因此属于关注生存阶段。因此选C。
3. C【解析】根据题意,本题中的老师是利用自我反思来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4. D【解析】人和人是有差异的,对待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做法。D是正确选项。
5. C【解析】根据成绩分快慢班,是违背教育公平的做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因此选C。
6. D【解析】挤占其他学科的时间用来给主科复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 C【解析】因为成绩不同而区别对待学生,违背了平等公正的原则。
8. A【解析】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9. C【解析】在教学中遇到突发情况,老师应该善于引导,通过引发学生讨论与思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10. A【解析】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的根本素质。
11. C【解析】题干所表达的是启发的教学方法,并不是让学生自学成长。
12. A【解析】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13. B【解析】根据题干老师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4. A【解析】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老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15. B【解析】教师有终身学习的义务,因此不应该放弃做研究,同时做研究也有利于专业发展。
16. B【解析】孙老师没有尊重学生的爱好,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17. A【解析】变废为宝的老师,充分整合了教学资源并且进行了创新与开发。
18. A【解析】德、智、体、美、劳的教育都很重要,根据题干的意思,反映的是全面发展的理念。
19. D【解析】对教学中出现的不遵守纪律等情况,老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灵活巧妙地处理,这也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据题干,最为合适的选项是D。
20. C【解析】吴老师根据学生的成绩调整座位,违背了公平对待学生的原则。
二、材料分析题
21.【参考答案】老师的做法比较恰当,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职业理念的具体要求。
首先,素质教育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材料中,教师面对很多调皮、不认真完成作业、不好好学习的学生,给予他们公平的爱,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促进了这些学生的发展。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性、独特性与独立性。材料中,教师并没有放弃调皮捣蛋的学生,而是把他对其他学生的爱一样公平地给了他们。
最后,教师观强调教师要做到职业角色和行为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对学生强调尊重、赞赏和支持帮助。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实践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及教师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2.【参考答案】根据该材料,我们认为陈老师的行为较为符合教师观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现代教师观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材料中陈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小浩,让他看到自身的优点,促进了他的发展。
其次,现代教师观在行为上要求教师要尊重、欣赏、引导和帮助学生。材料中的陈老师虽然看到了小浩的很多缺点,但是并没有嫌弃和放弃小浩,而是用耐心和爱心积极引导和帮助小浩,让他转变了想法,成为积极上进的好孩子。
因此,陈老师很好地实现了角色和行为上的转变,其行为符合现代教师观的要求,更值得其他教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