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成功

仕途奋斗过程中的这些挫折,并未使儒生们彻底失望到最终放弃他们的希望和企图。刘邦成功地征服了全中国并成为汉高祖(公元前206—前194)不久,他与儒生之间有了另一些有趣的经历。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而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同上书,卷97,715页。

随后陆生以秦朝为例解释为什么不能仅靠武力和法律统治天下。高祖有些被他所说服,于是就说:

“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同上书,卷97,715页。

陆贾虽然受过道家的影响,其书主要还是以儒家的教义为根据来反对法家。可是要将他的这次成功与其同时代的人和同仁叔孙通的相比,就显得太限于个别儒生,而且微不足道。下面就是有关叔孙通迫切地为做官而奋斗的一段趣事。

叔孙通儒服,汉王(刘邦称帝前封号)憎之;乃变其服……汉王喜。

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然通无所言进,专言诸故群盗壮士进之。弟子皆窃骂曰:“事先生数岁,幸得从降汉,今不能进臣等,专言大猾,何也?”叔孙通闻之,乃谓曰:“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焉。同上书,卷99,724页。

我们知道,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身平民的皇帝。他的部下大多出身卑贱,虽骁勇善战,却不知在朝堂之上应该如何按礼行事并尊敬皇帝。刘邦虽是一个新朝代的最高统治者,却没有安全感,不能安享帝王之尊,这给了叔孙通另一个机会。

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盖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习之月余。同上书,卷99,724~725页。

在高祖在位第7年的10月,第一次试行朝仪。在这次试行中,

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致礼毕,复制法酒。诸侍坐殿下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掌管统治家族的宗庙,包括礼仪、仪式等各项事务的一个官职。由于处在这个职位上的人可以影响帝国的社会制度,因此很重要。,赐金五百斤。

叔孙通因进曰:“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掌管宫廷事务并随同皇帝出游的一群低级朝官。它之所以变得重要,是因为紧随着至高无上的皇帝左右。。……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司马迁:《史记》,卷99,725页。

这是皇室和儒生如何合作从儒学中获取既得利益的第一个具体例证。儒生们设计的朝仪使刘邦开始体会到帝王的尊贵;由于这位尊贵的皇帝恩惠有加,长期受挫、无能、失业的儒生官运亨通。也许是因为他们升迁太突然,招来了朝中非儒生大臣的嫉妒,并试图加以抑制。文帝(公元前179—前156)统治时期的贾谊就是一个例子,他的遭遇得到后世许多儒生的深切同情。

贾生名谊……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文帝招以为博士。“博士”即博学之士的意思。它是朝廷所授的最高学位,它除了具有学术上的价值外,还有着直接的经济价值,因为博士同时也是一个定期从朝廷获得薪俸的官职。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战国时期,儒学掺入了起源于齐国的阴阳家之言。阴阳家认为有五种相生相克的元素或力量土、木、金、火、水依次统治着宇宙。随着不同时期不同的元素或力量的统治,具有这五德之一的新朝代也会相应的产生。每一个新朝代,根据统治地位的元素或力量所特有的德行,应有它独特的文化,尤其是历法、服饰的颜色、刑法制度等等。汉朝直到文帝时仍沿用秦制,所以贾谊提议要加以改变。详见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见顾颉刚编:《古史辨》,第5册,下编,404~617页。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从汉朝起,公、卿多用来指最高的两级官职。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司马迁:《史记》,卷84,629~630页。

诸侯们不喜欢儒生,还因为后者鼓吹强有力的绝对中央集权是以他们的利益为代价的。分封制到了周朝后期已名存实亡,因为诸侯太强大了,不再把周王放在眼里。孔子在《春秋》里对他们的不忠口诛笔伐。秦朝废除了分封制以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刘邦后又把它重建起来作为权宜之计。但这些诸侯很快就强大得令汉朝中央统治家族无法控制了,并且制造混乱。所以儒生们反复主张“削藩”,以保证汉王朝中央统治家族的安全,从而保证他们自己政治生活的连续性。这里儒学也受到了法家的影响。文帝之子景帝(公元前156—前140)统治时期,著名儒生晁错就被处死以安抚那少数几个强大而难以驾驭的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