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

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具体表现为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企业发生的每一项交易或事项,都是资金运动的一个具体过程;资金运动过程必然涉及相应的会计要素。在资金运动过程中,会计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会计要素之间的这种内在关系,可以通过会计平衡式表现出来。从形式上看,会计等式反映了各项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本质上看,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和基本财务状况。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的理论依据。

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一)财务状况等式

任何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或控制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作为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这些资金分布在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表现为不同的存在形态,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原材料、库存商品、现金、银行存款等资产。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均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企业所有者投入;二是企业向债权人借入。所有者和债权人将其拥有的资产提供给企业使用,就应该相应地对企业的资产享有一种要求权,这种对资产的要求权在会计上称为“权益”。资产表明企业拥有什么经济资源和拥有多少经济资源,权益表明经济资源的来源渠道,即谁提供了这些经济资源。可见,资产与权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表现方面,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也没有无资产的权益。因此,资产和权益两者在数量上必然相等,在任一时点都必然保持恒等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权益

由于企业的资产来源于企业的债权人和所有者,因此权益由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两部分构成。债权人权益在会计上称为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资产的所有权。由于权益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部分组成,因此会计恒等式可进一步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称为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这一等式也是设置会计账户、进行复式记账、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二)经营成果等式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收入,实现盈利。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才能确定一定时期的盈利水平,确定实现的利润总额。在不考虑利得和损失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之间的这种基本关系,实际上是利润计量的基本模式,其含义为:(1)收入的取得和费用的发生,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确定;(2)来自于特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其相关费用进行配比,可以确定该期间企业的利润数额;(3)利润是收入与相关费用比较的差额。

这一等式称为经营成果等式,亦称动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恒等关系的会计等式。这一等式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三)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相结合的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收入-费用=利润”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动态状况。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运动的结果最终总要以相对静止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资金运动的动态状况最后必然反映到各项静态会计要素的变化上,从而使两个会计等式之间建立起勾稽关系。

收入可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费用可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所以,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必然影响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六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的交易或者事项。经济业务按其是否与企业外部有关,可分为外部经济业务和内部经济业务。某一会计主体由于发生对外经济往来所产生的经济业务,称为外部经济业务,如向外单位购入货物、对外销售商品等。发生于某一会计主体内部的经济业务,称为内部经济业务,主要包括企业内部人、财、物的耗用及应计事项的调整,如支付企业职工薪酬等。

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不同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并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企业,其不同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也各有差异。但是,无论企业的经济业务多么复杂和千变万化,其引起的企业资金运动及其会计要素发生怎样的增减变化,在一定的会计日期,企业的资产总额总是等于权益总额。也就是说,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企业经济业务按其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九种基本类型: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7)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8)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上述九类基本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影响财务状况等式的平衡关系,具体分为三种情形:基本经济业务(1),(6,(7),(8),(9)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保持不变;基本经济业务(2),(3)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增加;基本经济业务(4),(5)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减少。

下面一一举例说明。

【例2—1】假设甲公司20×1年3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购入原材料一批,价值8000元,款项已支付,材料已入库。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公司的一项资产(原材料)增加了8000元,另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减少了8000元,即会计等式左边资产要素内部的金额有增有减,且增减金额相等,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

(2)向银行申请取得长期借款40000元。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公司的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增加了40000元,一项负债(长期借款)同时增加了40000元,会计等式两边同时等额增加,等式的平衡关系不变。

(3)收到追加投资50000元。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公司的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增加了50000元,一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同时增加了50000元,会计等式两边同时等额增加,等式的平衡关系不变。

(4)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20000元。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公司的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减少了20000元,一项负债(短期借款)同时减少了20000元,会计等式两边同时等额减少,等式的平衡关系不变。

(5)向投资者发放现金股利80000元。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公司的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减少了80000元,一项所有者权益(未分配利润)同时减少了80000元,会计等式两边同时等额减少,等式的平衡关系不变。

(6)向银行申请取得短期借款9000元,直接用于支付以前所欠货款。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公司的一项负债(短期借款)增加了9000元,另一项负债(应付账款)减少了9000元,即会计等式右边负债项目内部金额有增有减,且金额相等,负债总额未变,等式的平衡关系不变。

(7)经研究,决定进行利润分配,应付投资者股利15000元。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公司的一项负债(应付股利)增加15000元,一项所有者权益(未分配利润)减少15000元,会计等式右边一个项目增加,一个项目减少,且金额相等,因此,等式右边总额未变,等式的平衡关系不变。

(8)某企业将甲公司所欠货款25000元转作对甲公司的投资。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公司的一项负债(应付账款)减少了25000元,一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了25000元,会计等式右边一个项目减少,一个项目增加,且金额相等,因此,等式右边总额未变,等式的平衡关系不变。

(9)经批准将其盈余公积10000元转增资本。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公司的一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10000元,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盈余公积)减少10000元,会计等式右边所有者权益项目内部的金额有增有减,且金额相等,所有者权益总额未变,等式的平衡关系不变。

从上述经济业务可以看出,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引起会计等式的一边或两边有关项目相互联系地发生等量变化,即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一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反方向的等额变动;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两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将发生相同方向的等额变动,但始终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