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行业潮涌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研究基础

近年来爆发的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并借助金融衍生品迅速蔓延全球。恐慌气氛下大宗商品价格涨跌频繁,同时各国量化宽松政策频出,诸多因素周期性地推动全球性的物价上涨。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世界大经济周期的波动局势下,中国以国家投资为主导的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汽车行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行业等得到了快速发展,总体上仍使国家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速。

但是,在行业热点不断涌现的同时,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复苏计划中资金的大量涌入迅速提升了各行业的价格水平。“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媒体报道形象地描述了一般居民消费品价格轮番上涨的情况,也反映出各农产品行业资本轮动和行业潮涌的现实问题。比农产品行业的潮涌现象更典型的是房地产行业。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房地产业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和信息密集型行业发展。全国各地房地产“地王”频繁涌现,暗示出金融资本向房地产行业快速涌动,并带动大中城市房价快速攀升。在此背景下,市场对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很强烈。

房地产以及农产品行业的潮涌式发展,只是国内行业发展出现潮涌现象的代表,还有很多其他行业也纷纷出现潮涌现象(林毅夫,2007)。事实上,由于我国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面临升级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国家资本还是民间资本都青睐具有高回报率的行业,因此在行业发展的周期性变动中就会出现资本对不同行业的周期性投资轮动,从而形成像波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的行业潮涌发展模式。而在每一波行业潮涌发展过程中,资本聚集和涌动都非常明显。但在特定行业的发展高峰期之后,又会出现产能过剩和资本流向其他行业等一系列问题。相应地,潮涌行业产品的价格也会随着潮涌现象的周期性波动而大起大落,这不仅会影响国内通货膨胀的动态走势,增大通货膨胀的周期性波动幅度,而且也会给国内通货膨胀的管理带来极大挑战。因此,从潮涌现象视角重新诠释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界对潮涌现象的研究时间并不长,而且主要集中在潮涌现象与企业产能以及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方面。例如,林毅夫(2007)和林毅夫等(2010)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容易出现潮涌现象,最终导致产能过剩问题。袁江和张成思(2009)将潮涌现象与国家控制力和经济周期波动问题联系起来分析,发现了行业潮涌现象能够解释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万光彩等(2009)的研究关注了投资潮涌与国内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交替变化问题,认为潮涌现象在短期内会加剧通货膨胀,而在长期会诱致通货紧缩。这一研究的分析框架是基于传统的工农两部门划分。尽管传统的工农两部门划分具有代表性而且非常重要,但近年来国内资本轮动和行业潮涌的典型事实更多地表现在真实资本品(如房地产)与一般消费品的行业潮涌与资本轮动中。这就使得通货膨胀变化在工农部门产品中轮回交替的表现越来越不明显,而且工农部门的价格变动差异和动态传导关系比较模糊(贺力平等,2008;张成思,2010)。

本章与已有研究不同,我们基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标准理论(如Meltzer,1995)将国民行业划分为真实资本品和一般消费品部门,以新的两部门行业发展的潮涌现象与通货膨胀的内在联系作为研究目标,重新审视行业潮涌现象与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探索二者之间的联动关系。本章的主要贡献在于在行业潮涌模式下对通货膨胀驱动机制理论模型进行了创新。具体来说,我们在竞争性均衡基础上,将多层次、复杂的行业发展简化为真实资本品行业与一般消费品行业两部门(真实资本品以房地产为典型代表),并将不同行业部门的潮涌式发展特征引入两部门宏观均衡模型,通过模型探索行业潮涌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此模式下通货膨胀膨胀的驱动因素,进而通过实证分析加以验证。

需要说明的是,本章的研究是基于我国金融资本的周期性轮动与行业潮涌剧烈且频繁的现实而提出的。潮涌现象固然与产能过剩等问题存在紧密联系,但更重要的是其对通货膨胀的周期性变化会产生显著影响。另外,本章构建的理论模型并不否定已有的通货膨胀理论,而是基于中国最近十几年来(1998年以来)通货膨胀驱动机制的变化对已有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本章在理论模型分析之后,进一步运用现实数据对行业潮涌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互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尝试从行业潮涌视角对1998年至今的通货膨胀进行解释。

有鉴于此,本章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描述了资本轮动、潮涌现象与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动态演变的典型事实。第三节是理论模型,我们构造了一个真实资本品与一般消费品的两部门通货膨胀模型,并基于理论模型讨论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化和驱动机制。本章在第四节将理论模型转化为计量模型,运用1998年至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探讨了相关政策含义。第五节概括总结了本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