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程婧
- 7146字
- 2020-08-26 13:40:12
序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从1978年至今,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历经了四十年,社会变革对中国社会各领域、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场社会变革带来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我国经济充满了活力,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我国的综合国力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恢复和重新开设,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转型时期的深入和加强,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80年4月29日,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一是深刻分析了改革开放之初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要求继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关注大学生本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一定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课、形势教育课、学生社团生活及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有计划地进行。二是要求高校的党团组织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有效工作,一定要充分了解改革开放对大学生的影响。既要运用过去行之有效的做法,又要注意总结新的经验;既要精雕细刻,创新形式,又要讲求实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既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一性,又要区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大学生的情况,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充分了解大学生新的思想政治特征,从大学生新的特征入手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需进一步直面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要求,针对不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着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例如,1991年8月3日,国家教委在深刻反思历史和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一方面深刻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转机和要解决的新任务;另一方面特别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引导大学生既学习理论又解决问题。1994年8月31日,党中央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系统地分析了大中小学校德育所面临的新境遇和新问题,指出了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世纪之交的2000年2月1日,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又系统阐述了抓好教育工作和青少年思想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建设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为了找寻这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突破和新发展,2004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十六号文件)。十六号文件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突出强调了面对当前改革步入深水区、转型进入新阶段的复杂形势,如何了解和把握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新特征,如何增强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等。以上这些问题是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指出,要继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创新理论体系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体系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又强调了“立德树人”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立德树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指导地位。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立德树人”为指导,着力开展高校宣传工作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59号)。该意见指出,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工程。2016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该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在新时代要继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取得了重要的发展和显著的成绩。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令人鼓舞的是,四十年来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为社会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智力支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优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经历的发展过程,既经受了新情况、新问题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又拥有着积极有利的国内外环境的影响;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三观”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的四十年,又是西方的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深刻影响大学生思想发展和身心成长的四十年。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受了各种考验,历经了重建、发展和创新的不同时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善的理论体系。当前,我们正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运用改革开放以来所凝练的强有力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构筑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平台,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继续加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17%,2010年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了3000万人,也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式完成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跨越式发展 (2012年高校在校生规模为2536万人)。高等教育也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知识传播、科研创新、服务社会这三大职能把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社会也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期望。如何来对数量上世界第一的我国大学生群体开展切实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服务改革开放事业的各类优秀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正如邓小平强调指出的,“中国的事情,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长治久安,无论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推进改革开放,关键在人”[2]。进入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阶段,江泽民在2001年5月16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共促亚太地区发展繁荣》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当前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人才的问题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发展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我们要积极开发人才资源,积极进行人力资源建设。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胡锦涛也强调指出,新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新一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人才资源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中国崛起和民族崛起正需要我国大学生的努力成长和积极成才。提高大学生素质是当前和今后时期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要抓手,着力培养大学生,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保证着我国又好又快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保证着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2004年发布的十六号文件,解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从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主要任务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网络环境的构建需要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网络运营的有效管理,将良好的网络环境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以此为载体,对广大青年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引导。2009年,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课题,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应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构建要求,积极构建高校的学习型党组织,以此为载体,增强师生员工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另外,还要求高校要充分发挥既有的理论创新和宣传平台这一传统优势,引导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真信、真学,并要求大学生做到真懂、真用,贯彻和落实思想政治理论的“三进”工作,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引向深入。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提出,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目标要求,进一步丰富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和要求。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健康积极的,大学生的大多数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是正派、正气的。思想道德方面,大学生品质优秀,勇于自立自强,富于探索精神,极具创新精神;政治素养方面,大学生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热情,有着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知识素养方面,大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极具创业争先精神。当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不可忽视的问题存在,如由于改革开放深入进行所带来了社会生活的转型变革和改革开放打开国门所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水平、个性化差异越来越明显。正如十六号文件所指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还存在差距,特别是当我们面对新的国际形势,面对新的发展问题之时,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显著问题: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形成合力。如果单纯依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这一支力量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集包括党委、政府、团委、工会、媒体等全社会之力来合力构建。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队伍仍需加强。一方面要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加强师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能够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和说服力。三是还要更加重视和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级学校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部门不仅是加大宣传和发动的力度,还要注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出点子、想办法,来帮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如还要更加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来抓,还要更加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种工作的首位,还要更加注重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还要更加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作用。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需要加强,当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较为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责任感欠缺,集体主义精神缺失,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缺失;二是政治认同感虽强,但政治参与热情有待提高,政治参与素养有待提升;三是物质利益至上,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过于追求个人的享乐和物欲,极端主义思想严重。大学生的这些思想认识和观念问题,如果不进行改变和引导,很容易阻碍和掣肘大学生思想水平和政治素养的提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素养。回顾四十年来的历程,梳理四十年来的脉络,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已有的经验,积极加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在积极推进和发展,四十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完善了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通过梳理四十年改革开放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形成的重要理论观点,我们可以清晰地描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丰富和发展的历程。这些理论观点包括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密结合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去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克服“两张皮”的现象。另外,还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四有”新人培养目标的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的原则和实践的方式等。综合以上内容立体化地呈现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貌,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学科创建和专业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部实践历程。特别值得研究的是重新回到“生命线”的定位问题、解决了“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重要问题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方式方法、新的平台途径构建等重要问题。
一是重新回到“生命线”的定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但是当时的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是非常复杂的,为此,我们党提出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新确定“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重要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方针,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随后198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生命线”意义,深刻分析了改革开放之初大学生的新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指导性意见。“生命线”定位的重新确立成为拨乱反正以来、改革开放伊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恢复和开设的重要标志,随后四十年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充分证明了“生命线”定位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到法治社会、从非信息化到信息化的时空背景变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始至终都拥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二是解决了“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十年来的发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清晰地回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培养任务,也即“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为谁培养人”的解答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人,为中国崛起、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解答是:培养拥有崇高理想、优良道德、纪律意识和知识水平的人,也即“四有”新人的科学体系,既阐明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优秀的、合格的建设者与可靠的接班人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又阐述了当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现实目标,从而指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重要任务和清晰目标。
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方式方法、新的途径平台构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探索,也带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平台日益多元化、体系化。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吸引大学生的注意,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学习实际需要,更加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更好地培养大学生成为精英人才和杰出人才。1985年8月,为了构建适应新形势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中共中央发出了改革这两门课的通知,明确要求从这两门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我国青年大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发展状况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和现代社会发展转型的需要。[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1991年8月3日国家教委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深刻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和新任务,强调要认真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后来,随着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十六号文件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网络社会的要求,积极搭建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和新载体,要积极探索网络技术要求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和新方法。为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和人文素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政治和思想定力要求,这些都分别从心理健康、品德修养和思想意识的构建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概括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十年来的探索,丰富了新的理论内涵,构建了新的理论体系。笔者以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为脉络,着重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逻辑,回顾反思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总结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我们应当将这些理论成果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去继续丰富和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提供基础框架,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应有的理论贡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7~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