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诸侯章第三——诸侯之孝,守法度与民和乐

【原文】

在上不骄[1],高[2]而不危。制节谨度[3],满而不溢[4]。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5],而和其民人[6],盖诸侯之孝也。《诗》[7]云:战战兢兢[8],如临深渊[9],如履[10]薄冰。

【注释】

[1]骄:自满,自高自大。

[2]高:高高在上。诸侯为一国之君,地位仅次于天子,而在万民之上。

[3]制节:指所有开支费用节约俭省。谨度:指行为举止谦逊谨慎而合乎典章制度。

[4]满:充满,盈足。这里指国库充实,钱财很多。溢:漫出。这里指奢侈、浪费。

[5]社稷:国家的代称。社:祭祀土神的场所,亦代指土神。稷:为五谷之长,是谷神。土地与谷物是国家的根本,古代立国必先祭社稷之神,只有天子和诸侯有祭祀社稷的权力。因而,“社稷”便成为国家的代称。

[6]民人:即人民、百姓。

[7]《诗》:即《诗经》。

[8]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谨慎的样子。

[9]临:靠近。渊:深水,深潭。

[10]履:踏,踩。

【译文】

身为诸侯,虽然身居高位,但如能毫无骄傲之心,那么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如能生活节俭、慎守法度,府库钱财再充裕丰盈也不会损溢。高高在上而没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能够长久保持自己的尊贵地位;钱财充裕而不奢侈挥霍,所以能够长久地守住自己的财富。只有拥有富有和尊贵,然后才能保住国家,使自己的黎民百姓和睦相处。这就是诸侯的孝道。《诗经·小雅·小旻》中说:凡事必须戒慎恐惧,就像身临深水潭边生怕坠落,脚踩薄冰之上生怕陷下去那样。

【简析】

本章是说明诸侯的孝道。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周朝天子将天下分成许多小的列国,所分封的列国的国君称为诸侯。诸侯一般按照亲疏关系和功勋大小来分封,有不同的爵位。《礼记·王制》中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的封土可以世袭,对王朝所尽的义务主要是服从王朝政令,定期朝贡天子,向天子述职,必要的时候出兵和为王朝服役。

诸侯为一国之君,地位仅次于天子,所以将诸侯之孝列在第二位,仅次于天子之孝。孔子认为,诸侯应以谦逊谨慎、不骄不奢的态度,遵守法律法规,节约吃穿用度,这样才能够长守富贵,保全自己的国家,使人民和乐相处。

所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意义,不是把人至于某种圈子之内束缚手脚,而是在于当一个人自动地自觉地遵行戒律,处处警惕,步步小心,那么反而会获得一种更高的、更长久的自由和潇洒。这是一种智慧的、必不可少的、心灵的自我管理与行为的自我管理,可有效约束人心,克制贪欲,遵守禁条法度。

古代诸侯的职责,是上奉天子之命,以管辖民众;下受民众的拥戴,以服从天子。一国所有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要政,都得由他处理。这种地位极容易犯欺上瞒下的错误。犯了这种错误,不是天子猜忌,便是民众怨恨,那么他的荣华富贵也就到头了。如果用谨慎小心的态度,处理一切事物,那么,他对上可以替天子行道;对下,可以替人民造福,自然可以长时间地享受职位带来的利禄,而不至于危殆不安。财务处理得当,收支平衡,库存充裕,人民生活富足,那么,这种国富民康的社会现象,可以保持久远,个人的荣禄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不危不溢”,“长守富贵”,是诸位诸侯立身行远的长久之计;居上不骄和制节谨慎的作风,是诸侯当行的孝道;戒慎恐惧,才是诸侯尽孝的真正要道。

每个处在社会中的人,就像处在坐标系中的点,由其横竖坐标决定一样,由其社会关系决定着。其实,一个人的职位越高,他所承担的责任就越重大,对上、对下的责任是免不了的。这里以上奉天子之命,下受民众的拥戴诸侯为例,来说明只有不骄傲、处事谨慎,才能够长久的平安、富贵。在现代社会中,一方的行政长官,或者极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都应该从这句话中得出启迪。

现代的许多高官、大企业家等所谓的成功人士,不少人因屡屡漠视“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训言,结果就是屡屡跌入深渊、陷于冰窟之中。这些人在家庭里也不失为是孝子,但是最终却因为腐败、投机等种种罪行,或纷纷落马,或锒铛入狱,或身败名裂,或家破人亡。如果按照孝道的传统理念来看,那已经不能算是孝了。因为在那个层次上的人,与一般普通百姓的孝已经有些不同了,除了共性孝亲悌友外,还应尽力维护自己的名声,并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出贡献。只有做到“在上不骄”、“制节谨度”,才能够“高而不危”、“满而不溢”。

【解读】

忠孝并非难两全

古人云:忠孝难两全。可是忠孝自古为一体,孝子必忠,忠者必孝。所以说,大孝为忠,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忠孝并非难以两全兼顾。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

北宋末年,金人频频进犯宋朝边境,对宋朝发动了大规模的掠夺战争,深受压迫的人们纷纷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但他受母亲的言传身教,勤奋好学,年少时就练就了枪术“一县无敌”的本领。他见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并亲眼目睹了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现实,因此立志要抗击金朝,收复国土,统一祖国。

一天,岳飞的母亲把他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儿子,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岳飞回答。

母亲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便把这四个字刺在了儿子的背上。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岳飞参军后,一直坚持战斗在抗金的最前线,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英勇杀敌,屡屡阵斩敌军大将。他率领的岳家军不畏强敌,独当一面,先后六次与金兵交锋,均获全胜,岳家军声威大震。

正当岳飞准备收复被金人占领的失地时,主和派秦桧向宋高宗献计,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岳飞退兵前,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后来,岳飞父子因“莫须有”的罪名,在杭州被赐死。

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人民的敬仰。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下的千古绝唱《满江红》,至今仍是令精神气振奋的佳作。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从敌人口中流传下“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是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岳飞戎马一生,最终带着光复疆土的宏愿和无力回天的遗憾含冤而去。但他那忠孝的精神,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优秀的典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是忠孝两全的历史典范。然而,如果统治者一味强求臣下绝对地忠于自己,甚至不惜为此使出一些下三滥的招数来,则可能适得其反。

唐朝武则天即位后,总担心有人暗地里反对她。恰在此时,北门学士鱼保家出列献上一张图,图上画着开了四个口的一个匣子,名曰“铜匦”,也就是把告密信投入匣子中,至于谁告的密则无人知晓。武则天只看了一眼,就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当即采纳了鱼保家的建议,在朝堂设置铜匦,号召文武百官互相告密,互相揭发。此风一开,人心惶惶,今天你告我,明天我告你,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大祸临头。接着武则天又把这种做法推行全国,号召全国民众都可以告密,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禀于客馆……”武则天重用了许多酷吏来负责这些事情,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来俊臣和周兴。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降到了冰点,当时公卿入朝,必与其家人诀别曰:“不知重相见否?”

武则天的意图无非就是希望手底下的人明白:他们唯一应该效忠的人是她——皇帝!她利用人性自保的弱点让底下的人相互搏杀,自己坐观其成。一时朝堂上下人心思危,即便亲如父子也相互忌惮。但是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不顾的人,能相信其对国家是忠心的吗?当时的诗人、谏官陈子昂看到了这种政策的危害,便在其著名的《感遇》组诗中向武则天直言进谏,如其四云:“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乐羊是魏相国翟璜门客,中山国君姬窟发兵犯魏,翟璜举荐了乐羊。可是乐羊之子乐舒是中山王的将领,而且曾杀死了翟璜之子翟靖,所以他难以得到朝廷信任。但是翟璜深知乐羊为人,不计恩怨,力保乐羊为帅。乐羊出兵后,由于敌强我弱,施了缓兵之计。消息传来,朝中大哗,群臣诬告乐羊通敌。中山国君又杀了他的儿子,煮成肉羹送给他。乐羊为表忠心,就吃下了肉羹。随后大败中山国。魏王“赏其功而疑其心”。同在战国,还有一个人堪与乐羊比肩,那就是吴起。吴起的名气比乐羊要响亮得多,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在“杀妻事主”上他们当真难分伯仲。吴起一心想要功成名就,学习兵法奉事鲁君。鲁君想要起用他来抵挡齐国的进攻,但是因为他的妻子是齐国人而有所疑心,于是吴起杀妻求将。极有军事天才的吴起大败敌兵,但是并没有得到鲁君的信任,不久就被辞退了。

舍家为国,并非害家为国。孔夫子有言: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如此二人,骨肉且相薄,又怎能依靠他们去治理天下呢?一个连自己亲人都可以牺牲的人,有一天难保不会夺取他的江山。一个身负骂名却依然无动于衷举步不止之人,他们的动力只会是利益,而且是更大的利益,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这样的人就是因欲望而迷住了自己的心。

有人曾经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孔子回答说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用这种风气去影响当政者,这也是从政,并非非要做官。而吴起等人却把家庭与天下割裂开来,并把家庭作为手段去谋天下,这样的人哪有孝悌可言?

在面对外敌人侵,国将不国时,热血志士喊出的最响亮的口号就是:保家卫国!从这四个字中亦能看出卫国是从保家而衍生出来的,如果连自己的家庭都不去顾及,怎能相信可以将国家托付于他呢?一个人从家庭走向天下,不论其功业何等之高,根基始终在于家庭。若一蹴而就,越过家而直上青云,就把自己立于空中楼台之中,悬空无依,岂不危哉?

孔子论孝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其著作《论语》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百善孝为先。孔子的《论语》里头,孝这个字出现了17次。

《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是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有若的观点是对老师孔子孝悌思想的总结,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悌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悌,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有一次,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说:不违背礼的规定。孔子又将这个意思告诉樊迟,樊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孔子再向他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时要以“礼”来事奉他们,父母死后要以“礼”来安葬他们,安葬以后还要按照“礼”来祭祀他们。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孝首先就是要不违背最基础的礼节。孔子本人以承接周公的思想为人生使命,而西周以来逐渐形成的“周礼”,即周朝所遵循的礼法制度,就是发源于周公的思想。在周礼之中,忠孝之道的思想居于主要地位。孝也是一种礼节。通过各种各样的礼节来表现出孝。而且他不是一般性的礼节,他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最基础的礼节。所以《左传》里说过这种话“孝者,礼之始也”。人这一生中要学很多礼,礼貌、君臣之礼、朋友之礼、同学之礼、邻居之礼,各种各样的礼。我还得对其他人的长辈讲礼,对其他人的晚辈讲礼。但是千礼万礼,礼之始,最初的礼你先对你的父母吧。父母对你来说是第一层社会关系是你第一要打交道的人。跟他们如何处,所以孝与礼非常重要。孔子特别重视每一个人在家对父母的这种礼节。在孔子看来,孝道是道德伦常的根本。“本”的原意是树根,树根扎实是枝繁叶茂的基本保证。所以,孝道是人伦根本,就是说如同大树的根基一样,人的一切的道德伦常都是从孝道的这个根基处开始生发。尽管树根并不是大树的全部,孝悌之道作为做人以至于成仁的基点,却是人类道德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主要方面。本着这样的原则,孔子主张孝道应该从家庭做起。他要求年轻人“入则孝”,所谓“入”就是指家庭的内部,“孝”就是指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的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根本,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第一步。家庭和睦当然有方方面面,但孝道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依然是根本性的。

孔子认为,继承父志也是“孝”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逝世之后,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对父亲志向和优点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说是做到“孝”了。

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想建立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使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要实现这一理想,要从“孝悌”开始,通过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上对君王尽忠,下在朋友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从而扩大到去“爱人爱众”,使社会达到和谐。所以,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作到了“孝悌”,他的人性就得到了很好的改造,他就能遵守社会的规范。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典例】

颜真卿宁死不降

颜真卿(709-784年),字清臣,出身名门,是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孙。颜真卿为人耿直,性情义烈,是唐朝的四朝元老。

公元782年,唐朝的五个藩镇叛乱。其中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兵势最强,自称“天下都元帅”。为了平息叛乱,当时的德宗皇帝派威望极高的颜真卿到李希烈那里去做说客。

李希烈听到颜真卿来劝降,想先给他一个下马威,在见面的时候,他故意让部将和养子一千多人都聚集在厅堂内外。颜真卿刚到厅堂门口,那些部将和养子就冲了上来,个个手持武器,围住颜真卿又是谩骂,又是威胁,摆出一副要杀他的架势。

颜真卿面不改色地朝着他们冷笑。这时李希烈才假惺惺地站起来护住颜真卿,命令他们退下,接着又把颜真卿送到驿馆里,企图慢慢软化他。

这时,其他几个藩镇的叛将各自派遣使者到李希烈这里来上表称臣,劝他做皇帝。李希烈召颜真卿来,故意把上表给他看,得意地说:“今日四王派使者来,把推心置腹的话对本元帅讲了,他们的话同我心里的想法一样。您看这种情势,难道我被朝廷猜忌,就没有地方可去了吗?”

颜真卿义正词严说:“这四个人只能说是四凶,怎么叫四王呢?将军自己不保住功业,做唐朝的忠臣,却要与乱臣贼子在一道,想与他们一起灭亡吗?”李希烈听了心中十分不快。

过了一天,李希烈又让颜真卿与叛镇派来的四个使者一同赴宴。四个使者见到颜真卿来了,都向李希烈祝贺说:“早就听说颜太师德高望重,现在元帅将要即位称帝,这不是有了现成的宰相吗?”

颜真卿扬起眉毛,朝着四个使者骂道:“什么宰相不宰相!要杀要剐都不怕,难道会受你们的诱惑,怕你们的威胁吗?”四名使者被颜真卿凛然的神色吓住了,缩着脖子说不出话来。李希烈拿他没办法,只好把颜真卿关起来。

公元784年,李希烈自称楚帝,又派部将逼颜真卿投降。兵士们在关禁颜真卿的院子里堆满柴草,并浇上油,威胁颜真卿说:“再不投降,就一把火把你烧死!”颜真卿二话没说,就纵身往柴草堆跳去,叛将们连忙把他拦住。李希烈的打算落空了。

李希烈想尽办法,也没能让颜真卿屈服,最后只好派人逼迫颜真卿自杀了。

战士保卫家园,不失寸土,这是大孝;宁死不屈,持节守义,也是大孝。大孝源于忠诚,没有忠诚,孝就显得暗淡无光。颜真卿宁死不投降,就是用行动在验证“忠诚”和“大孝”。

戚继光为国尽忠

什么是“忠”?把这个字拆开来看,就是心、中,中、心。就是把自己服务的人和自己要做的事放在心中,尽心尽力对人,尽心尽力对国。

自古忠孝相连,如果一个人忠心,那么他们会像孝顺自己父母一样忠心于国家。侍奉国君也好,铁面无私也罢,都是以天下为己任。

戚继光(1528-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

戚家祖先戚祥跟随明太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最后为国捐躯。明太祖特封他的后代到登州(今山东蓬莱)担任指挥佥事,并且世代承袭。

戚家将因家风严而闻名。第六代戚家将叫戚景通,文武全才,刚正不阿,被人誉为难得的好官。

戚景通时任江南粮把总。一次,他押运粮食入太仓时因没有给仓官送财物,而遭到仓官的刁难。戚景通的部下张千户一向佩服戚将军,就送来300两银子请他用钱打通关节,避免灾祸。戚景通拒绝了:“我因不愿违背良心才得罪赃官,若是收下你的银子,不也同样是违背良心吗?”后来戚景通因此而丢了官。

官场上的厄运并没有让戚景通伤心,令他不如意的只是年过半百还膝下无子。1528年,夫人为56岁的戚景通生下了一个男婴。他激动地说:“我为儿子取名继光,要他继承、光大我六代将门家风,前程无量!”

戚继光从小跟随父亲读书习武,10岁时,他就读了许多兵书,还能写出一些漂亮的诗文。

戚景通白发得子,自然钟爱异常,也对自己的儿子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戚继光少年时,父亲就经常给他讲,武将必须有舍身报国的高尚气节,打起仗来应有身先士卒的勇猛精神。他希望儿子将来能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事业,所以对戚继光的要求十分严格。

当戚景通告老返乡时,祖居的房屋已近百年,很是破旧。次年,他打算修缮一下,命工匠安设四扇镂花门户。工匠们对戚继光说:“公子家是将门,请安设十二扇镂门户吧!”戚继光向父亲提出了这个意见。戚景通严厉斥责了儿子这种图虚荣、讲排场的想法,说贪慕虚荣,连这点家业也会保不住的。戚继光虚心地接受了父亲的批评。

戚继光十三岁那年订婚了,亲戚送他一双考究的丝履。戚继光穿着这双丝履走过庭前,戚景通看见了,十分生气地批评他:“为将之道,文武双全。文要精熟韬略,足智多谋;武要临敌破阵,武艺高强。然而更重要的是为官清正、爱兵如子。从小不贪图富贵,将来才能和士兵同生共死。你现在这样做以后就势必要侵占士卒的粮饷,以满足自己的欲望。”最后,他还将丝履毁裂,不让戚继光从小养成奢侈享受的坏习惯。

戚景通不仅竭力制止儿子沾染坏习气,还十分注意把儿子往正路上引导。一次父亲问戚继光:“你的志向何在?”

戚继光答:“志在读书。”

父亲告诉戚继光:“读书的目的在于弄清‘忠孝廉洁’四个字,否则就什么用处也没有。”并命人把“忠孝廉洁”四个字写在新刷的墙壁上,让戚继光时时省览。戚景通教育儿子忠于国家,孝顺父母,克己奉公,讲求气节,对儿子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戚继光一面刻苦学习武艺,一面立志发愤读书,以求继承父业。三年过去了,戚继光博览群书,学业大进。十五岁时,戚继光就以深通经术闻名于家乡一带。后来,戚继光果然成为一位平定倭寇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教诲,他以天下为己任,把国家当成这辈子唯一的信仰,这是忠,也是孝。自古以来,无论是君主,还是大臣都应以孝为先,努力做到天下为公。

文天祥视死如归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后,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二十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兵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的民族英雄。

当时,南宋朝廷长期为投降派所把持。早在1259年,宰相贾似道便以称臣、割江北地区和岁纳银绢各二十万两匹为条件,暗中屈膝求和。伯颜却意在灭宋,并不停止南侵。1275年,贾似道率领的十三万大军被伯颜消灭,南宋朝廷再无可用之兵。此时宋恭帝即位,年仅四岁,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不得不发出“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勤王”。文天祥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他“捧诏涕泣”,并立即行动,在两三个月内便组织了第一支近万人“勤王”队伍,几经周折,赶到了临安。

1276年正月十八日,伯颜兵临皋亭山,左相留梦炎早已投降叛变。其他大臣建议朝廷投降,伯颜虽愿受降,却要右相陈宜中去元营洽谈。陈宜中不敢前去,当天晚上便逃之夭夭。谢太后只好派文天祥前往。文天祥毅然临危受命,但他不是去投降,但他考虑到“战、守、迁皆不及施”,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敌营的虚实以谋“救国之策”。但是他没有想到,他刚到元营,便被伯颜扣押,不能返回宋营,他的义兵则在同时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敌人的凶残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无耻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受到第一次严重的挫折。

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镇江),在义士的帮助下,逃脱了虎口。据他在《指南录后序》所记,逃亡途中他至少有十六次幸免于死,经过千辛万苦,于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温州。此时他听说度宗的两个儿子(即恭帝的两个兄弟)已逃到福州,于是立即上表劝进。不久,被诏至福州,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后又命为同都督。七月,文天祥便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打起帅旗,号召四方英雄豪杰,起兵收复失地。1277年三月,文天祥统兵进军江西,收复南部数十州县,同时围困赣州,湖南、湖北皆起而响应,震撼了江南,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意志,使元统治者大为惊慌。元朝忙调四十万大军来解赣州之围,另派兵五万追击文天祥。文天祥部队不过五千余人,这年八月,空坑一战,文部不敌元军,部将数人牺牲,其妻及子女皆被俘。多亏部将赵时尝在紧急中假扮文天祥,吸引了元军,他才得以乘间逃脱。这是文天祥在一年多时间内所遭到的第二次重大挫折。

但是文天祥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下定决心抗元到底。1278年十一月,他收拾残军,加以扩充,移兵广东潮阳,不幸于十二月二十日兵败五坡岭。文天祥自度难以逃出重围,当即吞服随带的冰片,以求一死,免遭污辱。但他并未死去,而在昏迷中被俘。

文天祥被俘后,只求一死而绝不求苟生。元朝多次派人劝降,威逼利诱,文天祥不为所动,回答说:“愿以一死足矣!”就连先已投敌的宋恭帝前来劝降时,也被置之不理。文天祥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文天祥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左光斗心忧天下

爱国是孝国的表现,无论自己身处于什么险地,都心忧天下,爱国尽孝。

左光斗(1575-1625年),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明代安徽桐城人。

左光斗是朝廷官员,也是史可法的老师。他学识渊博、为官正直。

有一次,身为科举考试监考官的左光斗在寺庙内看见一位伏案熟睡的书生。他被书生案头文采激扬的文稿所打动,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貂皮披风解下,披在了书生的身上。临走时,他问过和尚,才知道那书生叫史可法,是来京城应考的。

考试那天,左光斗在考场上见到了史可法,拿过他的试卷一看,见文风犀利,文笔生动,当场把史可法评为第一名。

考试结束,左光斗把史可法带回自己的府邸,勉励了一番后,当着史可法的面对夫人说:“自家的几个孩子都没才能,将来我的事业就靠这小伙子继承了。”

史可法听后深受感动。自此,左光斗和史可法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

左光斗一心一意想整顿朝政,却被奸人魏忠贤所害,被关入诏狱,遭到严刑拷问。牢狱之灾前后不足1个月,左光斗先后七次受刑,其中五次受全刑,另两次计打40棍,且被炮烙,全身脓血如染,股肉俱腐,肢体已裂。

左光斗狱中留有十二份血书,更令世人可敬可叹!血书中警世后人要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尤其要尽忠尽孝!十二份血书,是左光斗每次被打后,用鲜血泪痕陈墨相杂挥就,通过疏通好心的狱卒,揉成纸团,偷放在瓦罐状茶壶中带出监狱。

十二份血书全文约1350余字,最长一封188字,最短一封仅40字。其中首封写给已81岁老父亲左出颖,9份写给时年20岁的长子左国柱,一封写给另三个儿子及诸侄子,最后一封写给蓟辽总督、大司马、后为自己四子左国材岳丈的吴用先(今浮山人)。血书内容重点突出忠孝两字,字字是血、字字是泪,铿锵有力,撼天地、泣鬼神。正如自己血书所说“一字一泣”。今摘录寄子左国柱第九、十两封血书:第九封曰:“遍身骨断,血肉淋漓,性命身家久已置之不问,但读书做官不能封父母荫子孙,乃以一片忠心与权奸争是非。酿成重祸百般刑罚受尽也,是甘心。既已拼命而争何辞,触锋而死,身归君父,幸不死于妻子之手,得死所矣。惟是血心未能报主(皇上),老亲(父母)不得一面,又是九泉之恨也。”第十封曰:“苦极痛极,何缘得生,何苦求生,死矣!死矣!原以此报皇上(天启),并报二祖(万历、泰昌两帝)列宗于天上,独如太爷太太(父母)何!”在其余血书中还有下列字句:“但男赤心为国”“我死杖下矣,性命归朝廷”“人生世上做得些事业,也不枉生一场”“我做清官无家私(产)授汝”“曾受顾命,今妄趋死路”“虚存忠直肝肠,何以见先帝于在天”“痴愚念头到死不改,还望在朝诸臣共从君父起见,祖制国体,大家留心。自恨三朝(万历、泰昌、天启)豢养,一念独盟毫无补于今日,大有负于先帝,徒作明时累,臣死且不瞑目矣”,足见左光斗的赤胆忠心,一片坦诚刚毅为社稷。为了坚持正义,狱中的左光斗在“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的痛苦煎熬中,仍然思虑自己作为顾命大臣,忠君报国的责任担当与大义凛然的气概,其生命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生命的本身。

血书中除“惟愿父亲母亲善自保重”“此字发张使回南,万不可通太爷、太太知道,只说里面一切平安”等相关孝悌语句外,言语中自己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但仍教育子孙做社会有用之人。

左光斗被捕以后,史可法急得坐立不安,想找机会进去探望老师,但因看管严密,不能如愿。后来,他拿了银子贿赂狱卒,这才得到了一次探监的机会。

当天晚上,史可法换上一件破烂的短衣,扮做拾粪人的样子,由狱卒领进了牢监。

史可法走进左光斗的牢房,只见左光斗遍体鳞伤,左腿腐烂得露出骨头。史可法一阵心酸,双膝跪地,抱住左光斗伤心地哭了起来。

左光斗受伤的双眼已经睁不开了,但他知道是史可法来了,眼角涌出两串泪珠。忽然,左光斗大骂史可法:“你还来干什么!万一被他们发现,你不也会受到牵连吗?你我都完了,谁来振兴朝廷、拯救天下苍生呢?”

史可法心痛难舍:“老师对我恩重如山,我愿陪老师一块儿去!”

左光斗更急了,他用手尽力拨开眼皮,两眼像要喷出火来:“有我一个去死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再搭上一条命?你赶紧走!再不走,我就干脆收拾了你,省得奸人动手!”说着,他摸起身边的镣铐,做出要砸的样子。

史可法理解老师的想法,只好忍住悲痛离开了监狱,去继续他未竟的事业。时隔不久,左光斗终于被奸人杀害。

崇祯皇帝时,左光斗的沉冤得以昭雪,赠封右都御史、太子少保,命重葬,赐国礼祭葬,葬于今桐城市吕亭乡松鹤山。朝廷同意在顺天府南京、桐城各建专祠一座,以慰忠魂。南明福王时,追谥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