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咳嗽是机体对侵入气道病邪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古人以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临床上二者常并见,通称为咳嗽。根据发作时特点及伴随症状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及风燥咳嗽。

|一、风寒咳嗽|

咳嗽声音较重,咽痒,咳痰较稀薄,色白,多兼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怕冷,或见发热,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

1.方法一

【选穴】

大椎、尺泽、鱼际、经渠。

【定位】

大椎: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并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经渠: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操作方法

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和穴位附近血络点刺2~3下,使之出血适量。针后于大椎穴上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中病即止。

2.方法二

【选穴】

肺俞、风门。

【定位】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

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和穴位附近血络点刺2~3下,使之出血适量,并于上述穴位上拔火罐1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中病即止。

|二、风热咳嗽|

咳嗽频繁、剧烈,气粗或咳声沙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多兼有咳时出汗,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体酸软,怕风,身体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

1.方法一

【选穴】

太冲、少商、丰隆、风门。

【定位】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处。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

用刺络放血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和穴位附近血络点刺2~3下,使之出血适量,并于丰隆、风门穴位上拔火罐10分钟。隔日1次,中病即止。

2.方法二

【选穴】

大椎、肺俞、天突。

【定位】

大椎: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天突:仰靠坐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操作方法

用点刺放血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和穴位附近血络点刺2~3下,使之出血适量。针后在大椎、肺俞穴上拔罐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中病即止。

|三、风燥咳嗽|

干咳,连声作呛,无痰或有少量黏痰,不易咳出;多伴有喉咙发痒,唇鼻干燥,咳甚则胸痛,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咽干而痛,或鼻塞,头痛,微寒,身热,舌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而干,脉浮数。

治法

【选穴】

肺俞、尺泽。

【定位】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操作方法

用点刺放血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和穴位附近血络点刺2~3下,使之出血适量。针后在肺俞穴上拔罐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中病即止。

注意事项

(1)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受凉,尤其在气候反常时更要注意。

(2)咳嗽痰多,饮食不宜肥甘厚味,以免蕴湿生痰。

(3)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4)戒烟酒等不良习惯。

病例

黄某,女,5岁。因感冒后咳嗽不止10天就诊,曾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及服用各种止咳药未见效。症见:咳嗽,痰少难出,晚上加剧,甚则咳至干呕,伴鼻塞、咽痛,小便黄,大便二日一行,质硬,舌尖红,苔白。体查:两肺呼吸音粗,有干性啰音,咽后壁红,扁桃体Ⅱ度肿大。诊断为外感咳嗽,即取耳尖、大椎、肺俞、天突放血,予大椎、肺俞(双)拔罐,拔罐后皮肤呈紫黑色。治疗完毕,病人咽痛已消失,当天晚上咳嗽明显减少,痰黄易出,鼻出脓涕。第二天就诊,再予耳尖、大椎、肺俞等穴放血及拔罐。第三天来告知,患儿咳嗽已除,无自觉不适症状,临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