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会议筹备声中的东欧政局

曾昭抡

三月五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分别在重庆、华盛顿、伦敦,及莫斯科,公布这四大强国邀请联合国家参加四月二十五日旧金山会议的请柬。这请柬是由美国代表四国发出的。被邀请的对象,是并肩对轴心作战的四十四个联合国(包括中美英苏四国在内)。其名单按照英文字母的次序,为阿尔巴尼亚、澳洲、比利时、波利维亚、加拿大、智利、中国、哥伦比亚、哥斯黎加、古巴、捷克、多米尼加共和国、埃及、厄瓜多尔、阿比西尼亚、法国、希腊、瓦多瓜地、洪都拉斯、印度、伊朗、伊拉克、利比里亚、卢森堡、墨西哥、荷兰、纽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菲律宾共和国、波兰、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南非联邦、苏联、英国(联合王国)、美国、乌拉圭、委内瑞拉、南斯拉夫。此四十四国,包在一切在一九四五年二月八日以前签字于联合国宣言的国家,以及在一九四五年三月一日以前向敌宣战的国家,不过叙利亚与黎巴嫩两国,虽亦系在三月一日以前对德日宣战,并未被邀参加旧金山会议,亦未列入联合国家名单内,这无疑是尊重法国方面的成见。至于独立志愿尚未得到普遍国际承认如朝鲜者,更不容说了。以上所举四十四个,现在大部均已对德日两国作战,但是其中也有少数例外,例如苏联尚在对日本守中立等。

四十四个联合国当中,四十三国业已接到参加旧金山会议的请柬。惟有波兰一国,因尚未履行克里米亚会议的建议,四大强国尚未对其发出邀请。原设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在克里米亚会议中,不惟被判处死刑,该项政府获得此次会议所成决议以后,一度有召开最后一次会议,声明否定雅尔他的决定说,但是后来此举又未实现。最近消息,该项政府,似曾对梵蒂冈教庭,提出对英美苏三国于克里米亚会议,所作决定的抗议。(在此附带可以注意,素来对共产党深恶痛绝的梵蒂冈,现在传已采取步骤,经由国际途径企图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经过克里米亚会议以后,英美苏三国,实质上业已同意,支持刻已回都华沙的波兰临时政府,但是附有扩大该项政府的条件。此次请柬中说:“包括在上列名单之波兰,在克里米亚会议时,三国同意全国统一之波兰政府,为改组目前在波境行使职权之政府,扩大其民主基础,容纳波兰国内外民主领袖而建立。三国并同意,候此全国统一之新波兰临时政府,根据克里米亚会议所采揭[取]之步骤,而适当成立时,美英苏三国政府,即与其建立外交关系,并盼所拟议之全国统一的新波兰临时政府,将可于四月二十五日旧金山会议以前建立完成,并与主要国建立外交关系。果尔,邀请国家,即将发出请柬,请其参加会议”。按此,可见扩大临时政府,为波兰被邀参加旧金山会议的先决条件。此项条件不履行,该国即将被摒于此项会议以外。邀请书公布以后,迄今十日,华沙方面,对此并无反响。一般人以为目前波兰临时政府,在国策上惟苏联马首是瞻,那是一种不正确的看法。当然对于苏波边界,此项政府,深知苏联传统政策,为不顾一切,坚持原则上以下逊线为界,故不得不予以迁就。至于其他内政、外交政策,则实自有主张,并非听命于莫斯科。虽其政治作风及经济措施,多有与苏联类似之处,对于此点亦少影响。事实上去年十月波兰流亡政府前总理米洛拉兹柯随邱吉尔首相访问莫斯科的结果,而证明英苏两国对波兰问题的观点比较接近。而该国流亡政府与卢布林民族解放委员会之间则成见甚深,及后卢布林委员会于去年年底改组成为临时政府,首先将流亡政府首要,包括过去力议妥协之米洛拉兹柯在内,一齐开除国籍。至克里米亚会议前夕,传说史达林委员长,曾邀临时政府以外的波兰领袖,至莫斯科会谈,其用意大致在于设法扩大临时政府的组织,以适应英美方面的愿望。后来经过克〔里米亚会议〕,英美苏三国,对此点得到同意。从三大强国看来,例如米洛拉兹柯一类人士,是应当网罗在临时政府里面的。然而临时政府的态度,这点始终倔强,至今日尚无将就的征象。克里米亚会议的建议未予采纳,不能参加旧金山会议也不在乎,由此看来,谁能说目前的波兰临时政府,就是苏联所树立的傀儡。

依着克里米亚会议的发展,南斯拉夫的政局,业已澄清。本来在此次会议前夕,英美苏三国对南国的个别看法,业已一致,三国都造成将狄托元帅与流亡政府内阁总理苏伯西奇所成立的协定,付予实施。该项协定,事实上包括以摄政会议代南王行使职权,南王暂不返国,及以狄托任举国一致的政府的总理等点,因此在克里米亚会议声中,南国摄政会议,便宣告成立。克里米亚会议的结果,三国对南斯拉夫问题,一致追认其过去所持态度,并表示希望南国民族解放委员会扩大组织,容纳国内外各方面爱国分子。此种主张,与其对波兰问题的看法,初无二致。接受了克里米亚会议的建议,三月初,伯尔格来德的民族解放阵线,实行扩大,将未与纳粹合作的前南国国会议员容纳进去。至三月八日,南斯拉夫的新联合政府,依照合法手续,在伯尔格来德,正式宣告成立,事先狄托及苏伯西奇,向摄政会议辞职。嗣即由摄政会议任命狄托为内阁总理,而以苏伯西奇任外交部长。南斯拉夫问题,至此业已完全解决。这可说是国际合作与国内团结一次很好的榜样。当初如果没有英国所加压力,顽固的流亡政府,是不会让步的。

在英国枪杆支持之下,希腊的民族解放阵线,终于被迫完全向顽固的右倾政府让步。克里米亚会议声中,民族解放阵线,同意解散人民解放军,限期交出武器。普提斯第拉斯总理于原来海陆空军三部部长之外,又兼任内政部长,显然是模仿以前墨索里尼的作风。幸而英国所强调的秘密投票选举,今已开始举行。也许将来选举结果,不一定是伦敦所期望的。

南斯拉夫与希腊问题的圆满解决,使巴尔干半岛的政治纠纷,大体得以澄清。不幸阿尔巴尼亚问题又来了。正和希腊南斯拉夫一般,阿国境内,也有民族解放委员会与民族解放军。这个最初遭法西斯主义蹂躏的巴尔干国家,亦于去年冬季完全光复。在驱逐德寇的解放战争中,该国虽然也曾得到英国军队登陆作战的协助,但是英军在此方面的贡献,要比解放希腊小得多。阿国绝大部分的土地,包括首都地拉那在内,是由自己国内的解放军光复的。近来该国民族解放委员会,亦已改组成为临时委员会。可是英国方面,假口该委员会无充足之真正阿尔巴尼亚人民代表,拒绝承认其为临时政府。英国军事代表团,顷已行抵地拉那。希望此事不致在巴尔干方面,引起新的风波。克里米亚会议对于巴尔干各国的看法,都是一样的。民族解放委员会与解放军之普遍成立,及其先后取得政权,似为东南欧方面数年前纳粹势力侵入以后的一种普遍现象。这是极堪注意的一种历史事件。而且各国的民族解放委员会或临时政府,多少是声气相通的。

政治上最没有问题的东欧国家要算捷克。在红军顺利进展声中,捷克官员,第一批业已离开伦敦,取道莫斯科返国。贝奈斯总统,亦已正式向英王辞行。在京城布拉格收复以前,政府将先设科息斯,捷克的奋斗,最值得同情,我们祝望她成为一个强大的复兴国家。

罗马尼亚的政局,近来忽然起了波澜。德罗军队被红军摧毁以后,去年八月底向盟方投降,转而对德宣战的罗国,随即成了各党各派的联合政府,阁员中包括有共产党党员在内。可是德雷斯高总理,自初即难满人意。去年年底,已有共党退出内阁以令其坍台的谣言。到了今年年初,具有左冀同盟性质在内的全国民主阵线,与德民的冲突,益行表面化。二月二十六日,罗京布加勒斯特,发生了一次示威游行。反动的德雷斯高,竟唆令军警对群众开枪,死伤多人。在群情愤怒之下,这位军阀,〔卒〕于被迫辞职,逃匿于英国公使馆。此种作风,于二十年前的中国北洋军阀,如出一辙。三月初,罗国国王,已命德方内阁中之副总理葛洛,组织新内阁。由于此等事件,可见苏联对于罗马尼亚,确会遵守诺言,未对其内政予以干涉。要不然,在红军控制下的布加勒斯特,居然忍耐了好几个月的右倾政府,几乎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

配合着东欧战局的进展,北欧方面,芬兰政局,近来也有了剧烈的改变。三月四日芬兰正式对德宣战以后,随着该国总统曼纳林元帅就因健康关系宣布辞职。这位年过八十高龄的“爱国军人”,二次大战中,成为抗苏亲德的领袖,在目前情形下,他来继续领导芬兰,原本是不合宜的。代替曼氏地位的,可说是具有亲苏色彩的巴锡基维。苏联不愿见欧洲方面有反苏邻邦的愿望,现在已经达到。东欧与北欧的民主势力,也正在成长中。

《民主周刊》第1卷第13期,1945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