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内阁改组

曾昭抡

德国刚一投降,英国内阁,旋即改组,这是三星期来国际上最重大的事件。邱吉尔先生,于一九四○年五月十日,受命组阁,迄今正好五年。这五年当中,邱相以旋转乾坤的出人能力,拯救英国于一千年来未有的危机,卒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消灭欧陆纳粹法西斯主义,引世界重返民主自由的康庄大道,其丰功伟业,不独英国全体人民将永远不忘,抑且为全世界爱好自由的民族所景仰。然而历史总是无情的。在邱相成功地执行战败德国的巨大任务以后,英国工党,突然拒绝与邱氏继续合作,维持固有的联合内阁。于是内阁不得不改组,代之振兴者,为仍以邱氏为首相的过渡内阁。目前英国政治,已入于竞选时期。该国未来政策的定形,当有待于大选以后。

五年前邱吉尔临危受命

五年前邱吉尔先生受命组阁之日,正值挪威战役盟军失败之时。当时绥靖主义者的张伯伦内阁,业已充分表现其无能,在舆论哗然之下,不得不悄然下台,避位让贤。全国人士,均瞩目于邱吉尔,盼其能在一发千钧之际,挽救国家的危机,于是邱氏遂受英王之命,组织内阁。受命之日,正值德国乘挪威战场上战胜英法军队的余威,在西线发动攻势,大举入侵荷、比、卢三国。彼时一般欧美人士,虽仍以为英法两国,可以挽转狂澜,正如其在第一次大战一般,素来深悉纳粹野心与军力以及当时英法弱点的邱吉尔,则对战争初期的必败与后来的艰苦,具有深切认识,丝毫不存轻易得胜的幻想。在就任时期的一篇重要演说当中,他告诉英国全体民众,除却血、汗和眼泪以外,他并没有任何良方,可以挽救国家的厄运。这种现实的态度,诚实的自白,在素来重视事实的英国民族当中,引起无限好感。所以后来在其执政最初几个月当中,虽然法国沦亡,英伦告危,一般民众,对于邱氏所领导的战时内阁,始终信仰不灭。结果赖着“血、汗和眼泪”,英国人民在邱吉尔领导之下,居然能挽国家于垂危,扭转战局,走到胜利。此种情形,主要虽当归功于英国民众,但是邱氏贡献,至为伟大,亦属不可否认的事实。今日英国人民,尚未曾忘邱相功劳;今后若干年,或亦不至忘记。然而客观形势的要求,却使内阁非改组,国会非改选不可。这就是民主政治的特色。此次事件的经过,尤足充分表现英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与优点。

工党拒绝继续合作原因

这次英国工党拒绝与邱相继续合作,并非对邱氏个人有所不满,而是因为他所代表的保守党许多政策,尤其是关于国内经济问题的政策与工党大相径庭。事情的酝酿,已有相当时日,不过在击败德国以前,不便公开便了。在英国制度下,政府或内阁,必需获得国会大多数议员的拥护,方能继续在位。目前英国国会当中,保守党占有优势。按照固有习惯,请国会对政府投信任票,本有绝对把握,何况此次内阁发生问题,并不是由国会反对而起。但是邱氏所领导的战时内阁,并非纯粹的保守党内阁(虽然该党在阁员当中占有绝对多数),而是由各党各派组成的联合内阁。因此工党一旦拒绝合作,内阁即不得不改组。不过如果邱氏是纯粹自私的话,他很可以让工党阁员辞去职务,另以国会所满意的保守党员或其他方面人士补充。如此做去,虽然必将引起工党方面的重大反感,于法并无不妥之处。然而邱氏计不出此,并不待国会对他提不信任,先行向英王提出辞呈。这种情形,与过去英国更换内阁的习惯,殊不相同。向来的惯例,是每当政府措施不满人意的时候,国会可以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如果不信任案通过了,政府马上就得辞职,否则只可下令解散国会,重行普选,藉此改组国会。则那时,假如新选出的国会议员,大多数拥护政府,这内阁可以继续下去。不然,就一定得辞职,让国会多数党来组阁。按照惯例,如果邱氏仅让工党阁员去位而自己并不辞职,工党只能在国会当中对他提出不信任案,而不能要求举行普选。但此种不信任案,在目前国会中,大致是通不过的。

邱相作风中国值得效法

所以邱相内阁,继续维持下去,在法理与事实上,暂时均不致发生问题。所以万一邱氏只图恋位,事情倒好办得很,至少像他所希望的维持至对日作战胜利以后,确有把握。既然如此,为何他定要辞职,这也许是大家想问的一种问题。此事关键,无疑其中主要一点,在于目前的议会,系在十年以前(一九三五年)所选出,今日实难代表民意,所以其改选迟早势在必行。工党为今日英国第二大政党,其党员人数仅次于保守党。一个没有工党同情的邱吉尔政府,仅能够以继续拖延下去,显然必为一大部分民众所不喜。其结果即有损于邱相令□,亦有害于将来保守党争取政权。因此权衡轻重,情愿以退为进,即辞职于先,复拟迁就工党而举行普选于后,这正是邱相高明的地方。将来大选结果,只需保守党获胜,则邱吉尔内阁,不但可以维持至对日作战胜利,还可维持至战后若干时间。从一位政治家的眼光来看,努力直接争取民意支持,比在宪法范围内玩任何花样以维持自己的地位,于己于党,都是比较合算得多。大选如果胜利了,固然是对己有利的一种光荣胜利。万一不幸而失败,经过公平竞争的失败,也不会不光荣。中国今日想谈宪政民主,这样作风,正是我们所应当效法。

英国民主政治特点

英国国会议员,并不像美国一般,有一定的任期,这或者不免是该国民主制度上的一种缺点。幸而英国是一个实行民主已数百年的国家,一般人民对于民主的修养,甚为充分,所以此项缺点,对于实施民主政治,并不产生威胁。该国一项习惯,只要国会不解散,在职议员,可以继续留任,而国会之解散,则普通皆系由国会与内阁发生冲突(如国会对内阁提出不信任案)而来。一般情形,执政的首相,即多系国会多数党的代表,只需国会与政府互相勾结,内阁的更迭,即属异常困难。然而此种包办情形,在英国从未成为严重问题。国会议会,类皆主持正义,发挥民意,就事论事,对政府所行政策予以公正的批评。以此之故,内阁与国会之间,意见常有差池,内阁固然时有更迭,国会在事实上每过相当时间亦必行改选。如此国会之任期延长至十年,实由于战时的特殊情形,并非常态。此点乃研究目前英国政治者所应知悉,尤系中国谈宪政者所应借镜。

内阁改组的酝酿

无论如何,任期达十年的国会,在今日不足代表全体英国人民的意志,从普通常识看来,是一种显然的事实。过去几年,欧洲军事形势,过于紧张,举行普选,一时无法谈到。去年诺曼第开辟第二战场成功,继之以法国战场大获全胜,击败德国已无问题,于是击败德国后举行普选的要求,渐行抬头。尤以工党方面,态度最为坚定。时常与各党领袖保持接触的邱吉尔首相,亦不得不在屡次演说当中,暗示此种普选即将举行的可能。同时年来工党对于邱氏内阁所行若干政策,例如对于希腊及义大利的态度,以及关于印度阁僚的措施,亦有所不满。所以此次决定不再继续与邱相继续合作,延长联合内阁的生命,其由来已久,并非出自一时的冲动。

“照料”内阁成立

五月八日,德国无条件投降以后,五月十三日,邱氏随其任首相已满五年之期,向全英人民发表广播演说。其中特别提及,如果国民同意,彼愿继续担任英揆,以竟其未完事业。同时邱相并分别致电工党及自由党领袖,请其继续合作,直至击败德国为止。对此自由党一时并无反响。工党方面,则立即于五月二十一日,在布拉克普尔(意译“黑池”),召集大规模的代表大会,商讨此事。到会一千一百名代表,在卫尔金森女士主席之下,于激昂空气中,一致拥护该党执行委员会的意见,通过拒绝与邱相继续合作。邱氏得悉此讯,特函工党领袖阿特里氏,建议将国会任期应否延长一类问题,提请国民公决。此种建议,又为工党所拒绝,并斥其为不合英国传统习惯,有似于纳粹作风。在是项情形下,邱相乃不得于二十三日,亲见英王,提出辞呈。

过渡性质的所谓“照料”内阁,今已在伦敦组成。邱吉尔仍然任首相,内阁性质也仍然是各党各派的联合内阁,而以保守党阁员任压倒优势,不过缺少了工党的代表。这个内阁,只是暂时性的,等到大选揭晓以后,势必改组。选举日期,据说将在七月初,那是比较对保守党有利而对工党不利的。后者的建议,是在今年秋季举行普选。无论如何,工党仍将努力竞选。许多人以为他们将要获得胜利。

《民主周刊》第1卷第24期,1945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