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毛泽东采访、回忆和见闻等第一手资料的整理和出版

毛泽东一生和无数的人接触、交流,有很多谈话,有些谈话有记录,有些则没有,比如最后一次见彭德怀时的长谈,最后一次见刘少奇时的长谈等就没有记录,可以想见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毛泽东生前以及毛泽东逝世后,有很多回忆性的资料,其中记录了和毛泽东的交往、谈话等。这些资料有些比较集中,是专门回忆毛泽东的,有些则是零星的。其中记录比较多的多为生活在毛泽东周围的人或者和毛泽东交往比较多的人,比如亲人、朋友、老师、少时的同学、警卫、秘书、工作人员、记者、外国使节、贵宾,还有政敌、老对手,还有很多跟随毛泽东参加革命的战友,如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刘少奇、邓小平等,还有大量的下级部属等。随着这一代人绝大多数都已经离世,这方面的资料越来越少。下面是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1.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其中第四篇专记毛泽东,而且大量记录毛泽东的原话。1979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董乐山翻译的这个版本为此书最权威的译本。1992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新译本,恢复《红星照耀中国》这一书名,由李方准、梁民译,张葆霖校,依据斯诺生前最后修订的著名的“鹈鹕版”译出。毛泽东一生极少接受记者采访,这是第一次,也是最长的一次,每晚和斯诺谈话,“谈了十几个晚上。谈话通常从晚上9点多钟开始,……谈到十一二点钟时,毛泽东招待他吃一顿便餐……谈话一般都谈到夜间2点来钟”[16]

除此之外,毛泽东一生还曾三次接见斯诺,并和他长谈,还曾经接受斯诺的夫人海伦·斯诺的采访,接受斯坦因的采访,接受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采访,名为“谈话”,实则是接受采访。在这些采访中,毛泽东谈到了他的身世、经历以及思想发展的过程,这些都是毛泽东研究非常珍贵而权威的资料。虽然很多话都变换了人称,经过了记者的加工改造,已经不是原话,且先后顺序也有变化,但它们是毛泽东表达的意思确凿无疑,所以,它们的重要性仅次于文章、讲话和批示等资料的文献,可信度非常高。

2.《缅怀毛泽东》上下册,《缅怀毛泽东》编写组编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为纪念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我们约请了部分长期追随毛泽东进行革命和建设工作的老战友、老同志和身边工作人员撰写回忆文章。”[17]其中很多作者都是高级干部,年轻时就跟随毛泽东,比如张宗逊和陈士榘,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随部队上井冈山,一生追随毛泽东,1955年授上将军衔。曾志,参加湘南起义,随部队上井冈山,参加黄洋界保卫战,一生追随毛泽东。李聚奎,参加平江起义,随部队上井冈山,一生追随毛泽东,1955年授上将军衔。杨得志,参加湘南起义,随部队上井冈山,一生追随毛泽东,1955年授上将军衔。他们的回忆文章中有很多毛泽东生平和言谈的记录,这都是很珍贵的资料。

3.《巨人中的巨人——外国名人要人笔下的毛泽东》,张一心、王福生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书中收录了很多重要的外国人回忆毛泽东的文章,这些人中有国家元首,有外交家,有文化知名人士,有记者,他们很多人都有幸和毛泽东见面交谈,文章记述了他们和毛泽东的交往,记述了毛泽东的言谈,也算得上是第一手资料。

4.《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回忆毛泽东》,群众出版社,2001年版。张耀祠1933年在江西参加红军,当兵第一天就是给毛泽东站岗,从此跟随毛泽东,直到毛泽东逝世。他主要负责毛泽东的衣、食、住、行,是离毛泽东“最近”的人,是跟毛泽东“最紧”的人,官至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以最近距离见证了当时中国很多重大事件的发生过程。这本书很简略,但已经足够珍贵。

5.《汪东兴回忆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版。《汪东兴日记》,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版。前书是专书,主要讲毛泽东与林彪的矛盾等一些故事。后者记述的是三个时段跟随毛泽东的见闻,一是“随毛主席转战陕北”,二是“随毛主席第一次出访苏联”,三是“随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汪东兴是中国当代史上重要的人物,20世纪20年代末参加革命,30年代初参加红军,参加第三次、第四次反“围剿”战斗,参加长征。1947年调到毛泽东身边做保卫工作,1949年历任政务院秘书厅副主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处副处长兼警卫处处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掌管中南海内部的警卫,是北京卫戍区三人核心小组负责人、中央军委警卫局负责人。1968年起接替杨尚昆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一直到毛泽东逝世。可以说,汪东兴见证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大转折和经典瞬间。日记是实录,而回忆录则有很高的政治性,都值得参考。

6.《毛泽东身边工作琐忆》,谢静宜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谢静宜1952年分配到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军委办公厅机要局做机要工作,1959年起任毛泽东的机要员,一直到毛泽东逝世。作者知道之多可想而知,可惜这本书记述的主要是一些日常生活琐事。

7.《我们的父亲毛泽东》,作者毛岸青、邵华,由毛新宇和刘滨编辑,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年版。这是毛泽东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共同完成的一本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8.《历史的真实——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证言》,(香港)利文出版社,1995年版。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作者是林克、徐涛、吴旭君。这本书是为了驳斥李志绥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而写的。1994年,美国蓝登书屋和台湾的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先后出版英文和中文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一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很大震动。这本书就是回应李志绥的。三人中,林克1954年秋到1966年7月任毛泽东秘书,徐涛1953年秋至1957年5月任毛泽东保健医生,吴旭君1953年1974年任毛泽东保健护士长,兼任中南海保健处护士长。三人的回忆特别是关于毛泽东身体情况的材料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9.《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此书内收斯诺的《西行漫记》中有关毛泽东的材料,张宗汉译,萧三的《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张如心的《毛泽东思想和作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毛泽东的思想》,庄淡如的《向毛泽东学习》,萧瑜的《毛泽东和我的游学经历》,许之桢的《毛泽东印象记》。萧三,即萧子暲,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时的同学。张如心,1941年担任毛泽东读书秘书,持续大约5年,是党内最早研究、宣传毛泽东思想的人。萧瑜,即萧子升,和毛泽东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的同学,一起创立新民学会,后来和毛泽东分道扬镳,在国民党政府任职,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后移居国外。

10.《毛泽东的读书生活》,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等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这本书主要是回忆毛泽东读书情况的。龚育之,1975年参加《毛泽东选集》材料组工作,接触过大量毛泽东原始材料,包括至今未公开的材料。逄先知,1950年到毛泽东身边工作,负责管理毛泽东的图书和杂志,同时任田家英助手,前后达16年。与此相关的是徐中远的《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作者徐中远,1965年7月正式选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主要负责毛泽东的图书服务管理工作,1978~1988年任毛主席中南海故居图书资料整理小组组长。作者还写过两本书:《毛泽东是怎样读二十四史的》[18]《毛泽东读书十法》[19],也有参考价值。

11.《延安日记》,彼得·弗拉基米洛夫(苏联)著,吕文镜等人翻译,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内部发行,是“现代稀见史料”之一种。作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1942年5月至1945年11月,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和毛泽东有比较多的接触和交流。书中的很多史料是可信的,但作者的立场是有问题的。

12.《中共50年》,王明著,徐小英等译,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内部发行,是“现代稀见史料”之一种。王明,30年代从莫斯科回国,从此取得中国共产党领导权达14年之久,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失去权力。这期间和毛泽东既是同事,但同时又有激烈的斗争和交锋。这本书比较详细地写了这一段时间,特别是延安时期他和毛泽东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过程,是难得的珍贵的史料。但缺憾是,由于作者对毛泽东的敌视和仇恨,史料有很多失真。

13.《中国纪事》,奥托·布劳恩著,李逵六等译,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内部发行,是“现代稀见史料”之一种。奥托·布劳恩即李德,1932年被共产国际派遣到中国,担任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顾问,实际指挥国共战争,但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1939年离开中国。这本书就是作者回忆这一段时间在中国的经历,当然包括和毛泽东的接触。

14.《我的回忆》,共3册,张国焘著,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发起人和组织人之一,和毛泽东一起参加过一大。毛泽东在江西建立中央苏区的时候,他在鄂豫皖苏区任实际领导人,带领红四方面军长征,长征中分裂党,长征之后失去权力。1938年,从延安逃跑成了叛徒。《我的回忆》系其晚年所写,“书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贺龙、彭德怀等人的言行个性,跃然纸上,可说是关于中共最详尽生动的第一手史料,而历年来中共和苏联党要之间的斗争冲突过程,书中更一一说明来龙去脉”[20]。但张国焘是“叛党”之人,他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但却是一个品质有问题的人(徐向前语)。他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肃反”,在红军长征中的分裂红军,在“叛党”之后加入国民党“军统”所从事的反共特务活动,都给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他的“回忆录”虽然记录了一些亲历的历史事实,有一些细节上的真实,但由于立场和态度问题以及对新中国的仇恨,有很多不实之词,对自己多有伪饰,涉及重大历史问题,避实就虚。对别人,则有污蔑和贬低。所以在参考这个文献时,一定要作认真的专业的辨析。

15.《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014年又出增订本。胡乔木1941年任毛泽东秘书,任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

16.《毛泽东年谱》,共9卷,1893~1949年即建国前为一套书,分上、中、下三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1993年版,近140万字。1949~1976年即建国后为一套,共6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3年版,近300万字。书中大量引用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没有公开出版的毛泽东手稿、讲话等原始材料,是很重要的资料。

17.《警卫毛泽东纪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初版,2001年再版。作者阎长林,1937年参加八路军,1946年调到延安,任毛泽东警卫排长即卫士长,1949年后,阎长林历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处科长、处长,1951年离开。5年来他跟随毛泽东,“目睹了毛泽东同志怎样离开延安,怎样转战陕北高原,怎样渡过黄河到达西柏坡,怎样进入北京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1]

18.《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董边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其中收录毛泽东给田家英的25封信,回忆文章中很多都涉及毛泽东。

19.《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2册,浙江日报编辑部编辑,内部印刷,印刷时间大约是1977年。此书主要是为纪念毛泽东逝世周年而编辑的,收录了叶剑英、刘伯承、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陈云、王首道、何长工、萧克、肖华、罗瑞清等人回忆毛泽东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都在报刊上发表过,但也有一些是首次发表,比如李学智(时任金华地委书记)的《幸福的回忆——记毛主席视察金华双龙水电站》一文。

20.《毛泽东和党外朋友们》,邵康编,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此书收集了朱学范、许德珩、雷洁琼、屈武等民主党派著名人士回忆毛泽东的文章。

21.《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机要秘书的思念》,高智、张聂尔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高智曾任毛泽东机要秘书,张聂尔为传记作家。

22.《师哲回忆录》,师哲口述,李海文著,九州出版社,2015年版。

关于回忆录和第一手资料,可参考的书很多,比如《漫长的革命》[22]、《聂荣臻元帅回忆录》[23]、《徐向前回忆录》[24]、《宋任穷回忆录》[25]、《粟裕回忆录》[26]、《彭德怀自述》[27]、《杨尚昆回忆录》[28]、《张宗逊回忆录》[29]、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30]、吴德的《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31]、阎长贵和王广宇的《问史求信集》[3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