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河西走廊看中国
- 黄达远 蔺海鲲 王彦龙
- 1863字
- 2020-08-29 05:44:24
前言
党的十九大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同时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课题。这一课题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根植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底蕴。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历史中蕴藏着解答现实问题的线索。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从河西走廊看中国》,就是从历史角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时代课题进行解读的尝试之作。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开疆拓土,交往交融,使“中国”从最初的“河洛地带”发展成包括平原、草原、高山、大漠等地理单元在内的泱泱大国,从最初的“华夏之部”成为包容上述不同水土养育的众多民族的共同家园。
与这一历史进程相辅相成、相伴始终的,是这块热土上的人们不断增进的对彼此身份的认同。缔造了中国的各族人民,在发生“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近代,在抵御外侮的共同斗争中,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升华,深刻体认到彼此同属中华民族,并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共识。这种认同和共识随着当代中国日益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而空前强化,但时下也面临一些消解性因素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在这种情形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题的提出可谓正当其时。这既是一个实践课题,也是一个理论课题。作为民族新闻媒体,以促进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己任的中国民族报社,敏锐地意识到并毅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从多方位对这一课题进行解读。报社理论周刊的同人试图从理论和历史的视角,寻求解答这一课题的钥匙。这一想法与理论界几位学者不谋而合。几番研讨,他们的目光聚焦于中国大地上的走廊地带。基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刻理解,他们认为,“中国的各区域之间由若干个走廊地带相互衔接,相互嵌入,这些走廊地带是‘多元’得以具体连接的历史-地理-文化基础。同时,这些走廊地带在历史演化的过程中,又逐渐成为区域单元和中国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从走廊地带,能够发现‘多元一体’中国的历史进程、演化路径和动力机制,是我们理解中国的重要切入点”。走廊中,隐藏着中国和中华民族形成的秘密。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学术创意。为实现这一创意,他们把眼光首先投向了河西走廊,落在了对河西走廊颇有研究的陕西师范大学-河西学院“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身上。于是,从2018年3月2日到10月19日,读者在《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上陆续看到了由14篇文章组成的专题——“从走廊发现中国·河西走廊篇”。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组视野开阔、见解深邃的文章。河西走廊地位独特,既在地理上同时连接着中原、北部草原、西域绿洲与青藏高原几大区域板块,又在历史上纵贯古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多种文化曾在这里交流交融,内涵十分丰富,是“观察中国多元互构、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切入点”。围绕这一“切入点”,系列专题文章内容涉及河西走廊的历史方位、多元文化、民族交往、商贸网络、人地关系、社会治理、水利建设、民俗生活等方方面面,其中既有宏观阐述也有微观个案,既有历史挖掘又有现实观照,既有客观叙述也有学者分析,构成了一幅主题突出、格局宏大、有血有肉的多元一体构建中国的河西走廊画卷,读来引人入胜,掩卷让人思考。
读者没有看到的,是凝聚在这一鸿篇巨制幕后的精心策划和匠心制作。对河西走廊这一人们并不陌生的地域进行多元一体角度的全方位解读,涉及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边疆学、民俗学、政治学等广博领域,是一个并不容易驾驭的工程。为了完成这一工程,成立了由主办双方人员共同组成的专题统筹组,负责总体策划和谋篇布局,组建作者团队;每篇稿件成稿后,专题统筹组均邀请多名学者参与阅评,既尊重作者的学术创建,又博采吸纳众专家意见;在稿件刊发期间,还召开了由众多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对专题进展状况进行研讨;在稿件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人员还采取种种办法将学术探讨通俗化,将学术成果通识化。正是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幕后工作,保证了见报的专题稿件具有较高的质量,成为兼具学术和新闻品质的精品力作。
辛勤耕耘,终有收获。系列专题稿件陆续刊发后,迅即汇入了新闻界、理论界解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课题的主流,并引起了较强反响。有几家颇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提出要合作推广,中央有关部委的研究机构亦表示关注。作为新闻媒体和学术界深度合作的一次尝试,“从走廊发现中国·河西走廊篇”系列专题文章应该说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探索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值系列专题文章汇编成册出版之际,写下以上文字,权作前言,以表初心,以辅阅览。
魏新生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