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人之道:心即理

阳明在龙场时期,其所思所想自然围绕着“丁卯之祸”的前因后果,尤其是针对当时官员们的种种反应与作为,深入剖析。因为这些人的作为(尤其与阳明亲近之人),冲击着阳明的内心,促使他重新思考,究竟是过去遵循的道德观念不合时宜呢,还是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道德价值无法彰显出来?如果是道德观念不合时宜,那么什么样的道德观念才是合时宜的?假如道德观念并未有任何不合时宜,又为何这个社会无法彰显道德的价值呢?此外,身为当时国家中流砥柱的士大夫们,为什么没有办法坚持甚至是放弃了平常口说笔论的道德观念,而汨没于私欲之中,与宦官同流合污呢?其原因何在呢?这一切的问题都促使阳明对于他所信仰的价值观念体系,重新做一次检查,来寻求问题的根源,并进而提出他的看法。而这思考的最终目的,自然是要恢复一个道德完善的社会。

(一)对李东阳作为的反思

由于在“诛八虎”事件中,是以铲除宦官为目的,因此不论是赞成或是反对,即便是默不作声,皆标志着官员们自身对此事件的立场。不同的立场,也无形中形成一个分隔点,区分了这些平常相与谈学论道、诗文酬唱、互动频繁的士人圈子,形成一个“君子与小人”、“是与非”、“正义与邪恶”阵营之两方。就以大学士李东阳为例,由于其与刘瑾等交通的作为,不但引起士人间的纷纷议论,尤其对其门生故吏而言,其内心所受的煎熬,更是不言而喻。但是,终究有门生对老师下达最后通牒,罗玘(字景鸣,称圭峰,1447—1519)在写给其师的信中说道:

今则天下皆知忠赤竭矣!大事亦无所措手矣!《易》曰:“不俟终日。”此言非欤?彼朝夕献谄以为当依依者,皆为其身谋也。不知乃公身集百诟,百岁之后,史册书之,万世传之,不知此辈亦能救之乎?白首老生受恩居多,致有今日,然病亦垂死,此而不言,谁复言之。伏望痛割旧志,勇而从之,不然,请削生门墙之籍,然后公言于众,大加诛伐,以彰叛恩者之罪,生亦甘焉!生蓄诚积直有日矣![108]

虽说此信只是一封老师与学生间的书信,但是却可以说是当时道德观念荡然无存的最佳陈述。此信开头即说天下之人都知道“忠”这个价值观念已经不存在了,其原因是李氏是忠于宦官,而非忠于国君。也因此,士大夫们对于所谓经国大业也没有实践的空间。这显示出当时舆论对于朝局的发展是相当失望的,而应为此局势负责的人就是李东阳。而身为他的门生,罗玘在忍耐相当长的时间后,终于提出要不请老师回头,要不就请老师削去其门生之籍。罗玘眼见其师在宦官把持的朝廷里,仍然安居于大学士之位,不仅完全没有毅然辞官的动作,更没有要与宦官对抗的举动,毫无羞耻心。正所谓“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对罗玘来说,情何以堪。事实上,李东阳自己也知道外界是如何评价他的,他在写给另一门生乔宇[109](字希大,号白岩,1457—1524)的信中,即为其自身在“丁卯之祸”后,未能如同刘健与谢迁一般乞休致仕,辩解说:

走处身无状,不能勇决必退,以逃贪冒之讥。夙昔初心,中间时势,皆希大所深信而洞烛者,无容喋喋……自逆贼擅权,老奸附和,四三年来,修《会典》者,退降升职,修《实录》者,挤黜大半,当是时,旁观坐视,不能救正,咎有所归。[110]

不论是“诛八虎”事件后,未能与刘健、谢迁般离开朝廷;或是在宦官当权时,也未能对其擅权行为而有所“救正”,都使得李氏遭到外界的非难。而李氏在此信中,虽想得到乔宇的谅解与认同,但显然并未如愿。所以,李氏在另一封信中说道:

近两得书,寒温外别无一语,岂有所惩,故为是默默者邪?计希大于仆不宜尔,或前书过于自辩,致希大不自安,盖于希大有不容不尽者,若今道路谤责之言,洋洋盈耳![111]

从所谓“寒温外别无一语”,可以想见李乔师生间的关系,已经到了相敬如“冰”的情况,已非过去往来密切、相互酬唱的关系。而当时社会上充斥对李氏谴责的舆论,更证明身为李氏的门生,在“丁卯之祸”后,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才会不惜说出“请削生门墙之籍”的话来。这同时也显示过去一同诗文酬唱的士大夫们,也必定因此事件,彼此间的关系起了微妙的变化,也就是说,不仅是被贬谪的一方人生有了重大的变化,另一方也是一样,承受着与宦官同流的恶名将永远留在史册上的压力,就如同如罗玘所言一般。

不过,当时仍有些士大夫们并未持与罗、乔两人一样的态度,反而因平时与李氏的交情与关系,而宽恕李氏之所为。阳明好友崔铣就曾说道:

往西涯公(李东阳)处于刘瑾、张永之际,不可言臣节矣!士惠其私,犹曲贷而与之,几无是非之心,景鸣(罗玘)责引大义,愿削门人之籍。[112]

所谓“不可言臣节矣”,就是如同罗玘所言“忠赤竭矣”,也就是说李东阳道德观念的沦丧。而仍有士大夫因为私交而原谅李氏,对于崔氏而言,简直是毫无“是非之心”的做法。值得注意的是,崔氏此语亦显示出两个当时重要的现象,一是崔氏本身也是李东阳的学生,而从学生口中说出老师没有道德观念的评价,可见李氏门下士仍然有不少人不满其师的作为;另一则是即使当时是士大夫“几无是非之心”的景况,仍然有人是秉持道德的观念,不为流俗所倾倒,隐然存有一“拨乱反正”的伏流在。

阳明对李东阳的态度,亦是从亲密走向疏远。早年李氏与王华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这从其为王华母亲写祝寿诗的动作中可以看出[113]。另外,《年谱》亦记载当阳明会试落第之时,李东阳亲自来安慰鼓励的事情[114];而当阳明坠马受伤,李氏同样也来慰问[115]。这些事情表明了在“丁卯之祸”以前,李王两家来往颇多,但之后则是趋于疏远。例如在李东阳的文集中只有一封回给王华的信[116],信中除针对王华于南京吏部尚书致仕的事,给予祝贺外,并无语及阳明被贬谪之事。自此以后,从李东阳文集及王阳明的文集中,丝毫未见有任何往来的迹象。这种不相往来的情形,间接表明了两家人关系的决裂,其个中原因当然与李东阳在“诛八虎”事件中的作为,脱不了干系。而对于阳明而言,过去感情交好,在政治上、文坛上有一定地位的座师,如今沦落与宦官们同流合污,其间巨大的情感落差,必定冲击其过去所信奉的价值观念。且在刘瑾等人掌权时期中,多少官员们,靠着行贿而得美官、超迁等,世风日下,更加深阳明对现实的不满[117]与反省。这个反省的过程,是阳明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更是其中心思想的起点。

(二)“一心运时务”的思想理论

当阳明选择了赴龙场任官后,相较于过去北京时的生活,改变是相当大的,不管是从生理层面,或是心理层面来看。生理层面指的是面对牢狱之灾、廷杖、贬谪、泛海历险到后来居住于贵州地区种种生活上的困难与不便,这些经历皆非当初上疏前所能料想到的。这些外在生理的改变也渐渐影响到其内在心理的层面,因而调适身心以因应现实环境,成为他初到龙场驿时最重要的事情。例如因为无粮可吃故向当地人学习农事,或是盖房子来居住、上山砍柴等,完全过着与当地土人一样的生活。阳明也常常感叹自己的处境,例如以鹦鹉自况,说到“能言实阶祸,吞声亦何求!”[118]过年时候,触景伤情,回忆过往在北京的时光,有诗云:“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119]这些抒发当时感受的诗文,在在都反映出阳明初到龙场时的苦闷心情。但是,随着生活逐渐适应,阳明也颇能自得其乐,优游其间,例如有诗云:“绝域烟花怜我远,今宵风月好谁谈?交游若问居夷事,为说山泉颇自堪。”[120]不过,即使阳明在生活上已经没有适应的问题,其内心却仍然有其困扰在。之前曾提到,从阳明在狱中所作的诗,可以知道他对当时的横逆之来,是采取退让的态度,而其往后的做法也是照着《明夷》的卦意而为。到了龙场,仍然采取这样的处世态度,例如他在给刘寓生(字奇进,石首人)的诗中,以《蹇》卦来勉励,他说“蹇以反身,困以遂志。今日患难,正阁下受用处也”。[121]这个卦意也曾是阳明在狱中时所认同的。可是,这样的处世态度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结束呢?现今处于“明夷”之时,那未来的人生,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个新的“出处”问题的思考,一直盘旋在其心中,所以他在诗中提到:“也知世事终无补,亦复心存出处间。”[122]阳明自认现今无法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但是往后又该如何呢?对此问题,他朝向着两个方向来思考,一是辞官归隐,所以此时期的诗文中处处可见其思乡及归隐之情;二则有用世之意。例如他以桃花自况,诗云:

雪里桃花强自春,萧疏终觉损精神。却惭幽竹节逾劲,始信寒梅骨自真。遭际本非甘冷淡,飘零须信委风尘。从来此事还希阔,莫怪临轩赏更新。[123]

所谓“遭际本非甘冷淡,飘零须信委风尘”,隐约地说明自己现今的处境并非是其原本的个性,只不过委身于风尘之中。透露出阳明对于未来仍抱有一丝的希望,只不过说这个希望还不足以让他毅然而然舍弃归隐的想法。

阳明对于未来人生方向看法的转变,是与其针对现实环境所做的思考相关的。鉴于当时士大夫们的“小人”行为,社会是一“小人得志”的社会,因此阳明此时的思考重心是紧扣着如何成为“君子”的概念,也就是说在现今之时,如何让“君子”得以行其志。例如说他在《何陋轩记》中说道: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嗟夫!诸夏之盛,其典章礼乐,历圣修而传之,夷不能有也,则谓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专法令,搜抉钩絷之术穷,而狡匿谲诈无所不至,浑朴尽矣!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谓欲居也欤?[124]

阳明自己盖了一个房子,援引孔子所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之语,意味着在这个简陋的房子里,住了一位“君子”,正是其夫子自况。而此文末段所言,莫不是针对当时“蔑道德”的情况而发的。阳明除了在此文中,以“君子”自居,在其他文章中,也充斥着他对于“君子”内涵的探究。例如:他讨论何谓“君子”,有《君子亭记》;何谓“君子的体用”,有《玩易窝记》;何谓“君子之行”,有《远俗亭记》;何谓“君子之政”,有《重修月潭寺建公馆记》等。这样一而再地讨论“君子”意涵的动作,充分表达出其想要做君子的意图。但是,要如何做,才能成为“君子”呢?阳明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君子”的关键,在于“一己之私”,他曾经回忆说道:

寻谪贵阳,独居幽寂穷苦之乡,困心衡虑,乃从事于性情之学。方自苦其胜心之难克,而客气之易动;又见夫世之学者,率多娼嫉险隘,不能去其有我之私,以共明天下之学,成天下之务,皆起于胜心客气之为患也。[125]

他认为当时的学者的问题,就是不能去其“有我之私”,所以才不能明天下之学等,一切问题的根源是“胜心客气之为患”。所以,去除此“胜心客气”,即是“君子”。用传统学术语汇来说,即是去除“私欲”,而阳明采用的方法即是“静坐”。《年谱》记云:

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126]

所谓“端居澄默”,指的是静坐功夫,而所谓“静一”,则是指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1017—1073)在其《通书》中所言“无欲故静”的境界[127],也就是说,阳明通过静坐功夫,想要达到圣人的本体境界——无欲。而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阳明也的确达到洒脱的境界,即心中无私欲的拘束。但是,面对当时险恶的生活环境,如何能够自由自在,无入而不自得,而不会觉得不适应呢?阳明之所以有这个问题,是因为他并没有办法时时都能保持在其所体悟到的洒脱境界,也就是说,“私欲”可以暂时去除,但是无法时时都保持在无私欲的状态下。所以,阳明反复思考圣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后,他体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个说法有两个重点:一所谓“向之求理于事物者”是指朱子的说法,例如阳明早年读书之法是受到朱子的启发,《年谱》记云:

一日读晦翁上宋光宗疏,有曰:“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乃悔前日探讨虽博,而未尝循序以致精,宜无所得;又循其序,思得渐渍洽浃,然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也。[128]

显然早年阳明遵循朱子的办法是无能做到内心与物理合一的境界,但是,值得说明的是阳明对朱子此疏内容的认识,到了龙场之时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只要回头细看朱子此疏,即能明白。疏云:

盖为学之道,莫先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若夫读书,则其不好之者,固怠忽间断而无所成矣!其好之者,又不免乎贪多而务广,往往未启其端而遽已欲探其终,未究乎此而忽已志在乎彼,是以虽复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怱怱,常若有所奔趋迫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是又安能深信自得,常久不厌,以异于彼之怠忽间断而无所成者哉?孔子所谓“欲速则不达”、孟子所谓“进锐者退速”,正谓此也。诚能鉴此而有以反之,则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意接连,血脉通贯,自然渐渍浃洽,心与理会,而善之为劝者深、恶之为戒者切矣!此循序致精所以为读书之法也。若夫致精之本则在于心,而心之为物,至虚至灵,神妙不测,常为一身之主,以提万事之纲而不可有顷刻之不存者也。一不自觉而驰骛飞扬以徇物欲于躯壳之外,则一身无主,万事无纲,虽其俯仰顾盼之间,盖已不自觉其身之所在,而况能反覆圣言,参考事物,以求义理至当之归乎?孔子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孟子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者,正谓此也。诚能严恭寅畏,常存此心,使其终日俨然不为物欲之所侵乱,则以之读书,以之观理,将无所往而不通;以之应事,以之接物,将无所处而不当矣!此居敬持志所以为读书之本也。[129]

朱子前半段在谈如何通过读书来穷理与循序以致精的原因,这也是阳明当时的认知,即“格物穷理”,所以才有“格竹子”的做法。然后,阳明再进一步循序读书,希望达到“心与理会”的境界,但是仍然停留在“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的阶段,而朱子此疏末段所谓“致精之本则在于心”的说法,却未见阳明提起。如今,阳明领略到“格物致知”之旨,才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显然阳明已经克服之前的问题,而其克服之道即是“心即理”。

再回到朱子谈“致精之本则在于心”的说法,朱子的意思是常存此不为物欲侵扰的“心”来应接万事万物,自然无不恰当。但是朱子于此有没有解释如何常存此不为物欲侵扰的“心”呢?而阳明对此则提出“心即理”的说法,此说法即是第二个重点,“圣人之道”已经具足于每个人的身上,所以不须向外寻求。但是,何谓“圣人之道”?从当时阳明对“圣人”的看法,可窥知一二。当时阳明心中“圣人”的典型可能是“舜”,因为“舜”与阳明当时所处的情况是接近的,而舜并不因为他本身深处山林与野生动物朝夕相处,而对其“成圣”有任何的阻碍。例如阳明此时有《象祠记》,在记中针对以象之为人是“为子不孝、为弟则傲”的,为什么还要建祠祀之的问题来讨论“圣人之道”的内容。他说:

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益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象之不仁,盖其始焉尔,又乌知其终不见化于舜也?……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130]

阳明认为舜最终感化了弟弟象,使其当地的居民得到良好的照顾与管理,而这一切都是舜的德性使然。最后,阳明体悟到假使一个君子能够修养德性至极处,即使面对像象这样品行的人,仍然可以感化之。也就是说,所谓“圣人之道”即是“德性”,而这个德性是每个人原本即具有的,所以不须向外寻求。所以阳明过去在读朱子读书之法时,将重点错置在格物穷理一边,而没有注意那“不为物欲侵扰之心”,也就是舍本逐末。因此,阳明认为只要时时以那“不为物欲侵扰之心”为主,面对事物之来,应之无不恰当。

但是这个“德性”的内容为何?又该如何“修德”呢?阳明在此所谓“德性”是“心之德”,又谓之“明德”。阳明在其《五经臆说》中,有一条解释《易》卦的释文,谈到此“心”的内涵。释文云:

日之体,本无不明也,故谓之大明。有时而不明者,入于地,则不明矣。心之德,本无不明也,故谓之明德。有时而不明者,蔽于私也。去其私,无不明矣。日之出地,日自出也,天无与焉。君子之明明德,自明之也,人无所与焉。自昭也者,自去其私欲之蔽而已。[131]

此释文以太阳为喻,来说明“心之德”的性质。阳明认为人的“心之德”,就如同太阳一般无不明的,没有熄灭的一天,其之所以不明,也就如同太阳隐没于地平线下。也就是说,人的“心之德”被“欲望”所遮蔽,才会不明。所以只要去除此“欲望”,自然能够使其本身之“明”重现,如同太阳一般。所以君子要自明其“明德”,就是“去其私欲之蔽”,也就是朱子所谓此“心”常为一身之主。所以能否做到自明其明德,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分野处。在阳明离开龙场赴任庐陵知县前,当时的提学副使席书(字文同,号元山,1461—1527)曾有与阳明一封书信,信中曾引述阳明对其所言:

阳明曰:“吾以子为大人之问,曾耳与目之问乎!天之所以与我者,莫大者心,莫小者耳与目也。子事文业以为观听之美,固未矣!心至大而至明,君子先立其大而不晦其明。开广居、悬藻鉴,物来能容,事至顺应,蕴中为道德,发言为文章,措身为事业,大至参天地赞化育而有余矣!何以小者为哉?孔子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孟子曰:‘从其大者为大人,从其小者为小人。’入途不慎,至有君子小人之判,术可不择欤乎?”[132]

阳明在此书中明白说到“天之所以与我者,莫大者心”,而此“心”的性质是“至大而至明”的。所以一个所谓“君子”,即必须“先立其大而不晦其明”,也就是自明其明德,如此就可以参赞天地化育。而孔子的“君子儒”、孟子的“大人”,就是靠着这个“心”来做到的。所以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指的就是这个“理”即在“心”,但是在此有一隐含的前提,那就是他认为圣人也有私欲的,只不过圣人能够时时自明其明德,也就是说太阳永不下山。这个前提,是与当时学术界的共识“圣人无欲”的说法相左的,阳明则认为圣人有私欲,但因为靠着“自明其明德”的功夫而达到无私欲的境界。这个前提将会是其往后思想上的盲点,导致他必须说明为何圣人能够时时自明其明德,而一般人不能;另外,这个“去欲”的功夫要如何做呢?

当阳明体认到这个“圣人之道”时,验证于《四书》、《五经》,皆能吻合,使他更有信心去阐述这个理论。例如他给贵阳士子的诗有云:“汗牛谁著五车书,累牍能迯一掬余。欲使身心还道体,莫将口耳任筌鱼。”[133]诗前半段即是否定辞章记诵之学,而后半段中所谓“欲使身心还道体”,即是在说明真正的做法应是去除私欲,而能明自己本身就具有的“明德”,而不是当时所认为的口耳之学。阳明曾经对这诗末所谓“筌鱼”做解释,他说:

得鱼而忘筌,醪尽而糟粕弃之。鱼醪之未得,而曰是筌与糟粕也,鱼与醪终不可得矣。《五经》,圣人之学具焉。然自其已闻者而言之,其于道也,亦筌与糟粕耳。窃尝怪夫世之儒者求鱼于筌,而谓糟粕之为醪也。夫谓糟粕之为醪,犹近也,糟粕之中而醪存。求鱼于筌,则筌与鱼远矣![134]

阳明以鱼、筌、醪、糟粕来说明当时学术界的弊病。他认为儒者所应追求的是鱼与醪才是,但是现今的学者却去求筌与糟粕,根本是弄错方向。换句话说,阳明认为现今学者在理解这个代表圣人之学的《五经》时,一味地讨论外在的形式问题,而不是去探求圣人在此《五经》中所要表达的真意。显然,从此诗中可以理解到阳明自己认为这个“自明其明德”的说法,正是“圣人之学”的真意。往后,他也以阐扬这个“圣人之学”为己任,所以在其赴任庐陵知县的途中,再次经过濂溪祠,有诗云:

曾向图书识面真,半生长自愧儒巾。斯文久已无先觉,圣世今应有逸民。一自支离乖学术,竞将雕刻费精神。瞻依多少高山意,水漫莲池长绿苹。[135]

所谓“曾向图书识面真”,意思是过去读书时,感觉好像理解其真意了,但事实上不然,也就是说,阳明直到现今才真正体会儒家学说的意旨。除了悔恨其早年弄错学术的方向外,更重要的如今将自己比喻为道(斯文)的先觉、圣人时代的逸民,也就是说他自认他自己已经掌握到“圣人之学”。

当阳明从庐陵回到北京任官时,弟子徐爱(字曰仁,号横山,1487—1517)在给另一弟子汪渊(字景颜)的诗,诗中有云:

时平众竞仕,意气轻皐夔。一或遭险巇,惶惑失所持。哀哉中无主,此心任物移。君独志贤圣,力学同余师。天子命出宰,人悒君自怡。时务良艰难,一心运有余。莫析政与学,皆当去支离……[136]

在此诗中,徐爱指出当时的士大夫官员的问题,认为这些人平时的作为好像是超越了古代的皐陶与夔,但是一遇到困厄之时,就惶恐不安,若无依靠的样子。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人心中无主,所以才会随波逐流。然而,因为汪渊也与徐爱一样师从阳明,所以,心中有主,靠着“一心”,对于再艰难的时务都可以应付,游刃有余。然徐爱这样的看法,其实是来自阳明,阳明在给王道(字纯甫,号顺渠,1487—1547)的信中说道:

汪景颜近亦出宰大名,临行请益,某告以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唯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天下事虽万变,吾所以应之不出乎喜怒哀乐四者。此为学之要,而为政亦在其中矣。[137]

阳明认为面对国家时务的问题,也不会出于“一心”的范围;也就是说阳明认为通过一个人自身的“心”,即能因应人事酬变。而这“一心运时务”的看法,不但是阳明当时的教法,也贯串至贬谪龙场后的思想脉络。

阳明因为目睹当时士大夫的无耻行径,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些人的作为与其平日相较,大相径庭呢?尤其是平日奉若神明的圣贤教训,在当时文坛与政坛有着崇高地位的李东阳身上,更显得讽刺无比。除了李氏的作为震撼了阳明,当时士大夫们袖手旁观的态度,更令他心寒。是什么因素造成这种毫无是非观念以及小人得志的情况?阳明一方面对于政治上小人得志的情况深感不满,思索着如何成为“君子”。他认为其中的症结点在于能否“去除私欲”。另一方面,对于如何能够像圣人舜一样,处在山林之中,依然可以自由自在。阳明通过对朱子思想的反省,体认到圣人也只是靠着那“心之德”来应万物的,而此“心之德”也原都具足于每个人身上,其间的差别在于圣人能时时去除私欲,一般人则不能。所以说不论是成为君子或是圣人,其必要条件都是那“无私欲”的“心”。靠着这个“心”,即能应接万事万物,而这也是阳明“一心运时务”的思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