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长三角从制造业承接向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变迁的价值链转型

长三角承接制造业时需要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以凭借加工制造优势推动产品升级。然而,长三角在推动新型产业创新创业过程中,应关注国内价值链的培育,并推进新兴产业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

(一)新兴产业依赖本土企业,且能通过自主创新攀升GVC高端

调研结果表明,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的形成更需要本土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内生努力。并且,本土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能够摆脱对跨国企业的依赖怪圈,掌握产业竞争的主导权,从而实现向GVC高端的攀升。

1.本土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攀升新兴产业的高端

传统产业的竞争激励程度要高于新兴产业竞争。调查表明,67.8%的传统企业认为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很激烈,而新兴产业仅52.8%的企业认为新兴产业竞争较激励。这主要是因为,传统产业以资本和劳动为比较优势,而新兴产业则以新技术和新产品谋取差异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新兴产业的企业通过一定时间的自主创新,可以获得垄断权。近阶段,新兴产业的本土企业通过内生努力,逐渐取得了垄断权,而国外企业的垄断权逐渐减弱,这表明新兴产业的发展要依靠政府鼓励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调查表明,在新兴产业中,已经有20.5%的本土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获得主营产品的垄断权,且该比例呈现上升趋势;然而传统产业仅有8.8%的企业获得垄断权,且该比例呈下降趋势,见图2—23所示。另外,新兴产业主营产品被国外占据垄断权的比例从昆山成立时的5.7%下降到2010年的3.1%,而传统产业从2.3%上升到4.3%,见图2—24所示。这说明传统产业仍然被国外企业垄断和控制,并且本土企业控制权在减弱,因此国内传统产业企业仍摆脱不了低端锁定命运,陷入产业链低端锁定困境。

图2—23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本土企业垄断权趋势

图2—24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国外企业占据垄断权的趋势

图2—25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中的国有企业递减趋势

图2—26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中的民营企业递增趋势

2.民营企业日渐成为新兴产业攀升GVC的主导力量

在新兴产业中,民营企业越来越成为主角,其比例高达30%以上,而国有企业的比例呈现递减趋势,从昆山成立时的1.3%下降到2010年的0.4%,见图2—25和图2—26。而在传统产业中,三资企业依然承担主导作用且呈递增趋势,其比例从昆山成立时的42.5%上升到2010年的49.8%,见图2—27。因此,政府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应该大力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该产业。

图2—27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中的三资企业递增趋势

(二)传统产业依赖GVC实现攀升,而新兴产业需要NVC驱动

传统产业的攀升主要依附于GVC,其上下游企业多分布于国外,且在产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然而,新兴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多分布于国内,其在创新过程中需要借助上下游企业的互动式创新实现产品升级,且在产业竞争中具有较强的主动权。因此,新兴产业的形成,更需要政府着力培育国内价值链。

1.新兴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和竞争对手多分布于国内

(1)新兴产业的上游企业多分布于国内

新兴产业上游企业分布在国内的比例较高,这表明新兴产业形成了国内供应采购链。相对而言,新兴产业上游企业较多地分布在江苏(59.7%),上海(39.7%),浙江、广东(31.9%);而传统产业的上游企业分布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8.8%、29.1%,两者之和为47.9%,高于新兴产业的上游企业分布于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比例(两者之和为41.5%),见图2—28和图2—29所示。这说明传统产业更多地依赖于全球价值链做加工制造,而新兴产业更多依赖国内价值链。

图2—28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上游企业的地区分布

图2—29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上游企业分布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变化趋势

(2)新兴产业的下游企业多分布于国内

新兴产业下游企业分布于苏州(18.3%),江苏(29.3%),浙江、广东(42.8%),以及中西部地区(35.4%)的比例明显高于传统产业,且呈递增态势,见图2—30所示。这表明,新兴产业的形成更多依赖于国内价值链。与此同时,新兴产业下游企业分布于国外的比例从昆山成立时的24.9%上升到2010年的38.9%,见图2—31所示。这表明新兴产业在形成NVC的同时,开始开拓国际市场,以融入GVC。传统产业的下游企业更多分布于国外,这主要是由于传统产业更多地依赖于全球价值链做加工制造。

图2—30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下游企业的地区分布

图2—31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下游企业分布于国外的变化趋势

(3)新兴产业的竞争对手更多分布于国内相关区域。传统产业的竞争对手更多地分布于本市,而新兴产业竞争对手更多地分布于国内相关地区。调研表明,传统产业竞争对手分布于昆山的比例高达33.0%,而新兴产业仅为25.3%,这说明昆山传统产业已形成产业同构现象。与此同时,传统产业国外竞争对手的比例从昆山成立时的20.7%增长到2010年的23.4%,其增长速度小于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的这两个比例分别为21.8%和27.1%,见图2—32所示。这说明,新兴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其国际竞争力逐渐提高,已开始融入全球价值链。

图2—32 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竞争对手的地区分布

图2—33 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与上游企业产品质量改进的互动

图2—34 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与上游企业研发设计的互动

2.新兴产业借助互动式创新攀升GVC,且更具有产业竞争主导权

(1)新兴产业要求上游企业参与其产品创新活动,且较易获得融资服务。新兴产业更多地是要求上游企业按照本企业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和质量改进(45.0%),不仅希望上游企业提出产品设计和质量的改进要求(17.5%),而且希望上游企业参与本企业的产品设计和研发活动(12.2%),更希望参与上游企业的研发设计活动(14.8%),且后者处于递增态势,见图2—33和图2—34所示。传统产业这些测量指标分别为42.1%、28.0%、5.4%、7.7%,且未呈现递增态势。与此同时,与新兴产业相比,传统产业仅停留于上游企业对其提出产品设计和质量改进要求,缺乏自主创新的战略愿景和动力机制,其对上游企业提出产品设计和改进质量的比例较低,较少参与上游企业的产品开发,也难以吸引上游企业参与其产品开发过程,从而难以获得产品的核心技术,且极易陷入技术依赖和产业低端锁定困境。

另外,传统产业的价值链主导权较弱,难以获得上游企业的融资服务。调查表明,与新兴产业相比,上游企业愿意给传统产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比例仅为6.9%,而新兴产业高达13.5%;与此同时,传统产业给上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比例较高,为6.1%,高于新兴产业的5.7%,见图2—35所示。由此可见,传统产业在产业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主导权。

图2—35 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与上游企业融资服务的互动

(2)新兴产业下游企业倾向于参与其产品创新活动,且新兴产业企业更易获得融资帮助。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的下游企业更倾向于对产品设计(46.7%)、产品质量(55.0%)、产品定制化(7.9%)提出要求,更希望参与到新产品的研发过程(10.5%),也愿意为新兴产业企业提供预付款的融资服务(7.0%)。而传统产业的下游企业更倾向于对产品质量(52.9%)和生产的环境标准(22.2%)提出要求,见图2—36所示。这主要是因为,传统产业的下游企业更关注上游企业的产品制造环节,而新兴产业的下游企业则更关注上游企业的产品创新环节。

图2—36 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下游企业对本企业的要求

鉴于此,长三角在从制造业承接向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变迁的过程中,应支持新兴产业国内价值链的培育,促进配套产业的形成,加大企业间的互动式创新,以促进技术联盟效应的形成,从而加快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