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改革评论(第3辑)
- 宋贵伦
- 4754字
- 2020-08-29 22:13:31
关于深化首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宋贵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理论体系框架。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社会建设、改革、治理是基础性工程,也是“木桶短板”。社会建设不是软任务,发展是硬道理。社会治理面临许多问题,改革是关键一招。一定要站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高度,加快推进社会改革发展。一要加强社会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二要加快社会治理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基础。三要加强法治社会建设,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基础。四要加强和创新社会领域党的建设,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基础。
2015年5月13日,中共北京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北京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全面加强城市服务管理网格化体系建设、标准化建设和深化街道社区体制改革等系列文件,就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城市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下面,结合学习领会市委市政府文件,就深化首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抓住历史性发展机遇
(一)抓住社会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如果说,以20世纪中叶欧美国家开始重视社会事业改革发展为标志,开启了社会时代的话,那么,以21世纪初中国重视社会建设为标志,世界进入社会全球化时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创新发展。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中央文献中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阶段。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社会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格局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其中,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是重要的思想观点之一。从而,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社会建设的新境界。市场化、城市化、社会化、信息化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显著特征。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而不可丧失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落实党中央的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闭幕后,按照市委要求,北京市有关部门就启动了社会体制改革文件调研起草工作。
(二)抓住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北京社会建设开创了崭新局面,基本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工作体系框架,初步奠定了基层工作基础,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据《中国社会建设报告》蓝皮书显示,北京市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指数,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15个千万以上人口城市中,连续两年名列第一,是唯一超过90分的省市,远远超过平均分数72.74。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充分肯定了北京“大力加强社会建设”的工作成效,并明确指出,首都建设和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求北京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又讨论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当作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又成立了社会事业与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将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当作重要议题,将有关文件起草作为重要任务,高度重视、多次研究、不断推动。起草历时两年多时间,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多轮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数易其稿而成。
二、明确基本工作思路
总的思路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相结合落到实处,围绕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维度谋篇布局,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具体说,从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角度,强调着力处理好上下、左右关系,即上下处理好党组织、政府组织、基层组织、自治组织的纵向关系,努力在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实现政府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基层治理创新、动员社会参与四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左右处理好政府、社会、市场的横向关系,努力在政府转变职能、增强社会活力、引入市场机制三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着力提高“四个能力”,即在提高系统治理能力、依法治理能力、源头治理能力、综合治理能力上下功夫求实效。
按照上述思路,文件共分为三个逻辑单元、七个部分、二十五条。第一部分“总论”为第一单元;第二、三、四、五、七部分,列了五项体制改革和体系现代化建设任务,为第二单元;第六部分,讲机制创新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第三单元。
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当前我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说,要么是体制原因,要么是能力因素。这些问题和需求,既有人、地、事、物、组织等经常性社会服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有急、难、特、新、重等特殊性社会服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在“人”的服务管理方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直没能很好破题;在“地”的服务管理方面,“大城市病”治理亟待加强;在“事”的服务管理方面,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在“物”的服务管理方面,城乡基本服务设施不健全;在“组织”的服务管理方面,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仍很突出;在应急性服务管理方面,轻事先预防、重事后处置比较普遍;在矛盾化解方面,重堵不重疏比较普遍;在特殊社会问题服务管理方面,民族宗教问题越来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新的社会问题服务管理方面,虚拟社会服务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作为重大任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立足当前,以社会矛盾和问题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快推进改革;又要面向长远,不断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创新实践。
四、抓住重点推动改革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搞得太窄就是社会管理,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下去。搞得太宽就会无所不包,也不会有多少实际效果。既不能太虚,也不能太实。既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要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我们的目标是,力求面盖得住、点撑得起,形成一个体制改革框架性、实践创新指向性的文件。前面说过,市委市政府文件确定了五项体制改革、体系现代化建设任务和四项机制创新、能力现代化建设任务。
(一)深化社会服务体制改革
这是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从适应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角度,列了两条:一是加快推进社会服务体系创新,努力实现全覆盖、均等化、可持续;二是加快推进社会服务方式创新,加大购买社会力量服务的力度。
(二)深化社会组织体制改革
这是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共四条:一是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二是完善社会组织登记制度;三是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机制;四是完善社会组织治理结构。其中,三年实现市、区县、街道(乡镇)“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全覆盖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三)深化街道体制改革
这是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牛鼻子”。这部分,在总结北京街道体制改革和试点经验基础上,还借鉴上海等地经验,将街道职能定位为“加强区域党建、落实公共服务、统筹辖区治理、组织联合执法、指导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主要从发挥街道社会服务与城市管理综合协调作用的角度,讲了四条:一是进一步把社会服务和城市管理的职能下沉到街道;二是进一步理顺街道与政府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三是街道统筹管理各类协管力量;四是建立健全街道地区服务管理委员会机制,以机制创新推进体制创新。
(四)创新社区治理机制
这是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基础工程。这部分,按照加快推进区域化党建、多元性自治、开放式服务有机结合,加快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思路,列了三条:一是完善社区“三位一体”治理机制;二是加快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全覆盖;三是深化完善社区居民自治。
(五)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这是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共四条,从提高四个能力角度,将解决一系列突出问题分别纳入:一是不断提高系统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社会服务和城市管理精细化;二是不断提高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三是不断提高源头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四是不断提高综合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有效破解社会重点难点问题。
(六)加强和改进党对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领导
这是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根本保障。共四条:一是不断加强组织领导;二是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三是不断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四是不断加强社会动员机制建设。
在整个文件中,贯穿了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理、多元共治这条主线和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大目标。法治社会建设是应有之义、处处可见。抓住这条主线、围绕这个目标,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五、网格化是重要载体
此次市委常委会,还一并讨论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北京城市服务管理网格化体系建设的意见》。2004年以来,我市率先推行城市管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和社会治安网格化(以下简称“三网”)体系建设。尤其是2012年5月,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大会、出台文件后,全面推进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市级建立了社工委牵头,综治办、市政市容委等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各区县成立了指挥中心、建立了平台,全市有302个街道(乡镇)和6190个社区(村)建立了网格化平台,覆盖率分别达到92.4%和91.6%。但在推进过程中,存在发展不平衡、规范建设不够、资源整合不够等突出问题。为破解网格化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起草了这个文件。
文件由一个主件、三个附件构成,即“1+3”构架。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总体思路
完善“互联网+城市服务管理”体系。着力点包括三个方面:抓基础,加快推进全覆盖;抓规范,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抓整合,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二)关于主要目标
提出三年“三步走”目标:第一步,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全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网格化体系建设全面覆盖;第二步,到2016年底,基本实现“三网”融合;第三步,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全市网格化体系一体化运行。
(三)关于主要任务
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夯实基础,加快推进网格化体系建设规范化、全覆盖,实现内容、标准、运行三规范和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网格体系全覆盖。二是抓住关键,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互联互通,实现“三网”信息系统、网格划分、指挥体系、网格队伍、基础数据、热线系统、办理流程、办理事项、考评机制九方面融合。三是务实高效,加快推进网格化一体运行、科学运转,实现一体化联通、一体化运行、一体化考评。
这个文件有三大附件。一是《北京市网格化体系建设基本规范》,包括项目体系建设(41项)、管理体制建设(15项)、运行机制建设(27项)、长效机制建设(17项)4个方面4级100项指标。二是《北京市网格化体系建设“三网”融合指导目录》,包括3级、9大项、若干具体指标。三是《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测评指标体系》,包括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2大类、18大项、40小项、180个测评指标(其中差异指标4条)及其标准,另设7类(26条)特色指标。
我们已经进入社会时代、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如果说,从部门办公到“一站式”办公,是城市社会服务管理第一次革命的话,那么,网格化就是第二次革命。网格化是社会治理与城市服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既是社会治理与城市服务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没有载体,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无法落地。体系现代化、能力现代化、载体现代化三者结合,缺一不可,一定要抓紧抓实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