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阐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世界的本质,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以及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一、理论复习指导

(一)基本理论的系统内容及其知识点

1.物质世界和实践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智慧之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皆有之,但植根于朴素的生活经验和日常生活的具体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还不能称其为哲学意义上的世界观。与此不同,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经过哲学家们加工概括而产生的。哲学家们根据他们所处时代人们达到的对宇宙、人生的各种认识,总结具体科学的成果而形成的世界观理论体系,是一种高级的自觉世界观。哲学产生以后,作为文明的精华和文化的一部分,对人们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具体科学有密切关系。它们在一开始是作为原始神话和宗教世界观的反对者出现的。宗教也是一种世界观,但它是建立在虚幻的想象的基础上,以非理性的信仰为其支柱。哲学和科学则依靠理性精神,反对盲目信仰。哲学和具体科学相区别:具体科学以自然或社会领域的某一方面为对象,研究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具体现象和运动,提供的是各种实证知识;哲学则通过总结和概括这些实证知识,进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即世界观。哲学以整体的世界包括人和世界的关系为对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哲学是一般,具体科学是特殊,哲学总结概括具体科学发现的各种特殊规律,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科学的新发现、新成果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哲学要以具体科学为基础,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把哲学当作 “科学的科学”的观点。哲学是 “科学的科学”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些哲学家由于不懂得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辩证关系而提出的。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呢?

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哲学思想,不同民族的哲学在内容和形式上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哲学又有共同的基本问题和本质特点,形成了哲学之为哲学的一些基本规定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可归结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物质活动(改造世界)和精神活动(认识世界),这两种现象、两种活动都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就是古今中外的各种哲学所必然涉及、必然研究的具有普遍性的共同问题,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即平时人们所说的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在这两个方面中,前者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哲学的最高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第一,这是由哲学的性质所决定的,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而物质和意识是人们最常见也最容易引起困惑的两种基本现象,作为世界观的哲学必须对它们的关系作出回答。第二,对哲学基本问题特别是第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一派哲学的性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是根据对它的不同回答而划分的。第三,这个问题也是人们实际生活和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坚持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归根到底是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密切相关的。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如何回答和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由此划分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哲学阵营。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对立的哲学理论和哲学派别,它们是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即对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则属于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历史形态。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把人的感觉、思想观念作为唯一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如 “宇宙即吾心”、物是人的 “观念的集合”等。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它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人的精神变成独立自存的客观存在,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万物的创造者,如把 “理”“理念”“绝对精神”等作为世界的本原,就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尽管从总体上看它是错误的,但它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也有合理性,对于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有一定意义。

唯物主义可分为三种历史形态:第一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其特点是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力图从某种固定形态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第二种历史形态是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近代唯物主义,它的主要成就是:第一,它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把哲学结论建立在具体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第二,它对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作了有意义的哲学概括,尤其是对科学研究方法和真理问题的重视,促使哲学重点从本体论转移到认识论上来,并对社会和人的问题作了广泛的研究。第三,它以科学知识为武器,在反对以宗教神学为精神支柱的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先导。它的主要缺陷是:第一,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用机械运动的规律来解释一切现象。第二,形而上学性。与自然科学当时处在收集材料的阶段、对各种现象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相适应,它把事物之间的区别和界限绝对化,用一种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第三,不彻底性。它虽然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但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无法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底,表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造成这些缺陷的总根源,就在于它不懂得实践,看不到实践对于哲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意义,不懂得把对象、现实都当作人的实践来理解,不懂得从主体方面来理解。唯物主义的第三种历史形态是彻底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在认识论中,除了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之外,还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不可知论对人类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采取一种怀疑主义的态度,认为主观能否同客观相符合,或者说人的认识能否反映客观实在,是一个人类无法回答也无权提出的问题。近代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是休谟和康德。休谟回避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他认为,人所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而所谓通过认识而发现的客观规律性或因果必然性,不过是人在多次重复感觉以后形成的习惯性联想,至于这种因果必然性是否真实地存在于客观世界当中,我们是无法证明的。康德认为,在意识之外客观地存在着一个 “自在之物”,它引起人的感觉。但 “自在之物”只提供认识的材料,而认识的结果是由主体所具有的先验认识形式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成的。因此,人们所认识的只是 “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所形成的表象,“自在之物”本身的状况我们是永远也认识不了的。

不可知论的共同特点是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不相信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在人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人为地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种对于人的认识所持的消极、悲观和否定的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并往往为信仰主义保留和开辟地盘。

(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回答世界的本质、本原是什么,而且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处于什么样的存在状态,由此而划分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对立表现在:第一,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第二,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的,主张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第三,辩证法认为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认为矛盾是悖理,是应该尽力排除的东西,这是二者对立的焦点。正因为事物的内在矛盾性引起运动、变化和发展,因而唯物辩证法坚持在对一切现存事物作肯定理解的同时也包含着否定的理解,不承认绝对的区别和界限,它在承认非此即彼的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承认亦此亦彼。科学和实践的发展都充分证明,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形而上学则是一种错误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防止形而上学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哲学思维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是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性变革。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是人类认识史上的空前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的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在理论的内容和结构、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理论的主题和功能等方面,都具有与以往哲学不同的鲜明特点。

(7)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虽然坚持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但对物质的认识却有一个逐渐探索和深化的过程。古代唯物主义把物质当作是某种具体的东西,比如水、火、气,其最高成就是原子论,但这些都是建立在猜测的基础上的,缺乏科学的根据,同时,在思想上也没有搞清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近代唯物主义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猜测性,以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坚持原子就是物质,在对物质的认识史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它没有弄清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把当时具体科学认识到的原子的具体特性如不可分性、不可入性等当作物质的一般属性。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人类认识的深入,这种物质观破产了。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历史上对物质认识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特别是总结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经验,总结了现代科学的具体成果,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对物质范畴作了科学的规定,指出物质即客观实在。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表述,他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种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高度抽象和概括,表明人类对物质的认识达到了科学的水平。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它立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角度来规定物质范畴,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与一切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锐利武器。第二,它坚持了物质的可知性和能动的反映论,与不可知论和消极直观反映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指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正确解决了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对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第四,这种科学的物质观也为在社会领域坚持唯物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重要理论基石。

(8)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起源。

意识起源于物质世界,它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从自身发展中产生能思维的生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的环节:其一,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其二,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其三,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但是,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是在从猿到人,从猿脑到人脑,从古猿的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的进化过程中产生的。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现代生理学和神经科学证明,意识是一种功能性现象,它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承担者。但人脑只是一个加工厂,只有通过从感官得来的各种信息,才能产生意识。意识作为对一定对象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在人脑中加工过的物质的东西。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则是客观的。

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意识又不是被动的,它能够积极地反作用于物质,即不仅能动地反映世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创造世界。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归根到底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在先,意识在后。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积极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9)物质和运动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就是说,世界是由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即事物构成的,各种事物都处在永恒运动的过程之中。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运动,是指一般意义的变化,联系即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运动的根本原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完全不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另一方面,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思维运动的主体就是人脑的神经系统。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而设想存在非物质的运动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处于永恒的绝对运动过程中,但并不否认物质有相对静止。

(10)运动和静止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运动是一般的变化,静止则是运动的特殊形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多样性的重要条件,也是理解运动的基础,是认识和区别事物的根据和尺度。割裂运动和静止,否认相对静止而把运动绝对化会导致相对主义,而把静止绝对化则会导致绝对主义。

(11)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物质运动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其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性。

(12)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这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哲学史上是没有得到正确解决的问题。不仅唯心主义,就是旧唯物主义一走进社会历史领域,由于不懂得社会实践是客观实在的物质活动,因而也陷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指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因而对社会历史现象作出了唯物主义解释,把唯物主义发展为彻底的唯物主义。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高级的、特殊的形态,其物质性表现为:

第一,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生命本身,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人的实践活动固然有人的精神、自觉意识的活动,但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物质活动的反映,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物质根源,是以自然界和社会为其活动前提的,对自然界有其依赖性。

第二,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类物质生产中发生的 “物质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作为社会关系物质实体的社会存在的核心。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标志就是生产方式所体现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标志着社会与自然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进一步证实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物质与运动、时间、空间的关系表明,物质世界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它要回答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千变万化的具体物质形态有没有统一性,是否存在共同的本原、本质问题。

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的观点,二元论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实体,一是物质,一是精神,它们各有自己的规律,世界是不统一的。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是统一的世界,但认为统一的基础是精神。还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也反对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存在性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模糊了问题的实质,只能导致更大的混乱。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尽管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但它们既具有同源性,也具有同构性,都是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物质的不同表现。社会运动是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意识虽然具有不同于物质运动的特点,但它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也是统一于物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各种事物都是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它们是多种多样的。世界又是一个统一的世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它的基本思想主要有:第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不仅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是物质现象,社会在本质上也是物质运动的体系,地理环境、人口要素和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承担者;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总之,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存在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具体形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第二,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的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为前提,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各种事物及现象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构成了丰富的现实世界,但它们又具有同构性和同源性,都是物质即客观实在的不同表现。第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变化中的统一,是一种动态的统一。各种事物的相互作用,各种运动的相互转化,转化中的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都表现着这种物质统一性。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得到了自然科学和人类实践经验的证明。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只有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才能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坚持科学的辩证法、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历史观。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理论根据,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反对各种唯心主义、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锐利武器。

(14)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其中包括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其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即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它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世界。其二,实践具有物质性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与观念、理论不同,它具有直接现实性,即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

(15)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的目的性。实践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目的性规定了实践的能动性和对象性。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就在于人在进行实践时都怀有一定的目的,即要改变对象的形式、形态以使它更符合人的需要,改造活动就根据这个目的而进行。结果是人的目的实现在改造过的对象中,使之成为人的产品。第二,实践的物质性或直接现实性。实践中有精神的因素,是人在目的和意志的指挥下进行的,但实践对象是物质的存在,实践工具也是物质的器具,人自身的体力同样也是物质性的,所以说实践本质上还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说实践是物质的、现实的活动,同时也是使一定的思想、观念、目的变成现实的活动。所以,一定的认识是不是符合实际,一定的目的是不是合适,一定的方法是不是恰当,都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第三,实践的社会制约性。实践总是具体的实践,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活动。人作为社会的人,他使用的各种工具,他具有的各种经验和知识,都是社会提供的,也都是受着社会发展程度制约的。正是这种社会制约性,使得实践成为一种历史性的活动,成为具有历史连续性的活动,也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的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二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包括阶级斗争、社会交往、管理社会事务的活动等,这是维持社会运行的基本条件;三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特殊实践形式,它直接服务于科学认识活动,而探索性和创新性则是其基本特征。

(16)实践与人的存在

动物是在消极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其生存的,动物的存在方式就是其本能活动,这是由动物活动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与此不同,人则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其生存的,即劳动实践、生产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第一,人类生存的前提和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 “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种实践活动不断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它构成了人的生命之根、立命之本。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才能得到满足。

第二,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出人这一 “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即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实现和确证。正如马克思所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第三,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正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人们之间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植根于社会实践。由实践产生和形成的社会关系,反过来又制约和规定着人的本质,使人成为 “社会存在物”。

(17)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首先,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统一的物质世界原初本没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在世界和人类社会之分,只是在出现了人及其活动之后,在纯粹的 “自然之网”上才出现了缺口并一分为二,即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分化出一个与它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人类社会。

劳动、生产实践使统一的原初物质世界或自在世界分化出人类社会或人的世界。生产实践不仅使天然自然、自在世界发生形态的改变,而且还把人的目的性因素注入自然界规律的因果链条中,使自然界规律的链条按同样客观的 “人类本性”进行运转。就是说,在尊重自然物的本性和规律的前提下,把人的内在尺度运用到物质对象上去,按人的方式规范物质运动的方向和过程。在实践过程中,“自在之物”、天然自然日益转化为体现人的目的并能满足人的需要的 “为我之物”。这一过程就是自然的 “人化”过程,是从天然自然中分化出 “人化自然”的过程。

自然的 “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就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就意味着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自然的 “人化”是在社会之中而不是在社会之外实现的。

总之,人类社会是在实践中从统一的物质世界中分化出来的,实践是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

其次,实践又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从自在世界中分化出属人的世界,使物质世界二重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二者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内在联系,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也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内在联系、内在统一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自然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人在实践活动中把天然自然同化于自身,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同时又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于人类世界、人类社会中,而人类世界、人类社会又反过来制约天然自然,不断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和天然自然的形态。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这种双向运动和转换的内在统一,正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实践是实现这种统一的现实基础。第二,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中出现的 “生态失衡”和负面作用,也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调节和改善,使生物圈内的物质、能量的流通与交换走上合乎客观规律的正确轨道,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8)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的实践活动是正确认识和解决人和自然相互关系的关键。本来没有天然自然和属人自然的区分,只是人类诞生以后,人通过实践活动,从事劳动生产,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而改变着天然自然发展变化的形态,同时区分出天然自然和 “人化自然”“自在世界”和 “属人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如前所述,人类的实践既是物质世界分化的基础也是物质世界相统一的基础。

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同时,人又具有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特殊性,有其实践活动这一人所独有的存在方式。人与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人在实践活动中,既要依赖于自然界提供的生活资料,又要遵循而不能违背它的发展规律。自然界不会自动提供人所需要的一切生活资料,只能通过改造自然,改变自然界的存在形态才能获得。从这点看,人和自然有其对立的一面。另一方面,人又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同自然界又有共同性,只需科学利用和遵循而不是过分索取自然界的资源,破坏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爱惜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科学的实践活动,正确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能建立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使人和自然都能得到和谐正常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回答了人与自然之间如何进行协调发展的问题,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视域:

其一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他还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些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其二是阐明了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长期以来,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以增加生产要素和扩大生产规模来拉动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资源环境的破坏。然而,经济发展、GDP数字的加大,并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我们还要注重社会进步、文明兴盛的指标,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生态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不能突破。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 “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是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要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要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绿色发展理念,旨在突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19)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是实践,没有社会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实践,人就无法生存和生活。只有从实践这一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出发,才能真正理解社会生活及其本质,才能真正理解复杂而又千变万化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本质的实践性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是同义的,二者是相互贯通和彼此统一的。社会的实践本质,概括起来就是: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都是在物质生产实践和其他交往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

第二,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基本内容。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无一不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形成和发展变化的。

第三,社会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变迁,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并通过实践的推动才能实现。

2.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是: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客观世界的事物、现象存在着普遍联系,但并不是一切联系都是本质的,都可称之为规律。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力的相互联系,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序数之间的联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揭示了物质生产方式的内容及其形式的联系。这些定律或规律所反映的这些关系或联系都是本质的,即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和发展过程。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和必然性也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它代表着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例如,电磁感应的定律,它揭示了电流变化必然引起磁场改变、磁场变化必然引起感应电流产生的规律。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规律,也是用必然联系来说明的。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相对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会重复出现。规律是分层次的,依据规律适用的范围,可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任何规律都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发现和利用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和取消规律。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物质运动的规律,二者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之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也是客观的,具有客观性。就是说,社会发展规律的形成和作用虽然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但是人的自觉活动不能否定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这是因为:人们的目的或愿望能否实现,取决于人们的意识是否符合社会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作用,但不能决定或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发展往往是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意志构成的 “合力”作用的结果,往往与一些人的目的相违背。

社会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实践决定了社会历史规律不同于自然界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规律的主要特点在于,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首先,社会历史规律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是在社会历史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没有人们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形成社会历史规律。其次,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也离不开人的活动。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社会历史规律,而且能够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社会历史规律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展开的过程。例如,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实现的。没有人的生产实践和经济活动,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既不能形成也无从实现。与社会历史规律不同,自然规律的形成和作用都是盲目自发的,不需要人的活动干预。

社会规律的特点表明:由实践活动推动的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一方面,社会历史是由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变革的成功,社会形态的更替,都离不开现实的个人及群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事件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或预期的目的的。另一方面,人们的实践活动又必须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以成功地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社会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或人们活动的结果都是与每一个人的愿望相符合的,而是指在相互冲突的个人意志构成的 “历史合力”运动及其结果中包含了人们的目的性因素。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而是指人们有目的的活动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前提。

(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意识又不是被动的,它能够积极地反作用于物质,即不仅能动地反映世界,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创造世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人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在现代,人们利用科学发现的各种客观规律,不但创造出了能代替人的体力和手足的各种机器,而且创造出了能部分代替人脑工作的电脑。意识的这种能动作用也叫意识的能动性或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创造性和灵活性;第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第四,影响和控制人的生理活动。意识能动作用是物质决定作用前提下的能动作用。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认为意识决定物质,这是唯心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忽视意识的能动性,则会陷入旧唯物主义机械论的消极直观反映论。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主观能动性的内涵。

主观能动性也称为意识能动性,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征之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利用意识、思想等精神因素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是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人们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利用科学理论去指导实践活动,等等,都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主观能动性是以客观规律为基础和依据的能动性。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否则,主观能动性就是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必然失败。所以,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尊重包括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在内的一切客观规律。第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事物的客观规律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制约性,但它并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障碍。相反,当人们深刻认识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它也就成为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广阔舞台,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演出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 “话剧”来。对客观规律认识得越深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越充分,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就越顺利、越有效。同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越充分、越积极,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也就越深入、越深刻。所以,不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对立起来,而要看到它们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5)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大量的丰富材料中,研究和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首要工作。第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人们要深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性质,需要必要的科学知识和观测设备;要改变客观事物的形态和属性,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所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凭空的,它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所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第三,深入实践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精神力量,要把这种精神力量变成物质力量,只有通过现实的物质实践,才能充分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主体能动性如果只停留在主观意识、主观精神的领域而脱离现实的实践活动,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

(6)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趋向指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一定的轨迹和趋势,这种轨迹和趋势是由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特点、条件及其内在本质联系即社会历史的规律性、因果必然性所决定的。社会历史趋向体现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主体选择指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社会历史转折时期所进行的历史选择。这种选择表现着社会历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说,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所以,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或者说是这种关系的一种表现。

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性、因果必然性,这是社会历史主体进行历史选择的前提,是不能违背的。而社会历史的规律性、必然性不是抽象的,它是由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条件和各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构成的,正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特点、条件和因素及其内在联系,也就是社会历史的规律性、必然性,为社会历史主体进行历史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空间。只要在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可能性空间进行选择,根据主体的利益和客观需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深刻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条件和因素及其内在联系,从而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目标、模式和道路作出最佳选择。所以,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的历史选择是辩证统一的。最后,主体选择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和判定。

3.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和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联系的基本属性或特点是:第一,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世界所固有的,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联系,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思想概念的联系是客观事物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二,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没有孤立的事物,各种事物都处在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也存在着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每个具体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纽结。第三,联系的多样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但具体事物的具体联系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等。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但每一个具体的联系又都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是受着具体条件制约的,随着条件的变化,联系的具体形式也要发生变化。这个原理对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即探索事物运动的规律。

(2)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它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树立整体性、全面性和开放性的思想观念,从普遍联系和动态发展中去考察和分析事物,防止思想的片面性和封闭性。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观察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原则之一。

承认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也就必然承认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承认联系的普遍性,也就必然承认发展的普遍性。因为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根源于世界的普遍联系,发展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特色。所以,把发展与联系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就不难理解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3)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是密切联系的。世界的普遍联系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统一的。

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起来表述自己的发展观。运动、变化、发展是属于同一序列的概念和范畴。运动就其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标志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变化主要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运动的多样性,运动的不同过程、状态和趋向,事物内部和外部联系的演变,等等。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指前进的变化或进化,反映着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或从一种运动形式中产生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过程,从总体上概括世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有方向的运动。把握辩证法的 “发展”范畴,需要深刻理解世界辩证运动的丰富特征,其中包括运动变化的多样性、多向性与总体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自己运动、自我完善与向他事物转化的统一,新事物产生与旧事物灭亡的统一,等等。

(4)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变化或进化,是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尽管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倒退、下降、循环的运动,但发展是事物运动中的总的趋势和主流。世界上的各种具体事物都有自己产生和灭亡的过程,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这是一个客观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新事物是和旧事物相对而言的。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的必然性、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与此相反,旧事物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区别新事物和旧事物,不能单凭出现时间的先后,不能根据形式上、现象上是否新奇,更不能从人们主观上的任意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的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之所以不可战胜,是因为:第一,新事物的结构、功能和特性更能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符合发展的规律,因而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第二,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出来的,它吸收了旧事物中的各种合理因素,又增加了新的因素,它对旧事物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的发展壮大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5)发展与过程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宇宙本身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宇宙本身的形成就是一个过程。在太阳系中,地球在经历了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的阶段后,才形成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条件。而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也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进化的上升发展过程,最后产生了人类,从而开始了社会发展过程。从宇宙的演化到人类历史的演化表明,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过程,是过程的集合体。

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过程,自然界、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之中。恩格斯说: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具体地说,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思想包括三重含义,即:世界上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特定的具体运动过程,没有抽象的事物;每一事物都有它的生成和灭亡的历史,凡是产生的,都是会灭亡的;每一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过程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过程,是更大过程的一个阶段、环节或部分。所谓一切事物都是 “过程”,“存在即是过程”,就是指每个事物存在的暂时性、稳定性的相对性,整个世界就是无数事物生成和灭亡过程的相互衔接,以及由此结合构成的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堆积。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思想的意义在于:第一,它要求我们从发展的观点考察一切事物。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与时俱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式和内容。第二,它指明前进和发展是事物过程的主导方向。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着,而这些运动和变化的主导趋势和结果,运动变化的实质,则是产生出优于旧事物的新事物。唯物辩证法把肯定发展的前进方向性作为过程论思想的核心。第三,是否承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的重要分歧之一。把握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思想,是划清与形而上学的界限、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武器。

(6)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这些基本环节的逻辑反映就是辩证法学说的基本范畴。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即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在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第一,它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源泉,“联系”本质上就是对立的事物和方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作用,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即事物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第二,它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一条中心线索,是深入理解它们的一把钥匙;第三,是否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

(8)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离异的性质和倾向,同一性则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性质和倾向。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性质和倾向,斗争性是 “斗”“分”,同一性则是 “和”“合”,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但二者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是相互斗争和对立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同一,斗争则是具有同一性、结合为一个矛盾统一体的对立双方之间的斗争。既没有离开同一性的斗争性,也没有离开斗争性的同一性。同一中有斗争,斗争中有同一。因此,把握矛盾,就是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共同作用中把握矛盾的运动。

(9)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联为一体,互为条件,使对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可以从量变和质变两个过程分别加以考察。矛盾斗争性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根本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矛盾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对立面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所推动的。在对立面的斗争中,双方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为对立面的变化,为事物的质变、飞跃,进行量的准备和创造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当矛盾双方力量的发展在斗争中沿着各自的方向达到它的极限时,只有通过矛盾斗争才能突破这个极限,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一事物变成他事物。

(10)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掌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都具有方法论意义。它告诉我们,任何矛盾都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彼此之间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各自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善于在矛盾的斗争性中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在矛盾的同一性中把握矛盾的斗争性,使事物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健康发展,这是认识与实践活动应该掌握的一种艺术。所以,正确处理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把握好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正确解决认识与实践活动中的矛盾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在矛盾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有两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都存在着矛盾;其二,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平时人们所说的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说任何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侧面都有其特点,具体来说:每个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有特殊性,这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据;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包含的矛盾有其特殊性,这是不同阶段相互区分的根据;在同一阶段的矛盾中,各个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每个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同矛盾的解决方式也不同,各有其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特殊性是个性,共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任何个性总是这样那样地与一定的共性相联系而存在。随着范围的扩大和观察角度的不同,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就变成了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分析事物的特殊矛盾和矛盾的特殊表现,从而找到解决矛盾的具体办法。它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因为:第一,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每个事物包含的具体矛盾又都带有特殊性,因此,具体分析每个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特殊矛盾,就成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区别事物的根据。第二,这是社会实践所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哲学,坚决反对抽象地谈论问题的恶劣学风,认为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充分认识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具体条件,研究事物包含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的重要保证,也是马克思主义防止僵化和教条化从而永葆活力的重要条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依据。

(13)矛盾分析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转化为方法论就是矛盾分析的方法。毛泽东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的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作为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它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作为认识的根本方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矛盾分析方法包括多方面的重要方法,是由唯物辩证法的各种方法所构成的方法群的统一体,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分析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分析方法,“重点论”和 “两点论”的分析方法,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辩证否定的分析方法,如此等等,都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各种具体方法,它们在认识与实践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由此不难理解,矛盾分析方法在方法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人们认识与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14)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的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要理解这一规律,首先要了解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种规定性,以及质和量相统一的度。量是事物的构成要素、运动发展的速度、规模和程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变就是事物在量上的变化,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它通过性质和属性表现出来。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度就是表示质和量统一的范畴,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和界限。

(15)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有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两种形式。量变是连续的,因而是不显著的变化,质变则是渐进性的中断,所以表现为显著的变化。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看变化是否超出了度,没有超出度的就是量变,反之就是质变。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质变都是由量变引起的;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到了一定程度必然要引起质变;第三,质变巩固了先前量变的成果,又引起了新的量变并规定了新的量变的界限。质变和量变的关系又很复杂,这表现为量变和质变形式的多样性,量变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构成事物的要素在数量上的增减;二是要素构成方式或排列方式的变化。质变也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爆发式的飞跃;二是非爆发式的飞跃。质变和量变又相互渗透,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包括局部性质变和阶段性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事物的变化发展在其形态上就表现为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量变的反复循环的过程。量变表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质变则表现了事物发展的间断性。间断性不是事物发展的停止,而是指事物从旧质态向新质态的飞跃,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质变在新旧事物间划出了一个界限,但新旧事物之间也不是绝对间断的,因为新事物是从旧事物的母体中发展出来的,它吸取了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也带有旧事物的一些痕迹。连续性和间断性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注意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只承认量变和连续性的庸俗进化论;另一种是只承认质变和飞跃而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激变论,它们都割裂了质变和量变、连续性和间断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16)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

1)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包含了各种矛盾,这些矛盾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两种力量、两个方面:一种是维持事物自身的存在,这是所谓肯定的方面;一种是促使事物的灭亡,这是所谓否定的方面。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通过肯定和否定的斗争,最后达到一种对立面的统一,旧事物灭亡了,新事物产生了。肯定和否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它们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第二,它们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第三,它们是相互贯通的,在一定条件下彼此相互转化。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反映在人们头脑中就是辩证的否定观。

2)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恩格斯指出,辩证法 “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最后,作为整个过程的核心的否定的否定”。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化,是矛盾的 “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是矛盾自我展开的综合性、总括性的过程。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两个方面。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处于对立统一之中。最初,事物的肯定因素占主导地位,矛盾也就处于肯定阶段。矛盾进一步展开,否定因素战胜肯定因素,于是事物发生质变。此时,矛盾运动就由肯定阶段进入到否定阶段。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否定。在第一次否定的基础上,事物的发展还要进行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才能解决前两个阶段之间的矛盾,既保留它们各自的积极因素,又克服它们各自的片面性,达到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使事物在自我运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呈现出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就是说,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事物的辩证发展和内在联系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凸显了事物自我运动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和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事物由肯定经过两次否定,这种否定形式显示出事物自身发展的辩证性质,是 “真正的、自然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否定”,是在 “更高阶段上重新达到了原来的出发点”的否定。

(17)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人们正确认识和掌握了事物的肯定和否定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从而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就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理解上的。辩证的否定是这样一种否定,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它是发展的环节,标志着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由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其二,它又是联系的环节。它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起来;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并在旧事物的母腹中生长起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相统一的辩证否定,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 “扬弃”——既克服又保留。保留是发展的历史延续,是发展中的连续性;克服是发展中的连续性的中断,是发展中的非连续性。辩证的否定,就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是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它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用批判的和革命的眼光看待世界上的事物,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绝对化。对任何事物既不要绝对肯定也不要绝对否定,诸如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对待新生事物、对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工作,以及对待外国的东西等问题上,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肯定应该肯定的东西,否定应该否定的东西。在这方面,既要与肯定一切的观点划清界限,也要与否定一切的观点划清界限。

(18)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的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一,它告诉人们,事物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前进的,这是事物发展不可逆转的总方向和趋势。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往往有曲折,甚至有倒退,但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事物,总会通过曲折的道路,使自己获得提升和发展。掌握否定之否定规律,人们才能深入理解事物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第二,这一规律指明,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吐故纳新是宇宙不可抗拒的规律。符合时代潮流,顺应客观规律的事物,不管经过怎样的曲折道路,遇到多少困难和风险,遭到旧事物的阻碍和反抗,最终它必然会战胜旧事物而获得发展。新生事物的发展,往往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19)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成对的,每一对范畴的内在联系及辩证转化,实质上也是事物发展不同方面的客观规律。

1)原因和结果。

唯物辩证法把事物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联系或因果关系。把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或事物叫原因,而把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原因和结果这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在于:第一,原因和结果这对范畴,其反映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原因的,而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因而这一规律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论依据,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前瞻性和调控性提供了前提。第二,因果联系的辩证法是现代科学反馈原理的理论基础。

2)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趋势。必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与此相反,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其方法论意义在于:第一,它是反对形而上学否定偶然性和唯心主义否认客观规律性的思想武器。第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指明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首先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把认识和实践立足于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要求人们不要忽视偶然性,它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因而要善于抓住偶然性因素和有利的 “机遇”,使事物在有利于人们预期效果的方向和轨道上发展。

3)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揭示的是可能的事物和现实的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转化过程。现实性是指现在一切事物现实的实际存在性。它是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性是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相对于现实性而言,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区别,但二者又是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方法论意义在于:第一,现实性包含着可能性,因此,人们办任何事情,都必须从现实出发,并对可能性作出全面的分析。第二,现实性包含着不同质的好的和坏的两种可能性,因此,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应尽力争取好的可能性,防止坏的可能性。第三,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人们应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转化的必需条件,把可能变成现实。

4)现象和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本质和现象相互区别、对立,但实质上二者又是统一的。现象和本质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这就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对大量现象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从表面现象中抓住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

5)形式和内容。

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揭示出现实事物都是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合方式的统一。事物的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事物的形式则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和形式是统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只有内容而无形式或只有形式而无内容的事物,在现实世界中都是不存在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般说来,内容决定形式,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又积极影响内容,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形式和内容是相互作用的。在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中,内容是比较活跃的、易变的,相对而言,形式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保守性。内容和形式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在于:第一,观察和处理问题,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内容,切忌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要依据事物发展内容的需要去保持或改变、调整原有的形式,以保证事物健康正常的发展;第二,在重视事物内容的同时,也要重视形式的作用,把充实内容和恰当的形式结合起来;第三,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有利于内容的各种形式,发展内容,繁荣形式。

4.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是客观事物、客观存在的辩证法,是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辩证法,它是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辩证运动及其内在联系而构成的规律。唯物辩证法作为哲学的理论形态,它概括了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以及二者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起支配作用的辩证法,而主观辩证法,即人的辩证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主观辩证法有不同于客观辩证法的一些特点,但它本质上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客观辩证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与此不同,主观辩证法则依赖于人脑及其自觉的思维活动,是在人脑中进行的,以观念的、逻辑的形式展开的思维活动的辩证运动。

(2)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因此,它的每一基本原理、重要命题既是我们观察、分析事物的理论根据,又是我们认识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范畴,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是辩证思维、人的认识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思维方法。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各种规律中,因而它所提供的方法也必然成为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正如毛泽东所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是教导人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

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实际的认识过程和实际工作中,坚持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使之具体化,就转化为具体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是唯物辩证法观点和方法的具体化、实际化。例如,我们在认识过程和实际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要全面而不要片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要顾全大局,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注意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安排,统筹兼顾,等等,就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是这些观点和方法的具体化、实际化。所以,正确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一致的。

(3)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的反映,是客观事物辩证发展及其规律主体化,因此,辩证思维方法是主体正确认识客体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认识工具。

1)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推导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个别走向一般的过程;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一般走向个别的过程。二者在运行方向和具体规定上都是相反的,是相互对立的,但同时它们又相互联系、互为前提。第一,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推理的前提是一般原理,而这些原理都是通过归纳得出来的,所以,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第二,演绎是归纳的前提和指导,任何归纳都是在一定概念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归纳不能离开演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是归纳和演绎交替使用的过程,它们作为思维的两种方法、两个环节,各有自己的功用,不能相互替代,但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任何将二者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2)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主体在思维中将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整体走向部分的过程;综合则是主体在思维中把对对象的各个方面的认识进行整合,全面地把握对象的方法,是思维从部分走向整体的过程。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分析,对对象的具体部分和细节认识不清,对整体就不会有正确的认识,所以综合离不开分析;另一方面,部分又是整体的部分,对整体没有一个合理的认识,分析也就无法进行,因此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它们是两种思维方法,又共同构成了思维把握对象的两个环节,互为前提又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把它们割裂开来,或是只强调分析,或是只重视综合,都是错误的。

3)抽象与具体。

抽象是指由分析对象而得出的关于某一方面的判断,是在思维中把其他方面撇开或遮蔽住而形成的认识,是一些抽象的规定,所谓 “抽象的”也就是片面的意思。这些判断相对感性具体,是一种深入到对象本质的认识,但这是片面的深刻性,是对对象本质的片面的把握,所以思维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而必须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种具体是思维具体,它是多方面规定的统一,是在思维中对对象本质的全面把握,也是对本质与现象之统一的把握。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分析由感性具体形成抽象的理性规定,再将这些抽象的规定有机地综合起来,达到对事物的全面认识的过程,是深刻地、完整地把握事物的过程。从抽象到具体,既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也是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

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历史是指客观对象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思想发展过程,逻辑则是指上述过程在一定理论体系中的反映,即用逻辑的方式对历史过程的概括。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意思是逻辑要统一于历史,一定理论的逻辑范畴的演进过程要与对象以及对对象认识的历史过程相统一,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历史是逻辑的现实基础,逻辑进程终归由历史进程来决定。但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的统一又是有一定差别的,前者是对后者的集中的、本质的反映,是抛弃了一些细节和偶然的东西对历史的更深刻的反映。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各种思维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和原则,也是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和原则。

(4)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二者的辩证结合,对现代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属于两种不同层次的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关系,它侧重于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考察、揭示事物的联系与发展的一般本质和规律。与此不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在确认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发展的前提下,从世界的某些方面、某些领域去考察、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等,都是从某一角度、某一方面出发,去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规律的。

同时,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共同性,两者的关系不仅十分密切,而且两者的区别也是相对的。因此,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应以辩证思维方法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前提,以把握事物的整体联系和发展;另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又要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吸取营养来丰富自身,通过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具体地、深入地指导现代科学研究。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要防止两种不良的倾向:第一,防止用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否定和取代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即不能用一般思维方法否定和取代特殊思维方法。第二,防止用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否定和取代辩证思维方法,即不能用特殊、个别思维方法否定和取代一般思维方法。这两种倾向都割裂了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辩证关系,对现代科学研究都是有害而无利的。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把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去指导现代科学研究,才能正确揭示和把握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5)辩证法与 “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

“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构想全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其一,体现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其二,体现了用整体、全面观点看问题的辩证法。其三,“四个全面”的战略构想也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集中反映和深刻展现。

(6)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矛盾运动规律的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具体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正是基于这种批判的、革命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地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这一要求就需要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予以指导。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范畴和原理,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所以,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7)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 “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本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8)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重点及重要概念

1.理论重点

▲世界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实践的内涵、特征和主要形式,实践的社会本质。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及其联系和区别。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为深入理解上述中的一些问题,要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贯穿哲学发展史的一条基本线索,是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解决、不能避开的问题,围绕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而建构起不同的哲学理论体系。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深入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以及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哲学史上,有各种各样的哲学学派,其哲学观点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本质上只有两大派别,即哲学唯物主义和哲学唯心主义。要熟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表现出来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在其发展中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或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要深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内容,特别要懂得 “客观实在”这一物质的本质、物质的唯一特性的含义,理解这一科学物质观在反对唯心主义、二元论和不可知论以及防止机械唯物主义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理之一。深入理解这一原理,要从多方面、多种关系加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如物质与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与人类社会、社会实践的关系,以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理论根据,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锐利武器。

(5)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中具有基础和核心的地位,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就从根本上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之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包括实践的定义、实践的本质、实践的特征和实践的基本形式,以及实践同社会生活的关系等丰富内容。对于这些内容,要深入掌握和理解。

(6)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人们考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则,它们在唯物辩证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全面掌握事物联系普遍性的含义,以及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7)事物发展的过程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它表现为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即通过事物发展的一定过程性表现出来。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堆积。每一具体事物都是一个过程,事物即过程,自然界、人类社会及其事物,以及人的思想,其发展都是一个过程,是世界永恒发展的一个或大或小的环节、阶段。正是这些过程、环节和阶段的衔接,构成了世界永恒发展的无限过程。“存在即过程”,世界上的事物,永远处在生生灭灭、生灭交替的过程中,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正是事物生灭交替的过程性,展现着世界的永恒发展。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告诉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考察一切事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可思想僵化,故步自封,落后于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进步。

(8)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实质,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一个重要原理,正确理解矛盾斗争性的含义、矛盾的性质及其斗争的形式,以及掌握矛盾斗争性原理的重要意义。正确运用矛盾斗争性原理,对于正确处理现实生活的各种矛盾、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9)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密切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事物的发展,离不开矛盾的斗争性,同样,也离不开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的发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正确理解对立统一规律,一定要深刻理解矛盾同一性的内容,重视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同现实生活、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联系,如我国在对外的经济、科技等交往中,提出伙伴关系、共赢、合作、互利等思想,以及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就是对矛盾同一性原理的正确运用。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矛盾的特殊性有种种表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无论在革命实践中,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学说的精髓。

(11)意识的能动作用。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物质决定意识,但不否认和忽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能动作用。相反,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或主观能动性,认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或意识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深刻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地指导实践不可缺少的。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革命和建设实践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所以,在复习中,必须搞清什么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它有哪些表现;懂得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或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它与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关系。

2.重要概念

哲学 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实践 社会生活的本质 联系 发展 规律 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 质变 量变 肯定

否定 辩证思维方法 意识 意识的能动性

(三)复习提示

1.从以往考研实际情况看,这一章的内容多有涉及,出题的概率比较大,特别是有关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质变和量变、意识的本质和形式、意识的能动性等内容,在以往的试题中都曾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在复习时,对上述理论内容,应特别加以注意。理解上述有关原理时要注意:(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能把二者混淆。

2.从以往考试的题型看,上述重要理论的考试内容,既有选择题,又有分析题。复习时,除注意准确地掌握基本理论的观点、命题和论断,从而准确地回答选择题外,特别要注意如何做好分析题。做好分析题,特别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基本理论去说明一定的实际问题、实际材料,或从一定的实际问题,如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材料中,正确分析、概括出基本理论,使理论和实际有机统一。在以往考研的试题中,多是提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些材料,或从我国传统文化的文献中摘编一些富有理论性、哲理性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对这些材料的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进行理论分析和说明。复习时,要注意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二、实战操作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的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A.客观性 B.有限性 C.相对性D.一维性

2.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道:“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是我们之间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有效性 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

3.“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 ‘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 ‘力’,物理的 ‘力’是人类用来 ‘化’自然界的,文化的 ‘力’是用来 ‘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

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4.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5.“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这一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C.二元论D.辩证唯物主义

6.“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人化了的世界”,这个命题的意思是

A.人类实践改造了我们周围的自然世界 B.在人化的世界中意识是决定性的因素

C.自然和社会之间没有什么区别D.只有社会现象才是人化的世界

7.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意志论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8.人们只能改变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和结果,却不能创造出任何一个物质原子,这表明

A.人只是被动地适应世界 B.人能够自由地创造世界

C.人不能改造世界D.人的能动性是有条件的

9.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10.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看作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11.人工智能的出现表明

A.意识不只是人所特有的 B.电脑将会代替人脑

C.意识和物质是统一的D.人的能动性具有广阔的前景

12.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D.人类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13.承认人的意念、意志、情绪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这是

A.唯意志论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符合实际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14.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存在性,这是一种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折中主义的观点D.二元论的观点

15.任何联系都是有条件的,这是

A.唯物辩证法的命题 B.形而上学的命题

C.唯心主义的命题D.似是而非的命题

16.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

A.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时间和空间与事物运动的内在统一性

D.是否承认事物运动的因果性和规律的客观普遍性

17.“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18.“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19.发展的实质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0.“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

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21.某人得病住院,想吃水果,子女们给他买了苹果、樱桃、梨送去,他说他要吃水果而不是这些苹果等,他犯的错误是

A.把个别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B.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C.认为个别就是一般D.认为一般不是个别

22.“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种观点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强调运动变化的辩证法观点

C.否定事物之间有相对确定的界限的观点D.强调生死转化的合理观点

23.“自然从来不飞跃”,这个命题表现的是

A.肯定事物变化的连续性 B.否定事物变化的连续性

C.夸大事物变化的连续性D.夸大事物变化的间断性

24.康德曾经认为,我们所感觉到的一切都是事物呈现于感官的现象,所以我们只能认识现象,而无法认识本质。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

A.夸大了现象的作用 B.忽视了现象的作用

C.割裂了本质与现象的统一D.强调了本质与现象的差别

25.“假象与真相一样也是客观的存在”,这个命题属于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折中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

26.因果关系的多样性,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一定要坚持

A.可知论的立场 B.决定论的立场

C.全面性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

27.矛盾的斗争性与政治斗争的关系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理论与实际的关系D.哲学与政治的关系

28.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 “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讲解他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越长越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29.人的感官的认识能力高于动物,除人脑及感官发育比较完善外,主要因为

A.人具有理性思维 B.人具有理性也具有非理性

C.人具有直觉和想象D.人具有生理机能也具有心理机能

30.有一副对联,上联是 “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 “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普遍状态

C.运动的内在原因D.运动的存在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

1.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前者依赖于后者,后者不依赖于前者

C.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这意味着

A.意识的存在形式如感觉、表象、想象、概念等是人特有的精神现象

B.对同一对象人们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认识

C.人们的认识可能会歪曲对象的本来面目

D.人们永远不可能认识事物的真相

3.指出下列哪些命题正确地说明了形和神的关系,即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

A.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B.形神相即,合则两存

C.形如刃,神如利,神依赖形D.形非神,神非形,形神相离

4.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使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表明

A.物质和精神的对立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B.物质和精神是能够转化的

C.精神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区分物质和精神没有意义

5.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字典,删去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作了修改。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着时代前进的印记。字典词语释义的变化表明人的意识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语词含义的改变

C.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6.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7.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意味着

A.物质是一切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绝对不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D.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纯粹运动是不可能的

8.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主动积极应对,化 “危”为 “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有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我们唯一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D.事不避难,知难不难

9.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A.生产实践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道德实践D.科学实验

10.意识的能动性具体表现在

A.能动地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并根据人的需要确定一定的目的

B.制订行动的计划,灵活地改变措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C.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

D.为自然立法

11.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区别表现在

A.意识活动的承担者是人脑,人工智能的承担者则是机械电子元件

B.意识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则没有社会性

C.意识具有无限的创造性,人工智能则只能按照人输入的指令行事

D.意识是完全主观的,人工智能则是客观的

12.实践是人特有的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这意味着

A.实践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B.实践是人的发展程度的一种表征

C.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D.实践是主客观统一的基础

13.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14.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于事物本身

15.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的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中找到其物质的 “原型”

16.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1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这种一致性的公式有

A.个别——一般——个别 B.实践——认识——实践

C.群众——领导——群众D.团结——批评——团结

18.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故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包含的辩证法是

A.矛盾的同一性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D.矛盾的一方只能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1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离 B.同一性重要,斗争性不重要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D.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0.质变量变关系的复杂性体现在

A.质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B.量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C.质变中有量的扩张D.质变和量变难以区分

2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

A.必然性与偶然性不可分离 B.在偶然性背后总有必然性存在

C.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来表现并为之开辟道路D.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22.把原因与结果看作人们的一种心理习惯或头脑中固有的范畴,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这是一种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非决定论的观点

23.现象与本质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A.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深藏在内部的 B.现象是可感的,本质必须通过思维来把握

C.现象是不真实的,本质才是真实的D.现象多变易逝,本质比较稳定

24.可能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原理给人们的启示是

A.一定不能把抽象的可能当作是现实的可能,做一些超越事物发展阶段的事情

B.一定要根据主体实践的要求分清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C.主体的能动性既在于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也在于改变事物运动的条件创造出新的可能性

D.对于可能性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还需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和认识

25.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是

A.部分是整体的基础,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B.整体具有单个部分所没有的性质

C.整体的功能不等于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D.整体依赖于部分,部分不依赖于整体

26.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是

A.系统论代替了唯物辩证法 B.系统论是现代形态的唯物辩证法

C.系统论证实了唯物辩证法D.系统论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27.下列观点属于形而上学观点的有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C.同一就是与差别对立并排斥差别的同一D.斗争都是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28.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 “电子邮件的六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 “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29.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纪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纪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30.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 “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 “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

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

C.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映

31.“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辩证法的生命观无非就是这样……生就意味着死。”恩格斯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是

A.生和死是生命中不相容的、绝对对立的两极

B.生和死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C.生命包含着它的否定因素死亡

D.在一定意义说,生就是死

32.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 “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33.长江的年龄到底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 “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 “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

A.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B.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C.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附:选择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1.C 2.D 3.A 4.A 5.D 6.A 7.A 8.D 9.C 10.B 11.D 12.A 13.D

14.C 15.A 16.D 17.B 18.C 19.D 20.C 21.B 22.C 23.C 24.C 25.B

26.C 27.B 28.C 29.A 30.A

多项选择题:1.ACD 2.ABC 3.ABC 4.ABC 5.ACD 6.BCD 7.A BCD 8.ABCD 9.ABD

10.ABC 11.ABC 12.ABCD 13.AB 14.BD 15.AD 16.ABD 17.ABC

18.ABC 19.ACD 20.ABC 21.A BCD 22.AD 23.ABD 24.ABCD 25.ABC

26.CD 27.ACD 28.AC 29.A BCD 30.AB 31.BCD 32.ABCD 33.BD

(三)分析题

1.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对漫画中所反映的工作方式进行辨析。

【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各个部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总和。

(2)人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也是一个整体,都有其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它可以而且应当分工合作加以完成。但漫画中所反映的这种工作方式,把一项完整的工作机械地加以分割,表面上看是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人了,实际上是破坏了工作内部的整体的有机联系,必然事与愿违。这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工作方式。

2.1997年,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1

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力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2

在市场开拓上下工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齐飞,鹏程万里。

材料3

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这种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请回答:

(1)在上述三个材料中,某鞋厂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

(2)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

(3)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

【答案要点】

(1)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统一大市场与区域差异的矛盾。

(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商品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

(3)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该企业具体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3.一些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凡物必有合……有合各有阴阳”。“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简析上述论点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方面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答案要点】

上述观点指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相互联系、包含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不可分割。但这些辩证法思想是朴素的,并带有一定的宗教、神秘色彩。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揭示客观事物自身的固有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特别是毛泽东系统地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学说,科学地阐明了关于矛盾普遍性以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的原理。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统一,不可分割,二者的辩证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4.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讲话中说:

“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不同文明要 “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答案要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则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同的文明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且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世界上的不同文明也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它们具有同一性,从而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融合,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它们又具有斗争性,通过斗争性,它们排斥掉和舍弃各自文明中落后的东西,从而达到文明的共同进步,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得到共同发展。

(3)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才能构建起和谐世界。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表明不同文明具有对立因素和排斥性;而各国文明又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表明它们彼此之间又具有吸引性、依赖性和融合性。所以,世界上的不同文明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彼此补充,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构建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

5.结合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副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而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就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辨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

【答案要点】

(1)上述故事涉及的辩证法基本范畴主要有: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它反映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具有复杂多样性。“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即同果异因,因果关系中还存在着同因异果和多因多果等复杂现象。华佗通过望色、诊脉,透过现象揭示了本质。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现象,而本质则要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2)华佗对症下药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求我们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6.结合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 《断桥》,也就是 《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地向后仰去。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1)为什么 “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 “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 “经典之作”?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答案要点】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事物及其发展变化是复杂的,人们的活动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原因,挫折、失误时有发生,偶然事件是常有的。而梅兰芳大师这次演出失误可以看作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所以说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大师将舞台事故的错误变成经典之作,是因为他的这种成功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是由于梅兰芳大师的应对突发事故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才使得错误变成经典之作。

(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因此,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时,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把握认识,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和消费。接着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来填埋或者焚烧。但填埋只是把垃圾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既与人争地,也有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的隐患。焚烧不过是把污染从地上转移到空中,产生二英等有害物质。

于是,人们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比填埋、焚烧更好的出路?这时候,一句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但变废为 “宝”的前提是垃圾的分类投放——别把垃圾放错了地方。何谓放错?到处乱扔是放错,收集时搅混在一起也是放错。不同的垃圾只有往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实现资源的价值。即使还免不了要填埋、焚烧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也得把它们分出来。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换出绿色,好处多多不言而喻,但如何让人们乐而为之?2009年5月起,上海开始普遍推广新的垃圾分类理念,开展以 “换出更绿色的上海”为名义的 “绿色账户”活动。何为绿色账户?就是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积分换取环保小礼品:再生纸笔记本、绿色小植物、环保手电筒……上海推出 “绿色账户”的实践说明,办法是可以想出来的,关键是愿不愿意琢磨。中国的垃圾问题不比哪个国家小,我们只能 “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 “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答案要点】

(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自然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如何合理地处理垃圾是人们实践活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垃圾成为废物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不当(即放错位置)所造成的。我们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生产生活中出现垃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正视矛盾,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当中才能推动事物发展。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把垃圾 “变废为宝”可以有多种办法,垃圾分类就是一种有效的 “出路”。(注:如果考生从矛盾转化的角度论述,可酌情给分。)

三、复习思考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有何意义?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什么?唯物主义经历了哪些历史形态?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什么关系?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应该从哪些方面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马克思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有什么重要意义?

6.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7.实践有哪些特征和基本形式?

8.意识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9.既然说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什么又说社会发展规律离不开人的活动,这是否相互矛盾?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怎样实现统一的呢?

10.“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中。”你能分析和说明这句话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以及正确理解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吗?

11.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否就否定了一般原则、一般理论的指导?你能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含义吗?

12.世界普遍联系原理的含义是什么?它有什么方法论意义?

13.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4.怎样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15.请用经济建设或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材料,说明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原理的重要意义。

16.请用现实生活的事例或实际材料,说明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哪些作用。

17.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中具有什么作用?在理解矛盾的斗争性问题上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18.请举例说明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量变和质变是怎样的关系?

19.什么是辩证思维方法?有哪些基本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是怎样的关系?

20.你能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学说,说明我国在同各国的经济交往中主张 “合作共赢”的道理吗?

21.除三个基本规律外,唯物辩证法还有哪些成对范畴?这些成对范畴有什么方法论意义?

2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它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怎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