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讲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以及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理论复习指导

(一)基本理论的系统内容及其知识点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旧历史观的缺陷与唯物史观的创立

历史观是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根本看法。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和物质生活条件。它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基础的、决定性的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和现象的总称,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包括人们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基本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内容。

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回答决定着解决历史观其他问题的基本方向。唯物史观第一次对历史观基本问题作出了正确回答,为社会历史观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首先表现为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在此基础上,两种历史观在社会历史规律和历史创造者这两个问题上也形成了根本对立。

唯心史观或旧历史观的根本局限是片面夸大了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没有看到精神因素背后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因素及其规律的作用,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唯物史观克服了唯心史观的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依据科学的实践观对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认为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他们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特别是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发展是具有客观规律性的过程;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构成及作用

社会存在也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存在的构成,包括物质生活的生产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以及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自然环境或地理环境是指与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首先,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其次,自然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优良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恶劣的自然环境则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最后,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就会给社会带来危害。自然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自然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人口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人口因素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增长率和密度等。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首先,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人,就没有社会。其次,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适度的人口对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对社会发展则起延缓作用。在现代社会,人口的质量(智力、体力等)、职业构成、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等状况,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口因素要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人口增长或自我生产的规律是社会规律,而非自然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生产相互制约,但物质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人口的增长要同物质生产发展相适应,同自然资源的状况相适应。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所构成的。

在社会意识的复杂结构中,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这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旧社会的意识形态(它反映已被消灭和正在被消灭的旧生产关系)、反映现存社会中正在成长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三种相互对立的意识形态必然要展开斗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意识的构成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的不同,有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之分;按照社会意识的不同层次,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依据社会意识形式中的不同部分与经济基础的不同关系,又把社会意识形式分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表现为情感、信仰、习俗等,它以感性认识为主。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觉的、系统的、定型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科学等,它以理性认识为主。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会心理起指导和其他的影响作用。

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也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它不反映经济基础,没有阶级性。

(3)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们为了获取物质资料而改造自然的劳动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社会发展中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即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是通过生产劳动产生的。生产劳动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人们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其他活动创造了物质条件。其次,生产方式最终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基本面貌,决定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最后,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最终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源、来源,社会意识的内容是对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第二,社会意识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或迟或早地发展变化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一般而言,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但是,有些先进的社会意识又能预见社会发展趋势。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在历史上常有这种情况:经济发达的地区社会意识不一定就先进,而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社会意识不一定就落后。这种情形是由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第三,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总是同以往的社会意识有着某种联系,都是在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五,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原理的重要意义在于:从理论上说,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从实践上说,它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精神力量。

(5)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历史活动的第一要义,就是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根本的现实关系。

生产力是在物质生产活动即劳动中形成的。在生产力的复杂结构中,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对象通常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成为有用价值,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资料。劳动对象既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又是人们征服自然的程度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造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的中介,直接传递着人对自然的作用,是衡量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尺度,也是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客观根据。劳动者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人,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并且从事生产实践的人。这里的能力既包括体力也包括智力,从发展上看,劳动者的智力因素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能动因素,是“活的劳动”。

在生产力系统中,还有科学技术。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规律的理论体系或知识体系,也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技术是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物化的科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但它不是独立的实体性要素,而是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一经渗透到生产力的各实体性要素中去,就会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必须通过如下途径:其一,与劳动资料相结合,如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其二,与劳动对象相结合,改进或扩大劳动对象,提高劳动生产率;其三,与劳动者相结合,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其四,运用于生产管理,提高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已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先导和基础,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根据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以及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具有巨大影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把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

生产力具有属人性,它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是在人的劳动中形成的,是人们以往活动的产物和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生产力具有物质性(客观性),即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客观成果,又是人们现实的活动的物质基础或前提。生产力是包含各种物质实体(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现实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社会性。生产力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是以劳动者的协作、分工为中介而形成的社会力量。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具有历史性,它随着人们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人们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6)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客观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方面,它决定生产关系中的其他方面。可以说,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生产关系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结构与阶级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经济范畴。阶级的存在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阶级是指同一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社会集团。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由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的经济地位。阶级对立的实质在于,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在生产中居于支配地位,并能占有另一集团的劳动,即剥削另一部分人。在各个阶级社会,除了构成该社会主要矛盾的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之外,还有一些非基本的阶级或集团。社会阶级结构及其变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统一的整体,即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这一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反过来,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推动或阻碍的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并由此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形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它既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规律,也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根本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它表现了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和趋势。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变化发展,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任何生产关系都必须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生产力的状况,即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进而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

其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的。例如,先进的生产关系可以通过调动和激励生产者的积极性,通过合理地配置资源或生产力要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最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是从生产力,特别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发展开始的。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活跃的、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或保守的因素。虽然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但在新的生产关系刚建立的一定时期内,它与生产力的状况相适应,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的生产关系会逐渐变得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进而会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求用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便应运而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也是绝不会出现的。

(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也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第一,社会历史的发展首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推动社会历史的健康发展,一定要正确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要求,变革或调整生产关系,在 “适合”生产力发展上下工夫,既不要滞后,也不要超前。第二,它揭示了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的必然,因而为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提供了科学根据。第三,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自己的先进性,以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按照党提出的工作重点转移、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都是以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理论基石的。

(9)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存在着多种经济关系,有残存的旧的经济基础的成分,也有未来的新经济基础成分的萌芽,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经济体制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观念上层建筑是建立政治上层建筑的思想指导,政治上层建筑则是一种现实的力量。

(10)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而国家是从人群共同体中分化出来的政治共同体。从历史上看,国家的出现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同时又和社会职能的分化紧密相连。

在原始社会中,没有阶级,人们共同劳动,平等相处,社会秩序依靠传统习惯和氏族首领的威信来维持和调整。随着私有制的确立和阶级的出现,原始社会的血缘纽带和传统习俗被打破了,习惯的力量和族长的威信失去了作为调整人们行为规范和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社会分裂为敌对的阶级而陷入原有方式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在氏族和部落机关已经失灵的情况下,占人口少数的奴隶主阶级要迫使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己的广大奴隶供其剥削,保护自己和社会不致在无休止的斗争中陷于毁灭,并使对奴隶的剥削固定化,就必须凭借暴力的强制性机关,于是国家便应运而生。正如恩格斯所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 ‘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国家的产生又同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密切相关。在社会分工出现以前,社会管理职能十分简单,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一种独立活动。自从社会分工出现之后,生产活动及其产品交换在规模和复杂程度上有了很大发展,需要一个权威组织来保证生产和交换的顺利进行,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脱离并成为某些人的专门职业,使得建立一种权威的管理机构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恩格斯指出:“社会产生它不能缺少的某些共同职能。被指定执行这种职能的人,形成社会内部分工的一个新部门。这样,他们也获得了同授权给他们的人相对立的特殊利益,他们同这些人相对立而独立起来,于是就出现了国家。”

从历史上看,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与阶级的分化是交织进行的,社会分工同时造成社会集团的分离以及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所以,当国家成为管理社会生活的独立机构时,它就不可避免地同时成为统治阶级压迫和控制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同原始氏族组织相比较,国家具有三个特征:其一,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为标志来划分和组织居民;其二,一种特殊权力机关的设立,这就是常任官吏、特殊的武装队伍以及各种强制性的机关;其三,为了维持这种特殊的机关就需要征收赋税。上述三个特征是氏族组织不具有的,当这些特征完全具备时也就标志着国家的形成。

国家的起源及其特征表明,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事物,控制一定的社会秩序,但其目的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1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包括服务的方向、方式和效果三个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正是由于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的矛盾运动,形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密切相关,它们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规律,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面,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无论哪一部分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生产关系,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来保护,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为自己进行宣传和辩护。上层建筑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要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上层建筑主要通过政治的、思想的力量来影响、控制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从而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要反对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割裂开来的错误观点。“上层建筑决定论”夸大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否认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而机械决定论则夸大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忽视或抹杀政治力量和思想力量对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作用。

(13)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要求我们全面认识和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不断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这是由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

(14)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形态;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人类社会至今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范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为我们分析和认识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认识工具。

社会形态是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的统一。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把复杂的社会关系区分为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前者主要指生产关系,后者包括政治关系、道德关系、精神文化关系等。物质关系是最初的、基本的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而思想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物质关系决定思想关系。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社会形态都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构成,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形成了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任何社会形态都不是 “纯粹”的,都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和相应的上层建筑规定着该社会的本质特征,同时又往往存在着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残余以及未来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萌芽。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有相似之处,即二者都是具有一定客观规律的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选择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更替,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

(15)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一方面,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社会形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支配,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基本次序依次更替。另一方面,具体到每个民族、国家,社会形态的发展又有差别性和多样性。如有的国家在其发展中超越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也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迁为先进的社会形态,等等,这些都表现出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形态更替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16)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发展是客观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或必然性。这种客观规律并不否定一定主体的一定的自主选择,而且为主体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空间。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的有目的有意识指向确定对象、结果的创造性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究竟哪一种可能性会实现,不仅取决于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且取决于一定社会主体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或客观规律决定的可能性空间制约的。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的基本趋势、基本条件,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人们历史选择的正确与否或正确程度,取决于对社会历史规律和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识,这种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体现着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然性和选择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从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我国跨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通过民主革命的胜利走向社会主义,这既是客观条件蕴含的历史必然性、规律性,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中国遵循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选择了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政策,表明我们可以跨越资本主义阶段,但又遵循着工业化、市场化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一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既是具有中国特点、中国式的现代化,又符合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既体现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又是中国人民的一次自觉选择和伟大创造,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17)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五种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更替是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趋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曲折性。曲折前进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是指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的不可逆转的基本方向和趋势。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则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的非直线性,表现为迂回曲折的道路、暂时的停滞甚至倒退。这是由社会的复杂性、偶然事件的作用、反动势力的阻挠破坏造成的。正确地理解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和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有助于我们坚定前进的信念和信心。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它们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这两对矛盾相互制约,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水平,最根本的就是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水平;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根本尺度。

第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并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第三,社会基本矛盾规定着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或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变迁,或推动着某一社会形态的内部变革或改革。

(3)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阶级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原始社会初期并不存在阶级。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生产力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又相对发展不足的结果。第一,金属工具的使用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为一个集团占有另一集团的劳动提供了可能,是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第二,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又一经济前提。私有制的出现使社会集团转化为阶级,并转化为利益冲突的阶级对立。第三,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基础。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破坏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人群共同体,产生了阶级,即分裂为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人群共同体。

从本质上说,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于人们在特定的经济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结成不同的关系所决定的。由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占有或不占有)不同,在劳动组织、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指挥、统治或服从)不同,参与分配的方式和取得收入的数量不同,因而区分为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区别阶级的基本标志,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4)阶级斗争的根源和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它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经济关系的根本对立和冲突。由此可以看出,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阶级斗争则是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社会革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先进的新的社会形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对于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要从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状况、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进行理解和说明。因为,阶级斗争受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着的。

(5)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意识形态取向,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力量对比,从而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要特别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如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和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6)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根本变迁、更替。社会革命的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实现国家政权的转变,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社会生产力。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和尖锐化。

(7)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社会革命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因为,第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第二,它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第三,无产阶级革命为最终消灭剥削制度、阶级对抗,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创造条件。

(8)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改革不同于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而不是根本质变;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环节,实现社会形态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不是用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改革就是要用新的社会体制取代旧的社会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衡量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如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观念变革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改革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如果说社会革命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基本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不能容纳它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社会改革则适用于解决旧的社会体制问题,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情况下,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刻的、全面的变革,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手段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其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政治体制、文教体制等。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 “制度创新”,用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取代旧体制。

(9)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关的概念。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正确认识;技术则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并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性手段、程序和方法。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基本上是平行的,尽管二者有时交错发展,但总体上是相互联系的。科学偏重于知识体系,而技术则表现为工艺、方法和操作能力等。

(10)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激光通信、空间技术、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形式。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进而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地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由于现代科技使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生产力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在自动化机器出现以前,人们的劳动方式主要是手工劳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劳动方式产生了第一次革命,即由手工劳动转变为机械劳动。随着机械化向电气化、电子化的发展,生产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提高,使人们的劳动方式正在经历着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变革。新技术革命在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同时,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并导致了一系列新产业部门的蓬勃兴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迅速增长,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日益增长。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推动生产分工和协作的广泛发展,并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最终必然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全方位地改变了人们的作息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减少了从事延续人类自身所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而可以用更多的劳动去从事精神生产活动,从事科学、艺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创造性活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们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第三,科技革命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包括科学实践。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变革。人们在近代以前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了狭隘落后的思维方式。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摧毁了旧的生产方式,消除了地域的狭隘性,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的思维摆脱了传统的狭隘性、落后性。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更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们具有了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能够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和现代技术手段,去研究新现象、新领域和新课题,从而强化了人的感觉能力和思维能力。科学革命使现代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和精确性等特征,并使认识活动出现了教学化、模型化和形式化的趋势。

科学技术虽然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作用,但它却不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更不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11)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危及地球生命和社会的全球问题。必须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和全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全球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和谐的一面,也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冲突的一面。科学技术能否造福于人类,关键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取决于人类对科学技术应用的合理控制。

伴随着全球问题特别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 《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哲学意义在于,它进一步证明了社会发展过程是人类与自然和谐或协调发展的过程,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在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上,有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史观占据统治地位。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这一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结束了唯心史观的统治,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根本对立的两种历史观。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什么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具有能动性的人。正确认识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正确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就必须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是理解社会创造过程和创造者的关键。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人的本质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现实的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不是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从社会关系及其发展变化中,把握个人的本质,把握个人、群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包括确定历史创造者内涵时,遵循以下原则:其一,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其二,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其三,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揭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5)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是居民中的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包括不同阶级和阶层。劳动人民群众及其广大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是物质生产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承担者,他们创造了物质财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其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不仅为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活源泉,而且还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

最后,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的。

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的内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包括的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十六大报告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的实际指出,除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以外,还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为祖国的富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而也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广大工农群众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6)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我们党的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是我们党长时期艰苦的民主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 “法宝”之一。坚持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邓小平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 “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决策的基础,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保证。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7)个人与社会历史

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在社会历史中,人既是“剧作者”,又是 “剧中人”。一定的人们创造着历史,又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社会发展规律的形成和作用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但是人的自觉活动不能否定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人们的目的或愿望能否实现,取决于人们的意识是否符合社会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作用,但不能决定或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发展往往是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意志构成的 “合力”作用的结果,往往与一些人的目的相违背。在这种 “合力”中,有的人作用大些,有的人作用小些;有的起推动作用,有的起阻碍作用。

(8)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唯物史观在主张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充分肯定了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历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一方面,“时势造英雄”,任何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英雄人物的出现也取决于个人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主观条件、机遇等偶然因素。

历史人物往往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是历史任务的提出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他们对历史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历史人物的作用再大,也不能超过人民群众的作用,也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和大小取决于他们是否正确反映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以及个人的才能和品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别。按照个人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在历史人物中,按其对历史影响作用的性质即是否促进社会发展,又可区分为杰出的历史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杰出的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其中包括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等。反动的历史人物则是指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著名人物。

(9)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根据历史人物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和全面的考察和评价。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既不能夸大、拔高和美化历史人物的作用,也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于前人。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和评价。在阶级社会中,历史人物必然是一定阶级的阶级利益和愿望的代表,受其所属阶级的制约和影响。在阶级社会里,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脱离阶级背景和阶级关系。

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用历史分析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阶级关系和背景,必然要成为考察的具体内容。所以,从根本上说,历史分析方法包含着阶级分析方法,二者是一致的。

(10)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无产阶级领袖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他们在社会革命和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同时,无产阶级领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同其他人一样,也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限制,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活动中,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应坚持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把他们的功绩和失误放到具体的历史的条件下,加以认识和分析,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

无产阶级领袖对社会历史的作用和贡献,取决于他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取决于他们同人民群众的结合程度,取决于他们能否正确处理自己同他们代表的政党之间的关系。对无产阶级领袖作评价,要正确认识领袖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代表他们的利益并引领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走向胜利的领袖,而领袖则必须代表和服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能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之上。因此,人民群众尊重、热爱自己的领袖,但又反对夸大领袖的作用,反对个人迷信、个人崇拜。

(二)理论重点及重要概念

1.理论重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在上述理论重点中,要特别注意: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关系。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及其规律性,这一过程及其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并表现为一个决定的过程,即具有决定性。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即历史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当一个民族的历史处在一个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出多种可能的途径。在这多种可能性中,哪一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个民族的自觉选择,取决于这个民族内部不同阶级或集团实践力量的对比。历史选择可以使一个民族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通过不同的道路向着较高级的社会形态迈进。人们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历史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而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这取决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利益;地区、民族、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活动;对于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正确把握的主观能动性的水平和程度。

总之,就人类历史的总体来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为一个决定过程;就具体的民族历史来说,社会发展并不是严格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这其中就表现出人们的历史选择的重要性。

(3)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社会意识总括着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和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但又不等于社会意识。从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来看,系统的、自觉的、定型化的社会意识可以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通常称之为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另一类是不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可称之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如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非意识形态部分不具有阶级性。

意识形态是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观念上层建筑,其包括艺术思想、道德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点的哲学等。在阶级社会的每一形态里,如前文所述,往往有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

(4)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社会各方面进步的重大作用。但需注意,科学技术却不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更不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旧制度、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同时,要知道科技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

2.重要概念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历史观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形态 阶级 社会革命 社会改革 人民群众 历史人物

(三)复习提示

这一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原理、主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以往的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的考试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涵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容及二者的相互作用,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社会意识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和能动作用等,在以往历年的试题中,都曾以不同的题型、形式有所涉及。

二、实战操作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C.生产方式D.物质生活条件

2.把社会与自然界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现实基础是

A.劳动 B.人C.活动D.地理环境

3.人类社会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

C.人类社会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是有客观规律的

D.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

4.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D.物与物的关系

5.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D.政体

6.近来,马克思的 《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 《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 “骨骼”又有 “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其 “骨骼”系统是指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物质生活条件

B.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7.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

A.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 B.上层建筑的变革

C.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D.社会革命

8.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

9.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的物质标志是

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D.科学技术

10.经济基础是指

A.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C.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

D.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总和

11.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12.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基本矛盾D.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13.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发展生产力 B.国家政权问题

C.改变旧的生产关系D.改变旧的观念

14.“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5.《共产党宣言》中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16.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在同华北记者团谈话时,讲了一个希腊神话故事:巨人安泰是地神之子,他在同对手搏斗时,只要身不离地,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不断吸取力量,所向无敌;但是,只要他一离开大地,就会毫无力量。他的对手赫拉克勒斯发现了他的这一特征,在一次搏斗中突然把他举到半空中将他扼死。刘少奇借用这一神话故事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要

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

C.保持对敌人的高度警惕D.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

A.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B.实践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C.实践规定了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

D.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2.社会存在包括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D.全部社会关系

3.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中的决定力量,原因在于

A.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的

B.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领域的基本特点

C.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D.生产方式规定了社会生活的所有细节

4.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A.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

B.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

C.它是当代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

D.它是改造自然界的物质力量

5.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个人价值的教益是

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一致的

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

D.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

6.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D.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7.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发展方向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生产力的任何发展都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

A.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B.概括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C.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D.规定了社会历史的根本性质

9.“‘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10.“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11.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进程 B.决定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征

C.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D.他们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12.马克思曾引用爱尔维修的话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这段话说明

A.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B.英雄人物的出现是时势造成的

C.某一时代英雄人物产生的时间、地点带有偶然性

D.英雄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

13.全球性生态问题突出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下述观点哪些是正确的?

A.地理环境自在自发地影响社会的发展

B.地理环境通过社会生产转换为社会的内在要素而对社会发展起作用

C.劳动是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转换器

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性质、程度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14.“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种观点是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历史辩证法的观点D.宿命论的观点

15.“时势造英雄”和 “英雄造时势”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B.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两种观点是辩证统一的

16.“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抹杀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D.否定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

17.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 “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 “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 “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 B 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 “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

B.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

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对社会发展整个过程的认识

18.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19.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指

A.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B.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和生产的劳动者及知识分子

C.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D.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

20.作家史铁生在 《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于是他 “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启示有

A.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B.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

C.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D.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

【附:选择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1.C 2.A 3.C 4.C 5.C 6.B 7.C 8.B 9.C 10.B 11.A 12.C 13.B 14.A

15.A 16.D

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 3.ABC 4.ABCD 5.AB 6.BCD 7.ABD 8.ABCD 9.ACD

10.AB 11.ABD 12.ABD 13.BCD 14.AC 15.AC 16.ABD 17.BCD 18.CD

19.ABC 20.CD

(三)分析题

1.下列是有关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材料:

材料1

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

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2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3

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

摘自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请回答:

(1)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孟德斯鸠之处,并说明为什么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3)根据材料2和3,阐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案要点】

(1)孟德斯鸠用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物质因素去解释民族的差别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观点不是从社会内部而是从社会外部的自然条件去说明的,是不科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恩格斯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肯定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的同时,着重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

恩格斯认为,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盲目地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系统,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3)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并不断增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只有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的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2.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只要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试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评析上述观点,阐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答案要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密切相关的范畴,但不是完全对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那种认为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上去了的观点,在理论上是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的自发论;在实践上否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是造成实际工作中 “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在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战略性方针,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只有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在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请回答: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2)如何理解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答案要点】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

(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 “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4.以下是有关我国所有制结构问题的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情况如下:

在工业经济领域(以产值计算),国有经济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97年的26.5%,集体经济由21.8%上升到40.5%,非公有制经济由0.2%上升到33%。在商业领域(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算),国有商业由1978年的54.6%下降为1997年的24.3%,集体商业由43.3%下降到18.2%,非公有制经济由2.1%上升为57.5%。

1997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公有制经济占67%,个体工商业占15.9%。到1997年底,个体工商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426.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5%,私营企业96万户,从业人员1399万人。1979—1997年,外商实际投资2201亿美元。

摘自国家体改委研究所组编:《中国所有制改革20年》

材料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所有制结构条文的修改情况见表1-4-1:

表1-4-1

材料3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上半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2264亿元,增长10.1%,其中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1月至7月总产值的综合增长速度同比为16.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当月增速同比也达到14.5%,非国有企业的当月同比增速超过25%。该省省长说:“没有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就不可能有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浙江省的 “共同发展”所形成的所有制结构是:国家、集体、个体私营、“三资”的比重是11.5%、40.3%、42.5%、5.7%。

摘自 《光明日报》,1999-10-10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材料1,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1与2,说明我国宪法修改的理论依据。

(3)分析材料2,指出我国 《宪法》第6条修改前后所保留的共同内容及其原因。

(4)结合材料2与3,说明我国宪法修改的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

(1)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已由原来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其原因是我国原有的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规律,对其进行了改革,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材料1反映了我国经济基础的变化,材料2反映了作为我国政治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宪法的修改。其理论依据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客观规律。

(3)保留的共同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其原因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宪法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根本性质。

(4)我国宪法的修改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事实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上升为国家意志,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根本的法律保证,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形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三、复习思考题

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是什么?有人说:“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根本对立所在。”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在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的作用上,有人认为 “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请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评述。

3.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4.请说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内容,正确运用这两个规律,对于社会实践有何重要意义?

5.试用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我国实际,说明在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领域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6.如何理解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7.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有哪些动力因素?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为什么?

8.为什么说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像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出现的全球问题?

9.什么是人民群众?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起着决定作用?

10.如何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1.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树立群众观点有何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