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的重建:“我是讲书人”第一辑
- 我是讲书人编著
- 1895字
- 2020-06-25 21:58:00
2.让眼睛暂时远离生存的功利心
在美的世界里,无须评判,只需要做,尊重感受这件事。
林维业
有 一天,我跟几个朋友到杭州法喜寺供佛。在去斋堂吃饭的路上,我们碰到了寺庙80岁的老方丈——定本法师。他拄着个木头拐杖,与我们擦肩而过。其中一位朋友就对我说:“哇,大和尚的气场就是不一样,很强大啊。”他说的时候,眼神中充满敬畏。可是这时候,我身边的另外一位朋友却嘀咕道:“我觉得他没什么特别的啊,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家。”
这就有意思了。我可以确定,我那两位朋友的感觉都是真实的,但是我确定不了,这位大和尚的气场是不是真实、客观存在的。
有些人看到一朵花、一幅画,会觉得很美,很被打动;而另一些人却觉得不过如此,不就是一种植物、一张纸。我们感知到的这个世界是那么不一样,但我们同样又都在终其一生地追求美好的事物、美妙的体验。那到底 “美” 是什么?我觉得答案就藏在这本将近一百年前的小书里。
朱先生在《谈美》中告诉我们,美感产生的原理有两个,一是无功利心,二是移情作用。
先说无功利心。无功利心就是让眼前的意象和实际的人生,保有一段适当的距离。我们只欣赏这种孤立绝缘的意象,不问它和其他事物的关系如何,不问它对于人的效用如何,让思考和欲念都暂时失其作用。
比如,有次我到西塘古镇旅游,跟客栈老板聊天,说到西塘这个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小镇太美了,每条街道、每个角落都很有味道,可以入画,羡慕老板能生活在这里,真是件幸福的事。老板却说:“你要真的生活在这里,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这条你觉得好看的街道,我只知道它通向菜市场,而那条你觉得有韵味的街道,是我每天上班要经过的路。”
我是游客,单纯地去欣赏,就容易觉得美,但那里是客栈老板赖以生存的地方,自然很难超脱生存的功利性,纯粹地去感受。
再说移情作用。移情是在观赏某种意象时,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
庄子之所以觉得鱼儿从容自在而且快乐,是因为庄子本身就是从容自在而且快乐的。他只是把这种心态,投射给了鱼儿。或许,惠子更深一层的心态是对自己不那么自信,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才把这种心态,投射给了庄子,说出那句质疑庄子的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那位觉得老方丈气场很强的朋友,可能拥有一颗虔诚的恭敬心,对一位寺庙的长者,能饱含深情,所以能感觉到老方丈的气场不俗。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人逢喜事精神爽。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这就是移情作用。
但是可能有人会问:“了解到这些原理,我还是没能体会到美,怎么办?”或许大多数人跟我另外一位感受不到老方丈气场的朋友一样,所以经常会问,该怎么欣赏一幅画、一件艺术品?我们很希望从那些我们看不懂的艺术品里面,发现和体验到美,而每当听完别人的讲解,我们要么是学到了一些知识点,要么是被对方讲的故事打动,最后那件我们希望打动自己的艺术品,依旧没有打动我们。
试想想,抱着想要发现美、体验美的目的,算不算也带有某种功利性呢?
我不想去评价我那位感受不到方丈气场的朋友没有恭敬心,可能他的关注点不一样。或许当他觉得充满肌肉感的超人,那种英雄主义才算强大气场的时候,我前面那位朋友却感受不到。但是人的真实感受,很重要。没感觉没有错,没感觉,硬要有感觉,可能就错了。这书本让我知道,审美不是认知活动,而是体验活动。
这本书一开头就在跟我们谈,看待一棵树的三种眼光。第一种是木匠的眼光,木匠会去想树可以用来做什么样的桌子、造什么样的房子。木匠考虑实用性,想着物尽其用,是以“善”为最高目的的。第二种是科学家的眼光,他会去关注这棵树是什么品种,树枝这么长是不是有利于进行更多的光合作用。科学家想通过研究对树有更多认知,是以“真”为最高目的的。
除了追求实用的“善”和认知的“真”,我们之所以为人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我们还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就是第三种眼光,艺术家的眼光,以美为最高目的。与前面两种眼光不同,它需要暂时放下实用和认知的功利性追求,单纯地体会一棵树的姿态、颜色、与周围环境形成的气氛和你当时产生的感觉。
“善”和“真”其实都是一种目的,这很重要,因为我们需要跟社会产生协作、发生关系,这会让我们不停地辨是非、做评判。可是所有预设的目的,仔细思考下去,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而我们这一生经历过的感受,才是最实实在在的。
所以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要以出世的心态,去做入世的事情。把自己的人生当成一件艺术品去看待。
或许,因为生存,我们在“真”和“善”的世界里需要不断面对评判。而在“美”的世界里,无须评判,只需要做,尊重感受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