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肠、小肠有话说:咀嚼不足,肠道就会被连累

如果牙齿是消化道流水线上的第一位“工人”,那胃就是第二个。

牙齿偷懒不好好干活,胃的工作量就会增加。

人体神奇的消化道都是有些“工人”在工作呢?

狼吞虎咽还是细嚼慢咽?

在食物进入消化道之前,吞咽是我们可以有意识控制的最后一步。之后从食管到肛门发生的一切,我们都无法施加影响。简单来说,我们不可能直接给胃发出任何命令,比如:“我知道我没好好嚼就咽下去了,我也知道你有段时间会不舒服,但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像牙齿一样磨碎食物呢?”遗憾的是,这根本不起作用。

通常情况下,吞咽是一套自动化过程,为了调节吞咽功能,人体自带吞咽反射机制。食物通过食管就是吞咽反射在起作用。如果食物被牙齿咀嚼得充分,不知不觉就咽下去了。您可以试一下:咬一口稍微硬点儿的面包,嚼30〜40下。您还没有意识到,嚼好的面包就已经流进了食管,无需费力吞咽。

咽反射可以防止我们吞下未嚼碎的食物。而主动吞咽可以影响咽反射,比如服药就需要依靠主动吞咽。

实际上,我们经常滥用主动吞咽指令,命令咽喉吞下未经好好咀嚼的食物。由于没有足够的唾液润滑,这类食物很难下咽,所以我们常常借助饮料将食物冲刷下去,但这不能称为“吞咽”。长此以往,咽喉对大块食物越来越不敏感,咽反射被启动的频率越来越低,这样消化系统就要承担额外的工作。

小贴示:这种错误的吞咽方式往往始于人生的第一年。喂给婴儿的食物需要切碎,如果喂给婴儿大块的食物,他们多半会吐出来。于是,照看孩子的家长一遍又一遍地把食物送到孩子嘴里。孩子吐出食物的根本原因在于咽反射,那些看似切得细碎的食物并不能通过咽喉的筛选。一旦咽反射疲惫了,喂食就成功了。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咽下草草咀嚼的食物,而消化道就需要额外工作。

胃:把一切都切碎——但受不了捣蛋鬼

被牙齿嚼碎的食物经由食管蠕动,几秒后就能到达胃。

经过食管后,食物首先遇到一块环状肌肉——也就是贲门。贲门与食管末端相连,在食物通过时舒张,食物经过后收缩。贲门的收缩、舒张活动一直持续到食物到达胃末端的幽门括约肌(它的任务是防止食物直接进入小肠)。

喝冷饮时,贲门因受到刺激拒绝打开,冷饮会在食管内停留一段时间,我们会感觉胸椎后面隐隐作痛。当食管把冷饮加热到适宜温度后,才会送入胃里。胸椎的疼痛会消退,但对食管的伤害是长期的。快速大口喝下的冷饮,过量的酒,充满人造香精的饮料以及一杯简单的咖啡,都会阻碍贲门正常工作。

贲门的主要工作是防止胃酸反流,灼伤食管。如果贲门把守不严,强烈的胃酸时常与食管接触,就容易诱发炎症,我们会感觉胃上部有灼热感,胸椎后有被压迫感。

贲门可防止胃酸反流。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胃酸反流的发生。容易引起胃酸反流的食物有很多,比如咖啡、白葡萄酒,甚至一小块蛋糕。吃点中和胃酸的药物管用吗?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治疗吗?如果您想尝试一下,不妨先看一下Part 3。

不管吃下什么,胃都会把这些食物处理成糊状。通常在接收食物后的一个半小时以内,这些食物就会被处理好,推向幽门。

如果幽门正常工作,只有流体食物才能通过。换言之,当食物小于0.2毫米时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否则就要留在胃里继续消化。消化食物需要胃酸的帮助,这一过程又会持续很长时间。匆忙咽下的食物与胃酸充分混合后,在胃的蠕动作用下被磨成小块状,没有被充分咀嚼的食物会在胃里停留8〜10小时。

可能有人会说,狮子不怎么咀嚼,还喜欢吃肉,一次就能吃下35千克肉,它的肠胃也很健康啊。首先,狮子有一个巨大的胃。其次,狮子并没有一天三餐都吃肉,有时它甚至3天都吃不上一顿饭。当狮子进食后,它会找个阴凉的地方躺下,然后胃就开始工作了。2〜3天后,狮子才会寻找下一个猎物。与狮子不同,我们没有10个小时来让胃处理牙齿本该做的工作。进餐3〜4小时后,我们就要开始下一次进食。此时,胃仍在蠕动,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一件好事。胃会越来越疲惫,胃口的检察员——幽门也会疲惫。它等不到把肉变成流体状态,于是早早将它放行。肉本应该在胃里被处理成流质,再与十二指肠中的消化酶混合,变成小分子物质被肠道全部吸收,到达大肠中几乎已经没有营养物质了。

要是您隔三岔五往胃里送几块没嚼碎的肉块,那很难保证消化道的健康。胃没有消化掉的食物,小肠也消化不了,因为小肠主管吸收。由于结肠很长,是细菌的天堂,对腐败菌来说,没嚼碎的肉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肉块咀嚼的次数越少,细菌可以用来腐败、发酵的部分就越多。

给胃造成负担的不只是糟糕的咀嚼。当胃在工作时,胃酸会分解食物,一个捣乱的朋友经常出现:冰冷的气泡饮料。如果饮品是热的、不起泡的,可以直接通过胃进入十二指肠,而冰水或气泡水会加大胃的工作难度。

即使肠胃已经非常疲惫了,它也不会放行冰冷的气泡水。这些液体会停留在胃中,稀释胃酸,浓度不够的胃酸意味着要花更长时间消化食物。

您可以尝试一下,空腹时喝一杯冰的气泡水。如果这种饮品立刻通过胃,那释放的气体就会使小肠充气,当然这不会发生。气泡水中的气体会留在胃里,顶着膈肌,阻碍肺的运动,使呼吸变得困难。几声响亮的饱嗝过后,胃就有地方空出来,您还能再喝几口。喝下那么多气泡水,我们的胃还没有“爆炸”,简直是奇迹。温的、不起泡的水对肠胃是有益的,其他很多饮品不过是折磨我们的胃罢了。

小贴示:中国人深谙此道,他们通常在晚餐时喝茶;而德国人大多饮用红酒或温水。茶和温水既不起泡也不冰冷,对肠胃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气泡水和未被充分咀嚼的食物,还有一样是胃不能容忍的——大量的油脂。如果一顿饭摄入过多的油脂,信号传到幽门处,胃就会通知胆囊释放胆汁。

胆汁是油脂克星,专门用于消化它。如果没有足够的胆汁,胃就会停止消化油脂,等过一两个小时,这坨油脂还在胃里。我们会感觉腹胀,满满的腹腔会压迫横膈膜。

你可能想要喝杯杜松子酒压一压,貌似确实管用。杜松子酒几秒之内顺利到达胃,呼吸顺畅了,又能继续吃了,真好!实际上,杜松子酒并不会刺激消化,它只是刺激了胃的入口,胃收缩了一下,在上腹部空出一点位置。看似舒服了,对胃来说真正的折磨才刚开始。这就像是拿鞭子抽打一头疲惫的老驴,希望它穿过茫茫草原,但它不会因此变得更好。

诺曼底地区的人们把烈酒助食当作习惯。在第一轮酒足饭饱后,喝点烈酒压一压,胃中有空间,再开始第二轮进食。诺曼底地区是欧洲罹患食管癌的高发区,发病部位多是食管末端与胃入口相连接处,这很可能是长时间过度烈的酒刺激引发的。

而低度酒,比如红酒或啤酒,有助于刺激消化腺。对一些人来说,它有开胃的作用。一项调查显示,用低度酒佐餐可以增加15%的食量。

胃与很多器官一样,有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时间。西方有谚语:“早餐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国王,晚上吃的像乞丐。”俄罗斯也有一种说法:“自己吃早餐,和朋友一起享用午餐,把晚餐留给敌人。”

仔细看一下消化过程,您就会明白古人的智慧。如果睡前把胃塞满,胃就会加班加点地工作!饱胀的腹部会阻碍呼吸,影响睡眠质量。另外,腹部压力增加还可能引起打鼾。摄入过多的酒精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如果说牙齿是消化道流水线上的第一个“工人”,那胃就是第二个。第二个“工人”为了弥补第一个“工人”的疏漏,必须不停地工作。长此以往,胃会疲惫不堪,甚至不能正常工作。而冷饮、气泡水和过量的晚餐会让胃的工作更加艰难。当牙齿懒洋洋地度假时,胃却要紧急处理牙齿偷懒留下的超量工作,第二个“工人”的精力很快被耗尽,良好的消化基础也因此被破坏。

拯救疲惫的第二个“工人”是很容易的:您下次吃饭时,只要稍微有点饱腹感就停下来,晚饭尽量少吃一点,这样胃就会很开心。同时,您别忘了监督第一个“工人”好好干活,多嚼几下,在吃饭时或饭后不要饮用冰水或气泡水,这样胃就能够成轻松、健康地消化食物。

当牙齿偷懒时,胃就要超量工作。

十二指肠——负责提供缓冲剂

十二指肠的长度有十二根手指并起来那么长,因而得名。幽门括约肌将它与胃分隔开,如果强酸溶液或胃酸直接进入小肠,就会灼伤小肠,进而引发溃疡。在幽门下方几厘米有一个由括约肌控制的突起,被称为十二指肠大乳头。

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胰管和胆总管汇合后的共同开口,胰液和胆汁在这里与食物相遇。十二指肠的存在十分必要:一方面它可以中和来自胃里的强酸溶液,避免灼伤肠道;另一方面,一些消化酶只能在相对中性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酶是消化的必需品。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对消化脂肪至关重要;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负责处理其他营养物质,尤其是糖类、脂肪、蛋白质。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酶是消化的必需品,它们将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人体需要多少胆汁和胰液参与消化,是由幽门末端的感知细胞去报信。如果吃得很油腻,大约需要1升胆汁参与消化。如果摄取的蛋白质非常丰富,每天参与消化的胰液最多可达2升。晚餐过量的问题就在于此,如果我们感觉疲惫,消化器官根本分泌不出足够的消化液,食物就很难被消化。如果再吃点易胀气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由于晚上肠道运输速率降低,它们长时间停留在温暖的小肠里,就会开始发酵。早晨醒来肚子鼓鼓的,并不是吃下的食物没有消化,而是食物在肚子里发酵产生的气体。

小肠:消化、吸收的主力站

小肠是肠道中最长、表面积最大的一部分。没有小肠,人类无法存活。经过十二指肠的缓冲,食物进入小肠,食物的运动速度就像蜗牛一样,将耗时2小时走完6米的全程。在这2小时内,小肠会利用超大的吸收面积——300平方米,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300平方米?我们的操场可能都没那么大!总长6米,直径仅为2〜3厘米的小肠怎么会有这么大面积呢?

其实,小肠表面有很多褶皱,称为小肠皱襞,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小肠皱襞,会发现其表面并不光滑,有很多突起,这种突起称为小肠绒毛。如果把小肠绒毛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小肠绒毛表面依旧有突起。如果再把小肠绒毛上的突起放到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突起也是一根根的绒毛,这是小肠微绒毛。小肠微绒毛组成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又组成小肠皱襞,小肠皱襞形成小肠内壁,所以小肠的表面积有300平方米。

流质的食物在小肠内停留2小时左右,足以被小肠分解、吸收,运送到下一站。为此,小肠需要不断蠕动。有别于胃消化时的大幅度摆动,肠道的蠕动更接近食管的缓慢蠕动。区别在于,经食管运输后,食物的量不变;而经过小肠后,食物的量会减少。

小肠绒毛内的静脉,不仅决定了身体吸收营养物质的种类,还可决定营养物质的大小。被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运往肝脏,肝脏把这些营养物质处理干净,比如一些有毒物质。然后,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被运送至各个器官,供细胞使用。

小肠内很少有细菌,因为胃中有高浓度的盐酸,一般细菌不能存活。如果您咀嚼不充分,或胃功能减弱,让细菌侥幸逃脱,那您不必担心,因为小肠每天约有3升肠液来清洁肠道。饭后2小时,您看一眼肠道,它们干净如新,粉嫩的小肠绒毛正等待着下一次任务。

小贴示:现在梳理一下小肠的消化过程:它至少需要2小时的消化时间,然后是休息及自我清洁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说两餐之间最好间隔4小时,期间不要吃零食。零食会引发新一轮的消化吸收,肠道没有得到充足的清理和休息,一旦小肠疲惫,有害细菌不能被及时冲刷干净。生病的小肠就更分不清楚该吸收什么,不该吸收什么。

在小肠中,我们吃下的营养物质,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都会被消化酶分解成小块,被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这一过程可能会被大肠的寄居者干扰,寄居在结肠内的病毒、细菌、真菌,可能会沿着肠道进入小肠。其中一些有害物质,包括本该被切碎的大分子物质以及细菌类物质,会通过破损的上皮细胞侵入血液,免疫细胞会对这些血液毒素做出反应。这些免疫细胞还会攻击肝脏和胰腺。

有些免疫反应是由食物引起的,我们不知道餐桌上的某种食物可能就是罪魁祸首。比如麸质(麦谷蛋白),一种存在于谷物中的谷蛋白,对于麸质不耐受人群来说,麸质会被免疫系统当成攻击对象,进而引发乳糜泻。而在这种防御系统的作用下,小肠绒毛会受到损害,小肠也就不能保证为人体吸收足够的营养。

如果消化过程因为肠梗阻被打断,那肠梗阻引发的一系列后果会非常严重。因为引发肠梗阻的很可能是肿瘤,肿瘤生长过于迅速从而挤压了肠道,或是因为之前手术留下的疤痕组织生长所致。一旦消化过程被打断,细菌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在肠道里奔驰,这才是让状况变糟的真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用担心这类食物能不能吃,而在于是否正确食用。

小贴示:肠梗阻主要是因为疝嵌顿、肿瘤等病理性原因,除此以外,如果肠子破了个小洞,或是因为肠道手术恢复不佳,吸收的过程也会被打断。

对于未处理好的食物,肠道无能为力,同时它还要应对入侵者的攻击。这一切让每天加班加点工作的肠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久而久之,它就会生病,甚至罢工。

回盲瓣:小肠的守卫兵

位于大肠和小肠之间的是回盲瓣,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残渣、细菌逆流进入小肠。一般情况下,小肠的食物残渣会直接进入大肠,回盲瓣可以确保这条道路单向通行。如果回盲瓣闭锁不全,大肠里的气体以及感染性细菌就会对小肠造成影响。

在大肠里产生的毒素如果逆流进入小肠,就会被小肠大量吸收。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并不负责防御,可以说小肠毫无还手之力。回盲瓣只有紧紧闭锁才能确保小肠免受有害物质的侵袭。

大肠:细菌和寄生虫的天堂

随着年龄增长,大肠越来越懒。大肠变懒的原因有两种。

一般来说,在正常的情况下,经由小肠吸收后的食物残渣,要在大肠内停留十几个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肠就会开始犯“懒”,失去紧张感。因为身体的功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这种“大肠变懒”是生理性原因。

另一种是病理性的原因,细菌使进入大肠的食物不正常发酵,除了引起胀气和阻塞外,产生的毒素也会减缓大肠蠕动,导致大肠变“懒”。

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著名医生、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曾说过“死神就坐在你的肠子里”“肠是百病源”,他说的“肠”就是指大肠。

小贴示:在中国,大约每10人中就有1人受到便秘的困扰,约有1/5的人患肠易激综合征,肠癌的发病率也在升高。根据最新研究显示,肠道细菌的产物不仅让人情绪低落,导致动脉硬化,还会加速衰老。

大肠的内环境十分特殊。相较于其他脏器对细菌“零容忍”的态度,大肠可以说是细菌和寄生虫的天堂。在大肠里定居的细菌比地球上人口还多1.5万倍。

大肠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繁殖细菌,而是吸收来自小肠流质食物中的水分,大约1.5升左右。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不然就需要额外补充水分。营养物质在上一阶段几乎已经被充分吸收,大肠通常只负责回收水分和无机盐,虽然名为大肠,却比小肠短。为了方便逐渐失水的便便顺利通过,大肠比小肠稍微粗一点。

大肠在腹腔的位置是固定的,始于右下腹,向上经过右侧肋骨下缘,由肠系膜固定。右侧肋骨下缘到左侧肋骨下缘部分的大肠称为横结肠,由肠系膜固定在肋骨下方。从左侧肋骨往下分别抵达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便便在大肠的旅程。

我们先来看一下大肠生理性变“懒”。这类问题主要出在横结肠,也就是肋骨下面的水平部分,由肠系膜固定悬挂在肋骨下方。对于逐渐失水的食物残渣来说,通过横结肠平坦的路途很轻松。这种悬挂结构的问题在于,固定用的肠系膜会松弛,原本平坦的道路会变得曲折,这段平坦的横结肠,也有了弧度。横结肠变为“弧结肠”,倒“U”形的肠道变成“M”形。这段波折的旅途,不仅会延长食物残渣停留的时间,同时会吸收肠道中的水分,这就给食物残渣向下运输造成困难。肠道运输困难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便秘,或是便便不能每天按时报到,或是便便又干又硬,“出货”的痛苦可想而知。

我们再来看一下由细菌导致的“大肠变懒”。正如前面所说,大肠是细菌的聚居地。那些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会在大肠变为细菌的食物,并在这里腐败、发酵。大便难闻的气味,以及肠道中多余的气体大多来自这个过程。有时候,仔细看看还能发现我们吃了什么:未消化完的肉糜、胡萝卜、沙拉。

您是否患过严重的肠炎呢?也就是您吃下去的食物,可能又原封不动地排出来了。肠炎大大缩短了食物在小肠和大肠中的停留时间。正常情况下,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中被细菌分解,例如,半消化的肉会腐败,半消化的蔬菜会被发酵。

这种分解过程将会产生有毒物质,部分有毒物质有致癌作用,有的会诱发炎症。大肠总是遭到毒害,长此以往,失去活力也就不意外了。

对于这种化学刺激,大肠并不会坐视不理,而是尽量将其伤害降到最低。它会分泌更多的大肠液来稀释有毒物质,同时会加快蠕动,将有害物质尽快排出体外。所以肠会发出肚子疼的信号,提醒我们下次注意。一旦大肠变得非常疲惫,这种防御机制很难被启动,正如疲惫的胃和小肠那样。那时,便便的形态和异常气味是提醒我们的线索:肠道有些不对劲儿!

小贴示:其实,拉肚子并不会给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毕竟把有毒物质都排向了下水道。那些一直静悄悄潜伏于体内的便便,所产生的毒素才是真正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当便便通过横结肠后,食物在大肠部分的旅程已经过半了。小肠中的皱襞和绒毛并不存在于大肠中,毕竟大肠只负责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大肠的内表面相对光滑,有穹隆状的隆起。

在大肠的起始端(与小肠相连接处),有一截向下突出的盲囊,称为盲肠。在袋子一样的盲肠下方有像绳子一样的东西,乍看像是寄生虫,这就是阑尾。食物在盲肠内停留的时间在整个消化过程是最长的,6个小时都算正常。对于饥肠辘辘的细菌来说,这段时间正是它们摄取养料的黄金时期。

在儿童时期,这些细菌的进食过程容易诱发炎症——盲肠炎。但发炎后被切除的不是盲肠,而是可怜的阑尾。因为阑尾比较脆弱,经不起细菌的攻击,极容易受到感染。阑尾中的病菌可能会涌入腹腔,给身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阑尾比较脆弱,经不起细菌的攻击。

医学上将阑尾感染称为阑尾炎。很多年前,人们就知道,一旦这个区域疼痛就要立即就医,进行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阑尾炎的诊断依据为:血液中可检测出炎症细胞、体温升高、腹部特定区域有压痛及反跳痛。医生通过病人的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对特定部位进行按压来判断病情,决定是否要进行阑尾炎手术。如果不需要,会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些抗生素会协助免疫系统处理感染,如果病情变得严重,医生会进行新一轮的判定和治疗。

如今,我们拥有显影技术,可以避免痛苦的按压确诊过程。通过造影,可以明显地看到阑尾是否因受到感染而变得肿大。阑尾显影大大降低了错误用药的概率,尽管如此,阑尾切除率仍然很高。

阑尾有什么作用吗?长久以来,阑尾一直被认为是退化的器官。也就是说,阑尾曾经对人体很重要,随着人体的进化,阑尾越来越派不上用场,功能逐渐退化。就像扁桃体,曾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免疫器官。一个总是充满有害菌的地方,免疫系统绝对不会坐视不理。近年来,美国杜克大学提出一个新的假设,有一部分有益菌居住在阑尾中,一次严重腹泻后,这些细菌可以帮助肠道恢复健康。

肠道恶性肿瘤,也就是肠癌,发生在盲肠附近的约占30%,而其余70%发生在直肠里,也就是大肠的最后一段,因为一些食物残渣在这里停留的时间非常长。

接下来,大肠准备“出货”

通过大肠的蠕动,逐渐成形的大便缓慢向前移动。在顺利通过升结肠和横结肠后,大便开始了在大肠中的下降过程,这段“旅程”往往是憩室的高发区。

降结肠负责将食物残渣向下运输,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段旅程格外漫长。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刺激并引发肠道肌肉痉挛,剧烈的痉挛迫使肠黏膜经由肠壁肌肉的薄弱区向外突出形成憩室,在肠道表面形成突起。这就是人体防御系统的警告。

憩室的产生与压力有关,请想象一下您正在捏一个面团,您的手就是肠道肌肉,那些从指缝中被挤出来的面团,里面可能是固体或气体,也就相当于肠道的憩室。这种由肠黏膜突出形成的憩室,是大肠里的“陷阱”,它会把路过的食物残渣困在里面,经过发酵腐烂后,易诱发炎症。如果这样的“陷阱”越来越多,大肠从里面看就像是一块发酵成熟的多孔瑞士奶酪。少数且症状较轻的感染,可以用抗生素处理,但反复多次的严重感染只能求助于手术。

憩室手术需要将感染的憩室及其所在的大肠部位切除,以防止复发。之所以进行手术,是因为担心憩室像盲肠一样,在严重感染后破裂,从而细菌侵入腹腔引发致命性的感染。在欧洲、澳大利亚和北美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一半的人患有结肠憩室病。在患病人群中,有1/4的人在一生中有过一次甚至是多次结肠感染。在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患结肠憩室的人仅占0.5%。由结肠憩室引发炎症需要进行手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原因可能是饮食方式的不同:发展中国家人们的饮食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虽然人体不能吸收膳食纤维,但膳食纤维可以加快肠道蠕动,减少食物在大肠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食物在肠道内腐败和发酵的机会。而发达国家的饮食多以动物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为主,膳食纤维含量较少,同时摄入的食物分量较多,由于咀嚼不充分,消化时间更长。这些未被充分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又成为细菌的养料,在大肠里产生有毒物质和臭气。

这些有毒物质还可能诱发肠炎。肠炎肯定是发生在大肠的某一部分,但很难判断具体是哪种细菌引发的炎症。

大便通过降结肠后,来到乙状结肠。乙状结肠呈“乙”字形,位于左下腹,负责将大便运送至与其相连的直肠,再由直肠将大便推出体外。

乙状结肠末端与直肠相连。直肠开始的10厘米左右,称为盆部——一个负责累积粪便的空间,当粪便完全排出后它就比较“清闲”了。如果大便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在盆部停留时间过长,盆部就容易生病。如果消化情况良好,这里收集的便便很健康,不含大量的有毒物质,也不容易生病。

大肠的最后一段是肛门。肛门主要由两条括约肌组成,但这两条括约肌并不能使肛门完全闭合。即使它们尽全力闭合,仍会留有约1厘米的空隙。为了不必时时刻刻穿纸尿裤,肛门外还有肛门外括约肌防止意外发生。如果肛门闭合不完全,可能是患了痔疮。

便便在大肠中的下降过程,这段“旅程”往往是憩室的高发区。

引发肛门血流不畅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大便干硬,干硬的便便会压迫、损伤肛门附近的黏膜。其次,细菌产生的气体会使腹部持续胀气,进而压迫肛门附近的肌肉。另外,由于妊娠期婴儿的压迫也会引起肛门附近血流不畅。

导致痔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长时间、持续地压迫。这种长时间地用力压迫在坐在马桶上时会更加明显。站姿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括约肌打开,避免“非自愿排空”。马桶直到18世纪才走进家家户户,在那之前,如果“便便来了”,要先跑去公共厕所,我相信您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提前排空。

小贴示:在排便时,身体微微前倾或呈蹲姿,能让排便更顺利。这样您在排便时不用花费很大力气,如厕时间会缩短为原来的1/3。剩下的时间,您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

肠道也有喜欢的“卸货”时间,大多数人是在清晨“卸货”,可能在早餐之前,或在早餐咖啡的刺激后。如果您不是在清晨排便,那肠道是不是按时“出货”呢?如果肛门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就会取消自己的“出货日程”。于是,便秘就发生了,细菌们又抓到机会生产有毒物质。所以,该“卸货”的时候,必须要“卸货”,大肠拥有优先的决定权。

以上就是消化道“流水线”上的最后一位“工人”。肛门看起来总是病恹恹的,但这绝不是它的本意,而是我们没有为它提供一个合适的工作环境,或是前面的“工人”工作草率,或是常常违背它“卸货”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