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语言因素对外语语音学习的影响研究
- 杨小虎
- 3072字
- 2021-03-23 19:49:37
3.2 二语语音习得中发音和感知的关系
发音和感知是语音交流必不可少的核心过程。那么在二语语音习得中,发音和感知的发展相互有何关系呢?两者的发展是否一致呢?
有研究者认为二语语音习得过程中发音和感知没有关系。Strange等人(1995)认为,尽管二语初学者在感知上的错误可以预测到其发音上的错误,但即使发音错误纠正后,感知错误还是可能长期存在。而且对已有较长二语经历的人来说,发音和感知之间没有联系。因为根据Bever (1981:196)的观点,在母语习得中,发音和感知进展都是通过“心理语法”机制保持一致,当母语习得到达完善阶段时,心理语法就逐渐消失,标志着语音学习关键期的结束。在关键期后,发音和感知独立发展,两者难以达到一致。
然而,更多的研究表明,在二语语音习得中,发音和感知确有相关。例如,Flege(1993)调查过汉/英双语者在英语词末/t/-/d/前元音时长的发音和感知表现,结果表明,双语者在感知和发音上有一定程度的相关(r=0.54, p<0.01)。Flege(1995)在探讨母语为西班牙语的被试在英语词首塞音VOT的发音和感知表现时也发现,在英语水平较低的被试中,发音和感知没有相关(r=-0.004, p>0.10),反而在高水平被试中,两者有相关(r=0.49, p<0.01)。可见,二语学习者随语音习得水平的提高,其发音和感知的联系逐渐保持一致,这也恰好与Bevor(1981)的观点完全相反。Flege(1999)指出,二语发音和感知确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大约为 r=0.50左右。那么为何相关系数不可能更大了呢?Flege给出几种解释,一种可能性是正如Bever(1981)所说,负责将发音和感知保持一致的“心理语法”机制停止运行,但也并非完全停止,还可发挥部分作用。另一方面,一些社会心理因素也阻止学习者将其发音提高到与感知一样的水平,例如对母语的“忠诚”或其他一些出于实际的考虑。
如果说二语语音习得过程中发音和感知确实有一定程度的相关,那么两者间这种相关的具体形式又是什么呢?目前存在三种观点,即:感知先于发音、感知和发音同步发展以及发音先于感知,我们在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3.2.1 感知先于发音
第一种观点是,感知的准确度决定了发音的准确度,感知能力的发展先于发音能力的发展。Kuhl和Meltzoff(1996:2425)指出,大脑中关于听觉与发音间关系的信息应该非常精细,甚至成人都可能具有经过内化、标示嘴部动作与声音间关系的“听觉-发音地图”。不过,在母语习得早期阶段,感知和发音的发展并不平衡,记忆中的语音表征在形成时最初要依靠对输入语音的感知,以引导肌动行为产出语音。很多二语语音习得研究者也持类似观点。例如,Flege的SLM模式提出,二语发音准确性会受到感知准确性的限制,即使对于有较长二语经历的学习者来说,二语发音和感知也应该有关联(Flege,1999)。不过,对二语中某音的发音准确度不会比其感知表征的准确度高,在学习初期阶段,还可能比感知表征的准确度低(Flege,1995)。
不少实验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论。Rochet(1995)考察过母语为葡萄牙语和英语的被试在对合成法语/i/-/y/-/u/系列音时的感知表现。结果表明,葡萄牙语被试常将/y/音误认为是/i/音,而英语被试则易将其误判为/u/音。在语音重复任务中,葡萄牙语被试则将/y/音发为/i/音,而英语被试则发成/u/音。Rochet认为,产生这些发音错误是因为在感知时,目标音被划入了母语语音范畴中。Flege等人(1999)实验显示,在控制了到达英语国家的年龄、母语使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后,意大利语/英语双语者被试在英语感知中的发音和感知表现仍然有显著关联。Rauber等人(2005)调查了水平较高的巴西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单元音感知和发音上的关系后发现,在感知中能辨别英语元音对子的被试在发音中对其也能有所区别。Beach等人(2001)对说希腊/澳大利亚英语的双语者在不熟悉的泰语语音对子的发音和感知中的表现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在发音中对泰语语音的区别特征有所夸张的双语者在区别这些语音时的表现也最好。研究者指出,一些双语者更善于捕捉到某些关键性的区别特征,在发音中相应对其有所夸张,因此二语的感知与发音确有相关,而感知的敏感性决定了发音的准确度。
还有研究者指出,二语感知的发展快于发音的提高。Bradlow等人(1997)对母语为日语的被试进行英语/r/和/l/的辨认训练。结果表明,被试对这两个音的感知表现得到相应提高。但研究还发现,在没有任何发音训练的情况下,被试的发音表现也得到提高。不过,发音与感知提高的幅度并没有关联,其中一名被试虽然感知提高了,但发音表现并未有所改变。因此,研究者认为,感知的进展并非发音提高的“必要或充分条件”,发音上的变化可能要落后于感知上的变化。另外,Jia等人(2006)对中国国内、近期刚到美国、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几类汉语母语背景被试的实验表明,对英语元音感知准确度较高的被试其发音准确度也较高,而对其能准确感知的元音的发音也比较到位。同时,一些被试能准确辨认某些元音对子,但在发音中却对其有所混淆,表明其发音水平低于感知水平。另外,被试感知能力提高的速度也快于发音能力。
3.2.2 感知和发音同步发展
也有观点认为,感知和发音相互依存,同时发展。感知能力本身也包括对语言中发音器官活动(如舌位情况、声道大小等)特点观测的能力。例如,在有名的McGurk效应中(McGurk&MacDonald,1978),听音者既要使用视觉信息(即对发音动作的感知),也要使用听觉信息(即对听觉刺激的感知)来感知语音。Ryalls和Pisoni(1997)的模仿实验也显示,儿童在学习说话时需要依靠模仿活动。而Hardison(1997)曾报告,在感知训练中,采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方式效果好于只采用听觉的方式,而感知训练也使发音水平有显著提升。这几个实验都表明,感知和发音能力相互依存,都在利用视觉和听觉信息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Pisoni(1995:22-23)指出,尽管语音感知和发音的关系复杂,但却反映了“同一发音事件”的特点,而说话者在发音时体现出的种种声学差异也正是感知辨认时所得到的差异。发音和感知的联系反映了大脑功能机制的一般特点。Edelman的神经元群体选择理论(theory of neuronal group selection)(1989:54-56)认为,动态循环总是不断地在手势、姿态以及多种感觉信号间进行匹配,所以感知既依赖于行为也导致行为的发生,肌动行为可被视为感知范畴化的一个基本部分。
Best(1995)还提出,二语的发音和感知能力是同步发展的,并且其发展取决于认识母语和二语发音微小差异的难易程度。Flege等人(1997)的实验表明,至少对一部分二语学习者来说,其感知和发音能力的发展可以保持一致。Leather(1997)曾对一组荷兰被试进行过汉字声调发音训练,训练以通过电脑提供视觉反馈的方式进行。尽管该组被试在训练中全程都未听到过各声调范例,但在其后的感知中却能区分出各声调。另外一组荷兰被试则专门接受声调感知训练,结果发现,他们也能发出各种声调,其准确度并不亚于其感知水平。由此可见,二语习得中的感知和发音确实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有可能同步发展。
3.2.3 发音先于感知
还有假设认为,要发音准确后感知才能准确。一些母语方言变化研究(如Labov et al.,1991)指出,首先在发音上产生变化,然后在感知中才能有所区分。有二语研究也发现,对二语语音中的差异,某些学习者确实存在发音中能区分,但在感知中出现混淆或表现不如发音的现象。如Sheldon与Strange(1982)的研究表明,母语为日语的英语学习者能在发音中区分/r/和/l/,但却不能感知其差异。Matthews(1997)对母语为日语的学习者训练一些日语语音系统中不存在的英语语音对子的发音后发现,被试对这些语音的感知能力也有所提高。在Tsukada等人(2005)的研究中,母语为韩语的儿童被试在发音上的表现比感知上的表现更接近母语者。Baker和Trofimovich(2006)也认为,发音先于感知的观点与母语习得的相关理论比较一致。在母语习得中,儿童的语言系统包含两个相互独立的表征结构,即输入词典和产出词典(the input and the output lexicons)(如Locke,1988),母语语音能力的发展和语音紊乱现象都可以从产出(发音)词典与输入(感知)词典逐渐保持一致这个角度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