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前7年杨元平】
杨元平是一个很负责的人,现在是,曾经也是…
当初维宇下令停机时,杨元平的团队都感到惋惜和气愤,含辛茹苦地工作了大半个月还比不上维宇的一句话。杨元平很清楚维宇的为人,也大概想到了维宇一定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才会把大家努力了这么久的研究项目停下来的。
但是朋友归朋友,他团队里的人的心情就不用考虑吗?
杨元平原本就是个讲义气,很有责任心的人,他在进退为难的情况下找到了李旭,当时李博士是这样说的:“先等等,这件事我还不大清楚,但最近看博士的状态不太对了,估计是出现了什么大的变故。让你手下那帮人耐心点,过几天吧,如果他还没有重新开机你就来找我,我们一起去找他问个明白!”
杨元平不知道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大概就好像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找到了久违的温暖臂膀。
“高处不胜寒啊!”杨元平看着办公室里阴阳怪气的同事们,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杨博士,哼,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这样庞大的项目,他怎么说停就停!”同事的怒火并没有撒到他的身上,然而就在这火药味十足的气氛中,他感觉自己的心仿佛被烧成了飞灰。
杨元平是个负责的人,他把一切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相应的是巨大的压力和难以承受的痛苦。
杨元平看着满桌零零散散的资料,一旁的笔筒插花,让他引以为傲的计算机,和他抽屉里的半袋咖啡。
“过去半个月真是充实啊,每天都有每天的事要干,一想到这是一项绝无仅有的研究项目,已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他就会‘焕发新生’,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研究中的计算工作中。”
杨元平团队研究的项目是“信息化大脑”,这个项目的灵感完全源于维宇对大脑功能的创新开发。说是信息化,实际上这个研究的主题和计算机没有什么关系,并不是利用电脑编程软件来构造类似人脑神经元的部件来组成一个可以思考的人工智能。
众所周知,人脑是通过巨量神经元相互合作运转来产生智能的。社会上的人形形色色,但是有些人比较机灵,有些人比较笨拙,这与他们的智力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里就要引入一个重要的学术概念“熟练度”。
其实,时不时使用一下的机器比一直不用的机器更加长寿,更有古言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是只要常活动就能保持健康。
大脑也是一样的,“熟练度”就是一个人对大脑的各项功能是否了解并掌握的一个重要评估标准。只要他经常认真使用大脑的每个功能,坚持不懈地去思考,去想,去看,去听,去感,这个人的大脑就一定会十分灵光,且对事情的看法更加深刻,甚至能想象出大脑中的“思想体”【mind body】,从而达到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杨元平团队的任务,就是研发出一款可以有效锻炼大脑“熟练度”的方案,并计算出各个步骤所需要的次数,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这需要大胆的推测,同时也需要敢于决断的冒险精神。有时几个不确定的坐标参数,整个团队就要想上一天,为了加快研究的速度,杨元平只能靠他从他人自传中得到的物理直觉,硬是闯过了好几个难关。
大家在一起吃饭,在一起睡觉,没有人喊过累,也没有人想过要放弃。他们就打算这么一条路走到黑地走下去,哪怕奉献出他们的一生都可以,他们已经爱上了这个项目。
但是,如此辛苦的工作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回报,还被下令强行停止了!
杨元平团队在短短的几天内分崩离析,由于保密原因,他们已经无法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了,一生也要隐姓埋名的活下去。
刚开始人都差不多走光了,只剩下几个人还在坚持不懈地钻研着“信息化大脑”的难题,后来人们渐渐回来了——他们离开这个小小的办公室后,怅然若失,一想起研究工作的困难重重,回想起同事们工作时不服输的干劲和音容笑貌,他们就在心中确定——他们一定要把这项研究进行到底!
杨元平受不了同事们的冷嘲热讽,不出两天就找到了李旭,开始向他吐苦水。
李旭则是坐在他旁边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同情地点点头,等到杨元平说完后,李旭才直视着杨元平说道:“走吧,维宇博士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倒下。”
杨元平点点头,走了出去。
李旭看着杨元平的背影苦笑,默念道:“维宇博士我当然不怕,他是多么坚韧不拔,安之若素的人啊。但是你就不一样了,我失去你可不行啊。”
PS:求推荐票~,即日起,双号更新,单号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