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 货币制度与国际货币体系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货币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逐步形成的。

国际货币体系又叫国际货币制度,是有关货币的兑换、货币政策的执行等各个方面在国际范围内的一种有效的安排,在国际金融领域内具有基础性制约作用。它对于贸易结算,资本流动,汇率调整,外汇储备及国际收支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一、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在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中银本位的历史要早于金本位。银本位制的运行原理类似于金本位制,主要不同点在于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银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二、金银复本位制

1.定义

金银复本位制指一国同时规定金和银为本位币。

2.三种金银复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如同平行二字在数学上的意义,金币银币按自己的价值流通互不干扰,国家不规定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中国汉武帝时代,金制钱币与银锡合金制成的钱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就可以视作是一种早期的平行本位制。近代,英国曾于1663年发行金币时实行这种制度,当时英国的基尼金币与先令银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

(2)双本位制,在平行本位制之下,一件商品同时拥有金币价格和银币价格,而金币价格与银币价格之间又会发生波动,这样极其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之下,便诞生了双本位制。双本位制中,金币与银币之间的比价由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比如1717年英国立法规定1个基尼金币等同于21个先令银币,即金银间价格比为15.2∶1。1792年,美国颁布铸币法案,采用双本位制,一美元折合371.25格令(24.057克)纯银或24.75格令(1.6038克)纯金。此种货币制度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3)跛行本位制,随着19世纪70年代世界银价暴跌时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跛行本位制。在该制度下,虽然金币与银币在法律上拥有同样的地位,但是银币事实上被禁止自由铸造。美国、法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都曾实行过这一制度。可以说是金银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的过渡。

3.优点与缺点

优点:由于是复本位,货币材料来源既可以是白银也可以是黄金,来源充足;当需要进行大额交易时可以使用黄金,小额交易则使用白银,灵活方便;两种币材之间可以相互补充;更加方便与其他货币之间汇率的稳定,既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金币贸易,又能同殖民地国家进行银币交易。

缺点:最严重的缺点在于使用双本位制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由于金币和银币间的比率是由政府通过法律形式定下的,所以比较稳定。然而市场上的金银之间的相对价格却经常波动,例如当黄金实际价值增大时,人们就会将手中价值较大的金币(“良币”)融化成黄金,再将这些黄金换成银币(“劣币”)来使用。举例来说:假设法律规定金银币比价为1∶10,而此时市场上同等质量的金银价格之比为1:20。那么1块金币融化成黄金后就能卖到20个银币——相当于原价的两倍。经过这样的一次交换,人们就能获得比直接用金币兑换银币更多的银币。还以上面的假设为例,如果再用这20个银币按法定比率换回2个金币,再重复一次上述过程便能得到40个银币。所以,当实行双本位制时,市场上的良币很快会被人们融化而退出流通,劣币则会充斥着市场并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三、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其主要形式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的一种典型的金本位制。其主要特点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流通中的辅币和价值符号(如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在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之间,根据两国货币的黄金含量计算汇率,称为金平价。

2.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流通的货币制度。它与金币本位制的区别在于:其一,金块本位制以纸币或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不再铸造、流通金币,但规定纸币或银行券的含金量,纸币或银行券可以兑换为黄金;其二,规定政府集中黄金储备,居民持有本位币的含金量达到一定数额后才可兑换金块。

3.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是指以银行券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金汇兑本位制与金块本位制的相同处在于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流通银行券,没有铸币流通,但规定银行券可以换取外汇,不能兑换黄金。允许以外汇间接兑换黄金,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法定比率,从而稳定本币币值。

四、一战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

1.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度,具有“三自由”特征:(1)金币自由铸造;(2)自由兑换;(3)黄金自由输出入。

2.具有既统一又松散的特点。统一性表现为黄金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其国际间支付原则、结算制度是统一的,各国货币都有各自的含金量,因此都必然是固定汇率制。松散性表现为没有一个公共的国际组织的领导与监督,各国自行规定其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办法。

五、一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

1.此时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

(1)国际金本位制严重削弱,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建立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2)此时期的国际货币体系仍具有统一性和松散性特征。

(3)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国际金本位制度瓦解。

2.金块本位制的特点

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指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而银行券(或纸币)又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按一定条件向发行银行兑换成金块。

特点:(1)金币仍作为本位货币,但市场不再流通和使用金币,而是流通纸币。(2)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3)不许自由铸造金币,但仍以法律规定纸币的含金量。(4)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金币,但在国际支付或工业用金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用纸币向央行兑换金块(如英国在1925年规定一次至少兑换400盎司,约值1700英镑)。

3.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

其他货币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而只能兑换与黄金有联系的外汇(英镑,美元),外汇在国外(伦敦,纽约)可以兑换黄金。这实际上是把黄金存于国外,国内中央银行以外汇作为准备金发行纸币流通。但一般人们难以直接到国外用外汇去兑换黄金,故称“虚金本位制”。

这时的汇率制度仍然是固定汇率制,国际储备除黄金外,外汇(主要是英镑和美元)占有一定比重。黄金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概述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国际货币协议”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建立固定比价关系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双挂钩”的具体内容是:

(1)美元与黄金挂钩:①官价:35美元=1盎司黄金;②美国准许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随时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③其他国家的货币不能兑换黄金。

(2)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①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通过黄金平价决定固定汇率;②各国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不得超过金平价的上下1%,否则各国政府必须进行干预。

3.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在美国经济实力雄厚,国际收支保有大量顺差,黄金外汇储备比较充足,而其他国家普遍存在“美元荒”的情况下建立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转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若其他国家通货膨胀严重,国际收支逆差,在基金组织同意下,该国货币可以贬值,重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关系。

(2)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可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要履行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义务,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

(3)黄金价格必须维持在官价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黄金储备充足,若市场价格发生波动,美国可以通过抛售或购进黄金加以平抑。

这三个条件实际上不可能同时具备。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不可解脱的内在矛盾——“特里芬难题”:如果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则国际储备资产不敷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形成“美元荒”;如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则易引起美元贬值,发生美元危机,形成“美元灾”。事实上,美国从1950年代起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国际市场上美元大量过剩,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曾发生多次美元危机。

4.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一方面,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美元币值稳定,其他国家就会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会接受美元。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美国的国际收支就要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会不断减少,美元将不断贬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元短缺到美元泛滥,是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小试牛刀 1.在( )制度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A.金币本位制 B.金块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银本位制

2.金银复本位中,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是( )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布雷顿森林体系

3.在以下哪种制度下,银币被禁止自由铸造( )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布雷顿森林体系

4.国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  )。

A.各国货币比价规定 B.一国货币能否自由兑换

C.结算方式 D.国际储备资产

5.作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不包括( )。

A.国际收支的调节 B.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C.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币 D.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

【解析】

1.A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的一种典型的金本位制。其主要特点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流通中的辅币和价值符号(如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2.B 使用双本位制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由于金币和银币间的比率是由政府通过法律形式定下的,所以比较稳定。然而市场上的金银之间的相对价格却经常波动,例如当黄金实际价值增大时,人们就会将手中价值较大的金币(“良币”)融化成黄金,再将这些黄金换成银币(“劣币”)来使用。

3.C 随着19世纪70年代世界银价暴跌时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跛行本位制。在该制度下,虽然金币与银币在法律上拥有同样的地位,但是银币事实上被禁止自由铸造。

4.ABCD 以上均是。

5.D ABC项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选项D属于牙买加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