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王衍清谈误国

王衍(256年—311年),字夷甫,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出身士族,以善于清谈出名。

西晋末年士风败坏,许多士大夫不关心国家,不关心政治,而以清谈玄学为能事。所谓清谈,又称“谈玄”“玄言”,即指对玄学的漫谈,专门讨论一些抽象的脱离实际的问题。那时的清谈虽然对于融会佛老、交通儒道、活跃思想不无好处,但日益脱离实际,说空话、盗虚名,遂使朝政日益败坏,国势日渐衰颓。

王衍为琅邪大族,历任中领军、尚书令等要职。但他“口不论世事,惟雅咏玄虚而已”。经常手执玉柄麈尾,“妙善玄言”。他对老庄学说有很深的研究,讲起老庄之道滔滔不绝,虚无缥缈,有时讲错了,他能随时发觉,随口改正。古时抄书写书,遇到要修改时,习惯上用雌黄涂抹后重写,这样,人们便把王衍讲话出错能随口改正,称为“信口雌黄”,此为这一成语出处。

王衍一天到晚只是以浮夸和虚无的清谈消磨时间,由于他门第高、官位高、影响大,名动当世,被誉为玄谈领袖。在他的影响下,自命清高、清谈玄虚、耻于实干成为时尚,社会上弥漫着清谈虚浮之风,大大小小的官竞相以“名士”自居,“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当官的不干实事,清谈乐此不疲,而把公务敷衍了事。

王衍善谈,晋武帝因此以为他有治国之才,让他做辽东太守,去守卫边疆。当时正值辽东战事,他吓得赶紧推掉。不久,西晋发生内乱,边境游牧民族乘机入侵,王衍被任命为大元帅。他不知所措,在石勒率兵来攻时撒腿逃跑,被石勒大兵追上。石勒本是奴隶出身,对于“当朝第一名士”非常仰慕,擒住王衍后待之以礼,称呼他“王公”,与之相见,询问西晋内情。王衍侃侃陈述西晋发生祸乱及失败的根由,并借机替自己开脱,说自己从年轻时起就不参与世事,只想做点学问,西晋的失误与己无关。石勒听后勃然大怒说,你名盖四海,身居重任,怎么敢说不与世事?败坏天下,你难脱其责!石勒又念及王衍是大名士,不忍用刀子杀他,让人将墙推倒,把他压死。王衍临死前说,我的才能虽然不及古代圣贤,但如果不是那么成年成月讲玄虚好清谈,而是努力于国事,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