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的来源及光比

自然光和人造光

自然光,是大家熟悉的日光、月光、星光等,我们能感知的光线,以日光为主。自然光是摄影中最常用的光源,它的特点是变化快、不可预测。自然光线还可细分为直射光、散射光和反射光。由于自然光线的强度、色彩、角度等属性随自然规律而变化,所以我们需掌握其变化规律,加以灵活运用,才能获得满意的光效。

人造光是指人工制造的发光体,如闪光灯、碘钨灯、白炽灯等。人造光源可以说是五光十色,有时在同一场景中会有数种不同性质的人造光源,所以在拍摄时容易造成色偏。不过可以利用对色温的调整,对这些光源进行补偿修正,较好地还原物体的本色。

焦距:80mm 光圈:f/11 快门速度:1/400秒 感光度:ISO 50

用自然光线拍摄风光,可以将被摄大自然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最真实直观的视觉享受

焦距:35mm 光圈:f/9 快门速度:1/5秒 感光度:ISO 100

人造光线下的建筑,表现出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

一个重要的概念:光比

光比,是指光投射在被摄对象上形成的受光面与背光面的明暗比例。光比的大小决定着画面的明暗反差、影调,不同的光比,能表现出不同的造型效果和艺术气氛。在摄影中,画面中的光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同一景物中,不同光源(主光、辅助光、逆光等)之间形成的照度值之比,或同一反光率物体表面的受光部分与阴影、投影部分的亮度值之比。

②景物中相邻部位在同一光源照射下不同反光率表面之间亮与暗度值之比,如人物与背景、人脸与服装等。

③景物中最高亮度与最低亮度部位之间的亮度值或照度值之比。

在实际拍摄中,由于相机宽容度、测光模式、测光点选择的影响,画面中不同被摄体的亮度范围都各不相同。拍摄者想要根据拍摄构思,得到最佳的拍摄效果,控制画面的光比十分必要,不只是主体的光比,还包括整个画面的光比控制也是需要注意的。实际拍摄时,对光比合理利用方法如下:

①在外景自然光照明条件下,由于光源本身不受人们的主观左右,加上自然光不够稳定,变化多端,较难控制,这时控制光比的方法多采用提高暗部亮度,即利用辅助光把暗部亮度提高,或是利用较暗的景物作前景,压低高亮度部分。

②如果在以上条件都不允许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局部处理,如缩小画面的景别等。在利用人工光源照明的条件下,控制光比相对于自然光来讲就容易些,原因是人工光源便于控制,这时控制光比的方法通常是改变辅助光的照明。因为,辅助光主要用于亮度平衡,为阴影部位提供适当的照明,提高影像暗部的造型表现力,使被摄体的照度值之比有效地控制在感光元件能够记录的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地表现被摄体细节。

③在控制照明光比时如有一定困难,这时可以对被摄对象本身及画面空间中的亮部与暗部进行适当地明暗配置,形成不同的影调对比效果及画面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画面的要求,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焦距:98mm 光圈:f/2.8 快门速度:1/160秒 感光度:ISO 400

拍摄舞台人物时的大光比运用,使视觉得以汇聚,从而较好地突出了人物形态

焦距:193mm 光圈:f/6.3 快门速度:1/1000秒 感光度:ISO 100

利用侧光照射所形成的光比拍摄,可以较好地表现出画面的线条,而光比也增加了画面的戏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