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内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我国是一个具有先天资源禀赋的国家,然而科技创新后天资源禀赋包括研发投入、创新制度、创新环境等方面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加快形成良好的后天资源禀赋,同时充分利用好先天资源禀赋推动我国走上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这里以深圳、宁波、北京和苏南作为典型,分析我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的实践。

一、深圳奇迹

可以说,“深圳速度”创造了一个城市的奇迹,而它最大的贡献是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对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效率,更在于市场经济样本的发育成型,帮助中国越过了市场经济的第一条河。可以说,改革、创新、开放始终贯穿于深圳特区发展的始终,所以深圳曾担负着试验田和探路者的使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虽然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科教资源显得不足,但其市场环境相对成熟、机制完善,在全国起着引领和带动作用,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基于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发展的深圳模式。

2006年1月5日,深圳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出台,在全国打响了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第一枪。2008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深圳成为国内首个国家创新城市发展的先行先试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的创新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创新城市发展活力四射。

追寻深圳创新城市发展的足迹,其特征凸显:

(1)政府:“场地维护员”。角色的转换,减少了大量的行政干预,保证了市场体系功效和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作用的最大限度发挥,政府的“无为”实现了最大作为。

(2)政策:“春风细雨”。10多年来,深圳的50多个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犹如春风细雨,给企业许多的滋润,引导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向自主创新企业倾斜。

(3)环境:“宜人生态”。没有创新源,9届高交会创造了创新源;没有科研院校资源,虚拟大学园、大学城创造了科研院校;没有基础创新,“国字号”——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落户深圳创造了基础创新;没有创新资金,政府送、市场借、民间筹多管齐下创造资金……四大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市场体系,以科研院校、实验室为主的公共研发体系,以科技中介为主的创新辅助体系,以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政府扶持体系)环环相绕——创新环境这边独好。

(4)平台:“世界一流”。深圳于1996年9月成立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深圳高新区”),面积11.5平方公里,是国家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的6家试点园区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深圳高新区已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亚太经合组织开放园区、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全国试点园区以及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深圳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发展势头迅猛,是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典范。高新区对深圳市的高科技产业与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显著,对深圳市整体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擎作用。2011年,深圳高新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54.57亿元(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同比增长34.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5%。按照高新区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来计算(下同),2011年每平方公里创造工业总产值352.57亿元;按照高新区工业用地3.28平方公里来计算(下同),每平方公里创造工业总产值1236.15亿元。2011年,深圳高新区在仅占全市0.6%的土地上创造了占全市23.95%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及20.95%的工业增加值,单位面积产出超出台湾新竹科技园,位居全国首位。

深圳高新区的发展特点如下:

(1)高端产业集群聚集。依托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形成的体制优势以及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深圳高新区快速聚集了高端产业集群,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以及以科技文化、软件及下一代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深圳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重要增长极。2011年,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11.41亿元,同比增长39.01%,占园区总产值的89.07%,其中通信设备制造行业、高端软件行业、互联网行业等细分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光机电一体化实现工业总产值177.41亿元,与2010年基本持平,占园区总产值的4.38%。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3.23亿元,同比增长18.27%,占园区的4.03%。其中,发展速度较快的企业有翰宇药业、太太药业、万和制药,这3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均超过45%,总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20%。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增长势头迅猛,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51.39亿元,同比增长达21.75%,占园区的1.27%。

(2)科技文化产业引领。科技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深圳高新区发展最强劲、势头最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2011年,深圳高新区科技文化产业实现总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76.35%,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43.58%,科技文化产业的总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率分别是高新区总体增长率的3.79倍、1.17倍。集聚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涌现出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腾讯、新媒体原创音乐的先驱A8音乐集团、华强文化科技以及户外媒体深圳华视传媒等一批科技文化企业,形成了一批文化创意、游戏开发、广告设计、文化传播、工业产品设计等科技文化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3)高新技术企业强劲。2011年,高新区注册企业5457家(新增1069家),其中本土民营企业4974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358家。中兴、金证、金蝶、大族激光、怡化电脑、国民技术、科陆电子和紫金支点8家企业进入2011年国家软件百强队列。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跻身2011年中国自主品牌软件产品收入前十家企业之列。高新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358家。从2008年国家开始评选高新技术企业开始,深圳高新区共有453家企业入选,占高新区全部企业数的73%,占深圳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的50.6%。这说明高新区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区。如此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既是高新区创新的集中体现,同时也进一步带动了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高新区集聚了深圳最主要的研发机构和院校,汇集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最主要创新要素,成为深圳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创新源头。高新区已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辐射周边地区、拓展国内外的技术创新体系,已成为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截至2011年年末,高新区从业人员347813人,其中本科学历122291人,硕士学历48149人,博士学历1521人,留学归国人才2442人,两院院士5名,引进国家“千人计划”22名。高新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98250人,同比增长33%;研发人员84372人,同比增长30%,研发人员占高新区从业人员比例达到24.26%。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新区已经汇聚了各类科研院所分支机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164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9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9个,省级1个。高新区共有企业工程中心65个,其中国家级的工程中心有4个。2011年,高新区企业新承担科技项目104个,其中:重大技术攻关项目33个,占全市的55%;技术研究开发计划一般企业项目43个,占全市的44.8%;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3个,占全国的26%;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15个,占全国的30.6%。2011年深圳高新区的专利总申请量为12748件,连续两年稳定在1.2万件以上。

(5)创新环境更加宜人。高新区创业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已形成包括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创业投资服务广场、虚拟大学园、深港产学研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等服务机构在内的完整的创新创业服务链条,满足了各类创新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支撑园区产业不断提升,高新区成为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沃土。截至2011年年底,高新区已建成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1个、境内外高校深圳产学研基地16个,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清华、北大、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规模达12000人,累计培育硕士以上研究生2.5万名,孵化企业532家,促成校企合作项目1036项。高新区内孵化器在孵企业1152家,累计毕业企业992家,毕业后上市企业31家,占高新区内上市企业的38.27%;孵化建筑面积达34.2万平方米;累计获得风险投资额逾30亿元。

(6)发展模式独具特色。深圳高新区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科技+金融”的发展模式。截至2011年年底,高新区聚集了由35家银行分支机构、8家证券营业部、100多家国内外知名创投私募基金公司、20多家担保评估机构、10多家律师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等组成的一条龙投融资服务链条,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多元化、一条龙的投融资服务,真正实现了科技与金融的渗透和融合。深圳高新区聚集了国内外415家创业投融资机构,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多层次、立体化的融资服务。截至2011年年底,创投广场各机构拥有资金近300亿元,已投资50多亿元,投资企业126家,新三板改制企业12家,担保融资1709家,银行中小企业灵活贷款82家。

2012年11月,“1+10”——一批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文件出炉,深圳又在向着新的目标奔跑……

深圳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是有根据的,自深圳特区开放以来,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罕见奇迹,这本身就得益于其市场环境及机制。

深圳在探索创新型城市的进程中提出了“产业第一,企业为大”的理念,形成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业化为目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自主创新战略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并完成了从“深圳加工”、“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的积极转变,逐步形成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深圳模式的成功转变不仅仅是深圳地区的成功,也是全国的模范先行者,它为探索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领先道路,通向光明。

二、宁波经验

宁波是长三角南翼的重要经济中心,35年来,宁波发展势不可当,GDP(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0.17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524.7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5475元,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但昔日的宁波,同其他兄弟城市一样,也是“成长的烦恼”缠身,也是快乐并痛苦着。宁波发展的出路在何方?“向科技要空间要资源,向创新要质量要效益,向发展方式转变要核心竞争力”,宁波人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并坚定地在这条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宁波特色的创新之路。

(1)建立健全创新城市发展所需的包括组织、评价、责任、规划和政策等在内的各类体系,创新导向的聚合力得到不断强化。为了给企业提供获取技术的渠道,宁波市网上、网下结合,构建技术交易平台,推进技术交易;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科技公共服务。截至2011年,全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达到33家。其中,科技基础条件公共服务平台有8家,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有15家,技术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有8家。最后,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截至2011年底,全市已有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

(2)坚持坚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各类支持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和吸纳创新要素的能力,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主体地位的作用力得到不断巩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09年的1323.4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3429亿元,年均增长37.3%。2012年,宁波专利申请量73647件,授权量5917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065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30家,市级科技型企业563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74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12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8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和创新型企业16家,省级创新型示范和试点企业52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56家。

(3)积极探索“政府扶建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新模式,以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为抓手,强化企业创新意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载体平台的创造力得到不断增强。首先,组织企业参加国内重大科技活动。其次,在国内外若干城市举办“宁波周”活动。最后,创建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宁波市政府着力通过举办中国(宁波)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洽谈会(简称“宁波高交会”)、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简称“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等活动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和成果到宁波,为本市企业创建本地化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2012年,宁波高交会共签约5家机构,16个项目,签约项目总投入近92亿元,技术交易额近3亿元。

(4)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鼓励并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互动,多方协同创新的活力得到不断激发。2007年12月,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吉利集团宁波基地成立。随后几年,宁波相继成立了“宁波新材料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宁波市装备制造业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宁波半导体照明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宁波智能家电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宁波市纺织服装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宁波气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截至2011年底,全市已累计组建了10个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5)与高校院所建立全面科技合作关系,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创新投入,要素支撑力得到不断提升。与中科院、兵科院、浙江大学的全面科技合作是宁波市科技全面合作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宁波市还在全市层面上建立了与国内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全面科技合作关系。此外,宁波市的各县(市)区乃至各园区也积极探索与拥有雄厚科技实力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全面科技合作关系。比如:慈溪市与国内13所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本市的6所地方院校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江东区先后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宁波大学、中科院等全国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等。2012年,宁波市新增各类人才14.5万人,年末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30万。

三、首都创新战略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高创新人才的聚集力以及活跃的公共管理创新能力。但与国外许多著名城市相比,北京依然存在瑕疵。

2006年,北京市《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正式发布,以此为起点,北京进入了创新城市发展的新阶段。

北京实施创新城市发展的战略具体体现为“1234”:

所谓“1”,是指把握一条主线,即把握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这条主线。

所谓“2”,是指建设两个支点,即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中心,建设知识创新高地和技术创新源泉这两个创新支点。

所谓“3”,是指实施三大行动,包括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挥行动,市区与郊区县协同发展行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行动。

所谓“4”,是指实现四个突破,即:一要突破机制瓶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二要突破路径依赖,强化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三要突破素质障碍,依靠科技手段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四要突破体制约束,推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关村已经集聚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以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及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以及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潜力产业集群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构建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2012年,中关村示范区实现总收入2.5万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超过3600亿元,占北京市GDP比重达到20%,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企业实缴税费达到1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56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企业利润总额1730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出口230亿美元,约占全市出口总额近四成;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超过900亿元,同比增长25%。2012年,示范区实现利润总额17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较2005年增长了4.4倍;实缴税费1445.8亿元,比上年增长56.1%,较2005年增长了6.9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具有如下发展特点:

一是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中关村示范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基本形成,现代服务业占示范区总收入比重超六成。2011年,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实现总收入1.2万亿元,占示范区总收入的61.8%,比重较前两年均有所提高,同比增长29%,增速高于示范区整体5.8个百分点。从全年运行趋势来看,现代服务业总收入增幅持续领先示范区整体水平,如图3-1所示。

图3-1 示范区现代服务业总收入同比增速变化

二是文化创意产业强劲增长。2011年,示范区有文化创意企业6201家,实现总收入4600亿元,占示范区总收入的比重为23.4%,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同比增长38.3%,增幅高于示范区整体15.1个百分点,对示范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4.4%。其中,研发设计服务业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倍以上,拉动文化创意产业提升5.7个百分点。

三是新兴产业发展明显提速。2011年,示范区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等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总收入增幅均在25%以上,且增速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产业表现抢眼,总收入增速均在45%以上,增速较上年同期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2011年中关村主要技术领域总收入占比情况如图3-2所示。

图3-2 2011年中关村主要技术领域总收入占比

四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人员和经费投入大幅增长。2012年,示范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40.2万人,较上年增加4万余人,科技活动人员规模为历史最高值。2012年,示范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总额为918.2亿元,同比增长17.6%。中关村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取得了大量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涌现出汉卡、汉字激光照排、超级计算机、“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航天、三峡工程和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关村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超过50项,承接的“863项目”占全国的1/3、“973项目”占全国的1/3;创制了TD-SCDMA、McWill、闪联等86项重要国际标准,798项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中关村技术交易额达到全国的1/3以上,其中80%以上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

五是创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新创办科技型企业逾万家。近几年,中关村规划覆盖区域范围内新创办科技型企业逐年增多,2012年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达到14929家。中关村每年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1/3左右。分领域来看,示范区电子商务和团购企业获得的股权投资额规模最大,如凡客诚品、京东商城、F团、美团、窝窝团等。中关村聚集了一批境内外知名创投机构,涌现出了“创新工场”、“车库咖啡”、“联想之星”、“摇篮计划”等多种创业服务新模式。截至2012年年底,示范区内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24家,其中境内145家,境外79家,62家企业在境内创业板上市,初步形成了创业板中的“中关村板块”。

六是创新创业人才加速聚集。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41所以及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所;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拥有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中关村是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首批授予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超过1.5万人,累计创办企业超过6000家,是国内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目前,北京市共有中央“千人计划”人才770人,其中80%在中关村地区。“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368名人才,80%聚集在中关村地区。涌现出以联想的柳传志、百度的李彦宏、博奥生物的程京、中星微电子的邓中翰、科兴生物的尹卫东、碧水源的文剑平、神雾热能的吴道洪、创新工场的李开复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新老企业家。

四、新苏南模式

新苏南模式是对传统苏南模式以及苏南新模式新的突破,其主要内涵可总结为“一个目标、两手并举、三创精神、四大创新”。

(一)追求一个目标:共同富裕

苏南模式所表现出的环境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的问题,使苏南的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百姓不富,GDP数字再高也只是数字,没有任何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新苏南模式坚持把富民优先作为发展的第一导向,大力实施以创业富民、产业富民等为主要内容的富民工程,实现藏富于集体向藏富于民的转变;更加注重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注意防止两极分化,普遍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构筑低保、养老、医保、征地补偿、动迁补偿等多重保障,使得广大人民群众“业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贫有所济”的梦想逐步成为现实。2005年,苏南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6∶1,成为全国城乡差距较小的地区,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二)并举两只手:市场与政府

对于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地区,政府普遍在思考两个问题: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如何在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作用?政府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此,苏南各地以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给出了答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与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缺一不可;市场与政府这两只手既要强而有力,又要协调一致。

在市场资源配置方面,市场这只手要强而有力,以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政府实现职能转变,退出直接生产经营领域;另一方面企业经过产权制度改革,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在江阴,改制后的企业通过上市实现了股权多元化,过去企业政府主导型的模式已被现在的股权开放型模式所替代;在常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活力大、后劲强、潜力足的经济增长点;在昆山,森林公园、新体育中心、污水处理厂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取得成功。至此,苏南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在全国名列前茅,其市场化水平也处于全国前列。

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政府这只手也要强而有力,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苏南各地,政府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是及时抓住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积极寻求和开拓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路径;二是将社会事业,特别是民生事业置于政府主导的中心,积极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在城乡的全覆盖;三是致力于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通过不断的探索,政府的职能定位和工作重点更加明晰。

(三)光大“三创精神”: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人才、资金、资源、环境、市场等方面的竞争越发激烈,挑战越发严峻,面对这种局面,苏南人民不畏不惧,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艰苦创业求发展,勇于创新谋突破,争先创优走前列,“亲商、安商、富商”与“亲民、安民、富民”珠联璧合,外资、民资、国资多轮驱动,走在了率先建设小康社会的前列。“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三创精神”,成为新时期苏南人民对全国人民的最大贡献,既构成新苏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苏南人民率先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实现四大创新:产权结构创新、产业发展创新、社会结构创新、发展格局创新

苏南模式由传统模式向新苏南模式的嬗变,其中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创新。新苏南模式的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

(1)产权结构创新。即扬弃基于乡镇企业基础上的单一的集体经济,构建民资、外资、国资三足鼎立竞相发展的产权结构。其路径是:强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完善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产权结构;积极实施外资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外向经济的作用;大力推进“民营赶超”战略,民营经济获得空前发展。

(2)产业发展创新。即抛弃粗放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实现节约式的园区集中集聚发展。其路径是:建立和发展各类产业园区,不仅将大量国际资本吸引进园区,而且将大量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吸引进园区,实现了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了苏南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社会结构创新。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其路径是:用“三化”带动“三农”,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实现农民社会保障全覆盖、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从而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积极进行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有益探索,通过现代化带动城镇化、经济国际化促进城镇化、工业化优化城镇化,大力发展城镇,不断提升城镇建设水平。

(4)发展格局创新。即摒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单一增长观,树立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这是新苏南模式的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