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印度的封建制经济

印度的封建经济制度萌芽于笈多王朝(Gupta Dynasty,约公元320—540年)时期。公元4—5世纪,国王除了占有大部分土地外,还将大片国有土地封赐给婆罗门贵族充作食邑。宰牧、辅臣、庶官、僚佐等官吏也各有分地,自食封邑。最初,这种食邑是以土地收入作为官职俸禄,由受封者终身占有。6世纪以后逐渐转化为封建主的世袭领地,从而形成封建主私人土地占有。国王及封建主占有的土地由在村社里组织的农民耕种。在连同土地和农民一起被封赐的村社中,由于铁制工具的日益广泛采用,大家族的共同经济作为自给自足的生产单位已逐渐分化为单个的家庭经济。一部分村民从事农业,另一部分村民从事手工业,这些农民要向国王或领主缴纳约为收成1/6的实物地租,另外还要负担各种附加捐税和修筑灌溉工程、建造寺庙等劳役。

这一时期,旃陀罗•笈多二世(超日王,公元380—415年在位)重视水利灌溉,特别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促使印度农业发展。农作物种植主要包括大麦、小麦、水稻、黍米以及豆类等,经济作物包括棉花、大麻、甘蔗、亚麻、生姜,并把棉花种植引入其他邻近国家。畜牧业也比较发达,主要养殖黄牛、水牛、骆驼、驴、绵羊及山羊等。

笈多王朝的手工业同样发达,包括棉织、丝织、毛织、武器制造、金属制造、珠宝首饰、采矿冶金等。造船业也比较发达,以产多桨帆船著名。对外贸易比较活跃,贸易交换多为贵族使用的奢侈品,与亚洲、欧洲、非洲的许多国家有来往。在印度发现大量罗马及萨珊波斯的货币,这与印度争夺西方出海口控制权及控制西北商路有直接关系。建筑业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以阿旃陀石窟及爱罗拉石窟为经典。阿旃陀石窟位于今马哈拉施特拉邦奥藩加巴德县的阿旃陀村附近,开凿于瓦古尔纳河谷的花岗岩壁上,共29个洞窟,建于公元前1世纪,至6世纪中叶建成,营建达700余年,石窟环布在新月形的山腰陡崖上,高低错落,绵延550多米,以壮丽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和壁画,与泰姬陵并称为印度的“双壁”。当中有4座佛殿及25座僧房,充分表现印度风格。室门依地势建造,上有飞檐雕楣,下有石柱林立,各类壁雕多来自佛教传说,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爱罗拉石窟距奥藩加巴德16公里,建于公元3世纪,完成于13世纪末,包括佛教、印度教及耆那教三种宗教庙宇,常年香火不断。另外,在梵文文学、天文、数学、医学、绘画和雕刻等方面,也取得显著成就。

在戒日王朝(Harsha Dynasty,公元612—647年)时期,印度封建经济制度得到长足发展,并且最终得到确立。7世纪戒日王朝建立后,土地宣布为国有,然后以分配和赠送名义分封给寺院、官吏、王公贵族以采邑。被封赐的村社变成新兴封建领主的私有领地,这些土地是由村社农民耕种的。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随着土地占有权的转移,同时转换主人。他们必须向新的封建主缴纳地租和赋税,甚至要服各种劳役,封建采邑制得以确立。由于戒日王以及其他帝王的封赐,到7世纪时,许多寺院和庙宇都成为占有大量土地的封建主。封建制度的确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各地出现“稼穑殷盛”的景象。沿海港口和与对外贸易有密切联系的城市工商业仍继续保持繁荣,但恒河流域许多古城的工商业和货币经济更加萧条,出现“城少居人”的冷落景象,反映印度中世纪早期封建制经济的闭塞性。

7世纪中叶至12世纪末,在拉其普特(Rajpwt, 7—8世纪)时期,印度陷入了分裂割据的局面,这时期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土邦主将大量土地无条件赠给僧俗封建主,受地者拥有经济特权和行政权力。此外,自7世纪起已经有了以服役为条件的租地。这一时期由于战争的频发,城市数量减少,封建主将农村手工业者迁入城市,按行业组成提。每个提都有自己的领袖,监督种姓规章在生产、生活中的执行情况。城市手工业主要生产封建主需要的奢侈品和武器。手工业者除经营手工业外,还要从事农业生产,当时的城市生产具有自然经济的性质。

13—16世纪初,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富汗人在印度次大陆北部建立德里苏丹国(Delhi Sultanates, 1206—1526年),封建制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苏丹国家没收了土著封建主的一切土地,重建土地国有制。除苏丹直辖地、伊斯兰教特权阶层和清真寺田外,绝大部分国有土地都以伊克塔(采邑)的形式分封给穆斯林军事贵族占有。14世纪以后,中央政权软弱,伊克塔成为世袭领地。种地的农民要缴纳1/3~1/2的租税、花样繁多的苛捐和服各种传统的劳役。非伊斯兰教徒还要缴纳人头税。德里苏丹时在印度还兴建了许多大城市,吸引大量农村手工业者,使城市工商业得到较大的发展。

随着德里苏丹国农业、手工业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德里苏丹国兴建许多水利工程,普遍推广使用革新的波斯式水车及多种灌溉工具,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农业中出现专门种植商品粮和棉花、蓝靛、甘蔗、香料、果蔬等经济作物的专业性产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孟加拉、卡利库特、柯钦、古吉拉特、坎贝等地的工商业和外贸中心的形成为重要标志。巨大的工商业城市中心之间发展着经常性的贸易往来。农民进城出售农产品,换取货币,以现金缴纳赋税。苏丹伊尔图特米什发行标准货币银坦卡,促进了印度区域性国内市场的形成。对外贸易输出的货物有棉花、棉布、细棉布、丝绸、胡椒等,输入的货物有波斯和阿拉伯的军马,中国的丝绸、瓷器等。

莫卧儿王朝(Mughal Dynasty, 1526—1857年)统治时期,印度经济仍以农业经济为主,一些地区由于耕作方法和农具的改进,有了较多的剩余产品。农业中商品生产扩大,出现商品粮和棉花、生丝、蓝靛、烟草等经济作物的专业化产区,产品远销欧亚市场。

这一时期的手工业十分发达,主要手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超过当时欧洲先进国家。手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封建制经济的作坊和家庭手工业,大型官营作坊的优质产品主要为满足宫廷和贵族奢侈生活的需要,其次才供出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和外贸的发展。16—18世纪,印度的一些主要城市虽仍是封建统治的政治中心和贵族的消费基地,但已开始起到工商业中心的作用。德里、亚格拉、拉合尔、阿默达巴德的城市规模可与当时北京、巴黎、伦敦等世界著名的大城市相比。活跃的商业贸易逐步打破了各地区的闭塞隔绝状态,沿着陆路和水路商道形成许多区域性的国内市场。孟加拉和古吉拉特则是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地区,商船贸易往来于欧洲、亚洲和非洲各地。但莫卧儿王朝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英国殖民侵略的深入,印度封建经济趋于瓦解,逐渐被殖民地经济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