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同1(上)

※原文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2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3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注释

1 尚同:指人们的意见应该统一于上级,直至天子统一于天。2 兹:通“滋”。3 交相非:互相攻击、非议。


※译文

墨子说:远古人类刚刚诞生,还没有刑法制度的时候,也没有统一的语言,所以人们说话所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因而同是一句话,一个人有一种意思,两个人就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十个人就有十种不同的意思。人越多,各种不同的意思也就越多。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对的而别人的意见是错的,因而相互攻击。所以在家庭内,父子兄弟常因意见不同而相互怨恨,分崩离析,而不能互相和睦共处。天下的百姓,都用水、火、毒药这些东西相互残害,以致有多余力量的人也不互相帮助,有多余财物的人宁愿财物腐烂,也不拿来分给别人;有好的学问见解也隐藏在自己心里,不肯教给别人。天下的混乱,就像飞禽走兽一样乱成堆。


※原文

夫明虖1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2


※注释

1 虖:通“乎”,于。2 正长:即“政长”,行政长官。


※译文

明白了天下大乱的原因,是由于没有行政长官,所以人们就选择天下有贤能的人,立他为天子。虽立了天子,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于是又选拔天下的贤人,把他们立为三公。天子、三公都已经有了,由于天下实在太大,远方小国的人民的是非利害冲突不是一下子能说清楚的,因而就把天下划分为许多的诸侯国,每个国都立一个国君。诸侯国君已经有了,但是诸侯的力量仍然很有限,所以又选择国内贤德的人,让他们做各级行政长官。


※原文

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1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意若闻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上有过弗规谏,下有善弗傍荐;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罚而百姓所毁也。”上以此为赏罚,甚明察以审信。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发政里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其乡长。乡长之所是,必皆是之;乡长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2,学乡长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乡长之善行。”则乡何说以乱哉?察乡之所治者,何也?乡长唯能壹同乡之义,是以乡治也。


※注释

1 傍荐:广为推举。傍,通“旁”,广;荐,推举,推选。2 去若不善言:去掉你们不好的言谈。去,去掉,放弃。


※译文

行政长官既已具备,天子就向天下的百姓发布政令,说道:“你们听到好的、不好的,都要把它报告给上面。上面认为是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上面认为它是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上面有过失,就应该规劝进谏;下面有好的典型,要及时向上推荐。是非与上面一致,而不与下面勾结,这是上面所赞赏,下面所称誉的。假如听到好的或坏的事情,却不向上面报告;上面认为对的,也不认为对,上面认为错的,也不认为错;上面有过失不能规谏,下面有好的典型也不能广泛地向上面推荐;与下面勾结而不与上面一致,这是上面所要惩罚,也是百姓所要非议的。”上面根据这些方面来行使赏罚,就必然十分审慎、可靠。所以里长就是这一里内的仁人。里长对里内百姓发布政令,说道:“听到好的和坏的事情,必须报告给乡长。乡长认为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乡长认为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去掉你的不好的言辞,学习乡长的文明话语;去掉你们的不良行为,学习乡长的好行为。”那么这个乡里怎么会乱呢?考察这一乡得到治理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由于乡长能够统一全乡的意见,所以乡内就治理好了。


※原文

乡长者,乡之仁人也。乡长发政乡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者,必以告国君。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国君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国君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国君之善行。”则国何说以乱哉?察国之所以治者,何也?国君唯能壹同国之义,是以国治也。

国君者,国之仁人也。国君发政国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则天下何说以乱哉?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


※译文

乡长是这一乡的仁人。乡长对乡内的百姓发布政令,说道:“听到好的和坏的事情,必须把它报告给国君。国君认为是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国君认为是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去掉你的不好的言辞,学习国君的文明话语;去掉你们的不良行为,学习国君的好行为。”那么,还怎么能说国内会混乱呢?考察一国得到治理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国君能统一国中的意见,所以国内就治理好了。

国君是这一国的仁人。国君发布政令于国中百姓,说道:“听到好的和坏的事情,必须报告给天子。天子认为是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天子认为是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去掉你的不好的言辞,学习天子的文明话语;去掉你们的不良行为,学习天子的好行为。”那么,还怎么能说天下会乱呢?我们考察天下治理得好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天子能够统一天下的意见,所以天下就治理好了。


※原文

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圣王为五刑,请1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2之有纲3,所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注释

1 请:通“诚”。2 罟:网。3 纲:网上的总绳。


※译文

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与天子一致,而不知道与上天一致,那么灾祸还不能彻底除去。现在假如天刮大风下大雨,频频而至,这就是上天惩罚百姓不跟上天统一的原因。所以墨子说:“古时圣王制定五种刑法,确实是用它来治理人民,就好比丝线有总头、渔网有钢绳一样,是用来约束天下百姓不跟他的上级保持一致的人的。”


※解读

“尚同”即“上同”,也即人们的意见应当统一于上级,并最终统一于天。墨子认为人们的意见如果不统一,就会导致天下混乱。这也是墨子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国家混乱而提出的政治纲领。

墨子把天下混乱残害的根源,归结为:一是由于缺乏共同的认识。二是由于缺乏共同的政治领袖。因为没有符合天意的好的首领,因此主张选择“仁人”“贤者”来担任各级领导,由他们来统治管理国家。但他根据他的“天志”说,推论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天子)的选立是由“上天、鬼神”的意志决定的。这种思想与“尚贤”说在本质上基本一致,都是对当时贵族统治的批判。提倡“尚贤”,追求“尚同”。

“尚同”说的基本思想在于说明贤者所规定的是非标准有真理的价值,而在上的统治者也应当是贤者,所以在上者所规定的是非标准有真理的价值。


※事例

墨子提出“尚同”的思想是要人们把自己所看到所听到的事情报告给上级,让上级尽快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好进行统一的管理。“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学习天子好的东西。孝文帝就是这样,以身作则,才使鲜卑族很快融入了汉族之中。

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发现汉族文化十分博大精深,有许多是鲜卑民族所比不上的。如果肯认真学习,接纳汉人,对于北魏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要先改变国民的观念,让他们接受更为先进的东西。孝文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要让北魏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族文明相融合。

孝文帝想要先改革鲜卑族的旧的风俗习惯,并决定从服饰下手。建武元年(公元494年)十二月二日,孝文帝下诏要求全国民众、官员学习汉族人的装束,禁止穿鲜卑族的服装。命令一公布,没有人敢不执行,也没有人敢当着他的面反对,但有许多人对此事颇为不满。

建武二年(公元495年)五月,魏太子在宗庙里举行了冠礼。孝文帝决定趁此机会正式开始对鲜卑族的文化习俗进行改革。他召集文武百官问道:“你们是愿意我的统治超过远古时的商、周,还是希望我的统治连汉、晋时的都不如?”咸阳王拓跋禧回答:“我们当然希望您能超越他们。”孝文帝接着又问:“那么我们应该大胆改革,移风易俗,还是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呢?”拓拔禧回答说:“我们希望陛下治理的国家能时常更新、进步。”孝文帝又问:“我们的江山是到我这一代就结束呢,还是子子孙孙永远留传下去?”拓拔禧回答说:“希望江山能万古长存。”孝文帝看时机已经成熟,紧接着就说:“既然你们都这样认为,那么就一定要实施彻底的改革,谁都不许违抗!”群臣异口同声地回答:“皇上您下的命令我们一定会遵守,怎么敢违抗呢?”孝文帝表情严肃地说:“古人说‘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兴’。现在我决定停止使用鲜卑语,一律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已经养成了习惯,要一下改过来也不容易,可以慢慢努力,暂时不作严格的要求。但三十岁以下的朝廷官员就必须马上改说汉语,不准再说鲜卑语。如果有不听诏令、执意不改的人,一律降低或罢黜官职。这一点我说到做到,希望各位都牢记在心中,认真执行。大家觉得我这样做对吗?”

众臣回答说:“谨遵圣旨。”孝武帝又教训这群唯唯诺诺的臣子:“如果我的决定有不对的地方,你们应当立刻指出来与我商议、争论。为什么当时不说出自己的不满,上朝时口口声声同意,退朝之后却又不照办呢?”六月初二他再次下诏:“在朝廷之内不准使用鲜卑语,凡是违反了的就免除他的职务。”

六月十六日,孝文帝下令搜集各种宫廷内从缺、但又十分有用的书籍,一律付给十分丰厚的赏赐。

不久有关官员上奏请求:“广川王妃死后葬在代都平城,现在广川王死了是应该葬在平城呢,还是把王妃的墓迁过来与他一同葬在洛阳?”孝文帝想了想回答:“凡是迁居到洛阳的人,死后都埋葬在洛阳东部的山上。如果丈夫在迁都前就死在了平城,那么他的妻子就可以到平城与之合葬。但如果丈夫死于洛阳,就不允许与其妻葬在平城。其他各州的人听随自便。”六月十九日颁布了正式的条例,规定:“迁居到洛阳的民众死后就葬在黄河以南,不得迁回黄河以北。”从此,南迁的鲜卑人才真正在洛阳扎下根来,慢慢融入了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