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足部功能与解剖学特点

人的足部是人直立行走的重要器官,在行走和奔跑时,足部在保持人体直立姿势的同时还要适应不同的道路状况,这就对足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 足部结构

人的足部虽然结构精妙,足骨有28块(7块跗骨,7块跖骨,14块趾骨)但能够灵活自如的行走、奔跑,也是人类经过不懈努力才获得的能力。之间靠关节、韧带紧密地连接,来完成足部的承重和踝关节屈伸等活动。足部具有丰富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灵敏的神经感受器,将神经冲动很快地输入大脑,通过大脑的分析、判断,再经过神经传送,调节身体状态,以适应环境。

为适应直立行走和承重的需要,足底分布有足掌垫和致密的上皮组织及相当厚的脂肪层,这些都有助于减缓行走、奔跑时的震荡。概括地讲,足部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结构:

脚底:又称足掌、脚板等,位于身体的下肢部位最末端,是最直接接触地面的部分。脚底着地时,前掌、后跟、外侧缘三点着地支撑身体,决定一个平面,具有稳定性。

脚背:又称足背,是与脚底相对应的平面。脚底在下,脚背在上,脚底和脚背共同构成了足部。脚背常成斜坡形,由足颈逐渐向下延伸至足趾,人们通常经过对脚背的特殊训练,来达到延伸腿部肌肉的作用;经常搓揉脚背,也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

脚外侧:位于人体下肢部位的足部,是与大腿外侧平行的侧面部位。脚外侧有脚踝骨,即小腿与脚部位的左右两侧的突起。人体立于地面时,脚外侧的外侧缘会先着地。

脚内侧:位于人体下肢部位的足部,是与大腿内侧平行的侧面部位。脚内侧有脚踝骨,即小腿与脚部位的左右两侧的突起。人体立于地面的时候,内侧缘是空虚的。脚内侧可见脚部明显的弓起的空虚部分,也就是足弓。

足弓是人类特有的身体结构,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也是人与动物最重要的区别。足弓包括纵弓和横弓。足弓的存在使足部具有弹性,可以减轻人行走、跑步及负重时,地面对人体的反冲力,并且可以减缓运动中对人体内脏器官的震荡,以免受伤。同时对足弓足底的神经血管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足部小知识

人的足部由26块骨骼组成。它们之间靠关节、韧带紧密地连接,来完成足部的承重和踝关节屈伸等活动。在日常行走和奔跑时,保护好自己的双脚不仅仅有益于足部的健康,更对整个身体都有益。

足部的骨骼

1 侧面观

2 上面观

①趾骨 ②跖骨 ③楔骨 ④舟状骨⑤距骨 ⑥胫骨 ⑦跟骨 ⑧骰骨⑨第五跖骨粗隆

保护足部的走路方式

1.脚跟最先接触地面

2.让脚 趾根部和脚掌内侧着地

3.连同脚趾头全掌一起着地

4.将重力集中到脚趾指根部,迈出步伐

让足部舒服的鞋子

首先鞋子要轻巧,不要太重,其次是鞋码大小要合适,不要在走路的时候出现脚后跟离鞋的情况。

● 足部穴位

足部虽然位于身体最远端,事实上却与人体头部及身体各内脏器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足部的皮肤电位测试发现,足部与手部及头部的皮肤电位反应十分相近。这说明三者存在着很大的共通性和紧密的联系。

人体足部分布着十二正经中六条经的部分经穴。在中医经络理论中,与足紧密相关的经络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阳脾经。足部共有传统穴位33个。

经穴:经穴是指分布于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又称为十四经穴,经络与皮肤交会之处即是经穴所在,是腧穴的主体部分。十二经脉左右各有一条,故十二经脉上的腧穴都是左右对称,一个穴名有两个穴位;任、督二脉是“单行线”,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是单穴,一个穴名只有一个穴位。经穴在《内经》时共有160个穴名,清代李学川的《针炙逢源》定经穴361个,并延续至今。经穴分布于十四经的循行路线上,故与经脉的关系密切。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全身气血运行的通路,内脏若有疾病,在身体表面上的相关部位会有所表现,呈现异状。

足部的奇穴分布是人类长期实践总结的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足部的奇穴共有74个。

奇穴:奇穴是指未能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它既有固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又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穴主治范围比较单一,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包括即球后,上迎香,翳明,定喘,腰,眼下,腰痛点,外劳宫,阑尾,胆囊,内膝眼和膝眼等48处位置的经外奇穴已于1987年汉城会议和1989年日内瓦会议上通过。

奇穴被确认的标准为:

①该穴位被广泛使用;

②该穴位须对临床有效;

③有很明确的解剖位置;

④若一个奇穴与已存在的穴位同名,必须加上一个前缀。

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总体上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又可以细分为若干种,具体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