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由失学到自学的早年岁月

1.家世

在祖国南疆的广西博白县,有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名叫岐山坡。1900年8月10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六日),一个小生命就在这个小村庄的王家降生。雪莱有句名言:“生命也许会变化,但却不会消灭。”呱呱坠地的这条小生命,在孕育自身的文化土壤中搏击、翱翔,扎扎实实地、精心地编织起自己生命的花环。他就是后来成为我国国文泰斗、一代宗师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1987年香港出版的《王力先生纪念文集》的《前言》中,尊王力为“用世纪来计算时间”的文化名人。这个称号形象地显示了王力毕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成就和他科学治学精神所凝聚起来的生命之光。他从事了逾半个世纪的学术工作,研究几十个世纪的汉语,而由他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开创的汉语现代研究所得的成果,以及他培养的后人的研究成果,将持续和保留到以后无尽的世纪。

岐山小学现址

王力的父亲王炳如、母亲邓国珍在印度尼西亚。

这位“用世纪计算时间”的文化名人,恰巧和新世纪同时诞生。这个杰出的生命一开始,就具有世纪性。

博白,古称白州,虽地处祖国南疆边陲,但接受中原文化较早,汉唐即已闻名,历来人物荟萃。岐山坡,位于博白县城南二里处。这个临近县城的村落,名叫岐山,却其实无山。它取名岐山,大概与“凤鸣岐山”的传说有关。岐山历来被认为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之所以村名为“岐山”,据传,这里村民的先祖来自中原,岐山坡的命名,始于何时已无可考,祖祖辈辈传了下来,显示了他们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眷念。这个小村子,背枕南流江,村后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村落四周,绿树环绕,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果树成阴。每当汛期江水上涨,溪水横溢,村后一片滔滔,更是白绿相映成趣,具有农村田园特有的淡雅风光。村中三十来户人家,全是王姓家族。村民多数务农。由于这里方圆10公里都是平地,村庄密集,人多田少,光靠种粮不能糊口,因此,村民必须从事蔬菜、水果的生产、加工和小商小贩等副业经营,大多数居民过着贫苦的生活。在王力的少年时代,村中只有两三户人家是富有的。这些富有的人家,拥有较多的田地,每年雇工耕种田地,还搞多种经营赚钱。这里的花生种植得很多,每当花生收获季节,他们就运到村前的大路旁,让商贩收购。冬天,收了萝卜,就腌上成百缸的萝卜,晒干后储存起来,等到来年开春蔬菜淡季时,再卖给外地客商。每年仲夏,龙眼成熟,他们就大量收购起来,再把它们加工成桂圆肉,销售到外地。至于其他不富裕的农户,除了种三数亩稻谷和杂粮,就靠种点蔬菜出卖。村上虽然家家户户种了龙眼树,而且多是皮薄肉厚的良种,这本是十多种水果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可是,当龙眼大量上市时,商人压价,收入无几。更有甚者在龙眼树花开时节,正值青黄不接,因缺粮少钱,只好卖龙眼花给商人。卖花,就像卖青苗一样,商人看花出价,将来果子成熟,果全归买主。商人往往以廉价买花,卖主为生活所迫,明知要吃大亏,也不得已而为之。中元节前后,富裕户要加工桂圆了,需要雇人剥龙眼肉,村里大部分妇女便去帮工,以便挣点钱来买油盐柴米和留给孩子做学费。龙眼加工,就成为村里大多数人家固定的季节性副业。妇女们往往一早就带上铁指甲到富有人家去剥龙眼肉,甚至连七八岁的孩子也带去一起干。有的妇女还背上吃奶的婴儿去干,有时夜以继日,一干就是十天半月。这活看起来轻松,实际上很辛苦,是劳动力的廉价出卖。手脚灵活的人,一昼夜可以挣上二三十个铜板。可是,那成群的苍蝇、蚊子整天整夜地来侵扰,人们的手脚被蚊子叮得红肿,痛痒不堪。有时蜜蜂也来蜇人,把孩子蜇得哇哇大哭,尽管如此,妇女们还是忍着熬着。王力少年时代,他家的妇女迫于生计,也去干过这种苦活,也卖过龙眼花。

王力童年时家里的用具

在岐山坡的王氏家族中,王力的家庭由于祖辈在科举中有功名,在地方上也享有一些声望,算得上是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不过,家庭的经济情况并不好。他的曾祖父文田公,是清朝的贡生。文田公之子,除二子早夭外,有长子紫庭、三子方洲。方洲15岁中秀才,后因赴桂林乡试,病死途中。紫庭膝下一子四女,子名贞伦,也是15岁中秀才。一门之中,叔侄二人先后进学,乡人称方洲为“三相公”,贞伦为“大相公”。文田公在世时,家有二十多亩田地,温饱不愁。到紫庭当家时,兄弟分家,祖产到紫庭名下的只有十多亩田地。紫庭不善经营,就靠这点祖产,别无生息,家境就大不如前。子女长大,娶媳嫁女,修葺居室,耗费较大,又典当了些田地。加上他嗜酒成癖,每天少说也要喝上半斤八两,家境就日趋败落。家庭败落后,紫庭就在乡间行医。他虽略懂医术,但不是名医,以医谋生,也很艰难。当时,富有人家看病,多请名医。名医出诊有轿子接送,酬金优厚。紫庭行医,是半路出家,下乡出诊,多是为贫苦人家诊病,酬金甚微。他行医十多年,下乡出诊,就骑上家中的一匹马,连马鞍坏了也换不起。到他逝世时,家中除几亩田地外,不久就只剩一匹瘦马和一个破马鞍。王力的父亲贞伦,17岁娶亲后,便帮助紫庭操持家务。贞伦中秀才后,科举便被废除了,所以他没有参加乡试。后来,他考上了县师范传习所,毕业后在县高小当教师。贞伦酷爱读书,不善理家,耕种的事就靠一个长工打理。紫庭去世后,贞伦一家越发拮据。但贞伦不因家贫,粗茶淡饭,仍把精力耽于诗文上,每天吟诗作对。他因父亲行医,也学了一些医术,又写得一手好字。村中的人病了,都喜欢请他看病。他为人忠厚,给乡里人看病,从不肯收诊金。有些人来求诊过意不去,或留下一元几角,或送点杂粮水果。逢年过节或村上有红白喜事,人们就来请他写对联和帖子,他也分文不收,有时还给贴上几张红纸。他因此在乡中颇得人心,在邻里间也颇有声望。

王力出生前,贞伦曾得一子。这孩子两岁就能认字,聪颖过人,甚得紫庭一家的宠爱。这家从文田到贞伦,由于方洲一房无后,已是三代单传。紫庭和贞伦看到这孩子长得聪明伶俐,以为将来有这样的孩子接香火,乃是一家之福。不料,孩子仅长到4岁,便夭折了。紫庭父子伤心至极。及至王力出生,合家才转悲为喜,王力也就从小被祖父和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幼年的王力,身体羸弱,常年疾病不断。这很使紫庭和贞伦担心。贞伦迷信,爱子心切,生怕自己的命相不好,会影响孩子长大成人,特地请了八字先生给自己算命。八字先生说他“五行”缺火,根据星相家相生相克的说法,他便改名炳如,取“炳”字有“火”。后来又改“炳如”为“炳炎”,由一“火”增到三“火”,旨在祈求神灵保佑。不过,后来他常用的名字仍是“炳如”。炳如不但因迷信改了名字,还把父子兄弟的称谓也给改了。按迷信的说法,为避免父子相克,得把儿子当侄子,因此,炳如就教儿子称他为“阿叔”。王力3岁,他的三弟汇清出生;11岁,他的四弟祥珩出生;16岁,他的妹妹祥琭出生。王力排行第二,汇清从小就由炳如教他叫王力为“二姐”。把哥当姐,也就是把男当女,以示命贱,能快长快大。一直到王力13岁时,汇清才改口把王力叫为“二哥”。

2.高小时代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王力迈开了他生命的脚步。岐山坡,这块他生长的胞衣地,小径、溪流、炊烟、篱舍、寒星、清流,一派清雅的农村景色和牧歌式古朴恬静的田园生活,在他的性格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纯真质朴也就成为他做人的最高追求。他自小资质聪颖,书香寒门的家庭环境,让他养成了酷爱读书的习惯,还使他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据他自己回忆,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启开他心灵智慧窗扉的启蒙老师。在父亲的口授下,他五六岁时吟诵大诗人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就朗朗上口。他父亲还手把手地教他临池学书。他家珍藏的文田公的手抄唐诗本,字迹娟秀端庄,这成了他习字的字帖。他一边习字,一边又熟读了不少唐诗,从此就培养了小王力对祖国优秀文化的浓厚兴趣。他7岁进私塾,《三字经》、《神童诗》都能熟读成诵,只字不漏。小小孩童如此勤奋好学,村人交口称赞。清贫的家境,也对王力有较深的影响。他从祖辈父辈的身上,耳濡目染了淡泊自守、安贫乐道的情操。

王力家乡的人们在怀念他。

1911年,王力到博白县高小就读,才算正式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活。县高小的校址,原是清乾隆时创建的环玉书院。这间全县唯一的高小当时算是县里的最高学府。学校的师资设备较好,王力在这里受到了严格的小学教育。

正规的学校生活,使小王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环境。他在这里扩大了社会生活的视野。就在这一年,他记忆最深的就是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伟大变革,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从而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革命一起,全国人民衷心拥戴。特别是曾经举行过洪秀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广西,辛亥革命的前夕,就聚集了大批革命党人在活动。革命爆发后,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博白县城也到处欢呼革命胜利,群情沸腾。在这次革命爆发之前,年少的王力就从教科书中知道中国已衰弱到了极点。他又从一些大人的谈论中,知道清政府腐败无能,招致外侮,屡屡割地赔款。因此,当他听到革命军在武昌起义,便高兴得手舞足蹈,主动剪掉小辫子。他心里想:这下好了,要是推翻了清王朝,国家就得救了。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之后,他又从老师那里听到了一些革命的道理。这样,在王力幼小的心灵中,就播下了民族意识、民主观念和爱国思想的种子。王力这时在县高小,生活圈子扩大了,人际关系也复杂起来了。县高小的学生多数来自全县各地的农村,学生的年龄都偏大,年龄最大的要比王力大六七岁,年龄较小的也比王力大三四岁。王力是全校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他年少体弱,尽管他对同学很好,还是受到一些大同学的欺侮。学校中讲客家话的同学多,他们还给王力起绰号为“哀公”、“弱弱佬”。“哀”,客家话也是弱的意思。王力求学心切,又生性和善,对一些同学的无礼,从不计较,只专心读书。

王力在县高小读书时,十分勤奋。头一两年,期终总评,他各科成绩都在80分以上,在班上本属品学兼优的学生。可是,到期终张榜公布成绩时,他却常被排在榜末。其中原因就是他体质较差,常患伤风感冒。他的父母疼爱儿子,只要儿子咳几声,就要他请假在家。这样,旷课便多了。旷课是要扣分的,他的分数虽高,但旷课扣分也多,扣去旷课的分数,他就成为班上成绩最差的了。那时候,学校有个规定,每个学期终了,都要张榜,按学生的分数高低来排名次,王力这就常列榜末。校长写榜时,总习惯在最后一名学生的名字下面打一个红钩,人们也就把榜末的学生叫做“坐红凳子的人”。坐了“红凳子”的人,总是被人冷眼相看的。学校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坐了“红凳子”的学生,下学期开学编座位,就得编在最后一排,以示惩罚。王力坐了“红凳子”,就被当做“末等愚童”,常被安排在最后一排的座位上。

这种无理的惩罚,就等于对学生施加精神折磨。幼小的王力,对这不公平的待遇,心里既气愤又不服。可是,他一直不加分辩。据他后来回忆,当时他想:一个人的品学是实实在在的。是金子,即使埋在土里,也不会失去它的光泽。因此,他不管别人的冷眼,虽常被安排在屈辱的座位上,却始终不气馁,照样默默地用功,苦学苦读苦练。一天,一位新来的语文老师上作文课,巡堂时特地走到这个坐“红凳子”的学生面前,想看看这个学生是怎样不堪造就的。不料,他看了王力的作文,却大为惊讶,想不到这个坐“红凳子”的学生作文写得竟是如此之好,不但文笔流畅,而且富有文思,字也写得工整秀丽。这样的学生怎应老坐“红凳子”!他凛然地对王力说:“你能写出这样好的作文,不应坐在这个座位上!”于是,立即给王力调了座位。

王力在高小读书时,师从陶伯明、冯彰全,受益匪浅。这两位老师传统文化的基础较深,学识较渊博。他们给学生讲《赤壁赋》、《留侯传》、《孟子》等古文,都讲得精到,字词解释准确,文意分析透彻,引起了王力对古文的极大兴趣。冯彰全还常给学生讲《三国演义》,讲得有声有色。王力在他们的影响下,能背诵古文中的名篇,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水浒传》、《西厢记》、《飞龙传》、《平山冷燕》等十多部古代章回小说。他读这些章回小说,多是在夜间,家中买不起煤油供他夜读,他就常在月光下读,他的眼睛就是这样弄近视了。

王力爱读书习文,语文成绩特别好,甚得语文老师的喜爱。语文老师常给他的作文写上很好的评语,对他作文中精彩的语句还加了圈圈点点。王力从中得到了很大的鼓舞,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位老师。这位老师就是陶伯明,他是博白江南人,讲的是本地方言——地老话。这种方言,是国内方言声调最多的。另一位老师冯彰全是博白凤山人,讲的是客家话。地老话柔润和谐,富于音乐性;客家话抑扬顿挫,具有较强的节奏感。这两位老师在课堂上分别用两种方言吟诵诗文,语言风格迥然有别,腔调各有风韵。这对他以后研究博白方言很有启发。他暮年回忆起当年听这两位老师在课堂上吟诵诗文的情景时说:“当年先生琅琅之声,至今好像尚萦回耳边。”

年少聪慧的王力,爱动脑筋想问题。他刚进入县高小时,名叫王祥瑛,这是他父亲按王氏家族的字辈起的名字。当时,家族字辈排列的顺序是:淳、叙、贞、祥、缉、熙、善、庆,王力父亲是“贞”字辈,王力则是“祥”字辈。他高小快毕业时,想到“祥瑛”的“瑛”字是名字中常见的,觉得太俗,又易雷同,便想改个名。他对一位老师说:“我觉得我的名字起得不好,请你给我起个新的名字吧!”老师想了想,给他改了个名,叫“渭华”。他不喜欢这个名字,嫌它笔画繁多,仍未脱俗。他想了想,便自己起了个名字叫王力,字了一。以后就一直用这个名字。

王力成名之后,有些人曾对他用这个名字作过种种猜测。家乡中有人说:“他改名王力,字了一,这‘了一’二字,是因为他排行第二,哥哥早夭的缘故。”有的北方人又说:“他名力,字了一,是因为‘了一’反切为‘力’,名字谐调。”还有人说:“古代称师为子,了一合写是‘子’,表示他要为人师。”其实,这种种猜测都是附会。王力说,他所以用这个名字,别无他意,只不过图其笔画简单,易写易认,又可避免姓名雷同而已。

王力14岁时从县高小毕业。可是,他没有想到,毕业后等着他的却是失学的痛苦。他父亲原先也在高小教书,只教了一年就辞去教职,回家操持家务去了。王力高小毕业后,真想继续升学,他父亲也想让他多读几年书。当时博白县还没有初中,要上初中须到百里以外的玉林县。到外县上学费用大,王力家中经济困难,实在无力负担他的学费。父亲只好对儿子说:“家中实在没钱供你上中学了,你年纪尚小,就暂时在家自学,等到家中经济稍微宽裕些,再让你升学不迟。”王力是个实心人,知道父亲不让他外出升学实属无奈,他能体谅父亲,便不再说什么。从此,他失学了,开始了自学的生活。他每天就待在家里,自己看书习文。他在县高小读书时,各门功课的基础都打得好,自学起来,也日见长进。不料他家的家境一年不如一年,他始终没有盼来升学的机会。他这一失学,就是整整的10年!

王力的童年时代虽说是在家境清贫之中度过的,但他童年的生活却是很充实的。由于他生长在书香门第,幼受庭训,在高小又得到良师教诲,加上他自己刻苦学习,养成了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获得了祖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灵光。他就像一只被晨曦鼓动的雏鹰,金色的童年正为他积聚着未来搏击长空的力量。

3.少年失学

1914年,王力失学在家。14岁的年华,正是他渴望知识、急求上进的时候。年少失学,对他来说自然是痛苦的。但贫困的家境,却扑不灭他的求知欲望之火,他决心坚持自学。他坚信:只要埋头苦读,照样能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古往今来,不少人不就是通过艰苦自学而成为大学问家的吗?希望就像彩虹一般令他神往,他终于走上了自学的道路。自然,这条道路绝非平坦无阻,而是充满着荆棘和坎坷,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毅力,才能不断前进。

王力在县高小毕业时,他的家境已十分艰难。他家自从祖父去世、父亲辞去教职后,全家七八口人的吃穿只靠三数亩薄田,即使苦苦支撑也无法应付。为了摆脱困窘,他父亲试图改行从商。他趁着儿子失学在家,有了帮手,便借了些银钱,到博白县城里开了一爿杂货店,卖些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店名叫“忆安”。店里请了个小伙计,王力也被叫到店里打杂。王力父亲本不是经商的人才,经营不得法,杂货店不到半年就因亏损而歇业了。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小店关门后,王力又去学织布。不料没学几天,却因眼睛近视,视力不好,操作困难,只能不学,又回到家中。他父亲经商亏损,别无出路,百般无奈,便决定出外谋职。他几经寻访,最后在离家乡数百里外的一个县份谋到了一个教育科科员的职位。他在外县任职,职低俸微,每月除他的生活费用外,只能寄数元钱回家,杯水车薪,仍解决不了家庭的困窘。家中就靠几亩田地和王力继祖母养猪织布的收入,克勤克俭度日。当家中缺粮缺钱,生活实在过不了时,还得典当衣物应急。家中最值钱的就是棉被,往往严冬一过,棉被就被送进了当铺。

家贫不丧志,有的人做不到,王力却做到了。他坚持走自学的道路,每天的家务有大人操持,有时他也帮着干点活,其余的时间,他就待在书房里读书习文不辍。王力读书勤奋刻苦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的母亲邓国珍,看到儿子升不了学还这般发愤读书,甚是喜欢,对儿子倍加疼爱。平时无事从不打扰儿子的学习,吃饭时她总是摆好了饭菜才去叫儿子来用饭。逢年过节,家里做些糕点,她总是亲自送到书房给儿子吃。王力刻苦用功,有时竟到了痴痴迷迷、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年端午节,他家按当地的习俗,做了些凉粽子应景。王力母亲特地把几个小凉粽和小半碗蜜糖送到书房。她看到儿子正在看书,便将凉粽和蜜糖放在书桌上,叮嘱儿子:“阿二,我给你送来了粽子,碗里还有蜜糖,你就蘸着吃吧!”王力正读得有味,只听得母亲说送来了粽子,却没瞟上一眼,便“哦”一声答应了母亲。母亲走后不久,他忽然想起要吃粽子,便随手拿起粽子,一面看书,一面将粽子去蘸蜜糖。谁知他竟将粽子蘸到了砚台上却全然不觉。当他把粽子放进口中,他觉得味道不对时吐了出来,才知道是蘸了墨汁,弄得满嘴是墨。又一次是中元节,他母亲又给他送来一碟粉饺,她知道儿子的书呆子脾性,特地再三叮嘱说:“这是刚蒸好的粉饺,你快趁热吃了吧!”王力又是“哦”一声,眼睛仍死盯在书本上。三天后,他母亲来到书房,看到书桌一角放着的粉饺都长了霉,便带着埋怨的口吻说:“阿二,这粉饺你为什么不吃,看,都发霉了。”王力这才想起母亲曾送来过粉饺。他看了一眼那粉饺,赔着笑脸,用带歉意的口气说:“阿娘,我实在是忘了!”他母亲叹了口气,说:“你呀,真是个书痴、蛀书虫!”

1916年,王力十七初度。这一年,他由父母做主,娶了博白龙树堂的农村姑娘秦祖瑛为妻。秦祖瑛没有上过学,她的名字还是嫁到王家后才起的。大概因为王力原名祥瑛,才取名祖瑛。秦祖瑛是独生女,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她和王力同岁,结婚时刚年满十六。次年,就生下了儿子缉和(后改名秦似)。年刚满十七的王力就做了父亲,从此,他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4.自学成才的私墅先生

这一年,王力一面操持家务,一面挤时间自学。他的小弟弟祥瑞(后改名祥珩)已长到7岁,该送到私塾读书了。入私塾得花钱送束脩,王力家中缺粮少钱送不起。作为长兄的王力只好承担教责,给小弟弟启蒙,当小弟弟的小先生。村里有几户人家,原来就很赏识王力的才学,现在看到王力在家中教弟弟,便把自己的子弟带了来,央求王力收做学生。这样一来,王力便在他家里办起了个私塾,当起私塾先生来了。

这个小私塾就设在王力家的厢房。厢房是一连三间,正中一间是个小厅,王力家管它叫“花厅”。侧面两间,一间是王力的书房,另一间是客房。小厅前面有个小天井。小天井里摆了几盆兰花,还有个花池,种了一株桂花、一株铁树和一株佛手。这里环境清静,桂花、兰花开花时,香气袭人,倒是个读书的好处所。

厢房的正屋,陈设简陋,除了一张八仙桌和几张木椅,没有什么字画和摆设。私塾就设在这里。王力把那八仙桌当做课桌,和学生共用。私塾虽设备简陋,王力教书却十分认真,教学质量之好,超过一般的私塾。

王力教私塾,和一般的私塾不同。那时候,私塾里教的都是文言文。一般的私塾教师只管教学生识字,要学生死记硬背,而不给学生讲词义文意。王力则尽量效法新学堂的教学法,每讲一篇课文,都把词义、文意讲得十分清楚透彻,教学效果很好。

《孟子》

据王力弟弟祥珩的回忆,王力讲课之认真、精到,确为一般私塾教师所不及。他在王力的私塾读书时,曾到另一间私塾听过课。那私塾教师讲的是《孟子》中的《孟子见梁惠王》。他讲课时,只摇头晃脑地照念课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于吾国乎……”他每念一句,就让学生跟着念。他反复念着,学生也反复跟着,然后让学生自己来念。最后要学生背诵就算完事,至于词义、文意,一概不作解释。他还把“叟”字念成了“嫂”字。学生不明词义,也就“叟”、“嫂”二字不会分辨。后来祥珩听王力讲这一课,方法就完全不同。王力是先把课文念一遍,就教学生认生字,接着逐字逐句讲解,最后还翻译成白话文来串讲。这样,学生听得懂,记得牢,背诵起来也很容易,还能经久不忘。年届八旬的祥珩说,他哥哥教他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但当年教课的情景仍记忆犹新。他说:“我二哥讲《孟子见梁惠王》,讲得生动有趣,清楚明白,时隔70年了,我不是学文的,可我至今仍能背诵。”王力初次执教,就显出了他的才华,受到了家长的称赞和学生的欢迎。那时候,私塾教师是没有工资的,只有所谓“束脩”。王力办了一年私塾,年终他大约收到了家长送来的“束脩”三四十贯钱,这对家庭不无小补。

王力教与学结合得很好,他边教边学,学问也大有长进。他有计划地精读古文大家的传世名作,了解名作的精义,自己也刻苦练习写作,文章也越写越好。

王力的弟弟祥瑞,因与一宗兄同名,便恳请王力给他改名。王力想了想,便给弟弟改名为祥珩,字若石。“珩”取义于玉,那么为什么字“若石”呢?王力专门写了一篇短文赠弟弟,对“若石”二字做了诠释。短文这样写道:

余弟祥瑞,有宗兄同名,爰请于余曰:盍为弟易之?因易其名为祥珩,字曰若石。夫若石者,取其谦恭之意焉;且夫处世若石之坚,持躬若石之洁,亦为兄所切望于弟者,因以字之,使常触于目而警于心,庶可为修身之一助云耳。既以此意矫之,复从而为之说。

这篇只有百余字的短文,有论有述,笔意老练纵恣,转折开合运用自如,气韵生动,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辞章来看,都可算得是上乘之作。一个高小毕业的青年学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属罕见。

王力给弟弟赠文,旨在通过弟弟更名改字,来勉励弟弟要注意思想道德的修养。他所期望于弟弟的“处世若石之坚,持躬若石之洁”,就是要弟弟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他勉励弟弟的话,其实也表达了他的人生观。他后来所以在事业上有巨大成就,正是因为他从年轻时就有了坚强的意志,远大的理想、抱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谦恭的优良作风。他毕生廉洁奉公,也正因为他“持躬若石之洁”,祥珩把长兄的赠言奉为金科玉律,终生不忘。

村中有位乡绅叫王礼贤,他曾送子女到王力的私塾读书。王力在私塾中所显露的教学才华,不久就被王礼贤看中。王力的道德文章深得村人称道,王力在王礼贤的心目中更留下了好的印象。后来王礼贤到县城任职,把家眷也接到县城去住,特地请王力到他家里当家庭教师,教他的长子长女。家庭教师有固定工资,王力欣然受聘。

王礼贤家的隔壁,住着县里的名士李荫田。王礼贤和李荫田因邻里关系常来常往,王力便和李荫田有了较多的接触。李荫田喜欢吟咏,赋诗属对,酷爱风雅。由他和博白一些文人发起,组织了移风骚会,专事吟诗作对,旨在敦风俗,布教化。每年中秋节前后,他们都要举办对联比赛。对联比赛,由主事人出上联,参赛人对下联。比赛获奖者,可得到微薄的奖金。年仅十八九岁的王力,几乎每次都撰联参赛,次次获奖。李荫田很赏识这个青年的才华,特地到王礼贤家听王力讲课。他听了王力的课,当面称赞王力:“真想不到,你这个后生如此知多识广,书又教得这样好!”王力也很喜欢这位名士的文才和风度。李荫田比王力年长,王力就尊他为长辈,对他敬重几分。

白居易像

一天,李荫田找到王力,很诚恳地对王力说:“你我都是斯文一派,喜好风雅,你的书教得好,不如就到我家乡去教书吧,好吗?”李荫田还说,他住城里的时候少,住家乡的时候多,如王力能到他村中的家塾当教师,便可朝夕相处,切磋学问。王力正想能找到一位志趣相投的文人切磋学问,便接受了李荫田的邀请,到李荫田家乡的大车坪当家塾教师去了。

大车坪是个偏僻的山村,离县城10公里。村子四周,山峦环抱,阡陌沟壑隐约其间,景色宜人。只是深山藏虎,夜间常有虎豹出没,太阳一落山,村上人家就关门闭户,这就显得这个村庄更荒僻沉寂了。王力对此一时不习惯,可慢慢地也就爱上了这个小山村。他在这里,除了每天教书,晚上还可以安安静静地读书,况且村里人对他都很热情,可以免除他客居异乡的孤寂之感。这个村子有十多户人家,都姓李,同属一个家族。王力的大姑妈也嫁到这个村子,说起来,王力和村里的人也还沾亲带故。这个村的家塾,就是这里十多户人家合办的。王力在这里教书,工资由学生的家长来合凑支付,吃饭则轮流到学生家去吃,每家吃一个月。

在来大车坪前,王力已教了两年私塾。他教私塾,都是自己选的教材。到了大车坪后,他嫌原来的教材内容还不够丰富,又增选了一些古代的范文和好诗词。如选了《礼记·檀弓》的一些章节,杜甫诗《石壕吏》,白居易诗《凌霄花》等。他在讲到《礼记》的“苛政猛如虎”、杜甫的“有吏夜捉人”和白居易的“有木名凌霄”时,都讲得绘声绘色,剖析入微,把诗文中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听得入神。

李荫田有店铺在城里,他每月不过到城里住几天,大部分时间住在村里,与王力谈诗论文。李荫田初时搞对联比赛,王力就常参赛,早就成了诗友。现在,他们又常在一起,李荫田作为移风骚会主事人之一,经常变换吟坛的比赛项目,王力也就随之常参加县里的吟坛活动。李荫田搞了一段时间对联比赛搞腻了,便和县里的名士商量,将对联比赛改为缀句比赛。

缀句,就是填空。参赛的人要填一个11字的句子。句子首尾2字由主事人出,是固定的;其余9个字,则由参赛人随意填写。王力几乎每次都参赛,几乎每次都得奖。

一次,缀句的赛题是“大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生”。王力共填了三个句子:

大名不朽,胜如佛学得长生。

大才未展,肯隐林泉了一生?

大年可致,寡欲清心善摄生。

这三个缀句,都富有新意,表达了青年王力的凌云志向。比赛揭晓,三个句子均列入获奖名次,其中第一个句子获得了亚军。

又一次,缀句的赛题是“一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心”。

当时,正值军阀混战,国运危殆,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有些参赛的人,不问国事,每日里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他们所填的缀句大都是颓废之作。比如有的人就这样写,“一日三餐,佳肴美酒最关心”;有的写,“一妻两妾,夜梦销魂最开心”。

与这些人不同,王力关心国事,眼看内战不休,列强入侵,山河破碎,感到十分痛心。

王力在缀句比赛中填了这样一个句子:

一瓯百缺,支那现象最伤心。

评卷的人传看了,对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无不交口称赞,便将此缀句评为第一名,列于榜首,用红纸张榜贴在县城东门的城墙上。王了一的名字,就因此传了开去。县里一些有识之士都想请他去做西宾。

李荫田搞缀句又搞腻了,又建议搞赛诗会,县里的文人接受了他的建议。王力自然积极参赛。在1921年的赛诗会中,王力写了两首七绝,一首题为《中秋步月》,另一首题为《十月刈禾》。

中秋步月

金饼蹲鸱懒入唇,徘徊月下翠眉颦。

香闺寂寞难归寝,恨煞天涯薄幸人。

十月刈禾

大田禾熟正初冬,万顷黄云垄上封。

尽日挥镰勤刈获,归来樽酒醉山农。

这两首七绝,是王力的处女诗作。《中秋步月》描写中秋月夜少妇的闺愁和对负心郎君的怨恨,《十月刈禾》描写农村秋熟的景色和山农丰收的喜悦。这两首诗,都有景有情,情景相互衬托,写得自然平易,在赛诗会上都入选了。初次赛诗就获奖,王力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他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龙虫并雕斋诗集》,还将这两首诗选了进去。

王力在大车坪教了两年书,学生进步很快,学生和家长都很满意。

1921年春,轮到他到学生李子初家吃饭。有一天,他到李子初家吃了饭,从一间空房门前走过,空房门是敞开的,他一眼看去,就看到房里杂乱地堆着十多个书箱。爱书如命的王力,立即被吸引住了。他走进去,看到共14个书箱,上面积满了灰尘,像是很长时间没人启用过。他随手打开书箱就浏览了起来。他一箱一箱地浏览着,他不禁怔住了:“哎哟,哪来这么多书?我从未见过!”他看到箱中的书,经史子集齐全,天文地理医卜星相并陈,还有大量极好的注疏本和这些书籍主人的读书笔记。王力家中也有些书,但多属常见的《四书》、《五经》,这14箱书,有许多是他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现在,他看到了这么多的书,就像那爱财如命的人看到了许多金银珠宝似的,恋恋不舍。他想如果能借阅这批书,一本一本地好好读它,对学问定有很大裨益。王力迫不及待地带着几分腼腆去问李子初的父亲:“你空房里堆的这些书是谁的?能借给我读吗?这些书乱堆着没人保管,就会给糟蹋了,怪可惜的!”李子初的父亲告诉王力,这些书都是他父亲李月庄留下来的。李月庄原是清朝的贡生,曾在广东著名的广雅书院读书。他在广雅书院就读时,曾受过山长的教益,山长是个饱学之士。李月庄去世后,子侄中没有做学问的人,这些书就一直这样搁置着,几乎没人翻看过。李子初的父亲知道王力是勤学的人,又和王力家有点亲戚关系,便爽快地应允了王力的要求。他说:“你若想看,你干脆把书都搬到你家去好了,放在这里也没谁看,保管不好,将来也会被虫蛀了的。”

王力真是喜出望外,他没想到李家主人会这样慷慨。他连忙谢过这位家长。不久,学校放假了,他就雇了挑夫,把14箱书全部运回家中。

饱尝失学之苦的王力,借得这14箱书,如获至宝,每天就埋到书堆里,精读博览,夜以继日,手不释卷。他也因此辞去了大车坪的教职。

王力在读这些书时,还读到了李月庄的一些读书笔记,他从中得到了很多启迪。李月庄的笔记有许多新鲜、独到的见解,其中有诘难,有纠误,有分析,有结论。他的笔记很受山长的赏识,山长曾给他写下了“如此读书,方是读书”的评语。王力从这些笔记和山长的评语中,受到诸多教益。他这才知道什么叫学问和如何做学问,由此,他为自己找到了一条笃学、慎思、明辨的治学道路。

1921年夏天,王力邀了七八个乡里的知识青年,办起了个民十书社(民十,即民国十年)。书社是个群众读书团体。书社的书,就以那14箱书为基础。书社同人每天在一块读书,切磋学问。后来他们又凑了点钱,买了些新书,如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和胡适等新派人物的著作。

书社成立,在县里还是新鲜事,受到乡人的普遍关注。岐山坡有了这个书社,村中的父老都鼓励自己的子弟向王力等人学习,勤奋读书,于是全村就大兴了读书之风。

王力和他的书友们读古籍,也读新书。他们从古籍中接受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又从新书中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想。他们积极宣传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和反封建礼教的思想,通过王力等人的宣传,岐山坡开始破除了一些封建习俗。例如,过去每逢过年,全村的小辈都要给村中的长辈磕头作揖,后来在王力等人的建议下,废除了这种旧习,改逐家去拜年为全村团拜。

王力鉴于村中穷家子女上学困难,上中学、大学更难的情况,还向族长们建议将“蒸尝田”的收入,用大部分作为奖学金,按高小、初中、高中、大学不同的等级发给。“蒸尝田”,就是祖先留下的“公田”。过去,这些公田每年出租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到春秋二祭上。后来族长们接受了王力等人的建议,从王姓的“大蒸尝”到岐山坡的“小蒸尝”所得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到了奖学金上。这样,凡是上高小的学生,每年都可得到一两担谷子,上中学、大学的,每年可得三五担谷子。自从有了各级不同的奖学金,村中读书的人就越来越多了。这对奖励青少年上学起了积极的作用。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村里上大学的就有十多人,最穷人家的子女,也大部分受到了中等教育,村里的子弟没有不识字的。岐山坡因此成了全县闻名的“读书村”。

5.高小毕业的高小老师

20世纪20年代初,全国各地都兴办了新学,博白县也开设了两所开国学校。一所设在县城,另一所设在离城4公里的大平坡。开国学校是实行新学制的完全小学。

大平坡的开国学校,是1921年秋开办的。大平坡是个姓李的大村,开国学校为李姓人所办,所以叫李氏开国校。这所学校的校长是大平坡的开明士绅李慎西。李慎西办学,重视师资质量,他延聘的教师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他听说王力教私塾教得好,就特地请王力到他的学校任教。当时,这间学校的教师多是学历较高,资历较深的人。王力年纪轻,只是高小毕业,在全校教师中,论资历、学历他都是最浅的。王力刚进校时,学校只安排他教初小,年薪为80元小洋。这对王力来说,能到这个学校任教,能有这样的年薪已心满意足了。他把小弟弟祥珩也带到了这间学校念书。

王力并不因为人微位卑自馁,而是教学之余坚持自学,奋发向上。他自从得了那14箱书后,日夜苦读,已积累了一些知识,有了相当根底。现在,他边教边学,教学结合,教学相长,进步很快,教学效果甚佳,不论学识和教学水平,都在一般初小教师之上。校长李慎西是个爱才之士,他发现王力是个人才,不到半年,就提他为高小教师,年薪由80元小洋增至160元小洋。年终,校长还亲自将年薪送到王力家中,以示器重。1922年春节,王力家过了个“肥年”,合家老幼,皆大欢喜。

王力教高小语文,很重视给学生传授语文的基础知识。那时候,新学堂用的语文课本还全是文言文。他每讲一课,对课文的中心思想、文意、词义都讲得精确透彻,还结合课文给学生讲古文文法,让学生掌握古文的语言特点和规律。讲古文法,是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课本,必须自己编讲义。他曾经从他父亲的书架上看到一本《虚字使用法》,他便以此书做蓝本,补充了自己的一些意见,编写成古文文法讲义给学生讲授。学生对他讲的古文文法,十分欢迎。他自己也因此对古文文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自己说,这算是他从事语言学研究的开始。

王安石像

王力讲语文课,还善于把读、讲、写、背诵结合起来。他认为讲课文,先要讲得清楚明白,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讲明白了,还要学生多读多背诵,使学生掌握语汇,运用自如。同时,还要教会学生作文,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这样去教学才算教好了语文。许多学生都怕写作文,甚至把写作文看作难关、畏途,尤其怕写论说文。王力针对学生的这种心态,根据自己学写文章的体会,特意选了王安石的《论孟尝君》一文,作为指导学生作文的范文。这篇不到300字的短文,逻辑严密,说理精辟,起承转合,文气连贯,论点鲜明,论据、论证有力,具有论说文写作的基本要领。经王力仔细分析,一一指点,学生细心揣摩,都能较好地掌握论说文的写作方法,作文进步很快。

讲语文课,往往涉及许多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王力讲课时,十分注意把课文中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讲清楚,让学生扩大知识面。以他讲《晏子》中的《楚王欲辱晏子,指盗者为齐人》一章为例,他就把齐、楚的历史、地理和课文中提到橘、枳的有关知识都讲得十分明白。他先讲了古时楚国、齐国所在的地方是今天的什么地方,讲了晏子是什么人,楚、齐的国君是谁,两国的关系如何,然后讲课文。这样一讲,学生就懂得为什么楚人不让晏子从大门入,楚王为什么诬齐人为盗,晏子又为什么用橘、枳比较以反驳楚王。在讲到晏子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时,王力说:“晏子用橘、枳作比喻反驳楚王妙极了。你们知道吗?橘和枳本是同一种果树,但种在地处淮南的楚国是橘,结的果是甜的,种到地处淮北的齐国就变成了枳,结的果则是酸涩的。这就是说,齐人本不是盗贼,若在楚国做了盗贼,那是到了楚国才变的。”接着,他讲了橘、枳本是同一品种,为什么结的果味道大不相同,这是因为淮南、淮北的气候、土质不同所致。学生听了,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懂得了气候、土壤对植物的影响,懂得了同一品种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变异的道理,印象至为深刻。

王力的弟弟祥珩,就是因为听了哥哥讲的这一课,便对地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就选了地理专业。他在大学写关于气候的论文时,还引用了《晏子》中说的橘、枳的例子。他对地理学的研究有较高的造诣,据他说,这得归功于他哥哥启发了他这方面的兴趣。

王力在李氏开国校执教三年,工作认真负责,成绩显著,又能以诚待人,谦虚谨慎,敬重比他年长的同事,甚得同事们的喜爱。在后一段时间,校长李慎西不常在校,他就委托王力管理学校的行政事务。王力教学工作繁忙,始终自学不辍。在自学中,他除了学文,还想学点代数和英语,但他毫无基础,遇到很多困难。同事李春馨知道了,主动教他代数;张声强主动教他英语。只是由于课余时间很少,这两门功课当时都不能多学,尤其是英语,只学会了26个字母。他在高小读书时的老师冯彰全这时也到李氏开国校任教,师生成了同事。冯彰全是个老秀才,爱吟诗属对,他知道王力也有此爱好,晚饭后常和王力一块散步,一起唱和,一起作诗为戏。王力还是像过去做学生那样,向冯彰全请教自学中的疑难问题。王力把心思都倾注在学问的追求上,除了工作,学习几乎成为他生活中的全部内容。

李氏开国校一些年长的同事,对具有才华和努力进取的王力未能升学深造常常感到惋惜。校长李慎西就公开对人说:“凭王力的才干,让他教高小实在是委屈了他。”1924年的一天,李春馨对王力说:“了一,以你的才力,当个小学教师太屈才了。你这样博学多识,又这样年轻,要是能到大埠头的大学去深造,前程将无可限量!”一石激起千层浪。李春馨的一番话语,勾起了王力的无限思绪,曾在王力胸中熄灭了的升学之火又复燃了。去升学,去深造,这是求知欲强烈的王力梦寐以求的。可是,钱呢?一想到钱,王力犯愁了。卖田地吗?不!这仅有的几亩薄田是一家老小赖以活命的,万万卖不得!借钱吗?向谁开口,又何时有钱偿还?想着想着,王力刚燃起的升学之火,又被蒙上了一层阴影。为此,他多少个夜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成眠。

王力的困难和苦恼让同事们知道了,大家都十分同情他的处境,李慎西和李春馨更是给他热情的支持和鼓励。李慎西对王力说:“了一,你想升学就去吧!没有路费我给你,考上大学,经济上有什么困难,再慢慢想办法解决。”在校长和同事们的鼓励下,王力决心破釜沉舟,以偿夙愿。李慎西和李春馨伸出了援助之手,李慎西给王力资助了100元小洋,李春馨资助了20元小洋。盘缠凑足了,王力胸中升学希望之火在熊熊燃烧。他对同事们的大力支持感激不尽,他对他们说:“我不知怎样感激你们才好。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力求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殷切期望!”

1924年夏,王力告别了他的同事和家人,坐上木船,顺南流江南下到了北海,然后改乘海轮到香港转往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