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学西传欧洲研究导论:16—18世纪中学西传的轨迹与影响
- 张西平
- 2199字
- 2024-11-02 07:28:15
五、罗明坚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对罗明坚在中国古代文化西传上的贡献做一个小结。[124]罗明坚是中国天主教事业的开创者,是大航海以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先驱,是中国古代文化西传的奠基人,是西方汉学的奠基人。尽管我们仍承认利玛窦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伟人,中国天主教的奠基人之一,西方汉学的开拓者之一,但国内外学术界忽视罗明坚太久。对于一些有关他以及这段历史的描述也不够准确,比如邓恩对罗明坚和利玛窦的评价。他说:
邓恩的结论,过于强调利玛窦。一旦我们知道了罗明坚返回欧洲的缘由,知道罗明坚返回欧洲后的所作所为,我们就会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
第一,希望教廷派往中国访华使团一事,从巩固天主教在中国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失为一个合宜的方法,这也符合天主教在欧洲传教和发展的传统。罗明坚也一直向教会提出这个建议。关键在于范礼安为何选择了罗明坚,而非别人。历史事实证明,范礼安对罗明坚存在偏见。他认为,罗明坚汉语水平不高,这毫无根据,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在当时,罗明坚的汉语水平要高于利玛窦,这一点,罗明坚的所写的汉诗即可证明。至今我们没有看到利玛窦有类似的作品。罗明坚年纪太大,这更是违背事实。罗明坚当时45岁,正当壮年。利玛窦当年36岁,两人相差9岁。相对于利玛窦而言,罗明坚并不显老。何况1585年入华的孟三德(Duarte de Sande,1547-1599),当年57岁,从教会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来看,派遣他返回欧洲显然比派罗明坚更加合适。虽然罗明坚一直建议派遣人员到欧洲,派他回去也未尝不可,但在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仍有着其他的原因。
第二,范礼安将罗明坚派回欧洲并非是出于个人恩怨,而是当时教会内部矛盾以及国家利益之间的纠葛与矛盾。这主要表现在范礼安派罗明坚返回欧洲,但把他排除在访华使团之外,这显得莫名其妙。[126]显然,这个使团名单已经表明罗明坚永远不会再回到中国,即便访华使团成功来华。究其原因,独立学者宋黎明认为:
归根到底是教会内部的矛盾和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如果考虑到范礼安站在葡萄牙一边,桑切斯站在西班牙一边的基本背景,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无疑,罗明坚成了“牺牲品”。由此可以看出,天主教在其全球扩张中并非那么神圣,他们同样卷入了各种各样世俗利益的矛盾之中。[128]
第三,利玛窦留在中国,在介绍西方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中国天主教发展等多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西学东渐”领域,罗明坚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显然不如利玛窦;但在“中学西传”领域,在用欧洲语言介绍中国、翻译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等方面,罗明坚在西方汉学的发展上做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利玛窦不如罗明坚。特别是近年来对罗明坚所绘制的《中国地图集》和其所翻译的《四书》的最新研究更是说证明这点。以往对来华耶稣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们在中国的活动,在中国传播西学和建立天主教。至今为止,不少关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著作,其实只是“西学东渐史”,缺少“中学西传史”,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和影响。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罗明坚和利玛窦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双雄,两个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来华耶稣会士,两人各有自己的历史地位。今天,在我们研究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时,罗明坚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应拂去历史的尘埃,使他回到历史舞台的中央。[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