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法学学位论文评价

选题是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方向的过程。选题是毕业论文整个写作过程的第一步,能否走好这一步,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写作的成败,因此选题尤为重要。选题是否具有学术性和理论性,是评价一篇学位论文的首要条件。学位论文的选题是要研究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原则或法律概念等法律现象与法律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46]

一是补白性选题。这类课题的研究是前无古人,至少国内法学界无人涉足。

二是开拓性选题。这类选题前人虽有研究,但成果很少,通过该选题的研究,可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与研究程度,开拓性地将该研究问题从纵向与横向方面发展。

三是提出问题性选题。该选题是社会生活或法律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利用手机进行转账、支付、微信红包等引发的金融纠纷问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过去是不存在的,现在提出这一问题本身就具有价值,标志学术研究问题导向,尽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其学术性和理论性体现在其率先提出问题。

四是超越性选题。这种选题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硕,甚至已被学者认可,但该选题做的研究成果会超出前人的研究程度和水准。

五是总结性选题。该类选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都有较多研究成果,只是侧重不同,其存在的局限与不足通过该选题的研究可以得到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集其大成。

评价一篇好的学位论文除了选题之外,还须评价论文的内容及方法,具体可从创新性、逻辑性、严谨性、学术性和规范性几方面权衡。

一、创新性

创新性是学位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是文章的主题和材料等内容上的创新。它要求论文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47]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表现在学位论文的选题、取材、立意、谋篇等各个方面。

“创新”与“创造”的共同之处是要有“新”,但创新更强调“有中生新”,强调在积累与研究基础上产生新知,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第一,观点创新。一是通过研究,论文提出新的理论,即必须有“原创性”,在前人未开拓的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填补该领域的理论空白;二是更正前说错误,即通过研究更正前人错误的认识和观点,提出新说;三是弥补前说不足,即当与前人论述同一事物或现象时,能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在前期的观点、内容等方面更上一层楼。

第二,方法创新。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毕业论文成功与否、质量高低、价值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是否有新意。所谓新意,即论文中表现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或在某一方面、某一点上能给人以新的启迪。论文有新意,就有了灵魂,有了存在的价值。新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1)观点、选题、材料直至论证方法都是新的。这类论文写好了,价值高,影响力大,但难度大。选择这类题目,须对某些问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经验。

(2)用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或看法。

(3)以新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

(4)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

第三,内容创新。一是研究内容提出新的补充性论证材料,为老观点提供新证据;二是陈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材料;三是从老材料得出新观点,重新诠释,重新解读。

第四,实践创新。理论应用于实践,将前期研究的理论适用到新的实践中,并合理诠释与应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能使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得到一次实际的运用,而且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题须注重有实用价值,同时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二、逻辑性

论文的逻辑性是指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它是作者思维逻辑联系的具体表现,又是作者所论述的客观事物逻辑联系的具体表现,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论论文所涉及的专题大小如何,都应该有自己的前提或假说、论证素材和推断结论。通过推断、分析,提高到学术理论的高度,不应该出现无中生有的结论或一堆堆无序的数据、一串串原始现象的自然堆砌。[48]每一篇学位论文都应当相对地自成一个逻辑体系。如论文的大纲目录是其具体体现,文章的整体布局、篇章节目和具体段落都必须是系统的、有机的、合乎逻辑的。论文所涉及的前提、论证的素材和结论间是有逻辑联系的,具体表现为纵向逻辑联系和横向逻辑联系,表现在论文的逻辑结构上就是:纵向逻辑联系、横向逻辑联系、合式结构三种形式。

1.纵向逻辑联系

所谓纵向逻辑联系,是指总论点、分论点和小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以及分论点之间、小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论文内容之间的纵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论文的纵式结构,其特点在于论文的思想体系是纵向展开的。只有恰当处理论文内容的纵向逻辑联系,才能使论文有严谨的结构,即文章的开篇、论述与结论间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一篇论文为了阐述总论点,要列出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扩展为一个部分,各个分论点之间、各个部分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每个分论点又分为几个小论点,每个小论点又扩展为一段,各个小论点之间,各个段之间,也应有内在联系。这样,全篇论文的纵向逻辑联系便体现出来了,并且相应地形成了论文的完整体系和严谨结构。

2.横向逻辑联系

所谓横向逻辑联系,是指论点和论据、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论文内容之间的横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论文的横式结构。在一篇论文中只有总论点才单纯地作为论点或观点存在,而分论点和小论点却有双重“身份”,或者作为论点或观点存在,或者作为论据和材料存在。至于用来说明小论点的材料,则只能有材料或论据一重“身份”了。论文要做到有很强的说服力,富有逻辑力量最重要,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揭示论点和论据的必然联系。首先,只有把总论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论文才有生命力,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还要处理好分论点和材料的关系,以至小论点和材料的关系,这不仅能直接证明分论点或小论点,而且能间接地为突出总论点服务。

3.合式结构

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是纵向、横向穿插进行,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表现为论文的纵、横式结构,简称合式结构。这种结构的论文,有的以纵向展开为主,有的以横向展开为主。

三、严谨性

论文的严谨是一种“精确”,不是侧重于语意的精确,而是侧重于逻辑的精确。论文表达的是学术见解,这个见解不是一时的感性臆想,而是建立在严格的事实基础上,经过反复、周密的分析、研究得出的。论文的严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整体上看,论文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逻辑关联,体现各个部分间的内在联系;从局部上看,论文的每个语句、每个语段都表达周密,不出现任何逻辑上的错误。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把尽可能多的信息明白无误地传递与表达出来。学位论文的严谨性表现为:论据确凿无疑,论证合乎逻辑和辩证法。

四、学术性

学位论文的学术性[49],主要表现为论点的正确性、论据的真实性和论证的周密性。

第一,论点正确是论文的生命力,它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要求作者立论要客观,不能带个人偏见。

第二,论文中所引用的材料、数据、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第三,论文的论述过程要符合人们的推理规律,要层次清楚、首尾连贯、结构严谨、论证周密。

在学位论文写作中,有些作者易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用自己的概念来阐释观点,这种现象即是作者自己“自说自话”。二是混淆论文写作与教材编写的本质区别。论文写作是在基础理论知识上对现实问题或理论的研究,其阅读的对象是专家或学者,即“学生与专家的对话”,是自己研究的成果能否说服专家或学者接受;而教材的编写者是学者,阅读的对象是专业刚刚入门的学生,即“专家与学生的对话”,是传道授业解惑,因而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但有些学生在进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以教材编写内容填充学位论文的内容,导致缺少学术性。

五、规范性

在形式方面,一般学位论文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学位论文的规范性是指,要按照一定的规格、格式来安排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并形成一个有别于一般文章和作品的完整系统。在撰写学位论文的时候,论文结构必须具有规范性,同时,书写和引文等方面要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具体规范的内容将在后文第四章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