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汽车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和关联度高的特点,因此对其他产业有着较强的联动作用,能够带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投入产出表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根据投入产出表,可以量化分析汽车产业对各部门产出的拉动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一)汽车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1.汽车产业中间投入及总产出位居各部门前列

根据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汽车产业[27](包含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两个行业)的中间投入为40153.8亿元,在138个部门中位居第3,仅次于房屋建筑(62351.2亿元)、钢压延(42502.2亿元)两大部门[28];汽车产业增加值为9713亿元,位居第13;汽车产业总产出为49866.9亿元,位居第4,仅次于房屋建筑(85127.3亿元)、批发和零售(72155.3亿元)、钢压延(51265.3亿元)三大部门。

从占比来看,2012年汽车产业中间投入占所有部门中间投入合计的比重为3.77%,较2007年上升了0.13个百分点;汽车产业增加值占所有部门增加值合计的比重为1.81%,较2007年上升了0.11个百分点;汽车产业总产出占所有部门总产出合计的比重为3.11%,较2007年上升了0.1个百分点(见表3)。

表3 汽车产业中间投入、增加值和总产出及其占所有部门合计的比重

2.汽车最终使用对相关产品部门产出的完全需要量

投入产出表中的完全消耗系数,表明第j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的终使用时,对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29]以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以I表示单位矩阵,则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矩为完全需要系数矩阵(又称里昂惕夫逆矩阵),其元素称为完全需要系数(又称里昂惕夫逆系数),表明第j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对第i产品部门的完全需要量。[30]由计算公式可知,完全需要系数矩阵可由完全消耗矩阵与单位矩阵相加得到,即

投入产出表中的最终使用,是指已退出或暂时退出本期生产活动而为最终需求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用汽车产业的最终使用乘以其对各产品部门的完全需要系数,可以得到汽车产业对相应产品部门的完全需要量。根据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年汽车产业的最终使用是10473.5亿元,对各部门产出的完全需要量合计为4152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23.5亿元,第二产业37171亿元,第三产业3925.7亿元;根据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2012年汽车产业的最终使用是28360.8亿元,对各部门产出的完全需要量合计为107620.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134.4亿元,第二产业91478.5亿元,第三产业15008亿元。

3.汽车产业每单位最终使用完全需要量的结构变化情况

分别利用2007年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2007年和2012年汽车产业每单位最终使用对各部门产出的完全需要量,可以分析出这两个时期汽车产业每一单位的最终使用需要消耗各部门产出的结构变化(见表4)。

表4 汽车产业每单位最终使用对各部门产出的完全需要量

注:2012年与2007年的比值用保留三位小数之前的原始数据计算,故与用表格中数据直接相除的结果会略有差异。

计算结果显示,2012年,汽车产业每单位最终使用对各部门产出的完全需要量之和为3.795单位,较2007年3.964单位的水平有所下降。

分产业看,2012年,汽车产业每单位最终使用,对第一产业产出的完全需要量为0.04单位,与2007年基本持平;对第二产业产出的完全需要量为3.226单位,较2007年有所下降;而对第三产业产出的完全需要量为0.529单位,为2007年的1.41倍,呈明显上升态势。

在第二产业中,汽车产业的主要关联行业(除其自身外)有钢铁、有色、化工、橡胶和塑料制品等原材料行业,电力、石油加工等能源行业,通用设备、电子、金属制品、电气机械等装备制造业以及纺织、皮革等轻工行业。汽车产业每单位最终使用对第二产业产出的完全需要量下降,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汽车生产过程中的能耗降低所致(汽车产业每单位最终使用对电力燃气水的产出完全需要量从2007年的0.157单位降低至2012年的0.117单位)。从汽车产业每单位最终使用对第二产业各部门产出的带动来看,还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趋势:一是汽车产业的基础原材料成本构成有所变化。2007年和2012年汽车产业(除其自身外)完全需要量位居首位的均是钢铁行业,但其领先地位在2012年不再明显(从0.292单位降至0.211单位);而汽车产业每单位最终使用对有色金属行业产出的完全需要量有迅速赶超的态势,2012年为2007年的1.28倍,已经达到了钢铁行业的九成,体现出轻质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二是汽车产业对电子通信等高技术产业的产出需要量呈现扩张态势。2012年,汽车产业每单位最终使用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出的完全需要量为2007年的1.17倍,从其细分行业看,对电子元器件行业产出的完全需要量达2007年的1.22倍,视听设备行业达1.3倍。三是汽车产业对纺织等工业消费品行业的产出需要量也增长较快。2012年,汽车产业每单位最终使用对纺织业的完全需要量达2007年的1.28倍,从其细分行业看,汽车产业对棉、化纤纺织,针织或钩针编织及其制品等几个纺织类主要行业2012年的完全需要量均是2007年的1.5倍以上,体现出汽车产业对内饰产品的产出需要也在上升。

在第三产业中,汽车产业对主要服务行业的产出需要呈现普遍提升态势。汽车产业每单位最终使用对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两个行业产出的完全需要量最大,且2012年分别为2007年的1.49倍和1.31倍;完全需要量增长最快的两个行业是金融业(2012年为2007年的1.92倍)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12年为2007年的1.75倍);汽车产业每单位最终使用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产出的完全需要量也显著上升,2012年达到了2007年的1.46倍。

应当指出的是,利用投入产出表的完全需要系数计算的汽车产业对各产品部门的完全需要量中,不仅包括了汽车产业对国内各产品部门的需要,也包括汽车产业对国外各产品部门的直接或间接进口需要。所以,若要测算汽车产业对国内各部门产出的拉动,还需要进一步对进口的情况予以考虑和扣除。

(二)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投入产出表中的最终使用[31],根据使用性质可以分为三部分: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出口。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即消费需求,资本形成总额即投资需求,出口即外部需求或出口需求。以汽车产业的三大最终需求作为基础,并扣除进口因素的影响,可以计算汽车产业对国内各部门产出及增加值的拉动,进而得到汽车产业最终需求对GDP的拉动情况。

1.测算方法

在投入产出表中,为反映某个产品部门的某种单位最终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者出口需求)所诱发的国内各部门的生产额,可利用最终需求生产诱发公式计算。

对于第i部门增加单位消费或投资需求,诱发的国内各部门的产出,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Si表示汽车产业所对应行的元素为1、其余元都为0的列向量为进口系数矩阵,它是一个对角矩阵,主对角线上的第i个元素mi为第i部门的进口比例系数,表示该部门的进口占该产业国内使用(中间使用合计加最终消费支出合计加资本形成总额合计)的比例。[32]依据上式计算得到的Ki是一个列向量,其第j个元素表示当第i部门增加单位消费(或投资)需求时,对国内第j部门产出的带动(通过进口系数矩阵扣除了对进口的带动)。

因此,汽车产业单位消费、投资需求对国内各部门产出的诱发公式分别为:

对于第i部门增加单位出口诱发的国内各部门的产出,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Ei表示第i行元素为1、其余元素都为0的列向量。依据上式计算得到的Ki是一个列向量,其第j个元素表示当第i部门增加单位出口时,对国内第j部门产出的带动。[33]

因此,汽车产业单位出口对国内各部门产出的诱发公式为:

从最终需求角度来看,汽车产业消费、投资以及出口需求对国内各部门产出的总拉动为:

计算得到汽车产业最终需求对国内各部门产出的拉动之后,再分别用各个部门的产出乘以部门相应的增加值率,可以得到汽车产业最终需求对国内各部门增加值的拉动。

2.汽车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分别利用2007年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根据最终需求生产诱发公式计算2007年和2012年汽车消费需求对国内各部门增加值的拉动(见表5)。2012年,汽车消费需求对各部门增加值的总拉动为4145.9亿元,占GDP的0.772%,其中,对第一产业的拉动为87.3亿元;对第二产业的拉动为2923.1亿元;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为1135.5亿元。2012年汽车消费需求的拉动占GDP的比重较2007年增加了0.313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汽车消费需求对制造业的拉动增加了0.165个百分点,对批发和零售业的拉动增加了0.049个百分点,对金融业的拉动增加了0.027个百分点,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拉动增加了0.014个百分点,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拉动增加了0.011个百分点(见表5)。

表5 汽车消费需求对国内各部门增加值的拉动

(续表

汽车消费的一些数据可以对以上结论有所印证。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与汽车有关的消费不仅包括汽车购置消费,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出行消费、旅游消费、保养和修理等服务消费以及汽车保险、信贷等金融消费,对于国民经济均有较强的带动作用,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2007年至2012年间,近年来更为凸显。

从汽车购置消费看,限额以上汽车零售额2012年至2015年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依次为11.5%、12.3%、12.7%和12.0%,增速依次为7.3%、10.4%、7.7%和5.3%,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6.2%、10.0%、8.5%和6.2%(见表6)。

表6 汽车零售消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

从汽车使用消费来看,2015年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7228万辆,比上年年末增长11.5%,随着汽车进入家庭,汽车出行和汽车旅游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份额日益扩大。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15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达27616万吨,汽车燃料消费为成品油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汽车出行消费的提升对旅游、物流等产业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015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6年发展预测》蓝皮书中发布,2015年中国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万亿元,比2014年分别增长10%和12%,其中自驾旅游人次超过半数。汽车保养、维修等汽车服务消费也迅速增长。因此,汽车消费对制造业中的石油加工等行业,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服务行业带动作用走强。

从汽车金融消费来看,汽车类保险、信贷及其他服务增速均增长较快,印证了汽车消费对金融业拉动作用增强这一态势正进一步凸显。在中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中,车险所占比重最大。据《中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14)》,2014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车险市场,车险保费收入达到5516亿元,同比增长16.84%,在财产保险业务中的占比为73.12%。与此同时,汽车信贷也快速发展,成为汽车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中国汽车金融年鉴》中指出,2013年,26.00%的受访者使用过信贷购车;2014年,这一数字增加到28.70%;到2015年使用过信贷购车的受访者已升至34.40%。

3.汽车投资需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根据最终需求生产诱发公式可以计算出汽车投资需求对国内各部门增加值的拉动(见表7)。2012年,汽车投资需求对各部门增加值的总拉动为14383.2亿元,占GDP的2.679%,其中,对第一产业的拉动为302.9亿元,对第二产业的拉动为10140.9亿元,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为3939.4亿元。2012年,汽车投资需求的拉动占GDP的比重较2007年上升了0.73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2012年,汽车投资需求对制造业的拉动占GDP的比重较2007年上升了0.332个百分点,其中,对汽车产业自身、有色金属、化工、橡胶和塑料制品、石油加工、金属制品、建材、纺织、通信电子等行业的增加值拉动占比均有上升,对钢铁、通用设备、电气机械行业增加值拉动占比有所下降;2012年汽车投资需求对服务业的拉动占GDP的比重较2007年上升了0.35个百分点(见表7)。

表7 汽车投资需求对国内各部门增加值的拉动

2012年以来,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变动)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态势,2013年至2015年分别为54.2%、45.9%、41.7%[34],这与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速放缓有关。相比较而言,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汽车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2015年,汽车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1527亿元,同比增长14.2%,快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2个百分点,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2.9%(见表8)。

表8 汽车产业投资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

从投资类型看,民间投资是汽车产业投资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占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70%,且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虽然汽车产业民间投资占全国民间投资的比例目前只有3%—4%的水平,但发展势头较好。2016年上半年,在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的情况下,汽车产业的民间投资增速达到了11%,体现出在传统工业行业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投资效益低迷、投资需求放缓的情况下,汽车产业的民间投资意愿旺盛(见表9)。

表9 汽车产业民间投资的金额与增速

4.汽车出口需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根据最终需求生产诱发公式可以计算出汽车出口需求对国内各部门增加值的拉动(见表10)。2012年,汽车出口需求对国内各部门增加值的拉动为1852.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0.345%,其中,第一产业为39亿元,第二产业为1306.2亿元,第三产业为507.4亿元。2012年,汽车出口需求的拉动占GDP的比重较2007年下降0.128个百分点,主要受到对工业拉动占比下降的影响。

表10 汽车出口需求对国内各部门增加值的拉动

从汽车产业出口交货值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汽车产业的出口率(即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率)有所下降(见表11),一定程度上与欧美汽车生产制造的回流有关。一些合资企业的欧美母公司将汽车生产部分迁回本国,以抵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低迷对其本国就业的影响。近年来,汽车产业出口率在4%至5%之间徘徊。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汽车产业出口增速近年也有所下滑。2015年,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8%的背景下,汽车产业出口交货值保持1%的增长已属不易。

表11 汽车产业出口对工业品出口的拉动作用

从进出口产品的比较来看,汽车产业的进出口主要包括汽车及汽车底盘、汽车零配件等。据海关统计,2015年在汽车类主要商品出口中,汽车及汽车底盘出口金额为1130亿美元,汽车零配件出口金额为4682亿美元;在汽车类主要商品进口中,汽车及汽车底盘进口金额为4489.8亿美元,汽车零配件进口金额为2748.1美元。可见,目前我国汽车类产品出口仍以汽车零配件为主,其出口金额大于进口;进口以汽车整车和底盘为主,其进口金额大于出口。上述数据说明目前中国汽车出口量值还相对较低,整车的出口还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出口的比重目前仍然较小,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出口区域看,中国汽车的整车出口主要市场还是亚洲国家(见表12),占比为50%左右,许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长安汽车为例,海外总体布局为“8+8+3”,包括乘用车八大营销市场: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巴拉圭、埃及、海湾、阿尔及利亚、阿塞拜疆;商用车八大营销市场:阿尔及利亚、埃及、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巴拉圭、越南、马来西亚;三大基地:俄罗斯、伊朗、印度。80%的规划布局在“一带一路”沿线。自主品牌凭借自身优势逐步跻身汽车国际市场,除了价格方面的优势,还得益于完整的产业体系、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完整性、调配生产的便利性以及相应的低交易成本。

表12 汽车整车出口区域分布

5.汽车产业最终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

根据最终需求生产诱发公式计算,2012年,在汽车产业最终需求中,消费需求拉动国内各部门增加值4145.9亿元;投资需求拉动14383.2亿元;出口需求拉动1852.7亿元。2012年,汽车产业最终需求共拉动国内各部门增加值20381.8亿元,占该年GDP的3.8%。与2007年相比,2012年汽车最终需求的拉动占GDP的比重上升了0.9个百分点,其中,消费需求拉动上升了0.3个百分点,投资需求拉动上升了0.8个百分点,出口需求拉动下降了0.2个百分点(见表13)。

表13 汽车产业最终需求对GDP的拉动

6.汽车产业最终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

根据最终需求生产诱发公式分别计算汽车产业三大需求对2012年和2007年国内各部门增加值的拉动,两者之差即是汽车产业所拉动的国内各部门增加值增量(12729.7亿元),其与2012年相对于2007年的现价GDP增量的比值4.7%,为汽车产业三大需求对2007年至2012年GDP名义增长的贡献率。其中,汽车消费需求对GDP名义增长的贡献率为1.1%,投资需求对GDP名义增长的贡献率为3.4%,出口需求对GDP名义增长的贡献率为0.2%。可以利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汽车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名义增速、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名义增速以及汽车产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名义增速为依据,计算出汽车产业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增量。具体方法是:利用最终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之间的比值和汽车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计算出汽车消费需求增量;利用资本形成总额增速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之间的比值和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计算出汽车投资需求增量;利用汽车出口交货值增速计算出汽车出口需求增量,在此基础上计算汽车产业三大需求所拉动的增加值增量占这三年现价GDP增量的比值,可以得到汽车产业对2013年、2014年和2015年GDP名义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2.2%和2.3%(见表14)。

表14 汽车产业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三)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拉动的可拓展空间

在上述计算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产出拉动的过程中,涉及两个维度的产出拉动,其一是汽车产业最终使用对各部门产出的完全需要量(即完全需要系数乘以汽车产业当年的最终使用),其二是汽车产业最终使用对国内各部门产出的拉动(即汽车产业消费、投资以及出口需求对国内各部门产出的总拉动,不转化为增加值)。这两者都是汽车产业最终使用对产出的拉动,区别在于前者包含了对国外各部门产出的拉动,而后者仅为对国内各部门产出的拉动。因此,通过比较这两个维度的产出拉动,可以看出汽车产业所完全需要的产出中,多大比例是国内各部门生产的,而剩余部分则来自直接或间接的进口,也是未来汽车产业联动各产业发展可以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经测算,2012年,汽车产业对国内产出的拉动占其完全需要量的比例为74.3%(见表15)。如果完全需要量中剩余的约四分之一的产出可以“以国内生产代替进口”的话,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还有可观的拓展空间。从分行业情况来看,如果要提高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在以下一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发展。

表15 2012年汽车产业对国内产出拉动占完全需要量之比

汽车产业不仅要推动自身的国内生产能力,也要加强汽车全产业链的国内生产能力。汽车产业对自身产出的拉动占到了完全需要量的87.4%,在各行业中居于首位,显示出汽车国内生产的比例较大。这与长期以来国家重视汽车生产的本地化有关。但从汽车与各产品部门的关联情况可知,自主生产能力不仅是汽车产业自身的国内生产能力,还包括汽车全产业链的国产能力。

汽车产业所涉及的原材料行业中,提升中高端、轻质原材料的产出可以显著提高钢铁、有色等行业的发展水平。2012年,汽车产业对钢铁行业国内产出的拉动占完全需要量的比例为78.8%,中高端汽车用钢材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2012年,汽车产业对有色金属行业国内产出的拉动占完全需要量的比例仅为61.1%。从前文对汽车产业完全需要产出结构比例的分析可知,有色金属等轻质材料在汽车原材料中的使用比例有迅速提升的态势,再加上我国有色金属的产能过剩现象比较严重,若能够将汽车生产中使用的高端有色金属产品发展好,代替需求不足的低端产能,将会明显提升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水平。

在汽车产业所涉及的装备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中,电子元器件等高技术产品产出还有可观的拓展空间。2012年,汽车产业对通用设备、金属制品、电气机械国内产出的拉动占完全需要量的比例均低于75%,特别是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国内产出的拉动比例仅占完全需要量的33.5%,主要是电子元器件的进口比例较大,体现出汽车产业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升。

汽车产业若能够提高全产业链的国内生产比例,也会提高对能源、服务等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2012年,汽车产业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出拉动占完全需要量的比例为64.5%,主要是间接进口(即进口的制造业产品生产中所耗的电力等能源)的影响。汽车产业对第三产业产出的拉动占完全需要量的比例为73.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为79.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72.6%,金融业为70.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69.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77.1%。根据前文的分析,汽车产业对这些服务行业产出的完全需要量在明显提升的过程中,如果汽车全产业链的国内生产比例提高,直接或间接进口的服务业产出可以相应地转化为国内服务业产出的话,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还有更大的拓展空间。